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42)
2023(9303)
2022(8238)
2021(7640)
2020(6759)
2019(15919)
2018(15762)
2017(30384)
2016(16796)
2015(19127)
2014(19637)
2013(19481)
2012(18276)
2011(16685)
2010(17196)
2009(16012)
2008(16305)
2007(15011)
2006(13015)
2005(11930)
作者
(49971)
(42008)
(41788)
(39821)
(26744)
(20042)
(19436)
(16403)
(15764)
(15143)
(14082)
(13978)
(13426)
(13329)
(13131)
(13023)
(12973)
(12322)
(12284)
(12002)
(10549)
(10470)
(10335)
(9660)
(9489)
(9401)
(9375)
(9347)
(8532)
(8454)
学科
(69876)
经济(69786)
管理(50950)
(49947)
(42746)
企业(42746)
方法(33777)
数学(29284)
数学方法(28954)
(24302)
(18143)
中国(17774)
(17277)
财务(17232)
财务管理(17197)
(16513)
企业财务(16464)
(16079)
业经(13372)
理论(12636)
地方(12355)
(12352)
农业(11705)
(11673)
贸易(11666)
(11440)
(11269)
(11211)
银行(11176)
(10898)
机构
大学(247757)
学院(243906)
(97540)
经济(95330)
管理(92045)
研究(83042)
理学(78628)
理学院(77754)
管理学(76247)
管理学院(75794)
中国(64588)
(53497)
科学(50789)
(49225)
(43645)
(43573)
研究所(39077)
中心(38440)
财经(38220)
(38039)
业大(36679)
(34649)
农业(34299)
北京(34134)
(32389)
师范(32029)
(29771)
(29260)
经济学(29176)
财经大学(28267)
基金
项目(152944)
科学(118670)
研究(110745)
基金(109878)
(95790)
国家(94983)
科学基金(80373)
社会(67896)
社会科(64200)
社会科学(64179)
(59340)
基金项目(58130)
自然(52643)
教育(52287)
自然科(51421)
自然科学(51400)
自然科学基金(50476)
(50471)
编号(46245)
资助(46199)
成果(39633)
(34639)
重点(34620)
课题(31669)
(31579)
(30953)
科研(29954)
教育部(29491)
大学(28946)
创新(28933)
期刊
(109781)
经济(109781)
研究(73124)
中国(51713)
(42286)
学报(41790)
(38673)
科学(35089)
管理(34156)
大学(31133)
教育(28807)
学学(28635)
农业(25282)
(22466)
金融(22466)
技术(21166)
财经(19373)
经济研究(17541)
业经(16861)
(16571)
图书(15302)
(14429)
问题(14367)
会计(12830)
统计(12779)
(12714)
财会(12571)
(12225)
技术经济(12061)
理论(11780)
共检索到3759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世鉴  
本文以上市公司盈余预测为切入点,选择分析师和新闻媒体作为分析对象,讨论了分析师跟踪和媒体报道在资本市场中能否发挥外部公司治理的作用,尤其是能否抑制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自利行为并提高盈余预测的质量。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顾,大量经验证据表明分析师跟踪和媒体报道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施加了影响,有效地影响了其信息披露行为,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外部公司治理的作用。同时,本文发现已有的研究文献中,较少涉及分析师跟踪和媒体报道发挥公司治理的内在机制问题,以及分析师和媒体之间在发挥公司治理时相互关系等问题,这些内容为进一步研究留下空间。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杨世鉴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媒体报道和分析师作为信息中介向市场的投资者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发挥着信息治理的作用。本文利用2007-2010年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的季度样本数据检验了媒体报道和分析师跟踪对业绩预告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媒体报道和分析师对业绩预告披露质量产生影响,有利于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披露质量的提高,而且分析师跟踪的影响仅限于业绩预告自愿披露的情况。同时研究还发现,媒体报道和分析师之间相互影响,二者在发挥外部公司治理作用时具有相互的增进效应。本文研究结论为媒体报道和分析师跟踪发挥公司外部治理的作用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陶可  张维  
