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12)
2023(5740)
2022(4758)
2021(4109)
2020(3454)
2019(7447)
2018(7156)
2017(12451)
2016(7178)
2015(8001)
2014(8287)
2013(7678)
2012(7206)
2011(6065)
2010(6731)
2009(6202)
2008(5687)
2007(5238)
2006(4461)
2005(4076)
作者
(20818)
(16836)
(16557)
(16129)
(10743)
(7762)
(7745)
(6588)
(6361)
(6111)
(5787)
(5724)
(5395)
(5360)
(5255)
(5110)
(4967)
(4957)
(4919)
(4729)
(4319)
(4198)
(4189)
(3943)
(3782)
(3741)
(3718)
(3701)
(3517)
(3434)
学科
管理(23093)
(20236)
经济(20200)
(15587)
(13124)
企业(13124)
审计(12187)
(11055)
(9724)
中国(9003)
(7975)
(7168)
银行(7154)
(7060)
方法(6939)
(6939)
(6937)
金融(6932)
国家(6782)
(6036)
(6028)
各类(5912)
体制(5688)
财政(5686)
地方(5242)
(5224)
财务(5197)
财务管理(5132)
业经(5049)
数学(5032)
机构
学院(93044)
大学(92829)
管理(33304)
(33036)
研究(32488)
经济(32045)
理学(27685)
中国(27455)
理学院(27389)
管理学(26950)
管理学院(26770)
(22244)
(21340)
科学(19303)
(16885)
(16277)
财经(16149)
(16129)
中心(15920)
(14701)
研究所(14469)
业大(13215)
北京(12910)
农业(12765)
(12591)
(12407)
(12388)
财经大学(11966)
(11762)
师范(11587)
基金
项目(61287)
科学(47227)
研究(46425)
基金(42728)
(37821)
国家(37515)
科学基金(31375)
社会(28311)
社会科(26820)
社会科学(26812)
(24506)
基金项目(21815)
教育(21640)
(20363)
编号(19432)
自然(19376)
自然科(18876)
自然科学(18870)
自然科学基金(18497)
成果(17363)
资助(17351)
课题(14739)
重点(14243)
(13392)
(12751)
项目编号(12520)
(12508)
(12353)
(12000)
(11947)
期刊
(39197)
经济(39197)
研究(30696)
中国(29945)
(20529)
学报(16140)
(14505)
教育(14217)
科学(12690)
大学(12324)
管理(12021)
学学(11579)
(10797)
金融(10797)
审计(9685)
农业(9599)
财经(7903)
会计(7859)
技术(7797)
经济研究(7073)
(6733)
财会(6618)
业经(5955)
(5126)
(4924)
职业(4802)
问题(4617)
图书(4467)
通讯(4381)
会通(4360)
共检索到1560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戴亦一  潘越  陈芬  
本文以2009—2011年我国A股市场变更审计师的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媒体监督这一外部环境机制方面探寻影响审计师变更的深层次原因,并进一步考察了地方政府质量在影响媒体治理效应方面的作用。研究发现:(1)来自媒体的负面报道会促使上市公司更换高质量的审计师;(2)政府质量会显著影响媒体的监督治理效力,在地方政府质量较低的地区,媒体监督对上市公司变更高质量审计师行为的影响被大大削弱。本文尝试从外部治理机制的视角提出对审计师变更现象的理论新解释,这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媒体的监督治理机制和政府质量在公司治理领域的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田国双  赵钰  
文章以2008—2017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媒体报道和审计质量的交互作用对上市公司投资不足的影响。经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审计质量的提高有助于抑制上市公司的投资不足;媒体正面报道可以显著抑制上市公司的投资不足,媒体负面报道会加剧上市公司投资不足的程度;媒体报道的调节作用显示,正面报道几乎不会促进高质量审计对企业投资不足的抑制效果,而负面报道会显著增强高质量审计对企业投资不足的抑制效果。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周兰  耀友福  
本文基于新闻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并融合心理学的"铺垫效果"及"框架"理论为分析构架,以2008—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可操控性应计利润和会计稳健性作为审计质量衡量指标,研究媒体负面报道对审计质量的作用机制以及媒体负面报道对审计师变更的审计质量影响。研究表明:媒体负面报道与审计质量呈正相关。进一步地,审计师变更对审计质量的作用并不显著,但媒体负面报道的铺垫效应及框架设置对审计师变更的审计质量具有明显改善效果,且这种作用在审计师升级变更的审计质量方面更强。这一结论为加强新闻媒体在资本市场中的审计监管提供了建设性的指导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蒲丹琳  王善平  
媒体对政府审计的监督是否有利于保障财政资金的运行安全?研究结果表明,在审计前期和中期,媒体对政府审计情况报道越多的地区,地方审计机关发现的违规资金越多,应上缴的财政资金越多。在审计后期,媒体对政府审计情况报道越多的地区,被审计单位整改情况越好,已上缴的财政资金越多。因此,审计部门应尊重新闻自由,重视媒体对审计机关的监督权力,借助媒体减少审计工作中的阻力。媒体应加大报道力度来改善政府审计效能,督促被审计单位进行整改,进而提高财政资金运行的安全性。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吴勋   姚卜丹  
政府环境审计契合新发展理念,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监督机制。本文基于我国省级地方政府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政府环境审计、媒体监督对于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环境审计与环境污染呈显著负相关,表明政府环境审计能够显著促进环境改善;媒体监督与环境污染呈显著负相关,表明媒体监督对于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媒体监督在政府环境审计促进环境改善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即媒体监督力度越大,越能够推动政府环境审计的作用发挥;政府环境审计的作用在财政压力较小、审计问责力度较大与法制环境较差的地区更加显著。基于此,提出加强政府环境审计力度、助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强化环境审计结果运用、健全审计整改问责机制,利用新闻媒体功能优势、更好发挥审计监督职能的对策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余玉苗  张建平  梁红玉  
媒体监督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关于媒体监督对审计师行为的影响这一论题的研究还不多见。以2001年到200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首次对媒体监督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审计师的意见决策进行实证考察。结果发现,媒体对上市公司负面报道越多,审计师对其发表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越大;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机制并不能加强这一结论;当年财经媒体对上市公司负面报道越多,审计师改善次年审计意见类型的概率越高。这说明媒体监督起到了审计治理的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伟荣  郑宝红  
