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06)
- 2023(19219)
- 2022(16573)
- 2021(15468)
- 2020(13227)
- 2019(30589)
- 2018(30570)
- 2017(58597)
- 2016(32114)
- 2015(36679)
- 2014(36894)
- 2013(36148)
- 2012(33401)
- 2011(30086)
- 2010(30131)
- 2009(27899)
- 2008(27657)
- 2007(24703)
- 2006(21343)
- 2005(18908)
- 学科
- 济(124177)
- 经济(124007)
- 管理(96533)
- 业(89332)
- 企(74941)
- 企业(74941)
- 方法(59288)
- 数学(51450)
- 数学方法(50750)
- 财(35832)
- 农(34305)
- 中国(32121)
- 学(28836)
- 制(28695)
- 业经(27865)
- 地方(23887)
- 务(22862)
- 财务(22768)
- 财务管理(22708)
- 贸(22691)
- 贸易(22683)
- 农业(22280)
- 理论(22068)
- 易(22012)
- 银(21785)
- 银行(21720)
- 企业财务(21491)
- 行(20637)
- 融(20512)
- 金融(20503)
- 机构
- 大学(460416)
- 学院(459037)
- 管理(178566)
- 济(178153)
- 经济(174025)
- 理学(154340)
- 理学院(152584)
- 研究(151166)
- 管理学(149616)
- 管理学院(148806)
- 中国(114363)
- 京(98105)
- 科学(96247)
- 财(85117)
- 农(79644)
- 所(77074)
- 业大(71736)
- 研究所(70173)
- 中心(70150)
- 江(68607)
- 财经(67501)
- 农业(62823)
- 北京(61538)
- 经(61179)
- 范(60258)
- 师范(59585)
- 院(55042)
- 州(55008)
- 经济学(53323)
- 财经大学(50145)
- 基金
- 项目(312659)
- 科学(244154)
- 研究(225627)
- 基金(225330)
- 家(197360)
- 国家(195727)
- 科学基金(167110)
- 社会(140046)
- 社会科(132478)
- 社会科学(132443)
- 省(123148)
- 基金项目(119430)
- 自然(110364)
- 自然科(107746)
- 自然科学(107716)
- 自然科学基金(105771)
- 教育(105056)
- 划(103688)
- 资助(93345)
- 编号(92770)
- 成果(75702)
- 重点(70198)
- 部(68663)
- 发(65463)
- 课题(64326)
- 创(64228)
- 科研(60132)
- 创新(59974)
- 教育部(58367)
- 大学(58288)
- 期刊
- 济(193424)
- 经济(193424)
- 研究(130215)
- 中国(89291)
- 学报(77264)
- 农(71613)
- 科学(68531)
- 财(67802)
- 管理(64495)
- 大学(58074)
- 学学(54809)
- 教育(51851)
- 农业(48943)
- 技术(40929)
- 融(39774)
- 金融(39774)
- 财经(32967)
- 业经(32423)
- 经济研究(30246)
- 经(28042)
- 业(25551)
- 问题(25294)
- 版(23175)
- 图书(22829)
- 理论(21893)
- 技术经济(21790)
- 科技(21618)
- 统计(20921)
- 商业(20168)
- 实践(20031)
共检索到6687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倪国华
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正在好转,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仍面临挑战。选取不同媒体监督条件下食品安全治理的代表性案例,分析了媒体监督的制度要件价值。结果表明:媒体监督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可以扮演"守望者"的角色,加强媒体监督可以引导政府通过行政治理来约束企业行为,推动政府根据民众需求完善政策法规。同时,加强媒体监督将会降低上下级政府间的信息不对称,并减少监管者背离公众利益的可能性。若限制媒体发声,会助长企业的投机行为及监管者的地方保护行为,从而对企业、行业及政府造成更大的伤害。合理发挥媒体的监督职能,可及时排解食品安全风险,增加企业及监管者各自的努力程度,从社会总福利的角度来看,利大于弊。若要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率,需重视媒体监督的制度要件价值,相关部门可从增大媒体自由度水平的角度进行制度设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开国 杨海生 伍颖华
基于2004—2012年媒体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本文首次同时从媒体关注和资本市场反应两个视角出发,分短期和中长期定量分析了媒体、资本市场与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督的有效性,并研究了食品安全事件的行业溢出效应。结果显示:短期而言,大众媒体曝光食品安全事件给涉事公司带来显著为负的超常收益率,且媒体关注度越高,超常收益率绝对值越大,因此资本市场的激励机制成为监督食品安全的关键力量;长期而言,随着相关政府部门介入,官方权威媒体深入报道和追根溯源,与资本市场共同作用形成长期监督的力量。本文认为,建立媒体、资本市场与政府共同监督、协同治理的长效机制,是食品安全监督的有效模式,并且本文提出三方各自应该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媒体关注 资本市场 协同治理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曼 喻志军 郑风田
目前媒体对中国食品安全事件的报道引来很大争议,主要围绕媒体偏见和媒体监管作用。本文建立了一个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在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下,以及是否将媒体监管作为行政考核指标时的契约实施行为。研究表明,在媒体监管“激励有效”的情况下,媒体曝光可以有效增加地方政府的监管努力水平并降低中央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成本。最后,本文提出避免媒体偏见的政策建议:中国应加强对记者进行食品专业知识培训,同时加强对食品相关信息及时、准确的公布。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媒体监管 监管激励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倪国华 郑风田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企业、消费者、监管者、上级督察部门以及媒体五方利益主体的制度体系模型,并对模型的均衡条件进行求解。求解结果表明:降低媒体监管的交易成本不仅会提高消费者投诉的概率,还会降低监管者与企业合谋的概率,并会激励监管者及企业更加努力。如果上级督察部门仅根据媒体曝光情况来确定督察的概率,则会导致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出现逻辑悖论,而降低媒体监管的交易成本则会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率。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媒体监管的交易成本 监管效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莫鸣 李亚婷
