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87)
2023(8794)
2022(7207)
2021(6492)
2020(5390)
2019(12072)
2018(11995)
2017(22717)
2016(12567)
2015(14139)
2014(14425)
2013(13671)
2012(12706)
2011(11461)
2010(11569)
2009(11195)
2008(11149)
2007(10205)
2006(9101)
2005(8641)
作者
(36278)
(30326)
(30070)
(28866)
(19085)
(14200)
(13856)
(11599)
(11571)
(10972)
(10502)
(10221)
(9953)
(9877)
(9719)
(9302)
(9065)
(8817)
(8686)
(8658)
(7735)
(7446)
(7363)
(6954)
(6923)
(6817)
(6777)
(6752)
(6183)
(5996)
学科
(41142)
经济(41058)
管理(40609)
(33571)
(29356)
企业(29356)
(22119)
(20272)
银行(20126)
(18800)
方法(15683)
(14898)
(13401)
金融(13394)
数学(13188)
中国(13157)
数学方法(13010)
(12646)
制度(12615)
(12428)
(11161)
业经(10508)
业务(10325)
(10027)
体制(9489)
环境(9364)
(9206)
财务(9171)
财务管理(9147)
银行制(8863)
机构
大学(172260)
学院(171443)
(68488)
经济(66769)
管理(63106)
研究(58566)
中国(55067)
理学(52590)
理学院(52019)
管理学(51097)
管理学院(50784)
(38372)
(36917)
科学(33848)
(31546)
(29550)
中心(29261)
(29019)
财经(28897)
(26442)
研究所(26148)
(26072)
银行(25392)
业大(24736)
农业(24715)
(23720)
北京(23136)
(23057)
经济学(21614)
(21583)
基金
项目(111142)
科学(87149)
研究(81667)
基金(80575)
(70220)
国家(69651)
科学基金(59666)
社会(52252)
社会科(49537)
社会科学(49525)
(43691)
基金项目(42045)
教育(37738)
自然(37676)
自然科(36800)
自然科学(36789)
(36567)
自然科学基金(36126)
资助(32758)
编号(32413)
成果(27691)
(26135)
重点(25379)
(24680)
课题(23588)
(23427)
(23106)
创新(22087)
国家社会(21973)
(21428)
期刊
(78901)
经济(78901)
研究(56560)
中国(42712)
(37349)
金融(37349)
(32196)
(29067)
学报(28110)
管理(24808)
科学(24656)
大学(21788)
学学(20688)
教育(19771)
农业(16805)
财经(15349)
技术(14360)
(12987)
业经(12162)
经济研究(11725)
问题(9905)
理论(9346)
会计(9146)
(8704)
实践(8473)
(8473)
(8374)
农村(8181)
(8181)
财会(8092)
共检索到2840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武立东  周亚拿  
以我国2008~2015年城市商业银行为样本,本文基于合法性视角探讨了媒体关注对银行绿色贷款的影响,并考察了制度压力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媒体关注能够显著增加城市商业银行绿色贷款,且第一大股东是地方政府性质、市场化程度较低以及地方经济增长压力较小的情况下,媒体关注的作用更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中央级媒体和市场化媒体的报道能够促进绿色贷款的发放,而地方级媒体并未发挥显著作用。本文结论丰富了媒体作用的实证证据,能够为有效推进绿色信贷政策的执行进而促进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彦斌  王伟华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菲菲  李燕君  
本文从媒体治理这一视角出发,选取2010~2013年共342个城市商业银行样本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媒体关注对商业银行代理问题的影响。研究发现,媒体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治理效应,抑制了城市商业银行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及大股东的掏空行为;相对于正面报道,媒体的负面报道并未发挥治理作用,声誉惩罚机制在我国未能发挥作用;由于官方媒体的舆论影响力,其治理效应相对于非官方媒体治理效应更大;媒介环境等因素影响媒体治理机制的发挥。本文对媒体在商业银行中的治理效应进行了有益尝试,同时也为商业银行如何有效的监督及未来改革提供了证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邓晶   周鹏程   宋肖肖   顾雪松  
本文基于区域环境规制差异视角,实证考察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绿色信贷对银行贷款风险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绿色信贷对高污染地区银行贷款风险的缓解作用效果更好;区域环境规制差异会导致绿色信贷对银行贷款风险的影响不同。环境规制对绿色信贷与银行贷款风险的调节效果呈现非线性的特征,适当的环境规制可以增强绿色信贷缓解银行贷款风险的效果,并且与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相比,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增强绿色信贷缓解贷款风险的效果更好。但过于严格的环境规制会加剧风险,抑制绿色信贷对贷款风险的降低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玉芳  
文章以2010—2019年手工收集整理的重污染行业绿色投资数据为基础,探究媒体关注对企业绿色投资的影响,并基于声誉管理和业绩管理视角分别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媒体关注显著提高了企业的绿色投资。基于声誉管理视角检验发现,相比于媒体的正面报道,媒体负面报道对企业绿色投资的提升作用更显著;基于业绩管理视角检验发现,在企业业绩增长较低时,媒体关注对企业绿色投资的提升作用更显著。本文研究表明媒体关注可以同时基于声誉机制和业绩机制提升企业的环保投资,研究有助于拓展企业绿色投资和媒体关注的相关研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项东  魏荣建  
本文以2015—2020年沪深A股重污染企业为研究样本,分析企业绿色创新相关影响因素,特别是ESG信息披露和媒体关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企业在环境、社会、治理方面的信息披露均对绿色创新有显著促进作用,尤其对绿色发明专利和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作用更显著;媒体关注对绿色创新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能够进一步强化ESG信息披露与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这种强化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显著。ESG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亦文   陈熙钧   高京淋   谭慧中  
