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04)
- 2023(14450)
- 2022(11623)
- 2021(10499)
- 2020(8637)
- 2019(18731)
- 2018(18466)
- 2017(35106)
- 2016(19077)
- 2015(20646)
- 2014(20388)
- 2013(19608)
- 2012(17571)
- 2011(15385)
- 2010(15569)
- 2009(14871)
- 2008(14496)
- 2007(13285)
- 2006(11502)
- 2005(10730)
- 学科
- 业(85154)
- 企(79069)
- 企业(79069)
- 济(75919)
- 经济(75821)
- 管理(72285)
- 方法(29953)
- 业经(29449)
- 财(28420)
- 农(26655)
- 数学(21621)
- 数学方法(21391)
- 务(21198)
- 财务(21161)
- 财务管理(21138)
- 制(20097)
- 企业财务(20052)
- 中国(19588)
- 农业(19116)
- 技术(18009)
- 体(17166)
- 理论(16078)
- 划(15717)
- 策(15323)
- 和(14761)
- 体制(13713)
- 学(13189)
- 环境(13170)
- 地方(12993)
- 贸(12768)
- 机构
- 学院(266799)
- 大学(256695)
- 济(107382)
- 经济(105237)
- 管理(104046)
- 理学(88927)
- 理学院(88059)
- 管理学(86683)
- 管理学院(86187)
- 研究(84248)
- 中国(66527)
- 京(53313)
- 财(53192)
- 科学(51222)
- 农(48552)
- 所(42231)
- 江(42213)
- 财经(41266)
- 业大(39782)
- 中心(38778)
- 农业(38281)
- 研究所(37919)
- 经(37467)
- 州(33292)
- 北京(32624)
- 经济学(31769)
- 院(31057)
- 范(30980)
- 师范(30587)
- 财经大学(30238)
- 基金
- 项目(174970)
- 科学(139066)
- 研究(129299)
- 基金(126662)
- 家(110196)
- 国家(109187)
- 科学基金(95354)
- 社会(82969)
- 社会科(78601)
- 社会科学(78583)
- 省(71629)
- 基金项目(66242)
- 自然(61157)
- 自然科(59820)
- 自然科学(59804)
- 自然科学基金(58795)
- 教育(58782)
- 划(58158)
- 编号(51949)
- 资助(50399)
- 成果(40970)
- 创(40269)
- 业(39827)
- 重点(39279)
- 发(38282)
- 部(37307)
- 创新(36778)
- 课题(36274)
- 国家社会(34465)
- 制(34249)
- 期刊
- 济(126875)
- 经济(126875)
- 研究(75153)
- 中国(54727)
- 农(46804)
- 财(46474)
- 管理(44873)
- 学报(40744)
- 科学(37572)
- 农业(32047)
- 大学(31142)
- 学学(29905)
- 教育(27698)
- 融(25237)
- 金融(25237)
- 技术(25037)
- 业经(24836)
- 财经(20978)
- 经济研究(20267)
- 业(19098)
- 经(18189)
- 问题(15643)
- 财会(14246)
- 技术经济(14159)
- 商业(13532)
- 现代(13411)
- 版(13213)
- 科技(12473)
- 贸(12197)
- 会计(11931)
共检索到402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潘爱玲 刘昕 邱金龙 申宇
本文基于2012—2016年重污染企业并购数据,考察了媒体压力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并购的影响,并以绿色并购前后会计信息质量的变化为切入点,探究了媒体压力下企业绿色并购的真正动机。研究发现:媒体压力越大,重污染企业越倾向于进行绿色并购;在实施绿色并购后,重污染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显著下降,存在着降低信息透明度以减少外界关注的问题。同时,基于媒体压力的重污染企业绿色并购规模偏小,并购后环保投资并没有显著增加,且并购后披露了更多的软环境信息。这些证据表明,重污染企业迫于媒体压力所实施的绿色并购仅仅是转移舆论焦点的策略工具,而非实质性的绿色转型。在拓展性研究中发现,企业CEO的环保经历、内部控制质量和外部市场化水平能够抑制绿色并购后的会计信息质量下降,有助于保障媒体环境治理功能。本文的研究丰富了企业绿色管理与绿色投资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也从绿色并购的新视角证实了媒体压力下企业环境行为改善的不可持续性,有助于理论界和管理部门正确认识媒体的环境治理功能和媒体压力下重污染企业绿色并购的真正动机,从而为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娆 李天虹
绿色并购作为一种新兴绿色投资方式是企业响应“双碳”战略、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基于2008—2020年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数据,以《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节能低碳”政策)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分析政策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并购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1)“节能低碳”政策对推动重污染企业开展绿色并购作用显著;(2)从作用机制看,“节能低碳”政策通过节能约束激励机制驱使重污染企业实施绿色并购;(3)“节能低碳”政策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并购的推动作用在东部地区、非资源型城市、环境规制执行力度大的地区和产品市场竞争程度高的行业中更为明显。基于此,在政策落实过程中应结合地区和行业特征,差异化推进节能降碳工作;重污染企业要积极响应“节能低碳”政策,依托绿色并购实现绿色转型。
关键词:
“节能低碳”政策 绿色并购 重污染企业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维军 王昕
基于2009—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量绿色金融能否如“手术刀”般真正发挥改善企业环境社会绩效的作用,抑或只成为部分企业“漂绿”营销的“麦克风”。结果表明:绿色金融的发展不仅未显著加剧企业“漂绿”行为,而且对“漂绿”倾向较重的企业起到了遏制作用。绿色金融政策的实施显著提升了重污染企业的环境社会绩效,且这一正向作用在非国有性质、位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和非高科技企业中表现更为明显。鉴于此,应扩大区域绿色金融改革试点范围,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助力重污染企业改善ESG表现。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娆 李天虹
