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12)
2023(8089)
2022(6537)
2021(6012)
2020(5033)
2019(11321)
2018(11017)
2017(21163)
2016(11607)
2015(13097)
2014(13395)
2013(12935)
2012(11628)
2011(10214)
2010(10388)
2009(9940)
2008(10304)
2007(9614)
2006(8404)
2005(7920)
作者
(33914)
(28286)
(27899)
(26400)
(18073)
(13289)
(12802)
(10873)
(10840)
(10118)
(9563)
(9478)
(9253)
(9009)
(8918)
(8478)
(8460)
(8363)
(7980)
(7958)
(6970)
(6900)
(6852)
(6578)
(6526)
(6211)
(6187)
(6134)
(5706)
(5677)
学科
(71060)
企业(71060)
(65776)
管理(58039)
(51157)
经济(51073)
方法(24479)
(23884)
业经(19781)
(19102)
财务(19080)
财务管理(19064)
企业财务(18154)
数学(16957)
数学方法(16869)
(14817)
技术(14082)
(12786)
理论(12291)
(12122)
企业经济(11997)
(11651)
经营(11376)
(11334)
中国(11197)
技术管理(10464)
体制(10235)
决策(9358)
计划(8993)
(8802)
机构
学院(171789)
大学(168665)
(73492)
管理(73412)
经济(72036)
理学(62125)
理学院(61608)
管理学(60969)
管理学院(60622)
研究(51328)
中国(44129)
(39105)
(35350)
财经(30164)
(27880)
科学(27748)
(27280)
(25270)
中心(24170)
(22523)
财经大学(22190)
研究所(22181)
商学(22038)
北京(22011)
经济学(22008)
商学院(21822)
业大(21558)
(21451)
经济学院(19736)
(18865)
基金
项目(106215)
科学(85848)
基金(79603)
研究(78635)
(68221)
国家(67578)
科学基金(60392)
社会(51454)
社会科(48862)
社会科学(48848)
基金项目(41633)
(41617)
自然(39301)
自然科(38545)
自然科学(38533)
自然科学基金(37945)
教育(36275)
(33814)
资助(32488)
编号(31113)
成果(24763)
(24390)
(24092)
(23917)
重点(23068)
创新(22616)
(21544)
国家社会(21300)
教育部(21261)
课题(21125)
期刊
(87033)
经济(87033)
研究(50483)
(37494)
管理(35412)
中国(35294)
学报(23133)
科学(22922)
(19251)
金融(19251)
(18722)
大学(18352)
学学(17570)
技术(17112)
财经(17067)
教育(14873)
(14740)
业经(14420)
经济研究(13433)
农业(11750)
财会(11535)
技术经济(10653)
问题(10503)
会计(9915)
(9520)
经济管理(9112)
现代(8923)
商业(8752)
国际(8229)
(8217)
共检索到2697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辉  
媒体发挥其公司治理等作用的前提是媒体报道能够影响企业的经济后果,而不同特征的媒体报道对企业经济后果的作用机制和作用效果不同。文章以2009-2011年273家上市公司的915个媒体负面报道数据为样本,细分了媒体负面报道的次数、内容和方式等不同维度特征,通过配对检验和回归分析发现:媒体负面报道有一定的负向市场反应,并且深度的、严重侵害的负面报道引致的市场反应更为强烈;媒体负面报道的次数与企业绩效显著负相关,并且严重侵害的报道加剧了企业绩效的降低,而深度分析的报道并不一定降低了企业绩效。本文的实证结论为企业的内外利益相关者、政府等监管部门和媒体自身进行相关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力一  
通过对中国A股上市公司研究发现,媒体负面报道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存在着积极的治理作用。媒体负面报道越多,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变化也越大,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意愿越高。同时发现,上市公司对自身声誉越重视,对广告投入越多的公司,存在再融资需求的公司受媒体报道的影响越大,反应也越积极,媒体的治理效应也越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郑志刚  丁冬  汪昌云  
即使没有外部监管部门的介入,理论上媒体的负面报道将引起普通民众的关注,形成对注重声誉的经理人行为的外部约束,从而发挥公司治理的作用。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本文研究发现媒体对上市公司的负面报道与公司下一期的业绩改善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本文在实证分析中控制了影响企业业绩的各种潜在因素,因此企业下一期的业绩改善很大程度来自于注重声誉的经理人针对媒体负面报道进行的业绩改善。在上述意义上,本文为媒体的负面报道通过影响经理人声誉来扮演公司治理角色提供了间接的证据。本文的研究表明,媒体报道之所以成为我国实现公司治理目的可以借助的法律外制度不仅仅是由于媒体报道导致了行政机构的介入进而促使企业改正,同样可能由...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玮倩  辛琳  
通过搜集有关高管薪酬的媒体报道,利用Log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相比于其他上市公司,在媒体对其高管薪酬进行负面性报道的上市公司中,高管与普通员工的薪酬差距更大,同时高管与普通员工薪酬差距和公司业绩负相关。研究结论表明媒体负面性的报道能侧面反映出高管薪酬契约可能诱发对应计制的盈余管理以及削弱职工积极性等问题,这为我国企业制定合理的高管薪酬契约和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提供了依据,同时指出媒体可以在外部监督中降低信息不对称以促进上市公司薪酬管理和业绩管理。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帆  
利用2009—2014年307家公司出现的社会责任负面报道样本数据,研究社会责任媒体负面报道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作用。结果表明,企业的社会责任负面报道显著地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这与机构投资人持股率、经理人持股比率均等股权结构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关。进一步发现,当负面社会责任报道严重时,机构投资人与经理人更加谨慎,会显著降低任何形式的盈余操纵。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俊民  毛玥  宋婕  
