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6)
- 2023(1656)
- 2022(1024)
- 2021(992)
- 2020(667)
- 2019(1578)
- 2018(1461)
- 2017(2985)
- 2016(1582)
- 2015(1686)
- 2014(1626)
- 2013(1429)
- 2012(1255)
- 2011(1104)
- 2010(1005)
- 2009(956)
- 2008(869)
- 2007(788)
- 2006(703)
- 2005(612)
- 学科
- 济(5731)
- 经济(5724)
- 管理(3765)
- 业(3519)
- 企(2876)
- 企业(2876)
- 业经(2278)
- 中国(2173)
- 产业(1844)
- 农(1668)
- 理论(1665)
- 总论(1446)
- 信息(1439)
- 信息产业(1400)
- 制(1399)
- 地方(1362)
- 财(1303)
- 方法(1256)
- 教育(1235)
- 农业(1169)
- 银(1083)
- 银行(1083)
- 行(1043)
- 学(997)
- 数学(960)
- 数学方法(953)
- 体(931)
- 环境(886)
- 划(885)
- 和(878)
- 机构
- 学院(19656)
- 大学(19563)
- 济(8006)
- 经济(7864)
- 管理(6917)
- 研究(6864)
- 理学(5996)
- 理学院(5919)
- 管理学(5818)
- 管理学院(5780)
- 中国(4973)
- 京(4005)
- 财(3770)
- 科学(3501)
- 范(3442)
- 师范(3431)
- 中心(3075)
- 所(3045)
- 财经(3029)
- 江(2872)
- 经济学(2795)
- 经(2768)
- 师范大学(2767)
- 研究所(2748)
- 经济学院(2501)
- 院(2461)
- 北京(2389)
- 社会(2314)
- 州(2303)
- 财经大学(2220)
共检索到289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瑾
大众传播的功能在于重新定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不断变迁的社会环境中寻求最佳的认同方案。转型时期的中国传媒经历着来自外部与内部的深刻变革,文化传播的功能以及建构的文化认同出现新形势,其中地域认同是主流、公民认同是基础、小众认同是趋势,三种认同模式共同作用于当代认同性的变迁,并对社会文化发展起着深远影响。
关键词:
大众传媒 地域认同 公民认同 小众认同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罗贤春 庞进京 袁冰洁
信息传播媒介先后经历了传统大众媒介、网络媒介和自媒体媒介等阶段。政务信息在不同的媒介环境中形成特定的传播模式和传播特点。在传统大众媒介中是控制型"漏斗"传播模式,在网络媒介中是弱互动"风筝"传播模式,在自媒体媒介中是感染型"小世界"传播模式。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旭
媒介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强势话语并构成了"话语霸权",媒介异化的现象时有出现。媒介知识分子是媒介时代知识分子适应时代、主动同媒介相结合的产物,他们积极介入传媒,拓宽了自己的活动空间,获得了更大的自由,但是媒介拥有的"话语霸权"极有可能将知识分子最宝贵的批判精神和独立意识侵吞掉,所以,知识分子在建构自己的身份认同时,既不应该拒斥媒介,又要谨防被媒介所操控,以免丧失自己理性、独立的思考和批判。
关键词:
媒介权力 媒介知识分子 身份认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仕梅 周小波
文章从传统媒体时代逐步分析了进入信息化社会以来的消费者行为变迁,研究发现,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推动了社交网络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催生了各类兴趣圈层的个性化市场,并逐步倒逼营销对策升级。对此,文章分析了社会信息化发展以来的消费者行为模式的演进,并逐步介绍了AIDMA、AISAS、SICAS和LIIS消费模型,以分析当今消费者的决策演变规律,随后文章根据现阶段我国消费行为模式,提出了营销创新模式,这对SICAS消费模型的营销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周才庶
当代艺术哲学中关于媒介的本质与作用问题产生了不同争论。“媒介特殊性”源于莱辛诗画界限之说,强调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特定媒介。当代美学家诺埃尔·卡罗尔对“媒介特殊性”进行了持续批判,提出要“忘掉媒介”。他强调不同媒介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却只是把媒介看作物理材料。“媒介特殊性”理论在当代艺术哲学中复苏,“媒介之巢”与“媒介轮廓”之说相继被提出,它们不再把媒介看作材料,而是把媒介视作技术、资源和符号的统一。从总体上讲,当代艺术哲学中的这一媒介之辩还是把媒介视作艺术表达的工具。只有超越媒介工具论,才能超越媒介之辩。媒介包括物质基础与语言符号两个层面,审美感知经由媒介之途抵达多元的艺术实践。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胡友峰
电子媒介时代审美范式发生了从"形象"向"拟像"的转型,导致了文学的异变。这种异变主要表现在文学形态从"读"转向了"看",文学功能从"文学性"转向"娱乐性",文学趣味从"精神性"转向"世俗性",文学理想从"审美救世"转向"娱乐消费"。这种异变引发了文学审美空间的变化。电子媒介时代文学走出异变的途径在于:摆脱媒介的形式偏好,面向文学的实践召唤;恢复文学的想象和形而上学功能;呼唤一种"尊灵魂"的文学创作原则。
关键词:
电子媒介 审美范式 转型 文学镜像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陈卫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许多人不可能顺从别的什么暗示和启发超过顺从媒介文化了。如果把媒介文化理解为正在媒介中栖居的那些意识形态以及时尚的潮流.就会发现.对于媒介文化的跟从是如此的自然,以至于这种顺从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是人们生活中向往和精心构筑的一部分。观察大家越来越相似的居住就可以得到支持的依据:如果对居住形态进行扫描,那个应当聚焦的位置,在日渐趋于相似的居室单元中的中心,每个家庭的起居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花家明
