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24)
2023(8042)
2022(6958)
2021(6461)
2020(5645)
2019(13200)
2018(13076)
2017(25466)
2016(14318)
2015(16471)
2014(17081)
2013(16743)
2012(15804)
2011(14257)
2010(14566)
2009(13729)
2008(13967)
2007(13001)
2006(11153)
2005(10149)
作者
(43716)
(36621)
(36480)
(34889)
(23213)
(17598)
(16935)
(14335)
(13732)
(13124)
(12442)
(12288)
(11691)
(11657)
(11570)
(11467)
(11261)
(10883)
(10788)
(10553)
(9179)
(9135)
(9081)
(8424)
(8331)
(8215)
(8211)
(8189)
(7514)
(7440)
学科
(60761)
经济(60688)
管理(41374)
(40124)
(33140)
企业(33140)
方法(30662)
数学(27496)
数学方法(27302)
(18205)
(16293)
中国(14856)
(14847)
(12934)
(12267)
财务(12238)
财务管理(12212)
企业财务(11674)
(11279)
贸易(11275)
业经(11199)
(11060)
(10920)
金融(10912)
(10887)
地方(10839)
(10767)
银行(10737)
(10257)
农业(9967)
机构
大学(214058)
学院(213064)
(87908)
经济(85925)
管理(80384)
研究(72330)
理学(68307)
理学院(67582)
管理学(66379)
管理学院(65988)
中国(56807)
(45524)
科学(43888)
(43201)
(39903)
(38060)
研究所(34168)
财经(34066)
中心(33940)
(33063)
业大(32821)
农业(31702)
(30829)
北京(28859)
经济学(27105)
(26599)
师范(26264)
(25969)
(25298)
财经大学(25251)
基金
项目(134849)
科学(104707)
研究(97309)
基金(96933)
(84561)
国家(83871)
科学基金(70833)
社会(59911)
社会科(56690)
社会科学(56668)
(52726)
基金项目(51269)
自然(46289)
教育(45828)
自然科(45240)
自然科学(45222)
(44661)
自然科学基金(44446)
资助(40808)
编号(40685)
成果(33972)
(30541)
重点(30404)
(28336)
课题(28062)
(27427)
科研(26187)
教育部(25902)
创新(25696)
大学(25454)
期刊
(97678)
经济(97678)
研究(62265)
中国(42571)
(36606)
学报(35907)
(35632)
科学(30757)
管理(28271)
大学(26408)
学学(24978)
(23982)
金融(23982)
农业(23283)
教育(21900)
技术(18390)
财经(18121)
业经(15882)
经济研究(15665)
(15415)
问题(13300)
(12626)
理论(11508)
技术经济(10892)
(10863)
统计(10852)
(10786)
商业(10355)
实践(10326)
(10326)
共检索到322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永新  陈婵  
本文以2007年《中国证券报》"实力机构周末荐股精选"专栏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财经媒体股票推荐的市场反应。实证结果显示:股票推荐前一周,所推荐的股票已经有显著为正的超常收益率;股票推荐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仍有显著为正的超常收益率,而第2~5个交易日超常收益率显著为负;同时,所推荐股票在推荐前后也均有显著为正的超常交易量反应。且这些现象往往在投资咨询公司推荐的股票中更明显,尤其以"问题"咨询公司为甚。本文的发现暗示了我国资本市场中存在利用股票推荐中的信息泄露非法得利的行为。更为重要的是,这一现象的长期存在暗示了我国资本市场由于散户大量存在,因此总体而言可能并不有效。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孔东民  付克华  
本文选取了较为稳健的数据考察中国股市增发中的市场反应,并根据大盘走势对市场反应作进一步分析;然后对有可能影响市场反应的因素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市场对增发有负面反应,但是在大盘上涨阶段市场反应更为平缓,这说明投资者情绪对市场反应有一定的影响;在不同的事件日,市场对不同因素的反应有所变化,但对于一些因素,我们只得到了较为模糊的结论,这应该归因于中国股市特有的制度因素。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黄宏斌  胡伟燕  陈美健  
基于社会责任沟通视角,本文探讨上市公司自媒体社会责任日常信息发布对其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市场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自媒体上发布社会责任履行信息能够显著提高正式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市场反应,且发布数量越多、占比越高,市场反应越强。进一步分析发现,其通过“吸引分析师关注”来达到促进效果;属于重污染行业、自媒体关注度更高的企业促进效果更为显著;企业社会责任评分较低时,自媒体披露更具“挽回效应”;相比较微博,微信公众号的促进效应较弱;并且,自媒体发布社会责任信息能够最终提升上市公司的长期绩效。本研究丰富了自媒体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为上市公司有效利用自媒体平台以及监管层对自媒体平台的监管提供了微观证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辉  
媒体发挥其公司治理等作用的前提是媒体报道能够影响企业的经济后果,而不同特征的媒体报道对企业经济后果的作用机制和作用效果不同。文章以2009-2011年273家上市公司的915个媒体负面报道数据为样本,细分了媒体负面报道的次数、内容和方式等不同维度特征,通过配对检验和回归分析发现:媒体负面报道有一定的负向市场反应,并且深度的、严重侵害的负面报道引致的市场反应更为强烈;媒体负面报道的次数与企业绩效显著负相关,并且严重侵害的报道加剧了企业绩效的降低,而深度分析的报道并不一定降低了企业绩效。本文的实证结论为企业的内外利益相关者、政府等监管部门和媒体自身进行相关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雅慧  万迪昉  付雷鸣  
