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0)
2023(723)
2022(593)
2021(614)
2020(506)
2019(1210)
2018(1287)
2017(2410)
2016(1178)
2015(1283)
2014(1199)
2013(1163)
2012(1030)
2011(1065)
2010(1058)
2009(875)
2008(810)
2007(778)
2006(721)
2005(605)
作者
(3316)
(2935)
(2901)
(2552)
(1832)
(1336)
(1336)
(1140)
(1052)
(951)
(924)
(909)
(909)
(882)
(876)
(861)
(859)
(851)
(845)
(755)
(740)
(736)
(667)
(663)
(659)
(649)
(648)
(647)
(644)
(610)
学科
管理(5726)
(4979)
企业(4979)
(4559)
(3266)
经济(3260)
技术(2499)
理论(2259)
技术管理(2146)
(2085)
科学(1755)
方法(1708)
(1575)
(1355)
(1353)
业经(1323)
经营(1290)
决策(1260)
计划(1236)
科学技术(1132)
人事(1030)
人事管理(1030)
工作(948)
教育(933)
知识(933)
(930)
传播(899)
数学(890)
图书(884)
数学方法(872)
机构
大学(18526)
学院(17404)
管理(8564)
理学(7504)
理学院(7441)
管理学(7349)
管理学院(7322)
(5090)
研究(4959)
经济(4951)
(3689)
科学(3366)
中国(3021)
(2965)
师范(2946)
(2548)
中心(2447)
师范大学(2440)
(2361)
(2264)
信息(2248)
业大(2246)
研究所(2212)
(2079)
商学(2041)
北京(2027)
商学院(2003)
教育(1943)
财经(1920)
(1897)
基金
项目(12737)
科学(10733)
基金(9863)
研究(9585)
(8623)
国家(8548)
科学基金(7699)
社会(6366)
社会科(6069)
社会科学(6069)
基金项目(5539)
自然(5017)
自然科(4948)
自然科学(4947)
自然科学基金(4864)
(4700)
编号(4508)
教育(4372)
成果(4287)
(4086)
项目编号(3636)
资助(3277)
(3087)
(2869)
创新(2858)
(2755)
国家社会(2720)
人文(2578)
重点(2559)
教育部(2506)
期刊
(4965)
经济(4965)
研究(4002)
中国(3356)
管理(3251)
图书(3232)
情报(2994)
学报(2914)
教育(2904)
科学(2901)
大学(2002)
书馆(1928)
图书馆(1928)
(1784)
学学(1730)
(1639)
理论(1513)
科技(1486)
实践(1467)
(1467)
技术(1320)
(1158)
论坛(1158)
农业(1114)
财经(1034)
工作(1023)
技术经济(985)
情报工作(977)
(887)
软科学(804)
共检索到24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旭  
媒介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强势话语并构成了"话语霸权",媒介异化的现象时有出现。媒介知识分子是媒介时代知识分子适应时代、主动同媒介相结合的产物,他们积极介入传媒,拓宽了自己的活动空间,获得了更大的自由,但是媒介拥有的"话语霸权"极有可能将知识分子最宝贵的批判精神和独立意识侵吞掉,所以,知识分子在建构自己的身份认同时,既不应该拒斥媒介,又要谨防被媒介所操控,以免丧失自己理性、独立的思考和批判。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瑾  
大众传播的功能在于重新定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不断变迁的社会环境中寻求最佳的认同方案。转型时期的中国传媒经历着来自外部与内部的深刻变革,文化传播的功能以及建构的文化认同出现新形势,其中地域认同是主流、公民认同是基础、小众认同是趋势,三种认同模式共同作用于当代认同性的变迁,并对社会文化发展起着深远影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燕道成  夏淼  
知识经济社会,知识资源取代自然资源成为社会的主要消费对象和生产动力。作为构建良性知识资源消费与再生系统重要一环的媒介消费倍受社会青睐。其消费地位与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大幅上升,促使媒介消费水平、质量不断提高。与之相应的是,媒介产业的发展,媒介产品的日益丰富和消费者素质与知识创新能力的增强,进而有力地推动着知识经济不断发展。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陈卫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许多人不可能顺从别的什么暗示和启发超过顺从媒介文化了。如果把媒介文化理解为正在媒介中栖居的那些意识形态以及时尚的潮流.就会发现.对于媒介文化的跟从是如此的自然,以至于这种顺从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是人们生活中向往和精心构筑的一部分。观察大家越来越相似的居住就可以得到支持的依据:如果对居住形态进行扫描,那个应当聚焦的位置,在日渐趋于相似的居室单元中的中心,每个家庭的起居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花家明  
新媒体时代,出现了新兴的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人们对广告媒体这个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几乎任何东西都有可能成为广告媒体。新媒体时代的来临,给广告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笑  
