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57)
2023(6982)
2022(6124)
2021(5596)
2020(5048)
2019(11686)
2018(11768)
2017(22434)
2016(12717)
2015(14750)
2014(15355)
2013(14989)
2012(14249)
2011(12899)
2010(13286)
2009(12347)
2008(12502)
2007(11511)
2006(9783)
2005(8737)
作者
(38848)
(32632)
(32574)
(31160)
(20565)
(15586)
(15119)
(12923)
(12134)
(11638)
(10994)
(10948)
(10346)
(10334)
(10306)
(10301)
(10163)
(9635)
(9559)
(9267)
(8241)
(8168)
(8018)
(7441)
(7415)
(7408)
(7274)
(7212)
(6752)
(6659)
学科
(51729)
经济(51665)
管理(35162)
(33210)
(26685)
企业(26685)
方法(25290)
数学(22381)
数学方法(22186)
(14916)
(14786)
中国(13315)
(12152)
(11845)
地方(10340)
业经(9791)
(9510)
贸易(9508)
农业(9410)
(9201)
(9195)
财务(9171)
财务管理(9144)
(8912)
理论(8875)
(8759)
银行(8729)
企业财务(8588)
(8323)
(8275)
机构
大学(185836)
学院(185568)
(73115)
经济(71328)
管理(68444)
研究(63436)
理学(58362)
理学院(57688)
管理学(56573)
管理学院(56229)
中国(48580)
科学(40447)
(40078)
(36934)
(35263)
(33808)
研究所(30511)
业大(30264)
中心(29960)
(29599)
农业(29432)
财经(27584)
北京(25153)
(24868)
(24621)
师范(24314)
(23044)
(22437)
经济学(22073)
技术(21525)
基金
项目(120002)
科学(92242)
研究(86956)
基金(84387)
(74023)
国家(73394)
科学基金(61174)
社会(52375)
社会科(49400)
社会科学(49381)
(48274)
基金项目(44907)
教育(41172)
(40697)
自然(39696)
自然科(38737)
自然科学(38721)
自然科学基金(38031)
编号(37077)
资助(35158)
成果(31044)
重点(27436)
(26684)
课题(25973)
(25700)
(24465)
科研(23411)
创新(22877)
计划(22669)
教育部(22297)
期刊
(80941)
经济(80941)
研究(52324)
中国(39842)
(33268)
学报(32915)
(29444)
科学(27600)
大学(23972)
管理(22740)
学学(22559)
教育(22173)
农业(21956)
技术(16927)
(16381)
金融(16381)
财经(13728)
业经(13719)
经济研究(12919)
(11897)
(11748)
问题(11138)
(10119)
统计(9398)
图书(9381)
技术经济(9350)
理论(9119)
会计(8966)
(8790)
商业(8697)
共检索到2782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黄晓蓓  郑建明  
本文考察了媒体关注对上市公司业绩预告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媒体关注通过降低上市公司业绩预告违规概率发挥治理作用。在分析师跟进较多的公司中,其治理作用更为显著,这说明媒体与分析师对业绩预告违规的治理作用能够互为补充,有效降低"坏消息"业绩预告的违规概率,强化监管制度对业绩预告行为的约束。在控制了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稳健。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媒体治理与业绩预告相关文献,为监管部门信息披露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郑建明  黄晓蓓  张新民  
本文从外部治理的角度考察了分析师对业绩预告违规的影响及其对监管制度的替代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分析师跟踪可以显著降低上市公司业绩预告违规的概率;进一步控制分析师跟踪规模后发现,有明星分析师跟踪以及来自高声誉券商的分析师数量越多、分析师预测分歧度越低,预测越准确,这种治理作用越显著。但是分析师的监管作用仅在上市公司受监管较弱时有效,对受监管力度较强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违规行为则没有显著影响,表明分析师对业绩预告的治理效应仅在监管力度较弱时发挥作用,成为监管制度的有效替代。本文拓展了我国分析师研究的领域与视角,并为监管部门信息披露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肖奇  沈华玉  
分析师关注作为一种资本市场的外部治理机制的作用究竟如何?本文以2003-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分析师关注与公司违规行为的关系以及公司成长性对上述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分析师关注能够抑制公司的违规行为,而公司的成长性会减弱这种影响;区分审计质量后发现分析师关注并未显著影响高审计质量环境中的公司违规行为,而显著降低了低审计质量环境中的公司违规行为,表明分析师关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作为独立审计这种外部治理机制的替代;在机构投资者治理水平较高以及两职不合一的环境中,分析师关注对公司违规行为的抑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肖奇  沈华玉  
