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25)
- 2023(4447)
- 2022(3799)
- 2021(3643)
- 2020(3151)
- 2019(7195)
- 2018(7263)
- 2017(13233)
- 2016(7661)
- 2015(9047)
- 2014(9323)
- 2013(9076)
- 2012(8239)
- 2011(7339)
- 2010(7562)
- 2009(7086)
- 2008(7434)
- 2007(7039)
- 2006(6411)
- 2005(5877)
- 学科
- 管理(34457)
- 业(27006)
- 企(24986)
- 企业(24986)
- 济(23131)
- 经济(23094)
- 财(12243)
- 制(9725)
- 务(8945)
- 财务(8905)
- 财务管理(8884)
- 方法(8837)
- 企业财务(8427)
- 体(7343)
- 中国(7241)
- 农(7167)
- 理论(6859)
- 银(6801)
- 银行(6787)
- 策(6593)
- 学(6477)
- 数学(6360)
- 行(6331)
- 数学方法(6285)
- 业经(6214)
- 人事(6065)
- 人事管理(6064)
- 划(5930)
- 经营(5400)
- 融(5084)
- 机构
- 学院(105337)
- 大学(104690)
- 管理(41961)
- 济(36797)
- 经济(35567)
- 研究(34568)
- 理学(33279)
- 理学院(32893)
- 管理学(32375)
- 管理学院(32137)
- 中国(29817)
- 京(23673)
- 财(22744)
- 科学(21459)
- 江(18883)
- 农(18780)
- 所(18340)
- 中心(16794)
- 研究所(16276)
- 财经(16012)
- 业大(15326)
- 州(15044)
- 北京(14961)
- 农业(14651)
- 经(14391)
- 省(14193)
- 技术(13471)
- 范(13258)
- 师范(13053)
- 院(12629)
- 基金
- 项目(62476)
- 科学(47654)
- 研究(46583)
- 基金(42786)
- 家(37596)
- 国家(37230)
- 科学基金(31248)
- 社会(26901)
- 省(25381)
- 社会科(25286)
- 社会科学(25279)
- 教育(22384)
- 基金项目(22125)
- 划(21169)
- 自然(20483)
- 编号(20119)
- 自然科(19969)
- 自然科学(19962)
- 自然科学基金(19598)
- 资助(18168)
- 成果(17914)
- 课题(14910)
- 重点(13988)
- 部(13542)
- 创(12599)
- 项目编号(12508)
- 发(12503)
- 性(12333)
- 年(11963)
- 创新(11761)
共检索到179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玮倩 乔明哲
本文基于薪酬辩护的视角探究媒体报道对高管薪酬的监督影响作用,利用2007~2014报纸媒体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新闻报道研究发现:被媒体报道的企业高管会通过提升薪酬—业绩敏感性为自身薪酬进行辩护;媒体报道后,企业高管会利用盈余管理达到薪酬辩护的目的,并且相较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方式,被媒体报道的企业更倾向于采用应计制盈余管理方式进行薪酬辩护。本文的研究厘清了外部条件制约下(媒体监督)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的互动机理,同时为我国企业设计合理有效的高管薪酬激励契约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戴书松 黄楠
本文以2011-2015年A股全部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平衡面板数据,基于"薪酬辩护假说"及"高层梯队理论",探讨了薪酬辩护需求对高管实施应计盈余管理及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并分别依据产权性质以及高管特征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存在薪酬辩护需求时,高管会采用盈余管理的方式调节业绩进行薪酬辩护,掩饰自身的自利行为,而且这种情况在非国企中更加明显。同时,年轻高管以及任期较短的高管更容易这么做。
关键词:
薪酬辩护 盈余管理 高管特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戴书松 黄楠
本文以2011-2015年A股全部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平衡面板数据,基于"薪酬辩护假说"及"高层梯队理论",探讨了薪酬辩护需求对高管实施应计盈余管理及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并分别依据产权性质以及高管特征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存在薪酬辩护需求时,高管会采用盈余管理的方式调节业绩进行薪酬辩护,掩饰自身的自利行为,而且这种情况在非国企中更加明显。同时,年轻高管以及任期较短的高管更容易这么做。
关键词:
薪酬辩护 盈余管理 高管特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泽南 马永强
