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24)
2023(5526)
2022(4519)
2021(3945)
2020(3220)
2019(6970)
2018(6883)
2017(11876)
2016(6994)
2015(7711)
2014(7936)
2013(7334)
2012(6791)
2011(5733)
2010(6223)
2009(5671)
2008(5170)
2007(4654)
2006(3941)
2005(3637)
作者
(19925)
(16256)
(16090)
(15521)
(10367)
(7576)
(7400)
(6342)
(6226)
(5814)
(5570)
(5535)
(5191)
(5170)
(5153)
(4910)
(4847)
(4829)
(4815)
(4527)
(4254)
(4129)
(3983)
(3846)
(3663)
(3623)
(3602)
(3522)
(3406)
(3342)
学科
(21301)
经济(21271)
管理(19213)
(14960)
审计(12153)
(12111)
企业(12111)
中国(9113)
(8454)
方法(8302)
(6900)
数学(6443)
(6415)
数学方法(6369)
(6096)
各类(5904)
(5883)
地方(5284)
业经(4933)
(4911)
财务(4885)
理论(4841)
财务管理(4818)
(4703)
金融(4696)
(4633)
银行(4616)
企业财务(4598)
(4443)
教育(4426)
机构
学院(88393)
大学(87776)
(31701)
研究(31262)
经济(30813)
管理(30630)
理学(25768)
理学院(25473)
中国(25020)
管理学(24973)
管理学院(24806)
(20581)
科学(19310)
(18539)
(16793)
(16333)
(15426)
中心(14816)
研究所(14198)
财经(13854)
业大(13650)
农业(13173)
(12566)
北京(12244)
(12071)
(11965)
(11759)
技术(11718)
(11636)
师范(11454)
基金
项目(59665)
科学(45960)
研究(44619)
基金(41315)
(36957)
国家(36660)
科学基金(30576)
社会(26960)
社会科(25550)
社会科学(25543)
(24381)
基金项目(21325)
教育(21236)
(20160)
自然(19230)
编号(18820)
自然科(18726)
自然科学(18719)
自然科学基金(18355)
资助(16751)
成果(16261)
课题(14112)
重点(14002)
(12882)
(12786)
(12197)
项目编号(11920)
(11695)
科研(11607)
创新(11488)
期刊
(36966)
经济(36966)
中国(28937)
研究(28332)
(17172)
学报(16550)
(15015)
教育(14927)
科学(12752)
大学(12603)
学学(11753)
管理(11342)
农业(9986)
审计(9484)
技术(8088)
(7487)
金融(7487)
会计(7329)
财经(6736)
经济研究(6678)
业经(6076)
财会(5927)
(5822)
(5249)
(5087)
职业(5000)
图书(4759)
问题(4639)
业大(4342)
(3939)
共检索到1475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周兰  耀友福  
本文基于新闻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并融合心理学的"铺垫效果"及"框架"理论为分析构架,以2008—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可操控性应计利润和会计稳健性作为审计质量衡量指标,研究媒体负面报道对审计质量的作用机制以及媒体负面报道对审计师变更的审计质量影响。研究表明:媒体负面报道与审计质量呈正相关。进一步地,审计师变更对审计质量的作用并不显著,但媒体负面报道的铺垫效应及框架设置对审计师变更的审计质量具有明显改善效果,且这种作用在审计师升级变更的审计质量方面更强。这一结论为加强新闻媒体在资本市场中的审计监管提供了建设性的指导意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史元  朱晓琳  杨皓  
本文以我国2014—2017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实证检验了媒体负面报道、审计师风险感知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师风险感知对审计质量产生正向影响,即审计师感知的风险越大,审计服务的质量越高;媒体负面报道的增多对审计质量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即媒体负面报道有利于市场监督以及公司的治理。进一步研究显示,不同媒体报道的情形下,审计师风险感知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存在差异,这是审计师自身掌握的风险信息与外部环境的风险感知信息的共同作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戴亦一  潘越  陈芬  
本文以2009—2011年我国A股市场变更审计师的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媒体监督这一外部环境机制方面探寻影响审计师变更的深层次原因,并进一步考察了地方政府质量在影响媒体治理效应方面的作用。研究发现:(1)来自媒体的负面报道会促使上市公司更换高质量的审计师;(2)政府质量会显著影响媒体的监督治理效力,在地方政府质量较低的地区,媒体监督对上市公司变更高质量审计师行为的影响被大大削弱。本文尝试从外部治理机制的视角提出对审计师变更现象的理论新解释,这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媒体的监督治理机制和政府质量在公司治理领域的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志超  张俊民  
