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67)
2023(6432)
2022(5494)
2021(5522)
2020(4318)
2019(10107)
2018(10209)
2017(17947)
2016(11065)
2015(12616)
2014(12750)
2013(11668)
2012(11271)
2011(10382)
2010(11086)
2009(10025)
2008(10261)
2007(9756)
2006(9064)
2005(8448)
作者
(28999)
(24059)
(23930)
(23020)
(15625)
(11541)
(11117)
(9338)
(9292)
(9172)
(8114)
(8018)
(7878)
(7789)
(7746)
(7528)
(7379)
(7377)
(7003)
(6995)
(6393)
(5984)
(5861)
(5708)
(5543)
(5473)
(5408)
(5405)
(4936)
(4855)
学科
(33094)
经济(33050)
管理(28540)
(27216)
(22949)
企业(22949)
教育(19935)
中国(16403)
(11398)
理论(10971)
(10765)
方法(10614)
(10319)
(9225)
数学(8333)
(8109)
数学方法(8039)
教学(7824)
业经(7717)
(7541)
贸易(7534)
地方(7471)
(7370)
技术(7127)
农业(7078)
(6924)
及其(6815)
政策(6269)
(6221)
银行(6215)
机构
大学(150572)
学院(147485)
研究(56603)
(53083)
经济(51487)
管理(49806)
理学(41427)
理学院(40834)
管理学(39898)
管理学院(39553)
中国(38170)
(34403)
科学(31887)
教育(31034)
(30311)
师范(30160)
(28529)
(27410)
(25864)
研究所(25385)
中心(24751)
师范大学(24435)
北京(23077)
(20470)
(20334)
(20245)
财经(20237)
技术(20221)
(18196)
职业(18139)
基金
项目(84135)
研究(71119)
科学(67288)
基金(56422)
(47450)
国家(46836)
社会(41062)
教育(40666)
科学基金(39234)
社会科(38490)
社会科学(38482)
(33708)
编号(32785)
成果(31266)
(30489)
基金项目(27512)
课题(26367)
资助(24148)
自然(23381)
自然科(22828)
自然科学(22824)
(22545)
自然科学基金(22408)
(20385)
重点(20213)
项目编号(19828)
(19811)
(19579)
规划(19324)
教育部(18126)
期刊
(67666)
经济(67666)
研究(58376)
教育(52957)
中国(42209)
(21063)
管理(20817)
(19561)
学报(18515)
科学(18053)
技术(17002)
大学(15761)
(15269)
金融(15269)
农业(13438)
职业(13194)
学学(12896)
业经(10380)
财经(10241)
经济研究(9944)
(9932)
论坛(9932)
(8909)
(8579)
图书(8515)
技术教育(8435)
职业技术(8435)
职业技术教育(8435)
国际(8034)
问题(7974)
共检索到253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凡卓  班建武  
媒介素养教育对于媒介时代的青少年偶像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功能上讲,它有利于增强学校偶像教育的针对性,破除青少年对偶像非理性的迷狂。在教育策略上,媒介素养教育认识、分析、反思和行动的教育模式,有利于提高偶像教育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军  徐宏伟  
偶像作为传统社会人们学习和崇拜的对象,一直起着道德教化和精神引导的功能。然而,信息社会伴随媒介异军突起,成为塑造偶像话语权的主力军,在商业利益和工具理性的驱逐下,偶像物化甚至异化为完全是消费的商品符码,从世俗滑向低俗,面临着严重的道德缺失,表现在道德认知的错位,道德责任的缺失和道德理想的旁落。而媒介道德的"低落",不仅会失去媒介的公信力,更直接带来社会价值观和道德的"滑坡"。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何洪武  
新的媒介传播的广度和速度是“图书”这种媒介所从未达到过的。然而,人们同时所进行的经验研究表明,图书在媒介领域中的地位是稳固的,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放心。与其它媒介相比较,图书有它的一些优点:读者可以自行决定在何时、何地、以何速度阅读图书,因此,它不可能简单地被其它媒介所取代,阅读文化还没有走入穷途末路。与根据统计调查的错误解释所作出的断言截然相反,经验的研究证明,即使在今天,阅读仍然是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青少年尤其如此。青少年在他们成长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佳佳  高若瑜  
我国教育改革中存在"为模式而改革""以模式代改革""用模式评改革"等模式崇拜现象,不仅使教育模式蒙受污名,而且损害了教育改革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在教育模式生产链上,教育工作者制造教育模式以完成改革任务,教育行政部门推广教育模式以展示改革成效,教育领域内外的利益相关者期待教育模式以解决具体问题。要避免教育改革中模式崇拜现象的泛滥,必须回归教育改革的本真路径,尤其要合理定位教育改革目标,有序推进教育改革进程,客观评价教育改革成果,探寻规范、科学和适切的教育模式。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陈仓  
