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27)
- 2023(5987)
- 2022(4937)
- 2021(4677)
- 2020(4013)
- 2019(8730)
- 2018(8782)
- 2017(16785)
- 2016(9262)
- 2015(10448)
- 2014(10494)
- 2013(9827)
- 2012(9120)
- 2011(8119)
- 2010(8226)
- 2009(7864)
- 2008(8091)
- 2007(7293)
- 2006(6473)
- 2005(6093)
- 学科
- 管理(32234)
- 济(31633)
- 经济(31579)
- 业(30767)
- 企(26192)
- 企业(26192)
- 方法(15169)
- 财(14752)
- 数学(13024)
- 数学方法(12908)
- 制(12235)
- 务(11600)
- 财务(11574)
- 财务管理(11554)
- 企业财务(11227)
- 险(10808)
- 保险(10717)
- 中国(10514)
- 体(9468)
- 银(9140)
- 银行(9127)
- 行(8609)
- 融(8088)
- 金融(8081)
- 农(7845)
- 业经(7819)
- 理论(7468)
- 体制(6974)
- 学(6912)
- 度(5164)
- 机构
- 大学(129491)
- 学院(128218)
- 管理(51377)
- 济(47065)
- 经济(45881)
- 理学(42588)
- 理学院(42212)
- 管理学(41503)
- 管理学院(41256)
- 研究(39713)
- 中国(35944)
- 财(29937)
- 京(27303)
- 财经(22886)
- 科学(22697)
- 经(20760)
- 中心(20120)
- 江(19753)
- 所(19481)
- 农(19300)
- 北京(17350)
- 财经大学(17251)
- 研究所(17193)
- 业大(16736)
- 州(16250)
- 农业(15055)
- 范(14483)
- 院(14416)
- 师范(14283)
- 融(14147)
- 基金
- 项目(80648)
- 科学(63224)
- 研究(59935)
- 基金(59091)
- 家(51076)
- 国家(50655)
- 科学基金(43885)
- 社会(37650)
- 社会科(35456)
- 社会科学(35446)
- 基金项目(30477)
- 省(30294)
- 自然(28277)
- 自然科(27675)
- 自然科学(27665)
- 教育(27567)
- 自然科学基金(27232)
- 划(25833)
- 编号(25696)
- 资助(24794)
- 成果(22738)
- 部(17921)
- 重点(17555)
- 项目编号(17216)
- 课题(16783)
- 性(16057)
- 创(15955)
- 教育部(15662)
- 国家社会(15576)
- 科研(15469)
共检索到202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雅璐 王冲
选取2002~2011年的A股数据,从媒体的治理机制出发,考察了媒体报道、信息不对称与股价暴跌风险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显示,媒体跟踪能够降低公司股价面临的暴跌风险,并且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公司中,媒体的治理功能更为显著。这表明,在投资者保护体制亟待完善的背景下,提高媒体报道的自由度,鼓励媒体监督证券市场,也是降低股价暴跌风险的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
媒体治理 股价暴跌风险 信息不对称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代昀昊 唐齐鸣 刘莎莎
本文考察机构投资者与公司股价暴跌风险之间的关系,以及信息不对称程度对这种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1)机构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未来股价的暴跌风险显著正相关;(2)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时,机构投资者对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更显著;(3)此外,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未来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作用在"牛市"与"熊市"阶段并无明显差异。本文对规范机构投资者发展等方面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信息不对称 股价暴跌风险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翔宇 万鹏
股价暴跌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阻碍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探究股价暴跌风险的内在根源及治理机制,已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选取2002-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代理成本与股价暴跌风险的内在关系,以及媒体关注度对这种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1)上市公司代理成本与其未来股价暴跌风险显著正相关;(2)媒体关注能够削弱代理成本与股价暴跌风险间的正向关系。研究有助于从根源上理解上市公司股价暴跌的原因,同时为从公司内部和外部多措并举来降低股价暴跌风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代理成本 媒体关注 股价暴跌风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丛琳洁 米致远
