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68)
2023(15609)
2022(13612)
2021(12866)
2020(10691)
2019(24820)
2018(24407)
2017(47572)
2016(25754)
2015(29127)
2014(29176)
2013(28376)
2012(25920)
2011(23338)
2010(22834)
2009(20860)
2008(20081)
2007(17261)
2006(14796)
2005(12584)
作者
(72477)
(60425)
(59856)
(57047)
(38303)
(28724)
(27210)
(23755)
(22960)
(21221)
(20616)
(20196)
(19073)
(18810)
(18674)
(18400)
(17928)
(17911)
(17301)
(17146)
(14813)
(14792)
(14619)
(13823)
(13570)
(13261)
(13194)
(13155)
(12086)
(11912)
学科
(101175)
经济(101024)
管理(74725)
(68885)
(57672)
企业(57672)
方法(51622)
数学(45794)
数学方法(45217)
(27266)
(26440)
中国(25592)
(21739)
业经(21391)
(20228)
地方(18927)
理论(17749)
(17745)
贸易(17739)
(17205)
农业(17182)
(17166)
财务(17082)
财务管理(17042)
企业财务(16178)
(15627)
金融(15619)
(15561)
技术(15558)
银行(15519)
机构
大学(360876)
学院(357823)
管理(143672)
(141846)
经济(138832)
理学(125547)
理学院(124223)
管理学(121921)
管理学院(121278)
研究(115009)
中国(86182)
(75196)
科学(70972)
(66735)
(56430)
(55952)
业大(54174)
财经(54129)
中心(53586)
研究所(51188)
(50436)
(49462)
北京(46822)
(46273)
师范(45771)
农业(44289)
经济学(43533)
(42409)
(40888)
财经大学(40677)
基金
项目(253031)
科学(199160)
基金(184677)
研究(184096)
(160697)
国家(159415)
科学基金(137762)
社会(116046)
社会科(109916)
社会科学(109891)
(97980)
基金项目(97818)
自然(90439)
自然科(88352)
自然科学(88330)
自然科学基金(86731)
教育(85582)
(83020)
资助(76858)
编号(74746)
成果(60090)
(56269)
重点(56195)
(52423)
(52308)
课题(51268)
创新(48910)
科研(48755)
教育部(48613)
大学(47769)
期刊
(146071)
经济(146071)
研究(102296)
中国(64236)
学报(57556)
科学(51758)
管理(51230)
(50789)
(49968)
大学(44310)
学学(41814)
教育(39559)
农业(34305)
技术(31566)
(31221)
金融(31221)
财经(26431)
业经(24093)
经济研究(23689)
(22450)
问题(19121)
理论(17983)
图书(17617)
(17017)
统计(16918)
(16782)
科技(16719)
实践(16497)
(16497)
技术经济(16381)
共检索到5074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剑文  郭雪萌  
笔者首先将贝叶斯理论引入Morris和shin的"Beauty-contest"模型,从微观视角出发研究了媒体报道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发现,媒体报道通过贝叶斯后验机制引发市场过度反应,加剧了通货膨胀。进一步,基于百度搜索引擎的通货膨胀"媒体指数",通过sVar动态回归分析表明关于"通货膨胀"的媒体报道能够有效促进实际通货膨胀,并且媒体报道对通货膨胀的贡献约为20%。研究认为政府在治理通货膨胀时需要考虑与媒体机构的沟通合作,媒体在报道关于通货膨胀的新闻时也需要更加理性客观,避免造成经济波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林海  刘兴宗  
本文引入贝叶斯学习模型,分析宏观经济变量和媒体报道对中国公众和专家的通胀预期异质性的影响,估计实际通胀率、通胀率的平方、GDP同比增长率和通胀波动性等宏观经济变量,以及媒体报道总量、媒体报道内容的异质性和媒体报道口吻等媒体报道变量对预期异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公众和专家的预期异质性都会受到GDP同比增长率和通胀波动的影响,而实际通胀水平作用甚微;公众预期的异质性取决于媒体报道的异质性和报道口吻,而非媒体报道的总量;媒体报道几乎不影响专家的预期异质性;关于通货紧缩的报道会提高公众和专家预期的异质程度。因此,政府对媒体报道的真实和准确必须加以监管,货币政策需要充分考虑媒体报道的角色并借以传递政策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波  郭晓军  
