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72)
- 2023(10028)
- 2022(8093)
- 2021(7337)
- 2020(6290)
- 2019(13541)
- 2018(13559)
- 2017(25522)
- 2016(13591)
- 2015(15075)
- 2014(14596)
- 2013(14121)
- 2012(12722)
- 2011(11055)
- 2010(11348)
- 2009(10903)
- 2008(10975)
- 2007(10216)
- 2006(8953)
- 2005(8231)
- 学科
- 业(76369)
- 企(72995)
- 企业(72995)
- 管理(60614)
- 济(57148)
- 经济(57069)
- 业经(26574)
- 财(22654)
- 方法(21423)
- 农(20991)
- 技术(19321)
- 务(18073)
- 财务(18051)
- 财务管理(18040)
- 企业财务(17058)
- 制(15456)
- 农业(15421)
- 中国(14631)
- 理论(13934)
- 体(13616)
- 策(13616)
- 数学(13513)
- 数学方法(13414)
- 技术管理(13401)
- 划(12945)
- 企业经济(12173)
- 和(12126)
- 经营(11756)
- 体制(10878)
- 地方(9443)
- 机构
- 学院(193240)
- 大学(184775)
- 济(81336)
- 管理(81062)
- 经济(79813)
- 理学(68820)
- 理学院(68223)
- 管理学(67466)
- 管理学院(67093)
- 研究(58548)
- 中国(48584)
- 财(39582)
- 京(38633)
- 科学(33451)
- 农(32625)
- 江(31767)
- 财经(30336)
- 所(28619)
- 经(27408)
- 中心(27075)
- 业大(26692)
- 农业(25546)
- 研究所(25374)
- 州(24611)
- 北京(23846)
- 商学(23811)
- 商学院(23597)
- 经济学(23099)
- 财经大学(21912)
- 经济管理(21591)
- 基金
- 项目(122461)
- 科学(98869)
- 研究(94102)
- 基金(88293)
- 家(75281)
- 国家(74509)
- 科学基金(66559)
- 社会(61077)
- 社会科(57904)
- 社会科学(57892)
- 省(51423)
- 基金项目(46692)
- 教育(41903)
- 自然(41428)
- 自然科(40562)
- 自然科学(40551)
- 划(40422)
- 自然科学基金(39937)
- 编号(37855)
- 资助(33846)
- 业(33019)
- 创(33004)
- 创新(29625)
- 成果(29568)
- 发(27218)
- 重点(26908)
- 课题(26368)
- 部(26153)
- 制(25857)
- 国家社会(24997)
共检索到301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道广 陈汉文 刘启亮
媒体虽然能发挥公司治理功能,但是它所产生的巨大市场压力可能会导致经理人更加短视(即"市场压力假说")。为此,本文以媒体负面报道数量衡量媒体压力,从企业创新的视角对此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首先,媒体负面报道数量与企业创新水平显著负相关,支持了"市场压力假说"。其次,区分媒体报道的内容、来源、严重性及深入程度后发现,与会计相关的负面报道数量更可能与企业创新水平负相关,证实了短期财务业绩压力是抑制创新的主要原因;来自权威媒体、性质严重的负面报道更可能抑制企业创新,说明报道的负面影响越大对企业创新的损害越强;不深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道广 陈汉文 刘启亮
媒体虽然能发挥公司治理功能,但是它所产生的巨大市场压力可能会导致经理人更加短视(即"市场压力假说")。为此,本文以媒体负面报道数量衡量媒体压力,从企业创新的视角对此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首先,媒体负面报道数量与企业创新水平显著负相关,支持了"市场压力假说"。其次,区分媒体报道的内容、来源、严重性及深入程度后发现,与会计相关的负面报道数量更可能与企业创新水平负相关,证实了短期财务业绩压力是抑制创新的主要原因;来自权威媒体、性质严重的负面报道更可能抑制企业创新,说明报道的负面影响越大对企业创新的损害越强;不深入的负面报道更可能抑制企业创新,但能还原整个事件来龙去脉的财经类杂志所做的负面报道却促进了企业创新,从侧面凸显了媒体负责、客观、详实报道的重要性。最后,非负面报道数量和总报道数量均与企业创新水平显著正相关。本研究有助于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媒体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且对国家创新环境优化、媒体监管与治理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夏晓兰 唐雪松 赖黎
本文通过手工搜集中国纸质媒体对上市公司的新闻报道信息,研究了媒体对竞争对手创新活动的报道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结果发现媒体对竞争对手创新活动的正面报道次数越多,企业的创新活动越多;负面和中性报道则对企业的创新活动没有激励作用。在进一步区分企业产权属性、市场结构类型和地区市场化程度后,笔者发现媒体对竞争对手创新活动的报道对企业创新的激励作用在非国有企业、竞争型市场及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更显著。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媒体报道通过传播竞争对手创新活动信息,营造创新竞争压力,给企业创新活动带来了正向影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原东良 周建