事务所向特殊普通合伙制的转变,为研究审计师法律责任的增强对媒体治理作用的影响提供了现实样本。以公司层面的负面报道和审计收费数据进行研究发现,转制后,负面报道与审计费用和正向异常收费显著正相关,但在转制前均不显著;考虑事务所规模的差异后,发现对大型事务所,转制提高了负面报道与正向异常收费的相关性,但对小型事务所,审计收费和异常收费与负面报道的相关性在转制前后没有显著变化,表明审计师法律责任的强化是媒体发挥治理作用的重要路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笑霞  李明辉  孙蕾  
本文利用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8-2014年数据,考察了媒体针对上市公司的负面报道对审计定价及审计延迟的影响,结果发现,媒体负面报道与审计定价呈显著正向关系,但与反映审计努力程度的审计延迟没有显著关联。这表明,对于负面报道较多的客户,审计师会收取风险溢价来转移自身风险,而不会通过提高审计投入来降低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财务状况、分析师跟踪、控制权性质对于负面报道与审计定价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但上述因素对负面报道与审计延迟之间的关系均没有显著影响。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负面报道对审计投入的影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笑霞  李明辉  孙蕾  
本文利用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8-2014年数据,考察了媒体针对上市公司的负面报道对审计定价及审计延迟的影响,结果发现,媒体负面报道与审计定价呈显著正向关系,但与反映审计努力程度的审计延迟没有显著关联。这表明,对于负面报道较多的客户,审计师会收取风险溢价来转移自身风险,而不会通过提高审计投入来降低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财务状况、分析师跟踪、控制权性质对于负面报道与审计定价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但上述因素对负面报道与审计延迟之间的关系均没有显著影响。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负面报道对审计投入的影响,而且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负面报道对审计定价的影响机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俊民  张晓  肖志超  
作为公司外部治理机制之一,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和扩散,媒体在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同时,影响着各类信息使用者对上市公司的风险感知。作为资本市场信息鉴证服务的提供者,审计师对企业风险的判断受到媒体负面报道的影响。基于事务所转制视角,本文以2009-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媒体负面报道对审计契约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负面报道次数与审计师变更之间显著正相关;与转制前相比,转制后的负面报道对审计师变更的影响更加显著;按照地区法制环境和公司内部控制建设水平分组后,这些关系仅存在于在地区法制环境建设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俊民  张晓  肖志超  
作为公司外部治理机制之一,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和扩散,媒体在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同时,影响着各类信息使用者对上市公司的风险感知。作为资本市场信息鉴证服务的提供者,审计师对企业风险的判断受到媒体负面报道的影响。基于事务所转制视角,本文以2009-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媒体负面报道对审计契约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负面报道次数与审计师变更之间显著正相关;与转制前相比,转制后的负面报道对审计师变更的影响更加显著;按照地区法制环境和公司内部控制建设水平分组后,这些关系仅存在于在地区法制环境建设水平较高、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较差的样本中。上述结论意味着我国基于市场竞争的声誉机制虽然尚不成熟,但审计师法律责任的强化是媒体发挥治理作用的重要路径,媒体扮演好监督角色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启亮  李蕙  赵超  廖义刚  陈汉文  
本文研究媒体负面报道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这种影响的实现路径。利用2001-2009年我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发现,公司面临的媒体负面报道越多,审计收费越高。进一步分析发现,会计方面的媒体负面报道和首次媒体负面报道会引起审计师提高审计收费,然而这些影响均只存在于高诉讼风险的环境下。此外,本文还发现,无论是高风险阶段还是低风险阶段,媒体负面报道都会使公司容易受到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本文可能表明,在转型经济中,媒体对审计行为的治理作用可能需通过法律环境的改善来实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胜男  张复生  
