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61)
- 2023(18795)
- 2022(16105)
- 2021(14831)
- 2020(12466)
- 2019(27657)
- 2018(27398)
- 2017(52499)
- 2016(28690)
- 2015(31715)
- 2014(31066)
- 2013(30923)
- 2012(27957)
- 2011(25164)
- 2010(25090)
- 2009(23635)
- 2008(23126)
- 2007(20664)
- 2006(18363)
- 2005(15920)
- 学科
- 济(117230)
- 经济(117091)
- 业(104393)
- 管理(89571)
- 企(85963)
- 企业(85963)
- 方法(51149)
- 农(49186)
- 数学(41474)
- 数学方法(41061)
- 业经(35340)
- 财(32829)
- 农业(32803)
- 中国(29384)
- 地方(24404)
- 学(23248)
- 务(23092)
- 财务(23027)
- 财务管理(23002)
- 制(22345)
- 技术(21895)
- 企业财务(21784)
- 贸(21337)
- 贸易(21328)
- 易(20722)
- 理论(20543)
- 和(20073)
- 划(18233)
- 策(18178)
- 环境(17753)
- 机构
- 学院(410892)
- 大学(404589)
- 管理(163700)
- 济(162935)
- 经济(159610)
- 理学(142190)
- 理学院(140669)
- 管理学(138305)
- 管理学院(137581)
- 研究(134395)
- 中国(101949)
- 科学(87013)
- 农(85991)
- 京(85231)
- 财(71688)
- 业大(69708)
- 所(68518)
- 农业(66930)
- 研究所(62701)
- 中心(61720)
- 江(61304)
- 财经(57996)
- 经(52799)
- 北京(52579)
- 范(51504)
- 师范(50932)
- 州(49031)
- 院(48178)
- 经济学(47478)
- 经济管理(44523)
- 基金
- 项目(283836)
- 科学(222763)
- 基金(205060)
- 研究(204170)
- 家(180659)
- 国家(179025)
- 科学基金(153387)
- 社会(129171)
- 社会科(122114)
- 社会科学(122081)
- 省(113567)
- 基金项目(109444)
- 自然(100904)
- 自然科(98568)
- 自然科学(98538)
- 自然科学基金(96789)
- 划(94269)
- 教育(91655)
- 编号(83546)
- 资助(82832)
- 成果(65551)
- 重点(63430)
- 发(61812)
- 部(60986)
- 创(60932)
- 创新(56437)
- 课题(56317)
- 科研(54311)
- 业(54066)
- 国家社会(52811)
- 期刊
- 济(183104)
- 经济(183104)
- 研究(112434)
- 农(83527)
- 中国(76295)
- 学报(70461)
- 科学(63749)
- 管理(59884)
- 农业(56593)
- 财(55261)
- 大学(52710)
- 学学(50452)
- 教育(39332)
- 业经(36380)
- 融(35013)
- 金融(35013)
- 技术(34496)
- 业(29343)
- 财经(27707)
- 经济研究(27259)
- 问题(24504)
- 经(23750)
- 科技(22371)
- 版(21610)
- 技术经济(21136)
- 业大(19361)
- 商业(19269)
- 现代(19068)
- 资源(18215)
- 图书(18147)
共检索到593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范青 何志武 高山
发展农业科技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该文通过乡村实地调查,采用比较系统分析方法,探讨媒介视域下影响农业科技传播因素的有效组态路径.文章针对农村科技传播中存在的因信息服务不对称、信息服务平台基础建设薄弱导致农民个性化需求无法满足、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功能较弱等问题,提出通过重视乡村农民科技文化知识的培养、加强乡村科技网络设施建设、提升科技信息内容价值、拓宽科技传播渠道,提高科技信息传播能力,推动农业科技信息的有效传播,促进农业科技振兴.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媒介 科技传播 定性比较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建科 谭英 陈宏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大众媒介传播进行科技推广具有一定效果。本文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从农民受众的心理效果层面(认知、情感、意愿等)分析了媒体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效力。研究结果表明:(1)农民受体对科技类信息的关注程度、知晓度和理解度普遍较低;(2)对科技类信息的赞同度、支持度较高;(3)不同收入地区的不同类型农户对科技信息的关注程度有较大差异;(4)电视媒介在传播新技术方面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用;(5) 人际传播科技的效果好于大众传播媒体。
关键词:
媒体传播 科技推广 传播效果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月萍 刘伙根
中国发展的关键在于农村的发展,"三农"问题业已成为社会焦点。信息化时代下媒介对社会生活的渗透涉及方方面面,媒介在完善自我、促进农村及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起着助推器的作用。运用实证研究方法,选择井冈山区域农村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农村受众与媒介的接触行为、内容及其偏好,探讨大众传媒在农村的传播现状及其利用程度,以优化传播效果。
关键词:
农村受众 媒介 接触行为 偏好 失衡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绪全 刘玉花 胡春蕾 王忠平 王德海
本研究对传者和受者选择信息传播渠道的差异以及关注信息要素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农民缺乏农业科技信息的原因以及对影响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因子进行了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技信息 传播 影响因子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彭金金
互联网的广泛普及迫使传统影视剧寻求新的生存空间,应运而生的网络剧则凭借其草根智慧的创造精神、包容开放的个性化表达与网络交互式的大众传播视角,成为媒介融合时代新媒体革命中的重要一环。跨媒介传播成为网络剧打造核心竞争力、满足受众个性化需求、拓展营销渠道的必然趋势。文章通过网络剧与传统影视剧的对比研究,解读其在传播环境、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与传播效果的跨媒介传播特征。
关键词:
网络剧 跨媒介 传播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杨