近些年,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爆雷”频发凸显商誉减值的及时性问题,严重损害资本市场稳定性。本文实证考察了媒体负面报道对上市公司商誉减值及时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商誉减值不及时问题,而媒体负面报道会进一步加剧这一问题。并且,这一影响主要通过资本市场压力机制实现,表现为管理者短期业绩压力越大、股权薪酬与股价间的敏感度越强、个股反映公司特质信息速度越快的企业,在面临媒体负面报道时越有动机延迟商誉减值确认。研究还发现,政策导向媒体的负面报道显著降低了企业商誉减值及时性,且这一负向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占主导。研究结论表明,媒体负面报道加剧了企业商誉减值决策中的机会主义动机,降低了企业商誉减值及时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黄雷  李明  罗剑  
过度自信是管理者普遍的心理特征,过度自信的管理者行为对公司投资决策有重大影响。文章基于媒体负面报道的视角,探讨了媒体负面报道如何通过影响管理者过度自信从而降低公司的过度投资。研究发现,媒体负面报道削弱了过度自信与过度投资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对国有上市公司过度自信与过度投资正相关关系的影响较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过度投资的减少有利于公司业绩的提高和高管薪酬降低。这说明,媒体监督已经成为了完善公司治理、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黄雷  李明  罗剑  
过度自信是管理者普遍的心理特征,过度自信的管理者行为对公司投资决策有重大影响。文章基于媒体负面报道的视角,探讨了媒体负面报道如何通过影响管理者过度自信从而降低公司的过度投资。研究发现,媒体负面报道削弱了过度自信与过度投资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对国有上市公司过度自信与过度投资正相关关系的影响较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过度投资的减少有利于公司业绩的提高和高管薪酬降低。这说明,媒体监督已经成为了完善公司治理、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雷  李明  叶勇  
研究了媒体负面报道对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认为媒体报道可以通过减少信息不对称、声誉机制和规范管理者行为,减少公司的过度投资。研究发现,媒体负面报道可以降低公司的过度投资;在控制性股东股权结构的非国有上市公司里,终极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媒体负面报道对过度投资的影响越大。说明媒体这种非正式的外部治理机制可以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提高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薇  
本文以2015年股市的异常波动下监管者鼓励上市公司高管增持股票事件为背景,利用事件研究法检验高管群体增持股票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高管增持行为能够缓解股市持续下跌的形势。进一步以高管增持股数均值分为高增持和低增持两组,分别与企业短期绩效进行相关性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后,在高增持组中,增持股数与企业短期绩效正相关;而在低增持组中,增持股数与企业短期绩效负相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克钦  
本文通过事件分析与回归分析,对沪市76家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市场反应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具有显著的负面市场反应,披露质量对于市场反应具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媒体关注和公司治理对于市场反应具有正向影响且较为显著。市场反应受长期因素、外部因素影响更加明显。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周兰  耀友福  
本文基于新闻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并融合心理学的"铺垫效果"及"框架"理论为分析构架,以2008—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可操控性应计利润和会计稳健性作为审计质量衡量指标,研究媒体负面报道对审计质量的作用机制以及媒体负面报道对审计师变更的审计质量影响。研究表明:媒体负面报道与审计质量呈正相关。进一步地,审计师变更对审计质量的作用并不显著,但媒体负面报道的铺垫效应及框架设置对审计师变更的审计质量具有明显改善效果,且这种作用在审计师升级变更的审计质量方面更强。这一结论为加强新闻媒体在资本市场中的审计监管提供了建设性的指导意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启亮  李蕙  赵超  廖义刚  陈汉文  
本文研究媒体负面报道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这种影响的实现路径。利用2001-2009年我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发现,公司面临的媒体负面报道越多,审计收费越高。进一步分析发现,会计方面的媒体负面报道和首次媒体负面报道会引起审计师提高审计收费,然而这些影响均只存在于高诉讼风险的环境下。此外,本文还发现,无论是高风险阶段还是低风险阶段,媒体负面报道都会使公司容易受到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本文可能表明,在转型经济中,媒体对审计行为的治理作用可能需通过法律环境的改善来实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胜男  张复生  
在当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媒体负面报道在曝光上市公司违法事件、披露针对审计师提起的诉讼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分析2007-2014年间上市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受罚的21个案例,发现媒体负面报道与审计意见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并分析了媒体负面报道未能对审计师发挥监督作用的原因,得出相关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明  郑艳秋  
从媒体监督视角出发,分析媒体负面报道、董秘特征与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发现媒体负面报道可以提高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而且董秘持股比例越高,媒体负面报道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就越大。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当男性担任董秘且其受教育水平低时,媒体负面报道能够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在非国有上市公司,媒体负面报道能显著提高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以上研究表明媒体监督在提高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