运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5~2011年数据,考察了市场化进程对不同产权性质公司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影响,并首次检验了高管—员工薪酬差距是否会诱发高管实施应计制或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行为。研究发现,市场化进程与薪酬差距正相关,但国有企业较强的行政干预削弱了市场化进程与薪酬差距的正效应;薪酬差距会诱发高管实施盈余管理,尤其是应计制盈余管理,国有企业的盈余管理实施幅度要弱于非国有企业;市场化进程的强弱也将导致不同产权性质公司薪酬差距诱发高管实施盈余管理的异质性,促使其在应计制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之间进行选择。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曹越 胡新玉 刘文溪 张肖飞
本文以2008~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媒体正面报道、负面报道与高管薪酬的关系及不同市场化进程下媒体负面报道对高管薪酬的影响。在控制媒体报道与高管薪酬之间相互影响的基础上,研究发现:媒体正面报道显著提高了高管薪酬水平;媒体负面报道显著降低了高管薪酬水平且在国有公司中该作用更加显著;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媒体负面报道对高管薪酬的降低作用更加显著,市场化进程与媒体报道之间存在替代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百兴 李盈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媒体的治理作用,选取了2008—2017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研究了高管薪酬、媒体报道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企业价值呈正相关关系,并且这种正相关关系会随媒体报道数量的增加而增强。将媒体报道按性质划分为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后发现,正面报道对高管薪酬与企业价值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具有强化作用,负面报道对高管薪酬与企业价值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具有削弱作用。在对调节作用做进一步研究时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中,这种调节作用表现得更为显著。
关键词:
高管薪酬 媒体报道 企业价值 非国有企业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新民 赵文卓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交媒体推陈出新,企业面临的媒体生态随之嬗变,媒体治理研究亟待审视。基于此,以运气薪酬为切入点,利用2013—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治理效应的差异。研究发现,传统媒体会正向影响高管运气薪酬,社交媒体则会负向影响高管运气薪酬。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信息质量越低、市场垄断越严重以及投资者关注越少的公司,社交媒体的治理效应越强;当公司被媒体深入报道、被原创类媒体报道以及被高影响力媒体报道时,社交媒体的治理效应更强。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交媒体抑制高管运气薪酬更多是高管机会主义的结果,社交媒体更强的信息挖掘能力使其能够抑制高管薪酬中的运气薪酬并提高高管的能力薪酬。因此,为发挥媒体在资本市场中的治理作用,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更好地发挥媒体对高管激励的作用;企业应重视媒体的影响,完善公司治理并塑造良好形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照蕊 黄俊
基于公司治理视角,本文考察了新闻媒体报道对公司高管薪酬的影响及其经济后果。以2007—2015年上市公司为样本,我们研究发现,媒体报道促进了高管薪酬的提升,具体表现为:媒体报道越多的公司,高管薪酬越高。进一步的分析显示,由媒体报道导致的高管超额薪酬与公司未来经营业绩显著正相关,由此证实了新闻媒体通过影响高管薪酬而作用于公司绩效的治理功能。最后,本文的研究表明,媒体报道对高管薪酬及经营业绩的影响主要通过提升公司信息透明度这一路径实现。
关键词:
媒体报道 高管薪酬 公司治理 经营绩效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缪毅 胡奕明
基于薪酬辩护的假说,本文以2003-2012年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内部收入差距对高管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当企业内部的收入差距相对过大时,高管人员会做出种种薪酬辩护行为,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来对业绩进行调整,也可能会在薪酬契约中增加较好业绩指标的权重。进一步研究证实,在内部收入差距相对过大的情况下,国有企业高管的辩护动机更强,其辩护行为也更加明显,同时权力较小的管理者往往通过盈余管理虚构业绩的方式来进行薪酬辩护,而权力较大的管理者往往通过增加有利业绩指标权重的方式来进行薪酬辩护。本文从业绩指标的调整和选择两方面对管理者的薪酬辩护行为进行检验,考察了在不同环境下管理者实施薪酬辩护的具...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东清 刘艳辉
以2011~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薪酬辩护的视角,考察管理层权力对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以及产品市场竞争的监督约束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企业高管利用手中权力获取超额薪酬、谋取私利的同时,会通过提升薪酬—业绩敏感性为自身薪酬进行辩护,形成薪酬契约合理有效的表象;产品市场竞争能够显著抑制企业高管的薪酬辩护行为,降低管理层权力对薪酬契约的影响和扭曲。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郝秋红