随着新兴媒体的迅速崛起,媒体与资产价格的关系得到学界更多的审视,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首先从媒体信息、媒体偏见、媒体情绪、媒体注意力四个方面探讨媒体影响资产价格的机制,然后分析了"媒体效应"及产生的三种原因,接着通过梳理媒体与资产价格异常现象的关系,指出媒体是资产价格泡沫形成乃至崩溃的重要因素,且和国外不同,我国证券市场IPO抑价与媒体报道正相关。本文特别关注了网络留言板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发现网络留言板的信息有效程度尚且有限。本文最后给出未来的研究展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罗棪心  麻志明  王亚平  
本文选取分析师对A股上市公司盈余预测数据,在分析师层面研究券商跟踪海外上市公司带来的效应。研究发现,国内券商跟踪海外上市公司后,其国内分析师对同行业A股公司的盈余预测准确性有显著提高,即券商跟踪海外上市公司会给国内分析师带来溢出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溢出效应对于经验丰富的分析师以及跟踪信息环境较差公司的分析师更加显著。本研究对于全面认识券商海外业务的溢出效应及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承鹫  吴华强  才国伟  徐信忠  
本文手工整理了2006-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媒体报道倾向数据,实证分析了媒体报道倾向与分析师乐观预测偏差对上市公司负收益偏态系数的影响。研究发现,媒体报道正向倾向和分析师乐观预测对上市公司股价负收益偏态系数同时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是两者的交互项对股价负收益偏态系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即媒体正面倾向与分析师乐观预测两者共同作用是降低了上市公司股票收益,存在着“信息过度关注偏差”机制。本文研究还发现,媒体报道、分析师预测、“信息过度关注偏差”等机制作用力度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比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更强,可能的原因是市场化程度高地区的企业更加容易被媒体报道和分析师关注,从而产生更强的关注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韦德洪  文静  
文章以我国前10大证券机构发布的2010年上市公司盈余预测结果为基础,根据盈余预测误差的大小将样本公司划分为四类,分别研究每一类样本公司是否会为了迎合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而进行盈余调整以及调整的方向和程度。结果表明,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误差在0%~20%范围内的公司、大于20%的公司以及在-20%~0%范围内的公司都会为了迎合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而调增了实际盈余,且盈余预测误差在0%~20%范围内的公司比盈余预测误差大于20%的公司和盈余预测误差在-20%~0%范围内的公司调增实际盈余的程度都大;而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误差小于-20%范围内的公司,其调整实际盈余的行为则不显著。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龙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日益加深,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会计信息失真干扰国家经济秩序,损害证券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盈余管理作为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影响因素同样备受关注。文章首先梳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盈余管理进行概念界定,然后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对我国企业改革提出一些建议和启示。文章对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深化企业改革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谭松涛  甘顺利  阚铄  
本文利用2003至2011年期间,中国主流财经媒体对上市公司报道的数据,考察了媒体报道对分析师预测行为的影响。文章发现,媒体对上市公司关注度的提升能够显著降低分析师的预测乐观度和预测偏差,而这种影响对于财务信息透明度较差的公司更加明显。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媒体关注越高则分歧越小,而媒体分歧的下降能够显著降低分析师预测.乐观度和预测偏差。当我们同时控制了媒体分歧之后,媒体关注度对分析师预测精度的提升作用就不复存在。以上的结果表明,媒体关注对分析师预测行为的影响是通过两个渠道实现的:从上市公司角度而言,媒体报道数量的增加能够有效提高公司信息质量,降低分析师预测偏差;从媒体报道自身角度而言,报道数量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大楷  王佳妮  
