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55)
- 2023(5528)
- 2022(4308)
- 2021(4016)
- 2020(3038)
- 2019(6489)
- 2018(6374)
- 2017(11053)
- 2016(5999)
- 2015(6647)
- 2014(6623)
- 2013(6357)
- 2012(5889)
- 2011(5329)
- 2010(5490)
- 2009(4787)
- 2008(4656)
- 2007(4209)
- 2006(3715)
- 2005(3549)
- 学科
- 济(28525)
- 经济(28507)
- 管理(16950)
- 业(15438)
- 企(12412)
- 企业(12412)
- 技术(11339)
- 学(9755)
- 地方(9691)
- 方法(8470)
- 中国(7481)
- 数学(7084)
- 数学方法(7007)
- 理论(6736)
- 地方经济(6586)
- 农(6334)
- 技术管理(6008)
- 教学(5384)
- 业经(5331)
- 教育(5119)
- 农业(4906)
- 环境(4734)
- 经济学(4212)
- 和(4208)
- 发(3734)
- 学法(3547)
- 教学法(3547)
- 融(3466)
- 金融(3465)
- 财(3293)
- 机构
- 大学(87022)
- 学院(86683)
- 济(33276)
- 研究(32639)
- 经济(32446)
- 管理(29769)
- 理学(24975)
- 理学院(24603)
- 管理学(24150)
- 管理学院(23958)
- 中国(22903)
- 科学(21361)
- 京(19077)
- 所(16731)
- 研究所(15365)
- 范(14891)
- 中心(14823)
- 师范(14736)
- 江(14617)
- 农(13589)
- 技术(13176)
- 财(12758)
- 业大(12281)
- 师范大学(12118)
- 北京(12092)
- 院(12024)
- 州(11806)
- 经济学(10691)
- 农业(10616)
- 财经(10169)
- 基金
- 项目(59743)
- 科学(46834)
- 研究(45985)
- 基金(40776)
- 家(36191)
- 国家(35921)
- 科学基金(30073)
- 社会(28307)
- 社会科(26758)
- 社会科学(26755)
- 省(24884)
- 教育(22217)
- 基金项目(21117)
- 划(20818)
- 编号(19271)
- 自然(17894)
- 自然科(17427)
- 自然科学(17424)
- 自然科学基金(17075)
- 成果(15716)
- 资助(15249)
- 重点(14568)
- 发(14268)
- 课题(14181)
- 创(13565)
- 创新(12812)
- 部(12728)
- 国家社会(12070)
- 年(11868)
- 项目编号(11484)
共检索到136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雨珺 谭雪芳
作为一种媒介技术的表征,真实电影的成熟扩展了人类学影像的纪实功能和真实观。提出分享人类学理念的让·鲁什通过真实电影完成了人类学纪录片的实践转向,他以介入和采访刺激真实,以分享和反馈补充真实,以虚构和解构的手法讲述真实,其作品也由此展现出独特的纪实美学特征。
关键词:
真实电影 让·鲁什 分享人类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建桥
媒介技术的进步为教学提供多样化的手段,也引发教育学界关于“学习与媒介是否相关及如何相关”的学术争鸣。强媒介派认为,媒介技术会影响学生的认知加工过程,可以提高学习效益;弱媒介派认为,媒介技术不能提高学习效益,但是可能产生经济效益。进一步研究表明,媒介技术既不能带来学习效益,也不能产生经济效益,而是会引发学习范式的转型。当今时代正处在主导媒介从电子技术向信息技术转型的过渡期,信息技术正逐步开创一个有别于传统的新型学习范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将进一步廓清信息技术开创的新型学习范式。在媒介转型的过渡期,教育研究者需要警惕“后视镜思维”的干扰,运用前瞻性思维引领新媒介主导的学习范式转型。
关键词:
教学媒介 生成式人工智能 学习范式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刘珂 刘芮
[目的/意义]基于研究数量和研究内容,分析我国目前数字人文项目开发现状,探讨游戏化叙事对数字人文的驱动和变革作用及其应用于数字人文的可行性。[研究设计/方法]在梳理游戏化叙事概念及其核心要素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从叙事表达和媒介呈现两个维度总结目前在数字人文项目中体现的游戏化叙事理念。[结论/发现]提出数字人文游戏化叙事的实践路径,即挖掘特色文化基因、构建开放叙事文本、完善平台反馈机制、打造多元媒介矩阵。[创新/价值]游戏化叙事为数字人文项目开发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可丰富现有数字人文项目的开发理念和开发方式。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吴晓蓉
对教育人类学本土化问题的探讨,既与其是全球化还是本土化、抑或二者兼收并蓄的困惑有关,也与学科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危机意识有关。为使我国教育人类学实现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兼收并蓄、视域融合,并最终实现本土生长,本研究从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本土取向,研究方法和方法论的本土实践,学科体系和理论建构的本土探索,以及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本土诉求等角度,揭示了国内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本土实践历程。并在此基础上回答:教育人类学为何要本土化,以及如何本土化的问题。
关键词:
教育人类学 田野调查法 本土实践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大鸣
人类学因其理论与方法的独特性,逐渐被民族旅游研究所借鉴和吸纳,但在中国民族旅游的开发实践中却往往处于"非主流"的境地。人类学要想在中国民族旅游实践中享有更多的话语权,首要的任务就是用本学科的视角透视民族旅游,反思其进行中国实践时所面临的一些特定的问题,并积极推动和参与民族旅游开发的社会评估工作。其关键点在于:一是与政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和协调机制;二是客观审视民族旅游对族群文化和族群关系的影响;三是科学考量旅游开发与当地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关系。
关键词:
人类学 民族旅游 可持续发展 社会评估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纪元 周翠
自古至今,我国社会中就有追求"和谐"、"安定"的思想。公众期盼在国泰民安中求得稳定,在和平共处中实现和谐,在国家兴盛中确保家庭的和睦与个体的发展。进入到了新的历史时期,构建和谐社会也成为一脉相承下来的,国家奋斗的目标、政府努力的指引以及群众期盼的方向。如今,我们强调社会之和谐,这也需要以国家的强大、经济的发达为根基,同样也需要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卫静 刘静 凌世婷