分析师关注作为一种资本市场的外部治理机制的作用究竟如何?本文以2003-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分析师关注与公司违规行为的关系以及公司成长性对上述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分析师关注能够抑制公司的违规行为,而公司的成长性会减弱这种影响;区分审计质量后发现分析师关注并未显著影响高审计质量环境中的公司违规行为,而显著降低了低审计质量环境中的公司违规行为,表明分析师关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作为独立审计这种外部治理机制的替代;在机构投资者治理水平较高以及两职不合一的环境中,分析师关注对公司违规行为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芳英  朱晴  
以2011—2020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多分类Ologit模型、Logit回归模型与泊松模型,实证检验分析师关注对企业违规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分析师关注能够降低企业违规倾向、减少企业违规次数,有效抑制企业违规行为;信息透明度在分析师关注与企业违规行为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在非国有控股、内部控制较差、审计质量较低的上市公司中,分析师关注对企业违规行为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为加强企业合规监管和投资者保护,建议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分析师制度,以保证分析师的独立性和提升分析师关注的质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芳英  朱晴  
以2011—2020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多分类Ologit模型、Logit回归模型与泊松模型,实证检验分析师关注对企业违规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分析师关注能够降低企业违规倾向、减少企业违规次数,有效抑制企业违规行为;信息透明度在分析师关注与企业违规行为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在非国有控股、内部控制较差、审计质量较低的上市公司中,分析师关注对企业违规行为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为加强企业合规监管和投资者保护,建议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分析师制度,以保证分析师的独立性和提升分析师关注的质量。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先聪  郑国洪  
本文以2012—2018年上市公司作为原始样本,手工搜集大股东违规减持的数据,用PSM方法对实验组样本(违规减持组)匹配控制组样本(正常减持组),用Python软件获取事件窗口期财经媒体所有报道和负面报道数据,实证检验了媒体关注对上市公司大股东违规减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受到的媒体关注度越高,大股东违规减持的可能性越低,而且媒体负面报道效果更显著,但是媒体报道对控股大股东和非控股大股东违规减持的监督效果没有明显差异。论文进一步研究了媒体关注对大股东减持约束作用的中介路径和调节机制,结果表明,在不成熟的资本市场,媒体很难通过提高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来约束大股东违规减持行为,但是可以依靠行政介入实现其公司治理功能。本文利用事件研究方法提取窗口期内媒体报道量的数据,对其研究能更准确地识别媒体关注对大股东违规减持行为的监督效果。同时,从微观和宏观视角探讨媒体发挥治理作用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研究结果为财经媒体缓解公司第二类代理问题提供了理论及现实依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先聪  郑国洪  
本文以2012—2018年上市公司作为原始样本,手工搜集大股东违规减持的数据,用PSM方法对实验组样本(违规减持组)匹配控制组样本(正常减持组),用Python软件获取事件窗口期财经媒体所有报道和负面报道数据,实证检验了媒体关注对上市公司大股东违规减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受到的媒体关注度越高,大股东违规减持的可能性越低,而且媒体负面报道效果更显著,但是媒体报道对控股大股东和非控股大股东违规减持的监督效果没有明显差异。论文进一步研究了媒体关注对大股东减持约束作用的中介路径和调节机制,结果表明,在不成熟的资本市场,媒体很难通过提高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来约束大股东违规减持行为,但是可以依靠行政介入实现其公司治理功能。本文利用事件研究方法提取窗口期内媒体报道量的数据,对其研究能更准确地识别媒体关注对大股东违规减持行为的监督效果。同时,从微观和宏观视角探讨媒体发挥治理作用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研究结果为财经媒体缓解公司第二类代理问题提供了理论及现实依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宜  赵一林  
基于媒体报道角度,选取2009-2016年发生违规行为的上市公司及PSM配对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t模型考察媒体类型、媒体关注与公司违规行为的关系。研究发现:媒体关注度越高,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发生可能性越低;相比正面新闻,负面新闻更能显著减少公司违规行为;不同类型的媒体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约束力存在差异,政策导向类媒体能显著减少违规行为,市场导向类媒体的作用有限;对于国企,媒体主要通过行政干预机制实现监督职能,对民企则主要通过声誉机制。由此建议推进市场化竞争体制,鼓励媒体自由发声,并合理引导媒体的舆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英允  孟焰  季蕴慈  
