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229)
- 2023(20249)
- 2022(17264)
- 2021(15908)
- 2020(13516)
- 2019(30685)
- 2018(30147)
- 2017(57993)
- 2016(31286)
- 2015(35243)
- 2014(35186)
- 2013(34813)
- 2012(32075)
- 2011(28646)
- 2010(28849)
- 2009(26744)
- 2008(26250)
- 2007(23181)
- 2006(20544)
- 2005(18261)
- 学科
- 济(144987)
- 经济(144830)
- 业(106399)
- 管理(103397)
- 企(93360)
- 企业(93360)
- 方法(62453)
- 数学(52088)
- 数学方法(51515)
- 财(46130)
- 农(38661)
- 业经(36264)
- 中国(34521)
- 地方(29550)
- 务(27995)
- 财务(27905)
- 财务管理(27837)
- 制(27407)
- 学(26992)
- 农业(26508)
- 企业财务(26421)
- 贸(25142)
- 贸易(25133)
- 易(24378)
- 理论(23761)
- 技术(22459)
- 和(22320)
- 体(21462)
- 策(20562)
- 划(19939)
- 机构
- 学院(451077)
- 大学(449234)
- 济(191925)
- 经济(188165)
- 管理(179711)
- 理学(154951)
- 理学院(153357)
- 管理学(150829)
- 管理学院(150010)
- 研究(148132)
- 中国(113652)
- 京(94487)
- 财(94289)
- 科学(89045)
- 所(73976)
- 农(73412)
- 财经(72505)
- 江(67890)
- 中心(67156)
- 研究所(66526)
- 经(65911)
- 业大(65419)
- 北京(59019)
- 经济学(59001)
- 农业(57405)
- 范(55048)
- 师范(54495)
- 院(53780)
- 财经大学(53582)
- 州(53468)
- 基金
- 项目(300420)
- 科学(237308)
- 基金(219773)
- 研究(219479)
- 家(190394)
- 国家(188804)
- 科学基金(163891)
- 社会(140893)
- 社会科(133659)
- 社会科学(133626)
- 省(116999)
- 基金项目(115737)
- 自然(105862)
- 自然科(103482)
- 自然科学(103458)
- 自然科学基金(101631)
- 教育(100491)
- 划(97101)
- 资助(91251)
- 编号(88068)
- 成果(70802)
- 部(66687)
- 重点(66577)
- 发(63700)
- 创(63261)
- 课题(60376)
- 创新(58695)
- 国家社会(58550)
- 教育部(57708)
- 科研(57302)
- 期刊
- 济(216441)
- 经济(216441)
- 研究(136258)
- 中国(85361)
- 财(78328)
- 管理(70515)
- 学报(68507)
- 农(66976)
- 科学(62912)
- 大学(52897)
- 学学(50316)
- 农业(45880)
- 教育(42725)
- 技术(41171)
- 融(39724)
- 金融(39724)
- 财经(37075)
- 经济研究(35162)
- 业经(34636)
- 经(31876)
- 问题(27763)
- 业(25349)
- 技术经济(24585)
- 贸(22343)
- 统计(22129)
- 现代(20886)
- 版(20651)
- 理论(20569)
- 商业(20527)
- 财会(20498)
共检索到6767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卉
本文考察媒体关于紫鑫药业虚增利润的报道对医药行业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该报道造成了溢出效应,引发了整个医药板块尤其是中药行业股价的负面反应。为考察溢出效应带给医药企业的经济后果,进一步提出基于股价的信息反馈作用的两个竞争性假设:理性决策的学习假设和非理性决策的压力假设。结果支持压力假设:医药企业,尤其是丑闻报道当年调高盈余的企业,为了避免高速增长的利润在将来引发媒体和市场质疑,在下一年中会刻意进行负向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卉
本文考察媒体关于紫鑫药业虚增利润的报道对医药行业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该报道造成了溢出效应,引发了整个医药板块尤其是中药行业股价的负面反应。为考察溢出效应带给医药企业的经济后果,进一步提出基于股价的信息反馈作用的两个竞争性假设:理性决策的学习假设和非理性决策的压力假设。结果支持压力假设:医药企业,尤其是丑闻报道当年调高盈余的企业,为了避免高速增长的利润在将来引发媒体和市场质疑,在下一年中会刻意进行负向盈余管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俞欣 郑颖 张鹏