新媒体时代,出现了新兴的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人们对广告媒体这个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几乎任何东西都有可能成为广告媒体。新媒体时代的来临,给广告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广告 机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笑
大众媒介的社会价值对其经济价值的实现从多方面做出了内在限制。媒介的经济生存是以实现社会价值增长优势为理论前提的,同时,又以媒介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合理分立为实践前提,因为两者在人力资源要素等主要方面是分立的,导致了成本和收益结构上存在相应的客观差异,需要以相对独立的组织形态来追求各自利益目标的更高一致性。媒介社会与经济价值合理分立的基本原则是确保社会价值的主导作用和交易成本的最小化。"超级女声"成为2005年我国媒介产业的焦点事件,根本意义在于它对合理分立媒介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本文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国有媒介的经济生存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
大众媒介 超级女声 社会价值 交易成本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丁道勇
轶事记录表明,无论是口述时代、书写时代还是读图时代,对媒介的不同应用方式都起到过划分人群的效果。不同时代都出现过媒介鸿沟,媒介鸿沟不是数字时代的专利。教育一方面参与制造了各种媒介鸿沟,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各种媒介鸿沟形成干预。当前,新媒介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被普遍看好。然而,上述研究发现表明,媒介鸿沟不会因为技术更新而自动消失,劣势人群对于新媒介的态度进一步拉大了他们和优势人群之间的距离。带动人们放弃低劣的媒介应用方式是民主时代的教育技术派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
媒介鸿沟 口述时代 书写时代 读图时代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建桥
媒介技术的进步为教学提供多样化的手段,也引发教育学界关于“学习与媒介是否相关及如何相关”的学术争鸣。强媒介派认为,媒介技术会影响学生的认知加工过程,可以提高学习效益;弱媒介派认为,媒介技术不能提高学习效益,但是可能产生经济效益。进一步研究表明,媒介技术既不能带来学习效益,也不能产生经济效益,而是会引发学习范式的转型。当今时代正处在主导媒介从电子技术向信息技术转型的过渡期,信息技术正逐步开创一个有别于传统的新型学习范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将进一步廓清信息技术开创的新型学习范式。在媒介转型的过渡期,教育研究者需要警惕“后视镜思维”的干扰,运用前瞻性思维引领新媒介主导的学习范式转型。
关键词:
教学媒介 生成式人工智能 学习范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利平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政府职能正加速向"服务型"政府转变。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趋势,电子政务在各级政府部门方兴未艾。媒介产业日益融合的今天,电子政务立足于互联网平台,涵盖了微信、微博、各类手机APP等多种媒体形式。完善的电子政务服务有利于提升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当前电子政务媒介效应经验评价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AHP)、结构方程法(SEM)、因子分析和DEA方法,但这些方法在指标体系选择和测评方法的适应性方面还存在不足,努力构建普遍适应的、数据可获取性强的电子政务媒介评价方法体系是今后该领域研究的方向。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宇初 刘洪莲 黄伟群
通过分析北京市大学生抽样调查数据,发现大学生对传统媒介和数字媒介公信力的评价无显著差异,但在具体评价维度上,大学生认为数字媒介信息量更大、反映群众意见更加充分、揭露坏人坏事更加有力;在新闻类型方面,大学生更倾向于相信传统媒介上的经济、文教和科技新闻;对于政治、社会、娱乐新闻等,则更倾向于相信数字媒介上的报道。同时,从受众角度分析媒介公信力的影响因素,发现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媒介公信力评价没有显著影响,但媒介使用情况对传统媒介公信力评价有显著影响;大学生对不同媒介公信力的评价与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前景的态度显著相关。
关键词:
数字媒介 传统媒介 大学生 媒介公信力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燕道成 夏淼
知识经济社会,知识资源取代自然资源成为社会的主要消费对象和生产动力。作为构建良性知识资源消费与再生系统重要一环的媒介消费倍受社会青睐。其消费地位与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大幅上升,促使媒介消费水平、质量不断提高。与之相应的是,媒介产业的发展,媒介产品的日益丰富和消费者素质与知识创新能力的增强,进而有力地推动着知识经济不断发展。
关键词:
知识经济 知识资源 媒介消费 媒介产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鸿雁
本文通过剖析传媒产业、传媒市场、媒介商品的经济学特征及其对媒介整合营销的影响,探讨了媒介整合营销的概念、特点与基本模式,即媒介整合营销是传媒市场主体,媒介企业通过自身的价值理念和内部管理机制,充分挖掘并利用各种内部和外部资源,综合运用多种营销手段,向市场(受众)传递本企业或产品的完整、鲜明、连贯信息,与市场(受众)建立长期、稳定、良好关系,实现营销效益最大化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具有营销目标多元性、营销活动复杂性、营销对象特殊性、营销手段综合性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媒介整合营销的总体思路,即横向整合——品牌战略、专业化战略、多形式的广告策略、跨媒体营销;纵向整合——价值链营销等。
关键词:
整合营销 媒介整合营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