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98)
2023(5522)
2022(4439)
2021(4067)
2020(3374)
2019(7354)
2018(7167)
2017(13422)
2016(7128)
2015(8022)
2014(8129)
2013(7599)
2012(6968)
2011(6257)
2010(6575)
2009(6555)
2008(5300)
2007(4901)
2006(4396)
2005(4053)
作者
(20058)
(16501)
(16182)
(15563)
(10207)
(7744)
(7502)
(6479)
(6311)
(5880)
(5550)
(5543)
(5290)
(5234)
(5207)
(5154)
(4957)
(4733)
(4583)
(4567)
(4228)
(4022)
(3899)
(3794)
(3786)
(3600)
(3587)
(3571)
(3413)
(3368)
学科
(24879)
金融(24872)
(23132)
经济(23096)
(22028)
银行(22015)
(21470)
管理(19449)
(19000)
(16105)
企业(16105)
中国(16019)
(11017)
中国金融(10949)
(9968)
(7951)
地方(7948)
(7420)
方法(7386)
(6960)
财务(6929)
财务管理(6920)
企业财务(6665)
业经(6603)
数学(6359)
数学方法(6289)
理论(6242)
体制(5604)
(5535)
制度(5402)
机构
学院(93082)
大学(90950)
(37486)
经济(36461)
中国(32702)
研究(32550)
管理(31650)
理学(26089)
理学院(25818)
管理学(25307)
管理学院(25147)
(20697)
(19274)
科学(18391)
中心(17683)
(17008)
(16283)
(16229)
财经(15735)
银行(15697)
(15083)
(14993)
金融(14800)
(14719)
研究所(14653)
(14216)
农业(13275)
人民(13197)
业大(13042)
(12694)
基金
项目(59924)
科学(46177)
研究(45862)
基金(41791)
(36098)
国家(35748)
科学基金(30161)
社会(28325)
社会科(26868)
社会科学(26863)
(24903)
基金项目(21455)
教育(20854)
(20215)
编号(19403)
自然(18022)
自然科(17621)
自然科学(17615)
资助(17379)
自然科学基金(17282)
成果(16662)
课题(14215)
重点(13771)
(13646)
(13136)
(12642)
(12515)
创新(12296)
项目编号(12187)
(11881)
期刊
(42079)
经济(42079)
研究(29786)
(27561)
金融(27561)
中国(23307)
(16902)
(16143)
学报(15243)
科学(12443)
管理(12003)
教育(11967)
大学(11643)
学学(11123)
农业(9726)
财经(8182)
技术(7937)
业经(6991)
(6988)
经济研究(6957)
理论(5238)
问题(5005)
中国金融(4901)
实践(4743)
(4743)
职业(4523)
(4488)
(4479)
财会(4318)
国际(4293)
共检索到1552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夏楸  郑建明  
首次将媒体公信力引入媒体研究的分析框架,研究媒体报道、媒体公信力对融资约束的影响。论文以资本成本为切入点考察融资约束问题,研究发现:媒体报道数量与资本成本负相关,正面报道能降低资本成本,负面报道对资本成本的影响并不显著。随着官方媒体和新闻转载量的增加,企业资本成本下降,报道中含有不明来源的消息会提高企业资本成本。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公信力的提升能强化正面报道降低资本成本的作用。文章丰富了媒体公司治理的相关文献,为监管部门、媒体和投资者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郑建明  夏楸  
本文以2006~2011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媒体报道对融资约束与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总报道数和正面报道有利于缓解融资约束,负面报道加剧了融资约束;媒体与投资效率方面,总报道和正面报道会缓解投资不足,并加剧过度投资,而负面报道的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歆  左燕  
信息不对称是引起融资约束的主要根源,而审计意见与媒体报道能缓解信息不对称。本文以2010~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媒体报道、审计意见与融资约束的关系。研究发现:标准无保留意见能缓解融资约束;媒体报道次数的增加在缓解融资约束的同时,强化了标准无保留意见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会加剧融资约束的负面报道次数的增加,则会弱化标准无保留意见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婕  张俊民  李会云  
利用2008—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从商业信用融资视角考察了媒体报道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受到的媒体报道越多,融资约束越低;当区分报道倾向后,非负面报道对融资约束具有缓解作用,而负面媒体报道相反产生加剧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媒体报道有助于融资约束企业获得更多商业信用融资以纡困,尤其是当供应商集中度较高时。此外,当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内部治理质量较低、受到权威媒体报道更多时,媒体报道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更强。媒体报道在民营与国有企业均有助于缓解融资约束,但对民营企业更多的是通过获取商业信用融资实现,而对国有企业则更多的是通过获取银行信贷融资实现。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应不断加强对新闻媒体尤其是权威媒体的治理与监管,提高媒体信息传播质量,这对于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有助益。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夏楸  杨一帆  郑建明  
本文首次将媒体公信力引入媒体研究的分析框架,分析媒体报道和媒体公信力对债务成本的影响,以及媒体公信力在媒体报道与债务成本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媒体报道数量与债务成本显著负相关,正面报道能够降低企业债务成本,负面报道则会增加债务成本。企业债务成本随着新闻转载量的增加而下降,报道中含有不明来源的消息会导致债务成本上升,但国有和官方媒体对债务成本的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公信力的提升能强化正、负面报道对债务成本的作用。本文的研究拓展了信息中介影响债务成本的研究,对于加快媒体融合,更好发挥信息中介的公司治理作用,促进资源配置具有政策参考价值。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邵志浩  才国伟  