通过事件研究方法,对我国A股市场中媒体关注负效应的存在性进行了探索,并且从公司特征角度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A股市场上受到媒体关注的公司在事件期内存在显著为负的累积超额收益率,质量较差的公司受其影响更为明显。累积超额收益率与权益的账面/市值比、资产负债率、资产收益率以及职务累积显著正相关,而规模和消息类型的影响并不显著。在进一步控制了反映我国市场特征的机构持股比例和反应交易量冲击的异常交易量后,原有结论不变,并且发现个人投资者比例的增加将加重媒体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曾焱鑫  
本文从我国的制度环境角度,采用事件研究法考察媒体负面报道的短期市场反应,对媒体监督与股价的关系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对股票市场条件对媒体监督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对媒体自身特点、股票流动性及企业自身特征对媒体监督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媒体监督影响股价及投资者决策的深层原因提供新的解释,拓展了媒体外部治理机制的相关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叶建木  李梓萌  
本文以20122016年A股市场317起举牌事件为样本,进一步选取产业资本、保险资金、私募基金三类子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对不同投资主体下的举牌事件所带来的短期市场反应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举牌行为在短期内能产生显著为正的累计超额收益,不同类型的举牌事件产生的短期市场反应有所区别,其中私募基金举牌所带来的市场反应最为强烈,在[0,20]事件期能产生10%-18%的显著为正的累积超额收益;其次是保险资金举牌,投资者在[0,11]事件期能获得8%-12%的显著为正的累计超额收益;而产业资本举牌带来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范涤  
以沪深A股市场的1283家上市公司20092015年发布的季度盈余公告作为研究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方法,研究了媒体关注度、媒体情绪与资产价格间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公告日前,媒体报道的数量可以影响公司信息披露的程度;媒体报道数量的增加,仅仅会对盈余水平高的小组的即期反应造成显著正影响,对其滞后反应造成显著负影响;从报道情绪上来看,正面情绪的增多会造成资产价格有正的即期反应和负的滞后反应,负面情绪的增多仅仅会造成低盈余水平组有负的即期反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范涤  
以沪深A股市场的1283家上市公司2009~2015年发布的季度盈余公告作为研究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方法,研究了媒体关注度、媒体情绪与资产价格间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公告日前,媒体报道的数量可以影响公司信息披露的程度;媒体报道数量的增加,仅仅会对盈余水平高的小组的即期反应造成显著正影响,对其滞后反应造成显著负影响;从报道情绪上来看,正面情绪的增多会造成资产价格有正的即期反应和负的滞后反应,负面情绪的增多仅仅会造成低盈余水平组有负的即期反应。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大卫·尼古拉  大卫·克拉克  姜婷婷  迟宇  史敏珊  
Europeana.eu是一个多语言网站,提供了数以百万计的来自于欧洲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以及多媒体资源收藏的数字化条目。本文研究了该网站的使用情况,尤其是社会媒体对该网站的推荐。我们采用了三种方法搜集相关数据,包括Google Analytics、ClickStream日志及http服务器日志。本文特别展示了利用Google Analytics分析得到的结果。研究背景Europeana于2008年推出网站原型,自2010年开始全面运行。作为一个欧洲数字资源的门户网站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于忠泊  田高良  张咏梅  
针对于忠泊等人(2011)提出的媒体关注市场压力假设,文章从盈余信息市场反应的角度,进一步解释了市场压力的来源以及对管理者行为的影响。文章发现,媒体关注增加了短期内盈余信息的市场反应;降低了长期内的盈余公告后漂移程度;而且媒体关注的这种效应在外部市场化环境较差的地区更加显著。媒体关注对短期内盈余信息市场反应的放大效应,对长期内盈余信息传递效率的提升作用,正是管理者所面临的市场压力之一,媒体关注通过影响资本市场而发挥外部公司治理的功能。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徐静  葛锐  韩慧  
信息技术发展促进了公司与投资者沟通渠道多元化,自媒体传播渠道对资本市场特定事件的市场反应产生影响。在沪深两市2015~2016年非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中,选择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公司,按照有无披露内控缺陷以及是否通过微博进行投资者沟通分类筛选,得到两组研究样本、两组对照样本和三组配对样本,然后采用事件研究法,观察内控缺陷披露前后一段时间内的累积异常收益,并控制是否具备微博传播渠道变量,分析其与内控缺陷披露的相关性,以确定自媒体传播渠道的影响。研究发现,自媒体传播渠道有助于抵减市场事件的负面反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宏斌  胡伟燕  刘玥君  
本文以2009—2018年在证监会指定披露渠道发布澄清公告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其在自媒体转发澄清公告或在澄清公告期间发布其他利好消息所带来的市场反应,以及在不同市场行情下该市场反应的差异性。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证监会指定媒体发布澄清公告后,又在微博转发该澄清公告,会显著增强其澄清效果,增大正向的市场反应;特别是在牛市及投资者情绪高涨时期,微博转发澄清公告会显著提高澄清公告的正向市场反应。进一步分析发现:上市公司于澄清公告披露窗口期内在微博发布其他利好消息反而会削弱澄清公告的澄清效果,且该影响在熊市和投资者情绪低落时期更为显著。本文丰富了澄清公告和自媒体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研究,也为上市公司选择适宜的自媒体行为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克钦  
本文通过事件分析与回归分析,对沪市76家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市场反应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具有显著的负面市场反应,披露质量对于市场反应具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媒体关注和公司治理对于市场反应具有正向影响且较为显著。市场反应受长期因素、外部因素影响更加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