“双碳”战略背景下,绿色并购是重污染企业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8—2020年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发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并购具有显著推动作用;从作用机制看,低碳城市试点政策通过增加环境规制强度和提供财政支持推动重污染企业开展绿色并购;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并购的推动作用在东部地区、非资源型城市、竞争度高的行业和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基于此,应综合考虑地区、行业和企业特征,针对性完善政策体系,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重污染企业要积极响应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借助绿色并购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关键词:
低碳城市 绿色并购 重污染企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亦文 陈熙钧 高京淋 谭慧中
媒体作为企业外部治理的重要力量,对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备受关注。对2008—2019年中国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企业进行检验与比较发现,媒体关注对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并发现媒体关注主要通过创新激励效应、监督约束效应以及环保理念效应来实现对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同时,正向的媒体报道下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成效更好,且对国有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产生了更好的激励成效。在进一步分析中发现,在年报文本语气、回复情绪以及是否关注环境安全等不同企业特征下也会存在不同的激励效果。
关键词:
媒体关注 重污染企业 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融 陈效林 夏雨晴
双碳背景下重污染企业的绿色转型是必然趋势,而CEO在绿色转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2015—2019年重污染企业并购数据,研究了双碳政策实施以来CEO开放性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并购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CEO开放性越高,重污染企业发起绿色并购的可能性越大;高管团队绿色注意力和短视倾向在CEO开放性对绿色并购的影响上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同时,CEO权力削弱了CEO开放性对高管团队绿色注意力的积极影响。另外,CEO开放性的提高会促进重污染企业绿色并购并抑制普通并购,尽管重污染企业的绿色并购在短期内不会增加实质性绿色创新,但有助于提升企业价值。异质性分析发现,CEO开放性的提高对绿色并购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高风险承担企业、低环境监管省份企业以及高行业期望绩效顺差企业中更大。因此,重污染企业在鼓励开放性CEO开展绿色并购的同时,要健全企业高管间的沟通机制,适当抑制CEO权力的过度使用,强化企业绿色发展意识,借助绿色并购实现企业绿色转型。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凌润泽 潘爱玲 张国珍
在“双碳”目标下,绿色并购逐渐成为企业推进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以2010—2020年A股上市重污染企业为样本进行的实证检验发现,绿色并购能促进重污染企业的研发投资,CEO环保经历具有正向调节效应;绿色并购对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源于绿色并购能够提高企业的合法性地位,从而获得政府补助、税收优惠和债务融资等政府和市场的资源支持;企业绿色并购后更愿意履行环境责任和披露环保“硬”信息以维持合法性提高带来的创新资源禀赋;绿色并购对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也提升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以及企业价值。上述研究为绿色并购促进企业创新的内在机制提供了学理支持,也为“双碳”背景下重污染企业如何通过绿色并购实现绿色转型提供了决策参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娆 刘晨 杨小伟
以2008—2021年我国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绿色并购对企业绿色形象的塑造作用、影响机制和作用场域。研究发现:绿色并购显著提升了重污染企业的绿色形象。进一步研究发现:绿色并购可通过提升绿色创新和社会责任水平塑造重污染企业的绿色形象;绿色并购塑造绿色形象存在明显的作用场域,主要发生于高管有绿色经历、上市公司位于环境重点城市和上市公司属于高质量人才密集型企业的情境下。将绿色并购与绿色形象相结合,不仅可拓展绿色并购的理论框架,同时,对企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树立良好形象亦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关键词:
绿色并购 绿色形象 重污染企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娟 吕雁琴 杨平 陈静
以2015—2020年重污染行业的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借助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衡量企业绿色生产效率,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探究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提升其绿色生产效率;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提升企业创新水平,以及抑制债务融资成本,进而提升绿色生产效率;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因受经济因素、区位因素、产权性质的影响而不同,较高水平的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更显著,处于省会城市的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效应更明显,国有控股的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效应更突出。