本文以2014—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新闻媒体情绪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新闻媒体情绪越积极,企业创新投资水平越高,在克服内生性问题及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新闻媒体情绪通过诱发管理者过度自信、吸引高级人才、提高股票流动性三个渠道促进企业创新投资。进一步分析显示,在管理层女性占比低、管理层咨询需求高、非融资融券标的情况下,新闻媒体情绪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更大。异质性检验显示,国有产权属性弱化了新闻媒体情绪对企业创新投资的促进作用,高新技术行业属性强化了新闻媒体情绪对企业创新投资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何欢浪 任岩 章韬
本文收集了中国省级官方媒体对知识产权的宣传倾向信息和企业层面的专利数量和质量信息,经验检验了官方媒体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官方媒体宣传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创新具有正向激励作用,不仅促进了企业专利数量的增长,还推动了专利质量的提升;官方媒体宣传能更好地激励政府治理或经济环境相对较弱地区企业的创新,具有典型的“扶弱效应”,媒体宣传提高了弱势企业的信息获取与分析能力,使作为公共产品的政府态度和政策更好地发挥作用。本文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应加大官方媒体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力度,更好发挥“软促进”政策的创新激励作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韵晨 李浩
以2015—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媒体声誉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媒体声誉提升了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媒体声誉通过高管绿色发展导向、环保补助两种机制提升了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环境规制强度高、市场化水平高的地区,媒体声誉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汪建成 杨梅 李晓晔
环境合法性产生的外部压力是企业绿色创新的重要驱动因素。基于外部合法性视角,以2011-2018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正式环境合法性(政府监管)与非正式环境合法性(媒体监督)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并且充分考虑企业的主观能动性,结合企业的内部响应探讨研发资源(R&D投入)对环境合法性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1)地方政府对污染源的监管力度越强,企业的绿色创新产出越高;(2)媒体对企业的报道数量越多,监督强度越大,企业的绿色创新绩效越好;(3)研发资源在环境合法性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起着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芃 李云鹤 汪弘
文章以2010—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交易所投资者互动平台的数据,研究了投资者与企业在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互动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者与企业的互动信息越充分、互动语调越积极越有利于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分析发现,投资者与企业信息互动对企业绿色创新的积极作用在更重视信息沟通、两职合一的企业中更显著。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项东 魏荣建
本文以2015—2020年沪深A股重污染企业为研究样本,分析企业绿色创新相关影响因素,特别是ESG信息披露和媒体关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企业在环境、社会、治理方面的信息披露均对绿色创新有显著促进作用,尤其对绿色发明专利和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作用更显著;媒体关注对绿色创新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能够进一步强化ESG信息披露与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这种强化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显著。ESG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亦文 陈熙钧 高京淋 谭慧中
媒体作为企业外部治理的重要力量,对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备受关注。对2008—2019年中国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企业进行检验与比较发现,媒体关注对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并发现媒体关注主要通过创新激励效应、监督约束效应以及环保理念效应来实现对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同时,正向的媒体报道下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成效更好,且对国有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产生了更好的激励成效。在进一步分析中发现,在年报文本语气、回复情绪以及是否关注环境安全等不同企业特征下也会存在不同的激励效果。
关键词:
媒体关注 重污染企业 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苏敬勤 范彬