随着媒介环境的不断深入发展,其对证券市场股价的影响日益凸显。但较少文献从盈余信息决策有用性的角度探讨媒体报道影响资本市场投资环境的内在逻辑。基于此,本文以2010—2017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从信息传播和共同认知视角考察媒体报道对上市公司盈余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不同审计费用和产权性质下的媒体报道对相关性的影响异同。研究发现,媒体报道对盈余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因报道的内容性质而异。正面报道的作用下,每股盈余对股价的解释力度显著增强;而负面报道却显著抑制两者之间的一致性。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异常审计费用和公司产权性质并不会影响正负面报道对一致性的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万立全 宋翔宇
信息化时代,网络媒体报道成为公司重要的外部治理机制。文章以2015—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网络媒体报道对高管薪酬粘性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公司受到的网络媒体关注程度越高,其高管薪酬粘性越低;进一步利用媒体文本情绪数据探究正负面网络媒体报道对高管薪酬粘性影响的差异性,发现相对于正面报道,负面报道对高管薪酬粘性的抑制作用更强;区分公司的信息环境,发现上述抑制作用在信息透明度低的公司更加显著。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提高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是网络媒体报道抑制高管薪酬粘性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网络媒体报道 文本情绪 高管薪酬粘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路军伟 韩菲 石昕
薪酬激励是缓解代理问题的重要手段,但可能引发高管的盈余管理行为。不同盈余管理方式各有特点,在薪酬激励下高管对不同盈余管理方式可能存在偏好,管理层持股可能会影响高管在薪酬激励下的盈余管理偏好。研究发现:(1)薪酬激励强度越大,高管越偏好采用操控性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但薪酬激励会显著抑制高管利用非经常性损益实施盈余管理的行为;(2)管理层持股增强了薪酬激励下高管采用操控性应计盈余管理的偏好,弱化了高管采用真实盈余管理的偏好,但管理层持股不会改变薪酬激励下高管抑制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偏好。
关键词:
薪酬激励 管理层持股 盈余管理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罗宏 黄敏 周大伟 刘宝华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2008-2011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考察政府补助这一外生变量对高管超额薪酬以及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检验高管薪酬契约的有效性。结果发现,经理人利用政府补助获得超额薪酬,谋取私利;并且经理人还通过提高薪酬-业绩敏感性,为其超额薪酬进行结果正当性辩护,以掩盖其自利的行为。上述研究显示,简单地将薪酬与业绩挂钩的契约会受到业绩噪音的影响,降低契约激励经理人努力的效应,这为我国进一步完善薪酬契约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赵文卓 张新民 杨道广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薪酬治理作为初次分配中的关键环节,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基于此,本文以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为切入点,以2013—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社交媒体在薪酬治理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被社交媒体报道越多,其高管与员工的薪酬差距越小,该发现在控制内生性及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存在;(2)区分不同企业情境发现,对于信息透明度越低、客户集中度越高以及社会责任表现越好的企业,社交媒体对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抑制作用越强;(3)区分媒体报道类型发现,报道越详细以及所报道媒体的关注度越高时,社交媒体对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抑制作用越强;(4)进一步考虑限薪政策的影响发现,相较于非国有企业,社交媒体更能提高国有企业薪酬差距较低组的高管-员工薪酬差距;(5)经济后果的检验表明,社交媒体在实现薪酬公平的同时,并未抑制薪酬效率。本研究有助于深刻了解互联网时代媒体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并对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微观治理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社交媒体报道 薪酬差距 社会公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