通过五粮液公司的案例分析了上市公司发生丑闻时对同行竞争者产生的溢出效应,总体来说,五粮液公司被调查给白酒行业带来了传染效应,导致竞争者的股票价格下降。通过考察公司的治理结构发现,白酒行业的公司治理普遍较弱,与实际发生的传染效应相一致,其中部分竞争者的股票价格上升,显示出竞争效应。通过比较同行间公司治理质量的差异发现,公司治理较差的公司受到负面传染效应的影响,而公司治理较好的公司受到正面竞争效应的影响。
关键词:
上市公司丑闻 溢出效应 公司治理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杨德明 令媛媛
本文以违规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媒体为什么会报道上市公司丑闻。研究发现,在我国资本市场,媒体发挥了一定的监督职能,一般表现为在处罚公告公布前,媒体已经深入报道了其中24.7%的样本的违规行为;但另一方面,媒体的监督却又显得比较有限,这表现在媒体自身发掘有价值新闻的数量非常有限,媒体更多的是对市场已有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与重新包装。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反映市场关注度的媒体覆盖率对媒体报道上市公司丑闻的行为影响显著,这说明媒体总是热衷于关注那些"明星公司"或热点新闻,媒体具有追求轰动效应的倾向。政府对媒体报道的影响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会成立,具体来说就是,只有终极控制人为国有时,会对媒体报道丑闻产生显著...
关键词:
媒体覆盖率 终极控制人 丑闻报道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志锋 陈瑜阳
本文基于媒体作为一种信息传播中介与供应链信息传递的理论基础,考察了媒体对客户的关注如何溢出影响至供应商的坏消息隐藏行为。研究发现:媒体对客户的关注度越高,供应商隐藏的坏消息越少,并且当供应商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分析师跟踪人数越多、存在卖空压力时,媒体对客户的关注越能显著抑制供应商隐藏坏消息。机制分析表明,媒体对客户的关注主要抑制了供应商通过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隐藏坏消息,而基于应计算盈余管理的中介效应不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首先,媒体对客户的关注度越高,供应商被投资者检索次数越多;其次,媒体对客户的关注与对供应商的关注之间存在补充效应;最后,媒体对客户的关注度越高,供应商的盈余反应系数越大。这些结果共同表明投资者确实会利用媒体报道提供的客户信息,并且客户信息与供应商信息之间具有相互补充验证的效果,使得供应商难以通过操纵盈余的方式隐藏坏消息。本研究对于理解媒体在资本市场上的作用边界,以及投资者如何利用供应链信息防范企业隐藏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媒体报道 供应链 坏消息隐藏 溢出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伟萍 张啸 段桂敏
综合运用文献研究、专家法、内容分析等方法,以微博为平台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否认策略,采取改进策略的竞争品牌能够显著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消费者对采取缄默策略的竞争品牌的购买意愿介于否认策略和改进策略之间;危机史对于消费者购买意愿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品牌丑闻 竞争品牌 应对策略 购买意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新刚 李祖兰 周玲
一直以来,溢出效应就是品牌丑闻领域实践关注和理论研究的热点话题。然而,结合营销实践现象,寻找理论解释,发现以往学者对溢出效应的研究主体偏同质化而非异质化、发生层面最高为行业而非国家、影响因素偏微观而非宏观、发生方向偏同化而非对比效应,应对治理偏治标而非治本。基于此,文章从跨国非对称视角,结合国家形象构成要素,指出品牌丑闻跨国非对称溢出效应研究为未来方向。研究结论不仅将成为品牌丑闻溢出效应理论研究道路上的垫脚石,而且也将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品牌丑闻溢出效应的治理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
品牌丑闻 溢出效应 非对称 国家形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新刚 李祖兰 周玲
一直以来,溢出效应就是品牌丑闻领域实践关注和理论研究的热点话题。然而,结合营销实践现象,寻找理论解释,发现以往学者对溢出效应的研究主体偏同质化而非异质化、发生层面最高为行业而非国家、影响因素偏微观而非宏观、发生方向偏同化而非对比效应,应对治理偏治标而非治本。基于此,文章从跨国非对称视角,结合国家形象构成要素,指出品牌丑闻跨国非对称溢出效应研究为未来方向。研究结论不仅将成为品牌丑闻溢出效应理论研究道路上的垫脚石,而且也将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品牌丑闻溢出效应的治理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