在当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媒体负面报道在曝光上市公司违法事件、披露针对审计师提起的诉讼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分析2007-2014年间上市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受罚的21个案例,发现媒体负面报道与审计意见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并分析了媒体负面报道未能对审计师发挥监督作用的原因,得出相关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胜男  张复生  
在当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媒体负面报道在曝光上市公司违法事件、披露针对审计师提起的诉讼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分析2007-2014年间上市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受罚的21个案例,发现媒体负面报道与审计意见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并分析了媒体负面报道未能对审计师发挥监督作用的原因,得出相关启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婷  张敦力  
审计报告改革后新增的关键审计事项内容可视为审计师对外披露的“工作底稿”,提供了沟通精细化审计流程的窗口。文章基于2016—2020年我国上市公司新型审计报告中关键审计事项部分的内容,考察上市公司高管负面新闻对审计师差异性应对的影响。研究发现,媒体对公司高管的负面报道越多,审计师在关键审计事项部分披露的差异化应对措施越丰富,表现为审计应对段文本的余弦相似度越低。横截面异质性检验发现,对于审计师“免责”动机较强的公司,高管负面新闻对审计应对差异化程度的影响更显著。机制检验表明,存在负面新闻越多的高管,其所在公司财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的控制风险和固有风险以及审计师的连带监察风险越高,进而导致审计应对的差异化程度越高。经济后果检验发现,审计师对媒体负面新闻的差异性应对增强了资本市场定价效率,降低了存在负面新闻公司的股价同步性水平。本文从差异性审计应对视角探讨了新型审计报告模式下外部媒体监督对审计师决策的影响,为推进审计报告改革提供了证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洁  毕秀玲  
媒体报道对审计行为的影响已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既有研究多将两位签字审计师视作一个整体,忽视了二者在媒体报道获取和认知能力方面存在差异的客观实际。基于有限关注理论和高阶梯队理论,探究了签字审计师搭档异质性特征在关注和利用媒体报道中的作用,发现签字审计师搭档异质性特征能够显著弱化正面报道对审计意见的影响,并提高了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区分签字审计师搭档与客户是否存在亲密关系后发现,具有异质性特征的签字审计师搭档能够显著弱化客户亲密关系对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影响,非标准审计意见被出具的概率得以提高。因此,审计项目组、会计师事务所和监管部门应当充分考虑签字审计师搭档的职位和专业背景等异质性特征,合理配置审计师资源,形成更符合审计执业需求的人力资本结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明  郑艳秋  
从媒体监督视角出发,分析媒体负面报道、董秘特征与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发现媒体负面报道可以提高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而且董秘持股比例越高,媒体负面报道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就越大。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当男性担任董秘且其受教育水平低时,媒体负面报道能够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在非国有上市公司,媒体负面报道能显著提高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以上研究表明媒体监督在提高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蕾  刘笑霞  
本文选取2008-2014年深市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对媒体负面报道、法制环境和信息披露质量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受到媒体负面报道越多,其信息披露质量就越差,说明媒体作为法律外治理机制积极扮演了"看门狗"的角色,揭露了公司的"坏行为";同时媒体负面报道越多,公司未来的信息披露质量改善程度越高,并且在较好的法制环境下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效果,说明媒体不仅对资本市场发挥了监督职能,还发挥了公司治理效应,但是需要通过法制环境这一路径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