新闻媒体的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功能在解决信息不对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中介作用。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媒体报道数据,实证检验了媒体报道对企业外部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媒体关注度的上升和媒体正面报道倾向的增强均能够扩大企业的股权融资规模和债权融资规模。进一步研究发现,媒体关注度和媒体正面报道倾向对外部融资总量产生正向作用,且媒体正面报道倾向对股权融资的影响大于债权融资;媒体关注度的提高和媒体正面报道倾向的增强同时具有企业外部融资规模增加的助推效应和外部融资规模减少的缓解效应;媒体的正面报道越多,企业的外部融资规模越大;负面报道越多,企业的外部融资规模越小;另外,媒体报道对企业外部融资的影响具有递减的中长期效应。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媒体报道的信息中介理论,而且为资本市场的媒体治理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建勇  葛少静  赵经纬  
本文基于国内上市公司近六年主流媒体报道的经验数据,对媒体报道与企业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媒体报道尤其是正面报道数量越多,投资行为越被关注,越会导致管理层过度自信,或由于投资者情绪高涨,会增强企业的投资程度,引发过度投资或者缓解投资不足;而负面报道对企业投资程度的影响并不显著。本研究可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曾焱鑫  
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Heckman两步法,考察了媒体监督如何影响企业融资状况的变动。结果表明,媒体监督通过声誉机制显著削弱被曝光公司的内外源融资能力,增大其融资成本,产生融资约束效应。通过细分外源融资方式,媒体监督对债务融资影响最大,股权融资次之,最后是商业信用融资。相比于国有企业,媒体监督对民营企业产生更强的融资约束作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邵志浩  才国伟  
在法律体系尚不健全、法制社会还未完善的情况下,媒体报道是否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本文通过手工搜集和整理2000—2012年我国内地上市公司的媒体报道数据,提出并检验了有关媒体报道倾向的"产权偏好"假说。结果表明,在这段时期内,国有企业的媒体正面报道倾向显著高于其他企业,媒体报道确实存在着产权偏好。进一步研究发现,媒体报道产权偏好的方式主要体现在对国有企业进行更多的正面报道,而负面报道的数量与非国有企业没有明显差异。另外,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有助于解决媒体报道的产权偏好问题。这些发现丰富了有关媒体报道倾向领域的研究,同时也对转型国家的媒体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现实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歆  郑焱  
审计和媒体报道是上市公司重要的信息传播途径和外部监督治理机制,能够让投资者获取更多企业资讯,缓解信息不对称和降低代理成本,有效地改善公司治理。以我国2010—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审计意见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并将媒体报道根据态度划分为正面媒体报道和负面媒体报道,分析不同态度的媒体报道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和正面媒体报道均能够促进公司价值的提升;而负面媒体报道则会导致公司价值下降;进一步研究审计意见与媒体报道的交互作用,发现正面媒体报道对审计意见与公司价值起正向调节作用,但不显著;而负面媒体报道则显著地负向调节审计意见与公司价值的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俐  
本文选择2011~2014年度中央部门为观测样本,研究了媒体报道对中央部门决算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1)媒体报道能够提升政府决算信息披露质量,包括正面新闻报道、中性新闻报道和负面新闻报道;(2)中性新闻报道对信息披露的提升作用容易受到政府审计的调节作用,即媒体的信息中介功能需要政府审计的介入才能发挥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赖黎  马永强  夏晓兰  
本文基于手工收集纸上媒体对上市公司的新闻报道,检验了媒体报道对企业信贷资源获取的影响,发现媒体报道缓解了银行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在信贷市场中发挥了积极的"信息中介"作用。基于不同视角,本文发现,负面报道越多的企业获取的信贷资源越少,非负面报道越多的企业获取的信贷资源越多;媒体报道在信贷市场中的"信息中介"作用主要存在于非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和担保贷款中;在使用网络媒体检验媒体报道对信贷资源获取的影响后发现,本文的基本结论不变。本文不仅拓展了媒体治理领域的研究,也为中国转型经济过程中如何在信贷市场充分发挥媒体的治理作用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俐  
本文选择20112014年度中央部门为观测样本,研究了媒体报道对中央部门决算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1)媒体报道能够提升政府决算信息披露质量,包括正面新闻报道、中性新闻报道和负面新闻报道;(2)中性新闻报道对信息披露的提升作用容易受到政府审计的调节作用,即媒体的信息中介功能需要政府审计的介入才能发挥作用。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雁  
财经媒体如何选择报道对象直接关乎股票定价和资源配置效率,但已有研究尚未对该问题进行讨论。文章基于2008-2018年A股上市公司分批入选融资融券标的这一准自然实验,考察了投资者信息需求改变后媒体报道的变化。研究发现,公司入选融资融券标的以后,投资者对公司的特质性信息需求显著增加,并进而引致媒体报道更多有关这些公司的新闻。这种影响既包括更多的事前挖掘,也包括更多的事后传播。进一步地,从时间维度来看,随着融资融券制度的推进,投资者信息需求对媒体报道(尤其是负面报道)的边际效应越来越小。从横截面来看,这一结果在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和信息环境较差的公司中更为明显。最后,投资者信息需求变化带来的媒体报道能够降低股价同步性和股价崩盘风险。文章不仅有助于从投资者信息需求的视角理解媒体报道行为,而且提供了融资融券制度、影响资产定价的内在机理,对进一步优化交易制度、改善信息环境均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牛枫  
以2009年至2012年在深圳中小板上市的193家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媒体关注和媒体监督两个维度考察了媒体报道对公司IPO融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媒体关注与公司IPO融资效率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媒体关注越多,公司IPO融资效率越低;媒体监督则与IPO融资效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媒体监督可以有效提高公司IPO融资效率。实证结果表明,在中国投机氛围浓厚的典型弱有效市场背景下,媒体通过负面报道发挥的监督作用有助于公司IPO融资效率的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