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60)
- 2023(6039)
- 2022(5110)
- 2021(4677)
- 2020(3792)
- 2019(8049)
- 2018(7949)
- 2017(14605)
- 2016(8309)
- 2015(9312)
- 2014(9254)
- 2013(8378)
- 2012(8077)
- 2011(7250)
- 2010(7461)
- 2009(6896)
- 2008(6631)
- 2007(6154)
- 2006(5396)
- 2005(4986)
- 学科
- 管理(29676)
- 济(25929)
- 经济(25880)
- 业(20013)
- 企(17372)
- 企业(17372)
- 财(12447)
- 环境(10674)
- 制(9290)
- 中国(9016)
- 体(8694)
- 农(8395)
- 方法(8261)
- 学(7982)
- 家(7700)
- 划(7475)
- 国家(7343)
- 地方(7321)
- 财政(6672)
- 业经(6470)
- 数学(6331)
- 数学方法(6255)
- 工作(6069)
- 体制(5804)
- 理论(5711)
- 务(5450)
- 财务(5428)
- 融(5403)
- 财务管理(5397)
- 金融(5396)
- 机构
- 学院(111275)
- 大学(110866)
- 济(41220)
- 研究(40161)
- 经济(40143)
- 管理(40122)
- 理学(34085)
- 理学院(33711)
- 管理学(33136)
- 管理学院(32930)
- 中国(30557)
- 财(24923)
- 科学(24516)
- 京(24175)
- 所(20336)
- 农(19738)
- 中心(18685)
- 江(18420)
- 研究所(18015)
- 财经(17920)
- 经(16291)
- 业大(16070)
- 院(15422)
- 农业(15312)
- 北京(14984)
- 范(14977)
- 师范(14771)
- 州(14202)
- 省(13727)
- 财经大学(13187)
- 基金
- 项目(75539)
- 科学(59034)
- 研究(56777)
- 基金(53820)
- 家(47565)
- 国家(47178)
- 科学基金(39786)
- 社会(36055)
- 社会科(33983)
- 社会科学(33973)
- 省(30256)
- 基金项目(27885)
- 教育(25765)
- 划(25235)
- 自然(24420)
- 自然科(23786)
- 自然科学(23777)
- 自然科学基金(23337)
- 编号(22859)
- 资助(21107)
- 成果(20170)
- 重点(17459)
- 课题(16913)
- 部(16555)
- 发(16339)
- 创(15603)
- 制(15473)
- 国家社会(15340)
- 创新(14688)
- 性(14667)
共检索到177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潘孝珍 魏萍
基于中国2004~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表明,媒体关注提高了地方政府环境污染治理的总体投入水平,尤其提高了地方政府对于废气污染治理的投入水平,但对废水污染治理和固体废弃物治理的投入水平并无促进作用。可能的原因是,废气污染物具有流动性,本地区排放的废气污染物会随着空气流动扩散到其他地区,因此不论是社会公众还是新闻媒体,都更多地将关注点集中于地方政府废气污染的治理投入,但对废水污染治理和固体废弃物治理投入的关注相对较少。进一步研究表明:从时间动态效应来看,媒体关注对地方政府环境污染治理投入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从空间动态效应来看,媒体关注对于地方政府环境污染治理的督促作用仅限于本省份。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我国应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地方政府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的促进作用,做到地方政府环境污染治理活动信息的充分公开,有效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
关键词:
媒体关注 污染治理 地方政府 废气污染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吴勋 姚卜丹
政府环境审计契合新发展理念,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监督机制。本文基于我国省级地方政府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政府环境审计、媒体监督对于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环境审计与环境污染呈显著负相关,表明政府环境审计能够显著促进环境改善;媒体监督与环境污染呈显著负相关,表明媒体监督对于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媒体监督在政府环境审计促进环境改善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即媒体监督力度越大,越能够推动政府环境审计的作用发挥;政府环境审计的作用在财政压力较小、审计问责力度较大与法制环境较差的地区更加显著。基于此,提出加强政府环境审计力度、助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强化环境审计结果运用、健全审计整改问责机制,利用新闻媒体功能优势、更好发挥审计监督职能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政府环境审计 媒体监督 环境污染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程华 樊沁怡 龚强
本文利用新颖的企业排污和媒体报道数据研究地方政府环境关注度如何影响企业减排绩效,以揭示国有企业在执行政府环境政策中的独特作用。研究发现,相比非国有企业,地方政府环境关注度与国有企业排污量呈现更强的负相关关系;地方政府环境关注度可以影响国有企业排污量,最终降低这些企业的生产利润,这部分解释了地方政府和国有金融机构为何给它们提供经济支持。政府环境关注度增强时,成立年份较早、上年污染较多、总资产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减排量更大。媒体监督是影响企业排污行为的一个渠道。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玉君 韩冬临
公众对政府的评价一直是政府治理中的重大问题。本文以中国公众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评价为例,通过2013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和匹配的区县层面的社会经济指标和空气污染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来分析环境治理绩效的客观指标、公众对空气污染严重程度的主观感知以及公众对地方政府环保工作评价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发现,客观的空气污染状况通过影响人们对空气污染的主观感知来间接影响个体对地方政府环保工作的评价。因此,政府治理一方面需要切实提高政府社会治理和服务的客观能力,增进民生福祉;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对民众主观感受的调查和数据收集。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跃胜
跨界环境污染会加剧环境资源配置的扭曲和分配的不公平。基于环境污染扩散范围,构建多地区参与的跨界环境污染治理博弈模型,博弈模型中个体目标最优和集体目标最优的冲突表明:纳什均衡最优的跨界环境污染治理投入小于帕累托最优的跨界环境污染治理投入,二者呈现相背离状态,并且背离程度随着参与跨界环境污染治理地区的增加而增加,导致"囚徒困境"和"公地悲剧"局面。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合云
利用31个省级政府的面板数据,系统分析了财政透明度与媒体关注对政府治理效率的作用机理与效果。研究结果发现,财政透明度对于政府治理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效果;而媒体关注的引入,使得财政透明度对政府治理效率的积极作用更加明显。即在引入媒体关注后,财政透明度进一步提升了,政府治理效率也变得更高了。因此,要更好地提升政府治理效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当制定科学规范的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标准,切实提升地方政府提高财政透明度的积极性,并充分发挥媒体关注的作用。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陆凤芝 杨浩昌
