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47)
- 2023(3907)
- 2022(2532)
- 2021(2151)
- 2020(1601)
- 2019(3372)
- 2018(3579)
- 2017(6988)
- 2016(3834)
- 2015(4315)
- 2014(4465)
- 2013(3948)
- 2012(3232)
- 2011(2758)
- 2010(2716)
- 2009(2536)
- 2008(2485)
- 2007(2323)
- 2006(2181)
- 2005(2199)
- 学科
- 济(16248)
- 经济(16231)
- 业(9985)
- 管理(9688)
- 企(7272)
- 企业(7272)
- 中国(7150)
- 农(6515)
- 业经(5693)
- 农业(4459)
- 发(4366)
- 地方(4152)
- 发展(3961)
- 展(3957)
- 方法(3744)
- 产业(3647)
- 理论(3282)
- 制(3260)
- 信息(3219)
- 财(3094)
- 总论(3064)
- 信息产业(3030)
- 体(2946)
- 化(2936)
- 学(2888)
- 数学(2882)
- 数学方法(2853)
- 银(2637)
- 银行(2632)
- 行(2520)
- 机构
- 学院(52932)
- 大学(52425)
- 济(21144)
- 经济(20705)
- 研究(18541)
- 管理(18424)
- 理学(15648)
- 理学院(15487)
- 管理学(15141)
- 管理学院(15053)
- 中国(13772)
- 京(11198)
- 科学(11165)
- 财(9594)
- 所(9142)
- 农(9129)
- 江(8526)
- 中心(8331)
- 研究所(8297)
- 范(7886)
- 师范(7807)
- 财经(7634)
- 业大(7406)
- 农业(7020)
- 经(6943)
- 经济学(6851)
- 北京(6847)
- 州(6766)
- 院(6715)
- 师范大学(6230)
- 基金
- 项目(35327)
- 科学(28129)
- 研究(26965)
- 基金(25385)
- 家(22108)
- 国家(21905)
- 科学基金(18886)
- 社会(17978)
- 社会科(16969)
- 社会科学(16964)
- 省(14000)
- 基金项目(13141)
- 教育(12042)
- 编号(11489)
- 划(11422)
- 自然(11025)
- 自然科(10791)
- 自然科学(10789)
- 自然科学基金(10581)
- 成果(9524)
- 资助(9208)
- 发(8337)
- 重点(8115)
- 化(8001)
- 课题(7900)
- 国家社会(7819)
- 部(7253)
- 创(7073)
- 项目编号(6961)
- 发展(6877)
共检索到810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张晶
艺术媒介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但一般认为,艺术媒介只存在于创作的外在表现阶段。这对于媒介在艺术创作的内在思维阶段的功能缺少认识。本文主张,媒介具有物性,却不能等同于材料,它是一种整体性的符号系统。在艺术家创作思维的内在阶段,媒介就是艺术构思的主要元素。文学家、艺术家以长期训练而获得的媒介感来感受外物、把握世界,并由此生成审美意象和内在的整体构型。呈现在艺术品中的情感是一种审美情感,而审美情感是由自然情感升华而致的。审美情感的获得,是离不开内在化的媒介的;反之,媒介在艺术思维中的运行,也是以审美情感作为动力的。
关键词:
艺术媒介 内在化 物性 审美情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施滋英
教育审美化是符合美育心理及其发展规律的。教育审美化能较大限度地实现以美育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既能满足学生们的审美需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开发学生们的审美潜能,提高审美素质,增强审美能力,提升审美价值。最终实现学生能够快乐学习、主动学习、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在生活中拥有善于发现美的能力,并且在寻找美的过程中获得快乐,最优化地实现教育审美化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
教育审美化 美育 教师 学生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勇 洪斌
追求美是人类的天性。图书馆在网页设计实践中逐渐产生了审美意识。网页设计的审美化能够改变网页的表现形式,从而改善读者对图书馆网站的使用体验。文章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图书馆等网站为例,发现和总结图书馆网页设计的审美化特点和趋势。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胡友峰
电子媒介时代审美范式发生了从"形象"向"拟像"的转型,导致了文学的异变。这种异变主要表现在文学形态从"读"转向了"看",文学功能从"文学性"转向"娱乐性",文学趣味从"精神性"转向"世俗性",文学理想从"审美救世"转向"娱乐消费"。这种异变引发了文学审美空间的变化。电子媒介时代文学走出异变的途径在于:摆脱媒介的形式偏好,面向文学的实践召唤;恢复文学的想象和形而上学功能;呼唤一种"尊灵魂"的文学创作原则。
关键词:
电子媒介 审美范式 转型 文学镜像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吴剑锋
日常生活产品经由当代设计艺术的包装源源不断地成为大众的主要审美资源,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我们所关注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实则就是日常生活用品的审美化,是一种经过"设计"的图像符号系统。形而上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仅靠抽象的概念灌输和说教实现,而应该在与中国民众日常消费生活的创造性融合中,通过触手可及、形象生动的形而下之器来"润物细无声"地达成,在审美认同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国家民族层面的文化认同。
关键词:
日常生活审美化 艺术设计 文化认同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彬
