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31)
- 2023(15132)
- 2022(13080)
- 2021(12183)
- 2020(10138)
- 2019(23126)
- 2018(23037)
- 2017(44036)
- 2016(24404)
- 2015(27475)
- 2014(27481)
- 2013(26640)
- 2012(24630)
- 2011(22324)
- 2010(22425)
- 2009(20593)
- 2008(20296)
- 2007(17844)
- 2006(15839)
- 2005(14063)
- 学科
- 济(90801)
- 经济(90659)
- 管理(74506)
- 业(67174)
- 企(57415)
- 企业(57415)
- 方法(40666)
- 数学(34449)
- 数学方法(34011)
- 财(26882)
- 农(24926)
- 中国(24272)
- 学(22385)
- 制(22377)
- 业经(21647)
- 地方(17406)
- 理论(17187)
- 务(16868)
- 财务(16791)
- 财务管理(16754)
- 体(16493)
- 农业(15977)
- 企业财务(15892)
- 银(15539)
- 环境(15499)
- 银行(15486)
- 贸(15450)
- 贸易(15442)
- 和(15264)
- 易(14963)
- 机构
- 大学(348664)
- 学院(345054)
- 管理(134622)
- 济(131925)
- 经济(128858)
- 理学(116614)
- 研究(116360)
- 理学院(115265)
- 管理学(113196)
- 管理学院(112571)
- 中国(85836)
- 京(74489)
- 科学(72989)
- 财(65225)
- 所(58836)
- 农(56880)
- 研究所(53495)
- 业大(52212)
- 中心(51922)
- 财经(51656)
- 江(51336)
- 经(46849)
- 北京(46715)
- 范(46570)
- 师范(46077)
- 农业(44651)
- 院(42528)
- 州(41035)
- 经济学(39675)
- 财经大学(38522)
- 基金
- 项目(237961)
- 科学(186893)
- 研究(174471)
- 基金(172450)
- 家(150841)
- 国家(149599)
- 科学基金(127879)
- 社会(109025)
- 社会科(103092)
- 社会科学(103066)
- 省(92789)
- 基金项目(91617)
- 自然(83248)
- 自然科(81271)
- 自然科学(81249)
- 教育(80524)
- 自然科学基金(79778)
- 划(78605)
- 编号(71121)
- 资助(70150)
- 成果(59272)
- 重点(53433)
- 部(52749)
- 课题(49680)
- 发(49579)
- 创(49496)
- 创新(46223)
- 制(45874)
- 科研(45250)
- 教育部(45137)
- 期刊
- 济(145904)
- 经济(145904)
- 研究(102447)
- 中国(68982)
- 学报(58350)
- 科学(52334)
- 农(52159)
- 财(50423)
- 管理(49573)
- 大学(44015)
- 教育(41928)
- 学学(41353)
- 农业(35823)
- 融(28974)
- 金融(28974)
- 技术(28867)
- 财经(25250)
- 业经(23577)
- 经济研究(22542)
- 经(21479)
- 问题(18798)
- 图书(17992)
- 业(17619)
- 版(17519)
- 科技(16923)
- 理论(16847)
- 实践(15416)
- 践(15416)
- 技术经济(15351)
- 现代(15206)
共检索到5057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权小锋 吴世农
作为法律外的制度,媒体关注是否具有治理效应?其作用机制是什么?这些问题已成为当前财务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选择2004-2008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聚焦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问题,系统性分析了媒体关注、盈余操纵及应计误定价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后,媒体关注和管理层盈余操纵存在显著负向关系,表明媒体关注度的提高有助于抑制管理层主观的盈余操纵行为;(2)通过"Mishkin检验"发现我国A股市场整体上存在应计误定价现象,并且这种应计误定价主要是由于操纵性应计误定价引起的,表明管理层的盈余操纵行为是应计误定价的重要成因;(3)通过多种方法联合检验发现媒体关注与应计误定...