首先分析了环境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影响生态环境污染的理论机制,然后基于2000—2016年的分省面板数据,采用静态面板、动态面板、面板分位数及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对生态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增加环境分权度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污染状况;地方政府竞争加剧了生态环境污染;两者的共同影响能够显著降低生态环境污染。此外,环境分权与地方政府竞争对生态环境污染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地区差异。在东部地区,环境分权加剧了邻近地区的生态环境污染,而地方政府竞争有助于改善邻近地区的生态环境污染状况。在中西部地区,环境分权有助于改善邻近地区的生态环境污染状况,地方政府竞争则加剧了邻近地区的生态环境污染。据此,为解决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应适度加大环境分权力度,赋予地方政府更多的环境管理权限,同时加强跨区域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的协同机制,并完善地方政府治污激励机制,引导地方政府竞争向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的"趋良效应"方向转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春文; 武赫;
过往有关地方政府竞争对于环境污染影响的研究存在两大缺陷:第一,很多研究没有考虑使用空间计量模型,从而导致无法对地方政府的竞争进行很好的计量描述;第二,在使用了空间计量模型的研究中仅仅关注地方政府间针对FDI的竞争,而忽略了针对环境规制所导致的污染排放量竞争。本文通过将被解释变量(污染排放量)的空间滞后引入解释变量的做法,来描述政府间针对环境规制所导致的污染排放量竞争。通过参数估计,我们发现这种竞争确实存在,同时针对FDI的竞争也是存在的,并且一系列的控制变量符号均符合我们的理论预期。最后,针对实证结果,本研究解读了相应的政策含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春文 武赫
过往有关地方政府竞争对于环境污染影响的研究存在两大缺陷:第一,很多研究没有考虑使用空间计量模型,从而导致无法对地方政府的竞争进行很好的计量描述;第二,在使用了空间计量模型的研究中仅仅关注地方政府间针对FDI的竞争,而忽略了针对环境规制所导致的污染排放量竞争。本文通过将被解释变量(污染排放量)的空间滞后引入解释变量的做法,来描述政府间针对环境规制所导致的污染排放量竞争。通过参数估计,我们发现这种竞争确实存在,同时针对FDI的竞争也是存在的,并且一系列的控制变量符号均符合我们的理论预期。最后,针对实证结果,本研究解读了相应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地方政府竞争 环境污染 环境规制 FDI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费聿珉 张景静
基于2003~2018年的全国地级市数据,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考察地方政府竞争、环境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竞争加剧了本地区的环境污染程度,并对临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环境污染损害了本地区及邻近地区的居民健康水平,地方政府竞争对其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因此,为了提高居民健康水平,需要提高资金准入的环境门槛,进一步完善地方污染治理激励机制同,切实将环境指标纳入到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之中。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冉启英 杨小东 任思雨
首先分析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机制,然后基于2006—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通过两步SYSGMM和广义分位数模型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发现:(1)整体来看,地方政府竞争恶化了环境质量,即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的负面效应明显;(2)从不同的分位区间来看,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污染的冲击呈现出"低污染地区增加污染,高污染地区抑制污染"的倒"V"型特征;(3)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在"东-中-西"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抑制到促进的阶梯型转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欣怡
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债规模的增加与区域环境污染间存在何种影响效应?文章通过构建财政分权、地方政府城投债等指标,采用面板动态系统GMM估计分析发现: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地方政府债对于区域环境污染存在一定的抑制效应,即城投债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进一步城投债对于财政分权的环境污染效应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不同维度指标检验下,上述估计结果依然稳健。因此,在当前政府财政收支压力日益上升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发挥城投债的积极效应,对于区域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城投债 财政分权 环境污染 激励扭曲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史丹 陈素梅
随着我国环境污染形势日益严峻,社会公众对污染问题的关注日渐高涨。为此,充分利用大数据考察了环境关注度在污染类型与地区层面的差异,研究发现中国网民对PM2.5的关注度最高,而对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的关注度还非常有限;从区域差异来看,华北、华东地区关注度最高,西北地区关注度最小;从城市差异来看,这些污染类型关注度排名前十的城市网民对"绿色发展"的关注度也位列全国前十。以2012—2016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进一步研究发现,大气污染与水污染网民关注度的提高都能够显著促进地方政府增加治污投入;相对而言,治污投入对大气污染关注度的变化更为敏感。因此,可以现有持续强烈的环境污染关注度为基础,积极引导更多的公众和投资主体参与污染治理;建立健全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和预警体系,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肖焰
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在给农村带来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导致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治理乡镇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时都存在着一定的障碍,政府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作用整合。
关键词:
乡镇企业 地方政府 中央政府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运平 刘燕
针对媒体关注对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问题,构建相关理论模型,并采用2012—2019年A股上市重污染企业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以环境污染报道为指标衡量的媒体关注对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果显著。政府环境规制在媒体关注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具体而言,市场激励型规制在媒体关注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命令控制型规制起完全中介作用;媒体关注还会通过提高公众参与力度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因此,应完善媒体关注的环境治理功能,发挥媒体舆论的监督作用及声誉机制,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媒体多元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共同推动重污染企业及相关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