关键词:
重污染企业 数字化转型 绿色生产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娟 吕雁琴 杨平 陈静
以2015—2020年重污染行业的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借助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衡量企业绿色生产效率,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探究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提升其绿色生产效率;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提升企业创新水平,以及抑制债务融资成本,进而提升绿色生产效率;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因受经济因素、区位因素、产权性质的影响而不同,较高水平的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更显著,处于省会城市的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效应更明显,国有控股的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效应更突出。
关键词:
重污染企业 数字化转型 绿色生产效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金 李江颖 段清清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近些年越来越多的行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进行绿色战略转型,特别是重污染行业,其绿色技术创新直接关系到我国企业能否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本文选取2008~2020年重污染行业中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数据,利用Tobit模型研究国有股权参与对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研究表明:国有股权参与能够促进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国有股权参与能够通过优化企业外部资源配置、改善内部治理结构来提高企业创新意愿,从而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异质性研究发现,企业所在地区差异、企业融资约束程度差异均会影响国有股权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汪海凤 韩刚 李修玉
《环境保护税法》的颁布实施推动了中国绿色税收制度的改革,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采用2011—2022年重污染行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基于双重变换模型(CIC)研究了环境保护税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并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环境保护税有效促进了重污染企业绿色并购,且主要通过促进企业内部主动提升ESG表现及在外部提高合法性要求两种方式影响重污染企业绿色并购。进一步分析发现,环境保护税对不同类型的绿色并购具有不同的效应,对垂直绿色并购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同时,环境保护税对小规模、风险承担水平高及处在成长期和成熟期的重污染企业绿色并购的促进作用更为突出。本文的研究揭示了环境保护税与重污染企业绿色并购的关系,是对企业环保投资、绿色转型研究的深入,为进一步完善中国《环境保护税法》提供重要经验证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潘爱玲 张启浩 李广鹏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其中推动重污染企业绿色转型是重中之重。本文基于2011-2021年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并购数据,考察了中小投资者环境关注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并购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小投资者环境关注会加大企业的监管压力和声誉压力,强化管理层的环保意识,从而促进重污染企业实施绿色并购,且中小投资者环境关注驱动下的绿色并购提升了绿色创新质量并获得了更好的资本市场表现。针对提问内容特征的进一步分析显示,文本长度越长、负面问题数量越多,这种促进作用越明显。此外,当企业存在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处于高市场化地区时,中小投资者环境关注的积极作用越显著。本文丰富了绿色并购驱动因素和中小投资者积极主义的相关研究,为建设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梁运吉 韩瑞芬 梁梓潞
以2011—2020年沪深两市全部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绿色技术创新、媒体关注与企业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能够显著提高企业价值;绿色技术创新与媒体关注呈正相关关系,企业进行的绿色技术创新越多,媒体对企业的关注度越高;媒体关注在绿色技术创新与企业价值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对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进行分组研究发现,媒体关注的部分中介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采用最小阶段二乘法和更换被解释变量衡量指标的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一致。研究不仅丰富了相关学术成果,而且对引导重污染企业进行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肖庆文 来有为
我国钢铁企业的并购起步较早,积累了一些重组整合的成功经验。不过,近年来国内钢铁企业的并购动机出现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应对产业政策,以获得"产能指标"。国内领先企业大举收购本该要淘汰的产能,地方企业通过合并提高规模,目的都是要新上项目,并未开展实质性的重组整合。"十二五"期间应结合淘汰落后、技术改造和优化布局,积极引导我国钢铁企业开展实质性并购重组。
关键词:
钢铁产业 并购重组 转型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