关键词:
媒体关注 盈余操纵 应计误定价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攀娜
媒体关注的公司治理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但中国媒体的公司治理机制与欧美发达国家有何不同值得深入探讨。本文发现,美国媒体通过声誉机制和监督机制,而中国媒体主要通过监督机制发挥公司治理作用,且中美媒体的监督机制作用路径存在行政处罚后迫使企业改正和处罚前促使企业纠偏的差异。因此,中国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除了加强媒体的规范建设,还应提高执法效率,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关键词:
媒体关注 公司治理 投资者保护 监督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于忠泊 田高良 齐保垒 张皓
文章以2001~200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盈余管理的视角研究媒体关注的公司治理机制。通过分析媒体关注的公司治理机制,文中提出了两个竞争性的假设:有效监督假设和市场压力假设,实证结果支持市场压力假设,媒体关注通过资本市场发挥公司治理功能。大量的媒体关注给管理者带来了强大的市场压力,迫使其为了满足市场预期而进行基于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并且这种压力在分析师数量较多、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情况下更加明显;但是,管理者并不会因为市场压力而采取对公司长期业绩损害较大的基于实际经营活动的盈余管理,相反媒体关注会减少这种行为,并且在分析师数量较多、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情况下减少得更加明显。市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丽娟 段魏婷
文章以2009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内外部两方面着手,通过OLS回归和Heckman二阶段回归,研究了媒体关注和内部控制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是否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并且进一步探讨了两者之间具体是以替代还是互补方式来发挥作用的。研究发现:媒体关注以及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均可以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并且两者的抑制作用存在替代效应,即媒体关注可以有效降低由于内部控制质量较差而诱发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芃 卢珊 杨楠
本文以2005—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财务舞弊的视角,结合企业控制权属性,研究了不同的媒体报道基调和媒体报道平台所带来的公司治理效应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媒体关注度越高的公司,进行财务舞弊的可能性越小;相比正面媒体关注(正面报道倾向),负面媒体关注(负面报道倾向)更能抑制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相比国有企业,网络媒体报道对财务舞弊的治理效应在非国有企业表现得更加显著,而传统媒体报道则正好相反。总之,本文研究结果证实媒体关注能够对财务舞弊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但是媒体关注的这种公司治理效应的发挥还受到公司控制权属性、媒体报道基调和媒体类别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我国特定制度背景下媒体关注的公司治理角色。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朱侯
本文主要以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的论文为研究对象,对用户的隐私心理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建立了隐私关注的集成模型。研究表明:在线用户隐私心理中,隐私关注是一个非常核心的概念;根据已验证的隐私心理相关构念与隐私关注的关系,这些构念可以分为前因变量(隐私经历、隐私意识、个性差异、人口统计学特征、文化)、结果变量(规章、行为反应)和调节变量(隐私计算、信任)三类;已有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也相应的分成前因变量研究、结果变量研究和调节变量研究三个类别。已有的研究在验证各隐私心理构念与隐私关注之间的关系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用户隐私关注的动态变化机理、群体隐私关注等方面的研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程悦 丁智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优化制造业公司的投资结构、提高资本效率,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媒体作为不断崛起的新力量,逐渐开始对公司的投融资行为产生影响。以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2010~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探究媒体外部关注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公司内部治理在这一作用关系中是否发挥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媒体关注对制造业公司的非效率投资存在正向影响,即媒体关注加剧了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进一步探究媒体关注对非效率投资的作用路径发现,媒体关注并没有通过影响公司的内部治理水平来影响公司非效率投资,这一间接影响途径并不存在。基于这一结论,对媒体监督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华 陈智 张艳秋