大众媒介的社会价值对其经济价值的实现从多方面做出了内在限制。媒介的经济生存是以实现社会价值增长优势为理论前提的,同时,又以媒介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合理分立为实践前提,因为两者在人力资源要素等主要方面是分立的,导致了成本和收益结构上存在相应的客观差异,需要以相对独立的组织形态来追求各自利益目标的更高一致性。媒介社会与经济价值合理分立的基本原则是确保社会价值的主导作用和交易成本的最小化。"超级女声"成为2005年我国媒介产业的焦点事件,根本意义在于它对合理分立媒介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本文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国有媒介的经济生存进行了有益探索。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丁道勇  
轶事记录表明,无论是口述时代、书写时代还是读图时代,对媒介的不同应用方式都起到过划分人群的效果。不同时代都出现过媒介鸿沟,媒介鸿沟不是数字时代的专利。教育一方面参与制造了各种媒介鸿沟,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各种媒介鸿沟形成干预。当前,新媒介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被普遍看好。然而,上述研究发现表明,媒介鸿沟不会因为技术更新而自动消失,劣势人群对于新媒介的态度进一步拉大了他们和优势人群之间的距离。带动人们放弃低劣的媒介应用方式是民主时代的教育技术派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建桥  
媒介技术的进步为教学提供多样化的手段,也引发教育学界关于“学习与媒介是否相关及如何相关”的学术争鸣。强媒介派认为,媒介技术会影响学生的认知加工过程,可以提高学习效益;弱媒介派认为,媒介技术不能提高学习效益,但是可能产生经济效益。进一步研究表明,媒介技术既不能带来学习效益,也不能产生经济效益,而是会引发学习范式的转型。当今时代正处在主导媒介从电子技术向信息技术转型的过渡期,信息技术正逐步开创一个有别于传统的新型学习范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将进一步廓清信息技术开创的新型学习范式。在媒介转型的过渡期,教育研究者需要警惕“后视镜思维”的干扰,运用前瞻性思维引领新媒介主导的学习范式转型。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宇初  刘洪莲  黄伟群  
通过分析北京市大学生抽样调查数据,发现大学生对传统媒介和数字媒介公信力的评价无显著差异,但在具体评价维度上,大学生认为数字媒介信息量更大、反映群众意见更加充分、揭露坏人坏事更加有力;在新闻类型方面,大学生更倾向于相信传统媒介上的经济、文教和科技新闻;对于政治、社会、娱乐新闻等,则更倾向于相信数字媒介上的报道。同时,从受众角度分析媒介公信力的影响因素,发现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媒介公信力评价没有显著影响,但媒介使用情况对传统媒介公信力评价有显著影响;大学生对不同媒介公信力的评价与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前景的态度显著相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鸿雁  
本文通过剖析传媒产业、传媒市场、媒介商品的经济学特征及其对媒介整合营销的影响,探讨了媒介整合营销的概念、特点与基本模式,即媒介整合营销是传媒市场主体,媒介企业通过自身的价值理念和内部管理机制,充分挖掘并利用各种内部和外部资源,综合运用多种营销手段,向市场(受众)传递本企业或产品的完整、鲜明、连贯信息,与市场(受众)建立长期、稳定、良好关系,实现营销效益最大化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具有营销目标多元性、营销活动复杂性、营销对象特殊性、营销手段综合性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媒介整合营销的总体思路,即横向整合——品牌战略、专业化战略、多形式的广告策略、跨媒体营销;纵向整合——价值链营销等。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崇德  史凯  
论信息媒介和社会文化王崇德史凯(天津师大信息产业学系天津300070)AbstractThispaperdiscussestherelationshipbetweeninformationmediaandsocialcul-ture.Itinclud...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安川  
媒介素养教育应着重提高公民的媒介认识能力、批判能力和利用与创造能力。同时,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全国性的系统性的过程,需要将家庭、学校、教师、社会机构和教育对象等多种教育要素整合起来,充分发挥组合的倍增效应,以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蒋建国  
媒介消费文化研究是消费经济学科新的研究方向之一。在数字化时代,媒介消费文化已成为社会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消费经济学、传播学、社会学、哲学等跨学科研究方法探究媒介消费文化的现状、特点、发展规律及其社会影响,对于消费文化研究和新时期的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霍艳芳  
图书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担负着积累知识和传播文化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图书的基本功能和受众两个方面来否定图书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的观点,进一步阐释了它的文化媒介属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