注册制改革及社交媒体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环境及其效果。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7年一季度至2017年四季度发布管理层业绩预告的公司样本为例,检验了业绩预告精确性与预告效应的关系以及社交媒体关注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检验结果发现:业绩预告精确性越高,预告效应越强;社交媒体关注强化了两者之间的正向关系。进一步检验发现,在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样本中,业绩预告精确性对预告效应的影响更为显著;在预告消息为好消息的样本中,社交媒体关注则发挥了更为显著的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有助于资本市场参与者更好地理解信息披露精确性及社交媒体关注对信息披露效应的影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勇  王莉  王满仓  
本文基于2003-2011年证券分析师的推荐评级数据和《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的相关数据分析了媒体关注、分析师等级和推荐评级价值的关系。本文发现,分析师等级与推荐评级价值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与一般分析师相比,明星分析师的推荐评级价值更高,信息透明度的提高并未降低明星分析师(区别于一般分析师)的短期超额回报,明星分析师的短期超额回报更高是因为他们的专业能力,而不是运气、信息披露和"内幕消息"等因素。除此之外,媒体关注度越高,股票的信息含量便越充分,由于明星分析师的专业能力(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更强,明星分析师便越有可能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获取短期超额回报,随后的实证分析虽然发现这种差异在长期出现了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开国  应千伟  陈晓娴  
本文以2008~2012年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媒体关注度对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的影响并挖掘其影响机制。实证结果发现,媒体关注度的增加会显著提升分析师关注度,而且通过分析师关注度这一中间渠道进一步提高了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媒体关注度对盈余预测准确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分析师过度乐观倾向的纠偏上。本文不仅拓宽了分析师盈余预测影响因素的研究范围,同时也增进了我们对媒体在资本市场中作用的理解。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如何更好发挥媒体和分析师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慧婷  赵小雪  
本文以2012—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会计稳健性与业绩预告乐观偏差的关系。研究表明:会计稳健性显著降低乐观偏差,相比强制业绩预告,在自愿披露的样本中该降低效果更为显著。本文利用Python技术获取媒体关注数据,证实媒体关注能够有效增强会计稳健性对自愿业绩预告乐观偏差的降低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会通过降低盈余管理缓解自愿业绩预告乐观偏差。研究结论为监管机构进一步完善业绩预告制度提供参考,并促使媒体发挥有效的外部监督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晓艳  郝文静  
以2010—2020年沪深两市发行公司债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分析师关注度、媒体报道与企业主体信用评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分析师关注度能有效提升企业主体信用评级,媒体报道在分析师关注度与主体信用评级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即分析师关注度主要通过提升媒体关注度这一路径对企业信用评级产生影响。考虑评级机构声誉异质性影响,将总样本分为高声誉组与低声誉组进一步研究发现,分析师关注度对企业信用评级的正向作用以及媒体报道的中介效应只在高声誉组中成立,即高声誉的评级机构更关注分析师通过媒体传递的信息,提升企业主体信用评级。研究结论拓宽了外部信息环境对信用评级的影响,补充了证券分析师和媒体在资本市场中的外部治理作用,丰富了评级机构声誉治理机制的研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董恬媛   韩洪灵   刘强   于连超  
本文利用财经社交媒体的数据,构建个人投资者异常关注度指标,研究个人投资者关注对分析师盈余预测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个人投资者关注异常高的公司,分析师跟踪研究的意愿越大,盈余预测的乐观偏差也越大。进一步研究表明,与机构投资者和公司管理层的利益关联是造成分析师乐观偏差的重要因素,但这一现象只存在于信息披露质量高、未收到监管问询函的公司中,这说明声誉机制对分析师起到了约束作用。本文研究为我国资本市场上个人投资者对分析师行为决策的影响提供了新的增量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