本文基于软信息不对称视角,以地理距离衡量由“软信息”带来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利用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股价暴涨暴跌的成因。研究发现:地理距离显著增加了股价暴涨暴跌次数,即软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股价暴涨暴跌的可能性越大;投资者调研活动在地理距离影响股价暴涨暴跌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负向调节作用;对于属于沪(深)港通标的、机构持股比例低和信息披露考核差的上市公司,地理距离显著增加了股价暴涨暴跌的可能性。本文对于拓展软信息不对称相关研究、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陈艳艳 张亚娜
以我国2011~2013年沪市A股数据为样本,研究税务筹划程度与股价暴跌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随着税务筹划程度的提高,个股股价暴跌的风险显著增加。进一步发现,税务筹划对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在治理水平较低的公司中更加显著。这一结论有助于分析我国个股暴跌频繁的深层原因,同时提示企业所有者既要权衡税务筹划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还要提高公司治理水平,防止管理层产生机会主义行为,以有效预防股价暴跌的风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瑞杰
从行业分类的视角来看,企业可视为一个彼此关联、相互作用的有机体,从行业博弈的角度入手研究股价暴跌风险,对于多角度地认识资本市场内不同企业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建立扩展的Lotka-Volterra多物种动态关系模型以刻画上市公司在所属行业的博弈状态,选取2013—2017年中国资本市场中细分行业规模前十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行业博弈对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1)博弈状态为竞争或反向捕食的上市公司其股价暴跌风险较高,而博弈状态为共生或正向捕食的上市公司其股价暴跌风险较低;(2)信息优势越大,竞争或反向捕食的博弈状态与股价暴跌风险的正相关关系越弱,而正向捕食的博弈状态与股价暴跌风险的负相关关系越强。本文揭示了"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的观点同样适用于股票市场,企业应积极转型升级,争取向"食物链"上游进发,在商业竞争中,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将金融风险降至最低。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艾莲 赵雨鑫
时间维度是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界定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股票市场风险的长期和短期时间特征具有显著差异,长期暴跌风险是短期波动的叠加体现。不同于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长期股价暴跌风险,本文侧重短期股价暴跌风险。鉴于非结构化信息的增量作用,本文研究了上市公司年报文本语调对短期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年报积极的文本语调可以显著降低短期股价暴跌风险,且网络搜索能够增强年报文本语调对股价暴跌风险的抑制作用。异质性检验的结果显示,网络搜索指数在非国企以及媒体宣传力度较大的上市公司发挥的调节作用较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投资者信心能够发挥中介作用,即上市公司年报积极语调通过提高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达到降低短期股价暴跌风险的目的。因此,监管部门应当关注上市公司文本信息语调,构建对文本信息、网络信息、媒体的监管机制和规范体系,通过降低短期股价暴跌风险,从而实现“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的目标。
关键词:
年报语调 文本信息 短期股价暴跌风险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冲 谢雅璐
选取2001年至2009年A股数据,从市场信息的角度,通过考察会计稳健性、信息不透明程度与股价暴跌风险三者之间的交互影响,探索会计稳健性与信息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和OLS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伴随着会计稳健性的提高,公司股价的暴跌风险显著降低,证实会计稳健性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所具有的市场功能;信息不透明程度越高的企业,其股价暴跌风险也越高。进一步考察信息不透明程度对会计稳健性治理效应的影响,发现会计稳健性对于股价暴跌风险的治理作用在信息不透明程度高的公司更加显著,也可以理解为会计稳健性和信息透明度之间可以部分替代。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文韵 沈永建
以1999-2014年中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量资金占用、股价暴跌风险对信息透明度影响。结果表明:大股东的资金占用程度越高,越容易给公司股价带来暴跌风险;股价发生暴跌后管理层采取相应策略改善形象,提高公司信息透明度。鉴此,投资者应利用大股东资金占用、股价暴跌与信息透明度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投资套利组合;同时监管者需加强对大股东资金占用和信息透明度的监管,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文韵 沈永建