本文以"公众投资者"为全新研究视角,构建证券分析师可信度指标评价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对证券分析师可信度进行综合评价。利用平均赋权、专家赋权以及因子分析三种方法,计算出证券分析师可信度分别为2.82、2.87及2.9,语义都为"部分可信"。该研究结果说明:公众投资者认为证券分析师的投资建议只有40%~59%的可信水平。由于证券分析师的工作性质使他们常常陷入各种"利益漩涡"当中,他们所预测的股票并非都是"信得过产品",这些都影响了他们的"客观性"、"独立性"以及"准确性",使他们在公众投资者心中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笑霞  李明辉  
本文利用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8-2015年数据,考察了媒体负面报道和分析师跟踪对公司避税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是负面报道还是分析师跟踪,都会抑制公司的税收激进度,这一结果拒绝了市场压力假说,而与信息中介和公司治理假说一致。结果还表明,负面报道与分析师跟踪之间是互补关系。此外,国有产权、地区税收征管强度可以增强负面报道对税收激进度的抑制作用,但对分析师跟踪与税收激进度之间的关系没有显著调节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玉龙  程婧妍  尤谱谱  孙淑伟  
文章由分析师与上市公司高管基于校友关系(简记为“分析师-高管校友关系”)而进行的私有信息交易切入,考察网络媒体报道能否刺破私有信息壁障、打破“有限效果理论”对大众传媒传播效果的诅咒。文章发现,分析师-高管校友关系可以给公司带来好处:关联公司收到的分析师盈利预测更加乐观;也可以给分析师带来好处:关联分析师的报告修正速度更快,后续职业发展前景更好;但是,关联分析师的预测偏差也会更大,若严格按照关联分析师的推荐操作持仓,则相对于非关联荐股会亏损8.52%。即分析师与上市公司高管基于校友关系而进行的私有信息交易确实存在。然而,网络媒体报道能够对之有效制约:降低关联分析师盈利预测的乐观性,增加关联分析师的修正间隔,削弱关联分析师的职业发展前景,同时减少关联分析师的预测偏差和投资者因关联荐股而产生的投资损失(约减损6.13%)。机制分析表明,网络媒体通过信息渠道、治理渠道和情绪渠道的共同作用,约束了私有信息交易。分组测试表明,这种约束作用在公司利益相关方更重视社会关注的样本组和私有信息交易动机更强的样本组中更为显著。文章探讨了“有限效果理论”在新媒体时代的局限性,为公开信息渠道如何战胜私有信息渠道以促进信息公平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波  吴倩  叶勇  
媒体报道能够通过舆论监督对公司治理产生影响,然而,与社会公众对媒体能够客观、准确报道的预期不同,媒体报道往往是有偏的。本文通过文献梳理,首先分析有偏性媒体报道的特征和类型,然后分析有偏性媒体报道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机理,最后给出结论及建议。研究表明:有偏性媒体报道仍然可以通过不同的作用机理触发"声誉机制"、"市场压力"或"行政介入"等媒体治理的机制,进而对公司治理产生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纪茂利  刘梦思  
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8~2013年的数据为样本,考察分析师现金流预测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分析师良好的职业声誉是否能够增强现金流预测对公司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分析师发布现金流预测能够约束上市公司管理层通过应计项目操纵盈余的行为,进而提高盈余质量;相对于普通分析师,"明星分析师"发布现金流预测更能够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刚  
以前文献较少涉及审计师、分析师与市场效率的研究。在研究考察审计质量和分析师盈余预测与股价信息含量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得出高的审计质量直接提升股价信息含量,其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影响间接提升股价信息含量的结论。继而采用制度环境的分组,发现分析结果在市场化高的地区显著,在市场化低的地区不显著。研究表明,在提高市场信息中介职能发挥的同时,不能忽视更为基础的地区制度环境改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映照  刘敏  
从管理者非理性角度,以2006—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以及分析师跟踪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过度自信管理者会高估企业未来收益,低估风险,业绩低于预期时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所在企业的盈余管理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分析师跟踪降低管理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缩小盈余操纵空间,监督管理者的不当行为,减弱过度自信对盈余管理的正向影响。研究结论丰富了过度自信和盈余管理领域相关研究,为监督和约束管理者非理性行为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