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15)
- 2023(15553)
- 2022(13387)
- 2021(12685)
- 2020(10616)
- 2019(24557)
- 2018(24145)
- 2017(46612)
- 2016(25297)
- 2015(28636)
- 2014(28412)
- 2013(28040)
- 2012(25928)
- 2011(23370)
- 2010(23137)
- 2009(21311)
- 2008(20693)
- 2007(17939)
- 2006(15639)
- 2005(13980)
- 学科
- 济(101338)
- 经济(101208)
- 管理(74088)
- 业(69268)
- 企(57206)
- 企业(57206)
- 方法(48694)
- 数学(42881)
- 数学方法(42529)
- 中国(29070)
- 财(28670)
- 农(26995)
- 制(22299)
- 业经(21617)
- 学(20598)
- 贸(20277)
- 贸易(20266)
- 易(19703)
- 务(18248)
- 银(18194)
- 财务(18176)
- 银行(18153)
- 财务管理(18134)
- 地方(18068)
- 融(17739)
- 金融(17731)
- 农业(17709)
- 行(17377)
- 企业财务(17326)
- 体(16802)
- 机构
- 大学(357685)
- 学院(353685)
- 济(147708)
- 经济(144801)
- 管理(140810)
- 理学(122040)
- 研究(120946)
- 理学院(120753)
- 管理学(118943)
- 管理学院(118317)
- 中国(93831)
- 京(76538)
- 科学(71715)
- 财(68893)
- 所(60001)
- 财经(55552)
- 农(54613)
- 研究所(54605)
- 中心(54334)
- 经(50861)
- 业大(50544)
- 江(49312)
- 北京(48804)
- 范(45593)
- 经济学(45415)
- 师范(45177)
- 院(44117)
- 农业(42888)
- 财经大学(41719)
- 经济学院(41099)
- 基金
- 项目(241968)
- 科学(190804)
- 研究(178670)
- 基金(177670)
- 家(154559)
- 国家(153293)
- 科学基金(131535)
- 社会(114226)
- 社会科(108210)
- 社会科学(108185)
- 基金项目(93548)
- 省(90971)
- 自然(84207)
- 自然科(82253)
- 自然科学(82233)
- 教育(81820)
- 自然科学基金(80775)
- 划(77525)
- 资助(73863)
- 编号(72138)
- 成果(59156)
- 部(55166)
- 重点(53639)
- 发(50495)
- 创(49891)
- 课题(49508)
- 教育部(47728)
- 国家社会(47665)
- 创新(46593)
- 科研(46171)
- 期刊
- 济(157727)
- 经济(157727)
- 研究(107301)
- 中国(66919)
- 学报(55065)
- 财(52031)
- 管理(51096)
- 科学(50736)
- 农(49296)
- 大学(42274)
- 学学(39724)
- 教育(38411)
- 农业(34447)
- 融(33851)
- 金融(33851)
- 技术(28615)
- 财经(27263)
- 经济研究(26955)
- 业经(24554)
- 经(23224)
- 问题(20158)
- 业(18494)
- 贸(17491)
- 理论(17322)
- 图书(17199)
- 世界(16431)
- 技术经济(16318)
- 版(15973)
- 科技(15734)
- 实践(15506)
共检索到5198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耿云江 田旗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和国企薪酬制度改革的深化,在职消费的监督与治理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现有研究多局限于对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与在职消费关系的分析上,很少关注外部媒体对上市公司的监督治理效用。文章在总结归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公司治理与媒体监督的相关理论,梳理出媒体对在职消费的监督治理效用,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年的媒体监督能显著规范在职消费,但对下年在职消费的治理效用不显著;相较于国有上市公司,媒体对非国有上市公司的在职消费具有显著的治理效用。
关键词:
在职消费 媒体监督 公司治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郑路航
本文检验了媒体对公司治理违规行为的报道对我国上市公司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结果表明,新闻媒体对利益相关者均产生了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公司治理违规的负面报道数量和股票价格变化之间显著的关系;政府监管部门的管制决策,随着公司治理违规报道的增加,政府对公司治理违规事件的介入概率也增加;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对公司治理违规的负面报道能够显著增加公司管理者的补救行动的概率。
关键词:
媒体监督 公司治理 投资者 政府 董事会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耿云江 王明晓
本文在界定和计量超额在职消费的基础上,检验了超额在职消费对高管货币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进而验证了媒体监督对此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高管超额在职消费会显著削弱货币薪酬业绩敏感性,媒体监督能够对此进行有效缓解,且此削弱及调节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本文旨在为完善企业在职消费的计量与规范、提升薪酬激励契约有效性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崔文娟 周智一 陈潇潇
本文以2011-2014年我国医药行业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媒体报道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并从内外两方面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媒体报道一方面会导致管理层投资过度,另一方面有助于减轻企业的投资不足;但负面报道对于管理层的投资决策没有显著的影响。同时,依据研究结论分别针对公司管理层、投资者、以及新闻媒体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媒体报道 投资过度 投资不足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萍 徐巍
从外部非正式制度视角出发,考察媒体监督对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媒体负面报道与公司的内部控制改善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来自权威媒体的负面报道更能促使公司改善内部控制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较大的企业经济影响力削弱了媒体的监督效应。研究发现对于理解外部监督机制中正式机制与非正式机制的互补关系,进一步发挥媒体监督在中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的作用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媒体监督 经济影响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牛枫
以2009-2012年在深圳中小板上市及同期未通过审批的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媒体监督在公司IPO过程中所发挥的投资者保护作用。结果发现:媒体监督对公司IPO审批、股票发行定价及IPO抑价均具有显著影响。媒体监督越强,公司IPO审批未通过的概率越高,股票发行定价和IPO抑价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媒体对公司的负面报道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具有信息含量的。实证结果表明,媒体监督通过触发外部行政监管部门的审查机制、IPO定价机制及资本市场的惩戒机制等实现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