品牌丑闻 溢出效应 非对称 国家形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新刚 李祖兰 周玲
一直以来,溢出效应就是品牌丑闻领域实践关注和理论研究的热点话题。然而,结合营销实践现象,寻找理论解释,发现以往学者对溢出效应的研究主体偏同质化而非异质化、发生层面最高为行业而非国家、影响因素偏微观而非宏观、发生方向偏同化而非对比效应,应对治理偏治标而非治本。基于此,文章从跨国非对称视角,结合国家形象构成要素,指出品牌丑闻跨国非对称溢出效应研究为未来方向。研究结论不仅将成为品牌丑闻溢出效应理论研究道路上的垫脚石,而且也将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品牌丑闻溢出效应的治理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
品牌丑闻 溢出效应 非对称 国家形象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新刚 周玲 周南
以往品牌丑闻溢出效应研究,常常视发讯品牌和受讯品牌来自同一国家而非不同国家,将溢出效应影响因素局限于微观层面而缺乏宏观层面的考虑。本文则从宏观层面,即消费者对品牌来源国国家形象的认知、规范和情感三个方面,研究它们在品牌丑闻跨国非对称溢出效应当中的影响。研究一发现,当发讯品牌和受讯品牌来自于同一(不同)国家,且消费者对该国(两国)先前的国家—产品类别形象感知越好(差异越大),品牌丑闻同化(对比)效应就会越弱(强);类似的逻辑和结论适用于研究二消费者对制度的信任。研究三表明,当消费者的民族认同被激发,若本国品牌发生丑闻,会弱化对同行业其他本国(外国)品牌信念的同化(对比)效应;若外国品牌发生丑闻,可以反转对同行业其他外国(本国)品牌信念的同化(对比)效应。研究结论不仅对品牌丑闻溢出效应做有益补充,且为企业应对丑闻溢出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新刚 周玲 周南
以往品牌丑闻溢出效应研究,常常视发讯品牌和受讯品牌来自同一国家而非不同国家,将溢出效应影响因素局限于微观层面而缺乏宏观层面的考虑。本文则从宏观层面,即消费者对品牌来源国国家形象的认知、规范和情感三个方面,研究它们在品牌丑闻跨国非对称溢出效应当中的影响。研究一发现,当发讯品牌和受讯品牌来自于同一(不同)国家,且消费者对该国(两国)先前的国家—产品类别形象感知越好(差异越大),品牌丑闻同化(对比)效应就会越弱(强);类似的逻辑和结论适用于研究二消费者对制度的信任。研究三表明,当消费者的民族认同被激发,若本国品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亚琴
以基金"老鼠仓"丑闻为案例,本文为加大违规成本达到基金监管目的提供了理论依据,并通过检验投资者"用脚投票"对基金管理者过错产生的惩罚力度,说明基金监管以加重惩处来威慑违规行为的必要。基于"损失厌恶"原理,本文首次在理论上说明加重处罚比提升激励更能制约基金管理者行为。我们发现,开放式基金赎回机制是一种重要的基金监管补充方式,投资者"用脚投票"可以让基金管理公司为"老鼠仓"担负连带责任,加重其违法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其行为。而且,由于受损投资者补偿机制缺失,来自基金个体投资者的惩罚更甚于机构投资者。然而对于违规的基金经理本人,投资者"用脚投票"却力所不及,因此通过其他监管方式加大个人的违规成本...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传彬 伍中信 葛干忠
东芝一直被视为日本规范公司治理行为的"优等生",然而近期的财务丑闻凸显了日本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中激励与监督机制的失灵。公司治理结构是同企业外部环境密切相关的,企业文化、资本市场、金融环境等都会影响公司治理的效果。丑闻的发生意味着形式主义的公司治理很严重,应追求适应外部环境能力提升公司价值的治理模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俊民 宋婕
本文从媒体这一非正式制度出发,实证考察媒体报道对管理层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的影响。利用2007—2014年中国A股市场数据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存在明显的审计意见购买行为,而媒体报道能有效抑制这一行为。并且,这一抑制作用仅存在于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和深陷代理问题的公司,以及签字会计师审计任期较短、聘请不具行业专长和小规模事务所的公司。研究还发现,媒体报道的抑制作用在盈余管理程度较高的公司占主导,且负面报道相比非负面报道的抑制作用更强。这些结论表明,媒体在抑制我国资本市场审计意见购买机会主义行为中发挥了重要的信息效应与治理效应,研究对加强审计意见购买监管与媒体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