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网上财经文章进行与通货膨胀有关的情感分析,实验结果发现,使用无监督词典方法获得的系统分析结果,具有与通货膨胀显著相关关系,但提前期不明显;使用基于专家意见的监督训练方法获得的系统结果,相较通货膨胀具有1-3个月的提前期,能够为通货膨胀预期的度量提供实质性的支持,从而可以用于辅助宏观经济管理以及微观经济决策。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孙艳梅  郭红玉  江新新  
本文从媒体的金融市场角色入手,研究了现代信息环境下,央行沟通的效果及媒体传导渠道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央行沟通行为能有效降低通货膨胀,沟通次数、负向沟通次数以及对于央行操作行为的提前沟通有助于抑制市场通货膨胀预期和名义通货膨胀水平;而纸质媒体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纸媒的降价报道对市场短期通胀预期有更强影响,而涨价报道对月度名义通胀率有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传统媒体关于通胀的报道弱化了央行沟通行为对通货膨胀的管理效果,搜索引擎及媒体预期对央行沟通效果的作用并不显著。研究结果证实了公众"理性疏忽"的存在和媒体渠道的重要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建勇  葛少静  赵经纬  
本文基于国内上市公司近六年主流媒体报道的经验数据,对媒体报道与企业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媒体报道尤其是正面报道数量越多,投资行为越被关注,越会导致管理层过度自信,或由于投资者情绪高涨,会增强企业的投资程度,引发过度投资或者缓解投资不足;而负面报道对企业投资程度的影响并不显著。本研究可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新民  赵文卓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交媒体推陈出新,企业面临的媒体生态随之嬗变,媒体治理研究亟待审视。基于此,以运气薪酬为切入点,利用2013—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治理效应的差异。研究发现,传统媒体会正向影响高管运气薪酬,社交媒体则会负向影响高管运气薪酬。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信息质量越低、市场垄断越严重以及投资者关注越少的公司,社交媒体的治理效应越强;当公司被媒体深入报道、被原创类媒体报道以及被高影响力媒体报道时,社交媒体的治理效应更强。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交媒体抑制高管运气薪酬更多是高管机会主义的结果,社交媒体更强的信息挖掘能力使其能够抑制高管薪酬中的运气薪酬并提高高管的能力薪酬。因此,为发挥媒体在资本市场中的治理作用,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更好地发挥媒体对高管激励的作用;企业应重视媒体的影响,完善公司治理并塑造良好形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杨  闫相斌  
从信息传播角度出发,结合议程设置与有限关注假说提出了新闻媒体报道对股票收益的影响路径和机制。研究表明:投资者买入低媒体报道数量组合卖出高媒体报道数量组合的投资策略能够带来超额收益,且该收益在低收益股、成长型以及小公司股票中显著;新闻媒体报道具有减弱收益波动的效应,前一期高新闻媒体报道数量组合在当期的收益波动要小于前一期低新闻媒体报道数量组合,小公司、成长型、低价格股票表现更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小荣  周琦  
新闻网站对我国政府审计信息传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基于我国五大主流新闻网站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政府审计的290篇新闻报道,采取实证研究方式,对政府审计新闻报道的角度和主题、报道来源、报道的态度倾向性、层级差异和地域差异、网站平台、报道篇幅、传播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考察,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关改进建议和措施,以期提高我国政府审计新闻媒体报道质量和传播效能,实现政府审计新闻报道的宣传告知和舆论监督功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邹静  童中文  