以1999-2014年中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量资金占用、股价暴跌风险对信息透明度影响。结果表明:大股东的资金占用程度越高,越容易给公司股价带来暴跌风险;股价发生暴跌后管理层采取相应策略改善形象,提高公司信息透明度。鉴此,投资者应利用大股东资金占用、股价暴跌与信息透明度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投资套利组合;同时监管者需加强对大股东资金占用和信息透明度的监管,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良成 宋娟
基于我国的制度环境,考察盈余管理在不同产权性质公司中对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及其差异。采用我国资本市场2009—2016年的数据研究发现,应计盈余管理会提高非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的股价暴跌风险,不会提高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的股价暴跌风险,真实盈余管理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的股价暴跌风险都没有产生显著影响。研究成果对当前我国证券市场的改革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意义。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高义
本文研究了在市场和个股不同风险状态下投资者情绪对未来股价暴跌的影响。运用2007-2016年度上市公司数据发现,投资者情绪与股价暴跌风险呈显著正向关系。本文进一步分析个股和市场不同风险暴露状态对上述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股价包含的个股信息含量越低、融资融券条件下以及牛市状态中会显著增强投资者情绪与未来股价暴跌风险的正向关系。本文从不完全信息理性预期均衡和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揭示了投资者因面临信息不对称、股价信息含量少、市场交易机制设计缺陷与市场交易状态带来的风险暴露所产生的异质情绪对未来股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风险状态 股价暴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谭松涛 黄俊凯 杜安然
本文以2007至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个人大股东持股与股价暴跌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个人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能够显著降低公司未来股价暴跌风险。这一结论在剔除了个人大股东中董监高持股数量、进行内生性处理、更换不同统计检验方法后依然成立。第二,个人大股东持股对公司管理层监督的效果并不明显,个人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对于公司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投资效率、过度投资等可能影响公司股价暴跌风险的经营指标并没有显著影响。第三,个人大股东的持股加强了公司股权制衡的力度,进而显著降低了公司股价暴跌风险。股权制衡机制解释了大股东持股对股价暴跌风险一半以上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对于全面认识个人大股东在资本市场中发挥的作用,促进股市平稳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股价暴跌风险 个人大股东持股 股权制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彭俞超 王南萱 顾雷雷
在数字经济发展热潮下,资本市场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热情与憧憬是否酝酿了股价泡沫?年报中的数字化信息披露是否导致未来股价暴跌风险提高?基于2012—2019年A股上市公司的年报文本和财务数据,本文采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依存句法分析,创新性地将年报中的数字化相关信息划分为与宏观环境和未来展望相关的预判性内容,以及反映过去数字化行为的行动性内容。实证结果发现,上市公司披露的数字化相关信息将提高未来股价暴跌风险,并且该影响主要体现在预判性数字化信息披露上。进一步研究表明,普通投资者受从众心理影响,盲目追捧“数字化”相关概念,对预判性内容中的数字化信息过度反应、错误预期,是引发股价暴涨暴跌的主要原因。而这种不加甄别的高度关注显著降低了股价信息含量,加剧了股市同涨同跌,并且其引发的股票市值上涨也难以维持。本文的政策建议是,要加强投资者教育,防范市场过度反应,在经济数字化转型中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更好地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
企业数字化转型 股价暴跌风险 信息披露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唐松 吴秋君 温德尔 杨斯琦
文章利用我国逐步推出融资融券交易的自然实验机会,运用双重差分的研究设计,考察了卖空机制对股价反映负面消息效率的影响。文章以2007-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相对于非标的股票,融资融券标的股票在成为标的之后,其股价对市场的向下波动及时做出了调整,使得股价对市场正负向波动反应之间的不对称性显著降低,表明标的股票更加及时和充分地吸收了有关公司价值的负面信息;同时,相对于非标的股票,融资融券标的标的股票在成为标的之后,其股价暴跌风险显著降低。文章结果表明,我国股市推出融资融券交易后,卖空机制提高了市场对标的股票负面消息的定价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