运用高层梯队理论和公共压力理论,以我国2009-2013年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在媒体监督的作用下,签字注册会计师的既有任期和预期任期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签字注册会计师既有任期与审计质量呈倒U型关系;签字注册会计师预期任期与审计质量呈正相关;媒体监督在既有任期影响审计质量中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但在特殊普通合伙制中强于有限责任制,在非国有公司中强于国有公司;媒体监督在预期任期影响审计质量中尚未起到调节作用,但在特殊普通合伙制和非国有公司中却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这些研究结论对于深入理解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行为,以及完善媒体监督机制和加强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管理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慧敏  王会金  
政府审计是审计机关依法对相关单位的财务收支等进行监督。媒体监督的实质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监督。新媒体下的媒体监督又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政府审计和媒体监督这两种监督方式均以寻求"公正"为价值目标,在民生项目财政资金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巨大作用,但两种监督方式也可能产生冲突,如何协调好两者的关系促进政府民生项目审计工作,尤其是在新媒体盛行的当今时代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选取典型的民生项目——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为切入点,试图梳理政府审计与媒体监督的关系,探讨新媒体背景下的媒体监督如何促进政府审计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兰  耀友福  
本文以新闻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和心理学的"铺垫效果"理论为分析构架,从媒体报道和媒介环境发展程度考察媒体监督、审计契约稳定性与审计质量的关系。研究表明,媒体对上市公司的负面报道水平及媒介环境发展程度与审计质量均呈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契约不稳定的上市公司,变更审计师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在媒体监督功能发挥较好时,变更审计师对审计契约不稳定上市公司的审计质量具有积极提升作用,且这种积极作用在变更为较高声誉的审计师时更显著。这说明媒体监督起到了一定的审计治理效应。本文不仅拓宽了审计质量外部影响机制的研究,还为深刻理解新闻媒体在资本市场中的治理作用提供了增量的经验证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彭桃英  邱兆东  
以2008-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观测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Heckman两阶段模型,考察制度环境、媒体监督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制度环境较好的地区审计质量较高,媒体监督有助于提高审计质量,特别是媒体的负面报道对提高审计质量有较强的治理效应,媒体监督可以弥补我国制度环境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审计质量的差异,即制度环境水平越低,媒体监督对提高审计质量的治理效应越显著。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裴志伟  陈典发  
在中国转型期的特殊制度背景下,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政府干预行为对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投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当前政治集权和经济分权的双重制度背景下,地方政府的干预行为会导致企业无形资产投资偏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相对于民营企业,政府干预对国有企业无形资产投资的影响更为显著;媒体监督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地方政府干预对公司无形资产投资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在媒体监督作用较弱的地区,政府干预对企业无形资产投资行为的影响较大,但在媒体监督较强的地区,政府干预对企业无形资产投资存在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袁蓓  
本文选用2012-2014年度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对媒体监督、政府干预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演进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上市公司媒体监督与内部控制制度演进显著正相关。使用存在负面新闻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媒体监督与市场化进程的交互项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演进显著负相关。将存在负面新闻的上市公司划分为国企和非国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组的媒体监督和市场化进程交互项的系数绝对值以及显著性均大于非国有企业组。实证回归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媒体监督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演进正相关,这种正相关关系随着政府干预程度的增强而增强,并且在国有企业内大于非国有企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袁蓓  
本文选用2012-2014年度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对媒体监督、政府干预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演进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上市公司媒体监督与内部控制制度演进显著正相关。使用存在负面新闻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媒体监督与市场化进程的交互项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演进显著负相关。将存在负面新闻的上市公司划分为国企和非国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组的媒体监督和市场化进程交互项的系数绝对值以及显著性均大于非国有企业组。实证回归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媒体监督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演进正相关,这种正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超鹏  叶小杰  吴世农  
本文研究媒体对政治关联高管行为的监督和约束作用。结果发现,并购绩效越差的公司,高管越容易被变更,但是,政治关联高管即使并购绩效差也较不容易被变更。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当媒体对并购事件的负面报道次数较多,或者当公司位于地方媒体监督功能较强的省份时,高管的政治关联背景并不能起到"护身符"的作用,他们并购败绩后被变更概率与非政治关联高管无显著差异。这说明,媒体监督这种非正式外部治理机制可以通过强大的社会舆论力量约束政治关联高管行为,从而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丽达  冯均科  陈军梅  
随着上市公司业务的复杂及公司治理的隐蔽性增加,审计师面临着巨大的审计风险。在新的信息市场环境中,媒体的多样化重塑了审计师的信息环境和外部约束环境,进而影响审计意见的出具。通过结构方程模型中的路径分析研究表明:媒体监督显著影响审计意见的出具,而这种影响是通过内部控制的中介效应来实现的。具体表现为,媒体的持续关注与报道,越容易真实反映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引起管理层的重点关注和改进,从而审计师倾向于出具非标准的审计意见;进一步分析发现:当媒体发表性质较为严重的负面报道、深度报道以及追踪报道时,下一期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着重大缺陷,而当管理层对内部控制没有改进意愿时,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机率更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