利用中国14家上市银行2007—2013年的季度面板数据,运用广义距方法(GMM)研究媒体报道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以及投资者情绪在这一影响机制中所发挥的作用。结果发现,媒体报道对银行风险承担有正向影响,而对投资者情绪有负向影响,投资者情绪对银行风险承担呈现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媒体报道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至少有一部分是以投资者情绪为中介的。结论表明政府及银行相关部门有必要对媒体报道加强监督与管理,并且采取措施合理监控投资者情绪,以有效降低银行风险。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邵志浩  才国伟  
在法律体系尚不健全、法制社会还未完善的情况下,媒体报道是否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本文通过手工搜集和整理2000—2012年我国内地上市公司的媒体报道数据,提出并检验了有关媒体报道倾向的"产权偏好"假说。结果表明,在这段时期内,国有企业的媒体正面报道倾向显著高于其他企业,媒体报道确实存在着产权偏好。进一步研究发现,媒体报道产权偏好的方式主要体现在对国有企业进行更多的正面报道,而负面报道的数量与非国有企业没有明显差异。另外,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有助于解决媒体报道的产权偏好问题。这些发现丰富了有关媒体报道倾向领域的研究,同时也对转型国家的媒体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现实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歆  郑焱  
审计和媒体报道是上市公司重要的信息传播途径和外部监督治理机制,能够让投资者获取更多企业资讯,缓解信息不对称和降低代理成本,有效地改善公司治理。以我国2010—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审计意见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并将媒体报道根据态度划分为正面媒体报道和负面媒体报道,分析不同态度的媒体报道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和正面媒体报道均能够促进公司价值的提升;而负面媒体报道则会导致公司价值下降;进一步研究审计意见与媒体报道的交互作用,发现正面媒体报道对审计意见与公司价值起正向调节作用,但不显著;而负面媒体报道则显著地负向调节审计意见与公司价值的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俐  
本文选择2011~2014年度中央部门为观测样本,研究了媒体报道对中央部门决算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1)媒体报道能够提升政府决算信息披露质量,包括正面新闻报道、中性新闻报道和负面新闻报道;(2)中性新闻报道对信息披露的提升作用容易受到政府审计的调节作用,即媒体的信息中介功能需要政府审计的介入才能发挥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赖黎  马永强  夏晓兰  
本文基于手工收集纸上媒体对上市公司的新闻报道,检验了媒体报道对企业信贷资源获取的影响,发现媒体报道缓解了银行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在信贷市场中发挥了积极的"信息中介"作用。基于不同视角,本文发现,负面报道越多的企业获取的信贷资源越少,非负面报道越多的企业获取的信贷资源越多;媒体报道在信贷市场中的"信息中介"作用主要存在于非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和担保贷款中;在使用网络媒体检验媒体报道对信贷资源获取的影响后发现,本文的基本结论不变。本文不仅拓展了媒体治理领域的研究,也为中国转型经济过程中如何在信贷市场充分发挥媒体的治理作用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俐  
本文选择20112014年度中央部门为观测样本,研究了媒体报道对中央部门决算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1)媒体报道能够提升政府决算信息披露质量,包括正面新闻报道、中性新闻报道和负面新闻报道;(2)中性新闻报道对信息披露的提升作用容易受到政府审计的调节作用,即媒体的信息中介功能需要政府审计的介入才能发挥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夏楸  杨一帆  郑建明  
本文首次将媒体公信力引入媒体研究的分析框架,分析媒体报道和媒体公信力对债务成本的影响,以及媒体公信力在媒体报道与债务成本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媒体报道数量与债务成本显著负相关,正面报道能够降低企业债务成本,负面报道则会增加债务成本。企业债务成本随着新闻转载量的增加而下降,报道中含有不明来源的消息会导致债务成本上升,但国有和官方媒体对债务成本的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公信力的提升能强化正、负面报道对债务成本的作用。本文的研究拓展了信息中介影响债务成本的研究,对于加快媒体融合,更好发挥信息中介的公司治理作用,促进资源配置具有政策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