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媒介生态环境,良好的媒介生态在和谐乡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中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意义。研究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生态文化媒介传播,能够利用生态学理论对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传媒问题进行解读,总结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传媒特征、发展规律及存在问题,从而找到利用传媒活动促进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发展的策略。鉴于此,由徐晓红、
关键词:
媒介传播 农村生态文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彭光芒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长期偏低(40%左右)的原因之一,是农业科技推广存在诸多障碍。在传播五要素(传播者、受传者、信息、媒介、效果)中,媒介(medium)作为内容的载体,作为传播的重要环境因素,是沟通传播者与受传者的桥梁。媒介环境是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维涛 张敏
随着近年地理媒介逐渐兴起,城市公共空间和私人生活空间中的生产与消费过程、技术物品与符号表征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地理学中早先存在的“虚拟/实体”二元论亟需理论革新。作为媒介研究的“空间转向”与地理学研究的“传播转向”的产物,媒介与传播地理学的发展蕴含突破二元论的张力。论文梳理了西方媒介与传播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主要议题和研究框架,以期促进国内地理学与媒介传播学者的学术对话,扩展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领域。西方媒介与传播地理学建立在后现代和后人类思潮影响下的动态关系性媒介与空间观之上,以纹理(texture)、移动性、物质性和具身性为核心概念。既有议题主要聚焦于数字媒介与后人类媒介空间性,数字媒介表征和算法逻辑支配下的混合空间政治,以及移动媒介带来的混合空间体验。论文借用“第三空间”概念,将其作为媒介与传播地理学超越原有二元论的潜在方向,并认为物质性和具身性构成了媒介与空间的本体论联结之处,促进国内跨学科的“媒介—空间”理论建构,为媒介城市发展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韩钰洁
书名:《融媒体科技传播实践研究》作者:武丹,钟琦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ISBN:978-7-3120-5405-1出版时间:2022年6月定价:68元最近几年融媒体的迅速发展,不仅极大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生态模式,更有效地改变了整体的传媒格局,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和影响。一般情况下,融媒体是指,以新的媒体技术为支撑,向用户提供音频、视频等多方面集成信息所形成的新的传媒形态。由武丹编著,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裕 张媛 唐薇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872名青少年为被试,探讨了媒介不良接触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结果显示:(1)媒介不良接触对青少年攻击行为具有正向累积影响,即攻击行为随媒介不良接触的增加而加速增加,呈二次曲线变化趋势;(2)道德推脱、道德认同和犬儒主义特征在媒介不良接触与青少年攻击行为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而道德推脱又在道德认同和犬儒主义特征与青少年攻击行为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若前
随着移动社交媒体的兴起,媒介生态构成要素不断丰富,企业品牌塑造传播必须转变传统观念,充分考量受众心理,利用移动社交媒体传播企业品牌信息,维护企业形象。因此,研究企业品牌传播规律和问题,并依此制定新的传播策略变得颇为重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会廷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信息的有效传播。本文介绍了信息技术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的作用,并对支撑农业科技信息有效传播的信息技术环境建设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农业科技信息 信息传播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婷 程智 段玮
为寻找优质的农业科普信息多媒体传播结构,提高农牧民接收信息的效率和转化效果,运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拟,通过2个状态变量"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增加"和"农牧民学习总效果"进一步分析政府对农业科普信息资源的投资变化,以及信息传播途径和农牧民学习转化效果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保持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将政府每年对农业科技多媒体信息制作的投资上限从2012年的33万元分别提高到方案GOV100的100万元和方案GOV1 000的1000万元,因此从2022—2032年方案GOV1 000比方案GOV100每年约增加120min的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同时提高农牧民对科普信息的学习效果5 000 min。方案Bas...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程孝良 李勇 钟刚毅
手机图书馆作为一个集阅读、娱乐、互动为一体的多媒体平台,改变了信息传播路径和方式,使信息传播更加个性化,实现了传播内容与载体的彻底分离。作为媒介形态的补偿性,手机图书馆实现了对传统媒介诸多不足的逆转,引发了信息传播、信息行为和媒介形态的变化。手机图书馆使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意方式任何人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任何内容成为现实,必将催生一场彻底的传播革命。
关键词:
手机图书馆 传播媒介 信息传播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艳丰 李贺 彭丽徽 洪闯
[目的 /意义]借鉴大众传播理论开展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媒介引力场模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有利于高校图书馆与微信平台间的服务融合、创新优化与应用推广,对改善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促进高校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能力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方法 /过程]以马莱茨克大众传播模型(CMR)理论框架为基础构建指标因素,基于DEMATEL系统因素分析的大众传播视角,构建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媒介引力场模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度挖掘分析。根据各指标要素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和原因度等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结合因果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