本文以201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媒体关注对企业自愿性碳信息披露的影响,并检验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是否会影响媒体关注作用的发挥。研究结果表明:媒体关注与企业自愿性碳信息披露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公司不同的内部治理因素与外部媒体关注对企业自愿性披露碳信息的影响各有不同:股权集中度与媒体关注之间具有显著的替代效应,独立董事比例与媒体关注呈显著互补效应,而媒体关注对公司其他内部治理因素尚未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媒体关注 公司治理 碳信息自愿性披露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春飞 郭云南
公共舆论监督是国家治理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媒体关注审计结果是国家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重要外部机制。国家审计通过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向社会公开审计发现的问题,借助社会舆论监督的力量来共同服务国家治理。本文利用审计署首次详细发布中央预算执行审计结果与整改公告的机会,考察了媒体关注度与审计发现问题和整改结果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审计结果公告日,审计发现问题中涉及的金额越大且性质越严重的部门,越容易引起媒体的关注;但在整改公告日,审计发现问题中涉及的金额越大且性质越严重及整改力度较强的部门与媒体关注度虽然正相关,但证据微弱。因此,审计机构应改善与媒体的关系,引导媒体持续关注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同时,改...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德军
本文从公司治理与媒体关注两个角度实证研究了两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治理越好,企业社会责任水平越高,这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中,在国有企业中并不显著;媒体关注度越高,企业社会责任水平越高,这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主要存在于非敏感性行业中,在社会责任敏感性行业中并不显著;公司治理和媒体关注对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影响存在替代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傅樵 高晓雅
以2002~2016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为研究对象,从发现腐败、惩治腐败和预防腐败三个角度阐述政府审计、媒体关注与腐败治理的关系。研究发现:政府审计效能越高,腐败治理的效果越好。具体而言:从政府审计投入的角度来看,国家审计人员数和被审计单位数越多,腐败治理效果越好;从政府审计问责的角度来看,加大对违规金额的问责力度有利于改善腐败治理的效果。媒体关注越多的地区,腐败治理的效果也越好,其中,关于"腐败"的媒体关注、关于"政府审计"的媒体关注对腐败治理的作用更明显。媒体关注度越高,越有利于促进政府审计范围扩大带来的腐败治理作用。细化媒体关注指标后,发现关注"腐败"或"政府审计"及同时关注二者的媒体报道越多,越有利于政府审计范围扩大带来的腐败治理效果的提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曾焱鑫
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Heckman两步法,考察了媒体监督如何影响企业融资状况的变动。结果表明,媒体监督通过声誉机制显著削弱被曝光公司的内外源融资能力,增大其融资成本,产生融资约束效应。通过细分外源融资方式,媒体监督对债务融资影响最大,股权融资次之,最后是商业信用融资。相比于国有企业,媒体监督对民营企业产生更强的融资约束作用。
关键词:
媒体监督 融资约束 产权性质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黄孝武 程敏 尹齐炜 许传华
基于2009~2015年季度数据,以中国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造了以市值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限模型讨论媒体关注与股票价格相对收益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媒体关注与股票相对收益随公司市值变化呈现U型关系:媒体关注对于小市值区间的公司,股票相对收益呈负相关;对于中等市值区间的公司,由负相关转为正相关;而对于高市值区间的公司,正相关性逐渐增强。这说明小市值公司受"过度关注弱势"影响较大,而随着市值增加,"注意力驱动"则主导了媒体关注对股票相对收益的关系。因此,对于小市值上市公司,应加强公司的信息质量管理,对于大市值上市公司,应加强公司媒体宣传,提升公司知名度。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会平 杨京典 汤志伟
[目的/意义]层出不穷的社交媒体隐私事件及其造成的严重负面影响,正在不断加剧用户对个人隐私的顾虑,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方法/过程]文章运用隐私计算、隐私倾向、信息边界等理论,从个人和平台两个层面建立了社交媒体用户信息隐私关注形成机制的概念模型,并选择微信平台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隐私倾向、感知隐私风险正向影响信息隐私关注,感知隐私控制负向影响信息隐私关注;隐私倾向、过往隐私事件正向影响感知隐私风险;隐私倾向、过往隐私事件负向影响感知隐私控制。
关键词:
社交媒体 用户隐私 心理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立彬 周芳芳 傅祥斐 赵妍
文章以2014—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数据为研究样本,借助文本分析法对东方财富“股吧”论坛的帖子进行语调分析构建社交媒体关注指标,考察社交媒体关注对并购公告市场反应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重组问询函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社交媒体负面讨论帖越多,并购公告市场反应越差;重组问询函越负面,社交媒体关注对并购公告市场反应的负面影响越大。异质性检验发现,并购溢价较高和非现金支付的并购交易风险更高,使得社交媒体关注对并购公告市场反应的负面影响更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