媒体作为企业外部治理的重要力量,对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备受关注。对2008—2019年中国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企业进行检验与比较发现,媒体关注对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并发现媒体关注主要通过创新激励效应、监督约束效应以及环保理念效应来实现对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同时,正向的媒体报道下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成效更好,且对国有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产生了更好的激励成效。在进一步分析中发现,在年报文本语气、回复情绪以及是否关注环境安全等不同企业特征下也会存在不同的激励效果。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于忠泊  田高良  张咏梅  
针对于忠泊等人(2011)提出的媒体关注市场压力假设,文章从盈余信息市场反应的角度,进一步解释了市场压力的来源以及对管理者行为的影响。文章发现,媒体关注增加了短期内盈余信息的市场反应;降低了长期内的盈余公告后漂移程度;而且媒体关注的这种效应在外部市场化环境较差的地区更加显著。媒体关注对短期内盈余信息市场反应的放大效应,对长期内盈余信息传递效率的提升作用,正是管理者所面临的市场压力之一,媒体关注通过影响资本市场而发挥外部公司治理的功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坤  
本文以2009~2013年中国A股市场非金融类公司的数据为样本,从公司外部治理的角度出发,研究了新闻媒体、审计师、机构投资者等外部治理因素对公司盈余操控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新闻媒体能够揭示上市公司应计盈余管理,管理层并未因市场压力采取对企业长期业绩损害较大的真实盈余管理;国际"四大"在抑制盈余操控方面发挥了一定的治理作用,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的盈余操控的治理作用显著;对于国有控股公司,国际"四大"和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盈余操控的治理作用受到一定制约;在媒介环境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国际"四大"未能发挥对公司盈余操控的治理作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冉明东  贺跃  
本文运用2005~201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媒体关注对审计收费的影响以及市场化程度这一制度环境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媒体关注度越高,其年度审计费用越高,且该效应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升更加显著。这说明审计客户在媒体上的高度曝光会使得审计师更加担心审计失败暴露的风险,以及由此带来的名誉损失和恢复成本,导致审计师在审计契约谈判过程中要求更高的预期风险补偿,最终表现为审计收费溢价的提高。因此,本文认为媒体通过对审计师鉴证行为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对上市公司治理的作用,且媒体治理效应会受到制度环境的制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江伟  李斌  
本文具体考察了我国国有银行在对不同性质的公司发放长期贷款时是否存在着差别贷款,以及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下,国有银行在发放长期贷款时的差别贷款行为是否有所不同。研究结果表明,相对民营上市公司,国有上市公司能获得更多的长期债务融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政府干预程度比较低的地区以及金融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国有银行对不同性质公司的差别贷款行为有所减弱。这一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国内外学者对国有银行差别贷款行为的相关经验研究,而且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导致国有银行差别贷款行为的制度根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文江  
解决公立高校银行贷款存在的问题,关键是构建新制度,对高校、银行、政府关于高校贷款的行为加以规范。新的公立高校贷款制度,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适度贷款制度,有计划政策性贷款、有条件商业性贷款相结合的银行贷款制度,银行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和银行贷款担保制度。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泽艺  李常青  林畅杰  
本文以2007-2018年的A股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研究审计费用与隐性不良贷款之间的关系,以分析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是否关注贷款分类准确性和隐性不良贷款风险,进而揭示外部审计是否对提升银行资产质量真实性发挥应有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审计费用与隐性不良贷款显著负相关,隐藏不良贷款反而能够降低商业银行的审计费用,这表明审计师在对商业银行进行审计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关注贷款分类准确性和隐性不良贷款风险;第二,具有银行业审计专长的审计师能够减弱隐性不良贷款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发挥外部审计的功能和作用、助力银行业提升资产质量真实性、防范隐性不良贷款风险,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审计指引》,加强审计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为保障、提升银行资产质量真实性切实发挥作用;完善银行业现行贷款风险分类标准,增强可操作性,减少人为认定的主观性,引导商业银行准确评估信贷风险,提高贷款分类准确性;加快不良贷款处置市场建设,引导商业银行及时披露并处置不良贷款。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管述学  庄宇  
商业银行界定和及早发现关注类贷款是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和防范信贷风险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运用财务危机预警理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从19个财务指标中遴选出正常类和关注类有显著差异的6个财务指标,建立了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的关注类贷款预警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