关键词:
媒体监督 公司IPO 投资者保护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戴亦一 潘越 刘思超
本文研究了媒体报道对于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的影响,并考察了政府干预在影响媒体治理效应方面的作用。研究发现:(1)仅有来自媒体的负面报道可以有效遏制财务重述行为的发生。对财务重述进一步细分还可发现,媒体监督对经济后果较为严重的非技术问题和核心指标重述的影响更为显著;(2)来自地方政府的媒体管制会大大削弱媒体的监督治理效力,在地方政府干预程度较高的地区,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更弱。本文为理解媒体在公司治理中的监督作用提供经验支持,并提出改善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新路径。
关键词:
媒体监督 政府干预 财务重述 公司治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开国 应千伟 钟畅
本文从中国上市公司违规频率的角度,直接研究媒体监督能否对公司治理产生影响,并挖掘其影响机制,同时详尽分析媒体监督对违规频率不同的公司的治理效果之差异,发掘出媒体监督治理作用的异质性。实证结果表明,媒体监督能够显著降低公司违规的频率,说明媒体监督确实可以起到外部治理的作用。进一步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发现,对于越是频繁违规的公司,媒体监督的治理效果越明显。另外还发现,媒体监督的治理效果逐年上升,说明我国媒体对上市公司的外部治理作用日益增强。最后本文还发现,媒体监督对公司治理产生作用的机制以行政介入机制为主而非声誉机制。
关键词:
媒体监督 公司治理 公司违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姚益龙 梁红玉 宁吉安
作为重要的外部治理机制,媒体是发达的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企业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加速了市场的"优胜劣汰"的作用。本文通过考察媒体监督影响企业绩效的机制及其三个具体途径,并选取中国快速消费品行业的上市公司样本,不仅证实了媒体监督对企业绩效影响的逻辑结论,还得出了媒体监督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现出一定程度的U型关系。媒体监督对企业绩效的总体影响效果取决于媒体监督的经营途径效应、财务途径效应和公司治理途径效应的合力大小,本文据此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朝辉
本文研究了新闻媒体的报道对于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的影响,经实证检验发现,新闻媒体的批评与谴责能有效抑制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的发生。对财务重述进一步分类后回归分析发现,媒体的负面报道对非技术原因引起的财务重述行为和涉及核心会计数据的财务重述行为起到了更为积极的监督作用。据此可知,新闻媒体的确发挥了其外部监督作用,能促使上市公司改善其治理机制,保护了投资者利益。
关键词:
新闻媒体 财务重述 公司治理 外部监督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伟荣 李晶晶
以2011-2015年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回归,对媒体报道分别给特殊普通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和有限责任制会计师事务所、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审计质量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媒体报道与审计质量正相关,其影响程度在特殊普通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比有限责任制会计师事务所更显著,在非国有企业比国有企业更显著。为此,监管部门在对资本市场进行监督时,可以充分利用媒体报道传递的信号,加强对不同类型企业进行管理和对市场违规行为进行及时而有效的处置;注册会计师在评估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重大错报风险时,也可以充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韩东京
本文选取所有权结构作为公司代理成本的衡量指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2-2004年的相关数据为基础,从审计需求和审计供给两个方面对所有权结构与外部审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从审计的需求方来说,当第一大股东壕沟防御效应越强时越愿意聘请高质量的外部审计来缓解公司的代理冲突,减少代理成本;从审计的供给方来说,审计师在出具审计意见时较少考虑到上市公司所存在的代理问题,即当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代理问题时获得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很大。但相对非四大来说,四大审计事务所在审计时能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上市公司所存在的代理问题。因此,本文认为目前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是愿意聘请高质量的审计师...
关键词:
所有权结构 审计需求 审计意见 公司治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游茜
本文选取我国2008年至2011年上市公司A股数据为研究样本,以代理冲突的重要产物——在职消费为研究视角,实证检验其对薪绩敏感性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职消费对高管薪酬和以Roa为代表的会计业绩间的敏感性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并且这种负面影响在国有企业内表现得更为显著,而公司治理因素则在提升薪绩敏感性,改善由在职消费引发的不良后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
高管薪酬 薪绩敏感性 在职消费 公司治理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兰 耀友福
以新闻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和新闻心理学的"图式"理论为基础,从媒体报道和媒介环境发展层面考察媒体监督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媒体对上市公司的正面报道越多,其会计稳健性会降低,但稳健性的降低并不显著;而媒体对上市公司的负面报道水平及媒介环境发展程度与会计稳健性均呈正相关。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圣利 王丽娟
文章采用2015—2017年沪深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检验了机构投资者监督对企业研发补贴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研发补贴有效改善了企业研发补贴绩效,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企业研发补贴对研发补贴绩效的影响更为显著。同时将机构投资者划分为不同类型,研究其监督效应对企业研发补贴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对研发补贴绩效的改善更为显著,在考虑产权性质的前提下,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对非国有企业的研发补贴绩效更具影响力。
关键词:
研发补贴 研发补贴绩效 稳定型机构投资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