[目的/意义]打破聚类分析法关系分析的固有模式,从关键词共现网络的结构出发,探讨关键词网络位置对技术间关联关系的影响。[方法/过程]基于ESI数据库2017年5月的更新数据,以电子信息领域的高影响力论文为研究对象,在对该领域进行宏观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结构洞和桥结构两种媒介角色理论,基于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电子信息领域内各技术的媒介角色,识别各技术之间的内在关联。[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研究、智能电网、功率控制、非线性系统、时间延迟、稳定性、同步技术等技术的媒介作用较重要,与多种技术存在关联,对电子信
关键词:
结构洞 桥结构 媒介角色 社会网络分析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浩然
马克思主义思想具有极为丰富的理论价值和颇为殷实的实践价值,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以及思想质料。通常意义上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研究,常以列宁提出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为维度进行划分。但随着对于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的研究,发现其人类学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整体思想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理论研究意义。故本文立足于《人类学笔记》思想,以人类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视角,试析马克思晚年将研究视域转为人类学理论研究的原因,分析马克思转向于东方社会理论研究的目的,不仅对于原始文本考察具有丰富的学术意义,同时也能够对于我国现当代社会发展建设提供颇有裨益的实践参考。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人类学笔记》 东方社会理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盛况
大学校园仪式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教育功能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关键在于我们对仪式的意义等缺乏文化学上的认识。仪式从表面上看主要是形式的演绎,但更深层次的是在表达特定共同体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追求。借助人类学对仪式的研究,我们试图重新理解大学校园仪式象征性、文化性、程式性的特征;重新还原大学校园仪式的功能,它关系到自我的确证、关系到知识的传承、关系到秩序的维系;改进大学校园仪式,要明确大学校园仪式的真正意义,把握大学校园仪式的共性特征,发挥大学校园仪式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人类学 仪式 象征性 自我确证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仇开域 夏翠娟
本文通过跨媒介叙事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两条路径,探讨了跨媒介叙事在数字人文研究与实践中的应用,并基于对具体实践应用项目的总结提炼,抽象出跨媒介叙事在GLAMs机构所提供的数字人文服务中的应用方法和路线,为多模态文化遗产的活化和传播提供新的思路。本文首先从跨媒介叙事的概念、特征入手,阐述其叙事方法及与数字人文研究范式的一致性及必要性,并对当前领域内跨媒介叙事的实践案例进行了分析,梳理了跨媒介叙事在数字人文领域中的应用现状、思路及当前问题。接着结合上海图书馆的碑帖、家谱及老唱片资源素材分别进行跨媒介叙事实践,从实际应用层面探索了通过跨媒介叙事进行数字人文叙事空间营建、活化文化遗产、促进知识普及、构建文化记忆的可行性。基于文献研究及实践经验总结,提出GLAMs机构数字人文服务中跨媒介叙事的应用方法和路线,并结合案例分析进一步探讨其可用性和通用性,以期对跨媒介叙事在数字人文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卫晓君 李波 张剑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可以简单概括为:人们正确认识和使用媒介的能力。在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主要体现在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解读和辨析的能力,使用和创新的水平以及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张永杰
一、应突出语言实践“1+X”跨媒介阅读之“跨”,不是抛开语文教材中的“1”去单纯阅读“X”,而是“1”与“X”的融合。如果停留在各种媒介中,而没有回到语言文字的运用,这样的“跨”就失去了语文学习的价值。二、应加强过程指导如果在“1+X”跨媒介阅读过程中缺乏教师的引导,就会使阅读流于形式和表面,从而走向浅层次阅读。教师要充分发挥在材料整合、
关键词:
阅读实践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朱靖江
影视人类学是人类学学科体系中的一门边缘性分支学科,长期以来,其教学体系非常薄弱,无论是学术水平、师资人员以及教学成果均差强人意。本文梳理了中国与海外多所大学的影视人类学教学理念与实践经验,提出发展影视人类学教育的必要因素:提升学科地位、建设教学体系、调整教研评价标准等。特别强调了影视人类学的教育前景,即拓展该学科在人类学与影视之间的学术空间与专业融合程度,最终将影视人类学的高等教育发展成融汇理论性与应用性、研究价值与职业专长的综合教学体系。
关键词:
影视人类学 教学 实践 专业融合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晓萍 Nelson Graburn 张鹂
文章指出,在当今世界,各学科都具有跨学科的特点。旅游人类学也如此。人类学与旅游学之间的关系不存在学科独立的问题,而应该是互补关系。人类学介入旅游研究已成为必然。唯有如此,旅游学才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旅游 人类学 跨学科 介入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海路
2009年5月,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滕星教授的学术专著《教育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本土经验与学科构建》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全书34.6万字,收录了作者有关教育人类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学术论文及相关访谈。该书按研究领域分为"理论篇"、"实践篇"和"访谈篇"三部分,共收入论文14篇、访谈6篇,文末附有教育人类学参考书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