基于208个超市食品安全事件的分析表明,能够依法获得全部赔偿或部分赔偿的食品安全事件中,物理性污染事件、过期食品事件和生物性污染事件所占比例最高,而化学性污染事件投诉相对较少。超市食品消费者诉求赔偿的制度缺陷主要表现在消费者身份的认定、赔偿的前提与计价依据、超市行为过错性认定等方面。因此,食品消费者赔偿制度应该从制度法规释义、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计价依据、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和追溯制度等方面予以改进。
关键词:
消费者 食品安全 赔偿制度 超市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莫鸣 安玉发 何忠伟
通过分析359个超市食品安全事件,发现化学性污染食品、物理性污染食品、假冒劣质食品和过期食品是我国超市食品安全的关键监管问题;验收和销售是超市食品安全的关键监管环节,验收环节上食品安全事件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中混有异物、腐败变质和掺假掺杂,而销售环节主要是销售过期食品;从整体上看,超市食品安全风险主要来源于上游的食品生产企业。因而,在超市食品安全风险的控制对策上,超市要严格地规范操作要求,建立食品安全供应链;政府在严厉打击问题食品生产企业,遏制食品风险的传递的同时,也要积极支持超市与企业对接,做好食品质量信息传递工作,防止超市食品"柠檬市场"的产生。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峰 王怡
食品安全法上的"公众"由不同职业、社会意识水平人群构成,我国现行立法在设定法律主体地位时缺乏对其进行类型化甄别,形成公众监督制度存在主体角色道德化、功能边缘化、权利行使附从化的不足。出于改善公众与监管者在法益上结盟的考虑,应当重新审视我国食品安全形势对公众的制度期待,推动公众监督权的实在化,完善公众与监管者、公众与经营者间食品安全法律关系的建构模式。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公众监督 法律主体 食品经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任智华
长期以来,食品安全性一直是广大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从二氧化碳的扩散到环境荷尔蒙的检出,从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泛滥等老问题到转基因技术利用等最新问题,关于食品安全性的各种问题备受社会关注。[1]本文旨在介绍日本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的现状,启示中国的农产品和食品出口企业能够知己知彼。一、日本食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杭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锐丽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涉及到市场失灵与政府监管失灵,更多的反映出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各个参与者的行为博弈。探讨和研究各个主体的策略选择与博弈行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理论前提。在这一基础之上,通过从法律、经济等多种视角提出对参与者行为的约束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就要尝试在修正完备法律、完全信息等假设基础上,将法律作为一个变量和因素引入进食品市场行为互动中来,以探讨食品安全问题及其监管。
关键词:
地沟油 食品安全 静态博弈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冯朝睿
本文从市场主体间的价值链、食品安全全过程和监管主体利益关系3个维度,探讨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相关市场主体的监管特征、市场博弈状态;相关流程的主体特征、危害产生机理;相关监管部门的合作特征、非合作困境,并提出了有助于推动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整体性革新的四位一体治理要点。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多维度 整体性治理 监管体制
[期刊] 预测
[作者]
于荣 唐润 孟秀丽 陈欣 王海燕
本文针对食品安全质量链管理中的多主体合作问题进行了探讨,引入合作效用概念,通过蜈蚣博弈实验模型构建了不确定收益情境下的行为博弈模型,研究食品安全质量链中异质性主体的合作问题。在此基础上,运用数值仿真方法,深入探讨了合作效用变量对食品安全管理中达成合作可能性的影响,分析参数对博弈过程和结果的作用,为食品安全质量管理活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关键词:
食品安全 质量链 蜈蚣博弈 合作策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晓涛 孙长学
食品安全监管诸多问题中,监管主体的设置与职能分配是核心问题。我国政府在对食品安全的管理上,基本采取以政府多个部门实行切块分段共管的模式。在这一模式的运行中暴露出部门之间的协调性问题、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食品安全监管行业参与不够问题以及食品安全监管中消费者的作用发挥问题,必须对其进行改革。改革思路是将多部门监管体系转变为综合部门监管体系,加大协调力度和完善协调机制。其具体措施:一是成立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二是对政府食品安全管理机构进行合理分工;三是充分发挥地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四是建立消费者组织、中介组织、企业和政府间相互沟通的机制。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监管体制 监管主体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路磊 时晨
文章以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划分的基本因素为立足点,从历史和执行的角度比较了中国和美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我国目前"分段监管"的监管体制以历史和政治环境为基础,不可率行变更,但仍可在诸多领域借鉴美国监管方式中的优点,并加以改良以期适应我国国情。食品安全监管进一步改革应更关注统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