以华为和联想为案例企业,采用探索性和验证性案例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国企业组织创新与社交媒体的互动机制,并构建了中国企业组织创新与社交媒体互动模型。研究表明:社交媒体对中国企业组织创新的影响机制是,在中国情境下中文社交媒体模糊了信息接收者和发布者的明确定位,将信息接收者与发布者通过信息互换紧密联系在一起;社交媒体取代传统媒体的单向,分时交互机制为多向,实时交互机制;企业为迎合社交媒体的功能性发展,在组织上专门设立相应职位以利用社交媒体的特性,最大化利用其优势且规避其风险,从而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关键词:
组织创新 社交媒体 数字经理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赛楠 叶文平 苏晓华
对处于新时期的民营企业而言,提高创新能力是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现有对于影响企业创新投入的研究聚焦于组织特征和管理者特质,而忽视了影响管理者认知决策的外部媒介信息,尤其是作为政府喉舌的官方媒体。基于此,本研究从注意力基础观出发,探索民营企业家的官方媒体信任度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并分析了企业家的政治地位和海外经历对上述关系的影响。通过2014年第十一次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4 125家私营企业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企业家对官方媒体的信任程度会促进其研发投入,企业家的政治地位会强化官方媒体信任度的正效应,而企业家的海外经历则会弱化这一正效应。与国内大部分有关媒体关注研究不同,本文不局限于媒体主体对于企业战略决策的影响,而是从媒体主体背后决策者的主观能动性来解释民营企业创新差异之谜。这一研究不仅扩展了基于注意力理论视角的企业创新研究分析框架,同时对引导和提升民营企业长期导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茵 杨伟
数字化时代社交媒体的发展为企业的价值创新提供了一条快速高效的新路径,但对于社交媒体策略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价值创新的实证研究仍然匮乏。因此文章基于资源基础观和服务主导逻辑,构建了“社交媒体策略—合作伙伴链接—价值创新”的理论模型。通过对340家渠道企业及其上下游合作企业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企业使用不同的社交媒体策略(主动呈现和社交媒体响应)及二者的交互对企业的价值创新均有正向影响;合作伙伴链接部分中介主动呈现、社交媒体响应对价值创新的正向直接关系,完全中介主动呈现与社交媒体响应对价值创新的正向交互作用。文章对企业有效实施社交媒体策略以推动价值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企业在数字化时代实现价值创新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杜金岷 李亚菲 吴非
本文利用2007-2016年中国上市企业及宏观数据集,构建实证模型研究股票流动性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与既有研究不同,本文不仅考虑"股票流动性—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还将媒体关注引入上述研究框架。研究发现,股票流动性水平是影响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因素,媒体关注更是其中重要的"催化剂",能够引导股票流动性"有选择性"地对实质性创新产生助益。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股票流动性与媒体关注的协同作用下,不同性质的企业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函数,从而带来了创新投入产出的异质性影响。特别地,股票流动性如何结合媒体关注,从而提升企业的投资水平,改善企业信息不对称状况,最终实现"股票流动性—企业创新"的联动,是有效实现企业创新驱动的重要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侯贵生 宋文轩 杨磊
基于知识与创新理论,建立了包含企业社交媒体使用、知识存量、创新氛围和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380份有效问卷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面向外部与内部的社交媒体使用均对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知识存量在面向外部和内部的社交媒体使用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皆起到了中介作用;创新氛围在面向外部的社交媒体使用与创新绩效、面向内部的社交媒体使用与创新绩效、知识存量与创新绩效三对关系中都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新媒体背景下民族企业文化营销管理发展战略创新研究
基于社会媒体的企业众包创新接包主体行为研究——基于众包网站调查的实证分析
新媒体环境下电力企业舆情风险源头防控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媒体关注会提升代际传承阶段家族企业的创新效率吗?
“内外兼修”企业社交媒体使用对突破式创新的驱动机制研究
投资者社交媒体“发声”与企业技术创新——基于信息效应和治理效应的研究
ESG评级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媒体关注的调节作用
基于社会化媒体的企业培训创新研究——以Y科技公司的微培训为例
移动社会化媒体下企业创新氛围的形成机制——基于社会-技术视角
自媒体交互对“用户-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价值链视角的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