人类在构建知识社会的同时,也需要构建审美社会。图书馆在认知文化与审美文化之间具有纽带和桥梁作用。图书馆能够推动读者读书生活的审美化,促进知识社会与审美社会的融合,构建真正和谐美好的社会。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洁群 邹潇
自画像和自拍像都是建构人类自我形象的审美方式,都有记录真实的原初目的,都强调个人身份、自我意识的呈现。自画像自文艺复兴后真正作为一种绘画艺术出现在历史舞台,艺术家从隐身于画布之后到逐渐进入画面中心,是自我意识觉醒和艺术权力的表征;随着手机媒介的出现、大众的热情参与,自拍像成为一种大众表征自我、传达自我的传媒艺术。从镜子到芯片镜头的工具媒介变迁、从边框形式的固定到游移,自拍像解构了自画像时代艺术家建立的艺术威权,但同时也带来了身份的"误认"和个人的"缺席"。考察自画像和自拍像的审美嬗变,可以了解艺术媒介对人像艺术、社会以及个人生活体验产生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
自画像 自拍像 媒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邱欣
本文从审美经济的概念中梳理了企业品牌形象的"体验效用"和"符号消费"特性,从理论上把握了审美经济背景下的企业品牌形象设计新动向。
关键词:
企业 品牌形象设计 经济审美化形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邱欣
本文从审美经济的概念中梳理了企业品牌形象的"体验效用"和"符号消费"特性,从理论上把握了审美经济背景下的企业品牌形象设计新动向。
关键词:
企业 品牌形象设计 经济审美化形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波
情感适应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的重要维度,然而身在异乡的他们却面临着普遍的情感困局,空间迁移所带来的受排斥感和漂泊感,时间演进中的孤独感和迷茫感,成为了他们情感体验中的主要构成部分。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介以其可"移动"的特性与农民工的"流动"生存现状碰撞,从情感认同的建构、情感生活方式的形塑两个层面推动着他们的情感适应过程。新媒介的接触、使用与消费,不仅建构着新生代农民工的情感资本,新媒介自身也可以作为一种情感资本,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城市融入进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秉文
自从马歇尔1890年在其巨著《经济学原理》提出“外部经济”这个概念以来,经济学家们始终对市场的外部性(externalities)问题感兴趣。战后尤其是70年代以来,由于城市化、环境污染等一些社会问题不断加剧,学者们开始将外部性作为一个市场机制的缺陷来专门加以研究,形成了“外部性理论”。市场的外部性是指,当某厂商的经济决策经过非市场的作价手段直接地、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其它厂商的生产函数、成本函数(或效用函数)并成为后者自己不能加以控制的变量时,那么,对前者来说就有外部性存在。就是说,当私人成本与社会成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陈卫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许多人不可能顺从别的什么暗示和启发超过顺从媒介文化了。如果把媒介文化理解为正在媒介中栖居的那些意识形态以及时尚的潮流.就会发现.对于媒介文化的跟从是如此的自然,以至于这种顺从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是人们生活中向往和精心构筑的一部分。观察大家越来越相似的居住就可以得到支持的依据:如果对居住形态进行扫描,那个应当聚焦的位置,在日渐趋于相似的居室单元中的中心,每个家庭的起居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花家明
新媒体时代,出现了新兴的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人们对广告媒体这个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几乎任何东西都有可能成为广告媒体。新媒体时代的来临,给广告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广告 机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笑
大众媒介的社会价值对其经济价值的实现从多方面做出了内在限制。媒介的经济生存是以实现社会价值增长优势为理论前提的,同时,又以媒介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合理分立为实践前提,因为两者在人力资源要素等主要方面是分立的,导致了成本和收益结构上存在相应的客观差异,需要以相对独立的组织形态来追求各自利益目标的更高一致性。媒介社会与经济价值合理分立的基本原则是确保社会价值的主导作用和交易成本的最小化。"超级女声"成为2005年我国媒介产业的焦点事件,根本意义在于它对合理分立媒介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本文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国有媒介的经济生存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
大众媒介 超级女声 社会价值 交易成本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丁道勇
轶事记录表明,无论是口述时代、书写时代还是读图时代,对媒介的不同应用方式都起到过划分人群的效果。不同时代都出现过媒介鸿沟,媒介鸿沟不是数字时代的专利。教育一方面参与制造了各种媒介鸿沟,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各种媒介鸿沟形成干预。当前,新媒介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被普遍看好。然而,上述研究发现表明,媒介鸿沟不会因为技术更新而自动消失,劣势人群对于新媒介的态度进一步拉大了他们和优势人群之间的距离。带动人们放弃低劣的媒介应用方式是民主时代的教育技术派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
媒介鸿沟 口述时代 书写时代 读图时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