当代“追星族”崇拜各种青春偶像。传统的中国人有偶像吗?回答是肯定的。稍加留意古典文学作品、历史典籍、古代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戏剧、曲艺,不难发现传统中国人崇拜的偶像。 明君。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东西周奴隶社会,再到秦汉至明清的封建社会,绝大部分人对世俗社会中人的是非观念停留在明君与昏君、忠臣与奸臣、顺民与刁民等个人素质的评价上。人民把国泰民安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缪青  
崇拜歌星与崇拜英雄缪青当社会上沸沸扬扬地谈论追星族时,一些少男少女理直气壮的反问,“不让我们追星。追什么?”的确,人生似乎总要有一点追求,问题在于追什么,是否要追到“发烧”的程度?由于年龄、学识、人生经历以及爱好的不同,人们对于追星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杜时忠等在《探索与争鸣》第7期撰文指出.中国社会长期涌动着一种渴望教育改变命运的激情。这些人将教育视为把握和改变命运的不二法门而顶礼膜拜。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教育崇拜"。社会上流行的对教育的迷信和崇拜,按照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闻学  
随着政府管制的逐步放松和市场的逐步放开,我国媒介产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做强做大做持久成为当下我国媒介企业的共同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的众多媒介企业依据各自的不同情况,不可避免地要解决如下一个或几个方面的战略挑战——快速增强自身的市场力量、克服跨媒体和跨行业经营的市场进入障碍、加快开发新产品与进入新市场的速度、降低新媒介产品开发的风险、实现多元化经营、避免媒介市场的过度竞争、学习和发展新的能力。从全球企业的经营实践来看,解决这些挑战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实施并购战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董彩婷  陈媛媛  
青少年上网玩游戏、看电视花费的时间大幅增加,这一现象逐渐成为了全社会担忧的问题。现有关于同伴效应的研究中还没有关于使用电子媒介同伴效应的研究。文章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3-2014学年七年级和九年级的随机分班数据分析青少年上网玩游戏和看电视的班级同伴效应。实证研究发现,上网玩游戏(看电视)的参与行为和花费时间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同伴效应,该结果在使用工具变量或伪回归等方式排除相关效应之后仍然稳健。进一步分析同伴效应的影响机制发现,同学关系越好,青少年上网玩游戏受同伴的影响越大,但该机制对看电视的同伴效应影响不显著。父母对子女上网玩游戏(看电视)的严厉程度并不能改变同伴的影响。异质性的分析发现,上网玩游戏的同伴效应在性别之间没有差异,女生看电视的行为受同伴的影响更大。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裕  张媛  唐薇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872名青少年为被试,探讨了媒介不良接触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结果显示:(1)媒介不良接触对青少年攻击行为具有正向累积影响,即攻击行为随媒介不良接触的增加而加速增加,呈二次曲线变化趋势;(2)道德推脱、道德认同和犬儒主义特征在媒介不良接触与青少年攻击行为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而道德推脱又在道德认同和犬儒主义特征与青少年攻击行为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郑欢  
金融广告在未来广告产业发展中,将日益突显出其作为新的投放增长点的趋势。然而作为广告产业发展的新领域,为避免其在发展过程中少走弯路,尝试以上海金融广告市场为例,分析目前金融广告投放的主要问题,提出未来发展的策略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姚江龙  魏捷  
高校推动内涵式发展,离不开稳定的内外部环境。近年来,高校既深受各种社会突发事件的投射与影响,也因内部建设不足而造成自身突发事件不断发生,不利于高校内涵建设。复合媒介环境是指在各类新兴媒介的普及和交替影响下形成的社会环境,其重要特征在于媒介影响力对社会的全方位渗透。高校作为知识分子的集聚地,各类媒介手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苏燕  李德民  
全媒体时代民众新媒介素养的提升策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体层面,提高自我教育意识,培养信息认知能力和管理能力、信息批判能力和使用能力、信息创造能力和传播能力。二是教育层面,形成民众新媒介素养培育的全面方案,理论上加强媒介素养理论研究,教学上创建包括基础媒介教育、专业媒介教育、公共媒介教育、职业媒介教育的新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实践上通过家庭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强化新媒介素养教育实践训练。内外结合,做好顶层设计,切实提升民众新媒介素养,推动全媒体的正确发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承元  
如果没有解决问题的意愿、思维和行动,管理工具学得再多再好,都无济于事。一、解构日本企业经营管理体系在日本管理学界,除了以提升员工素养为目标的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属原创以外,基本没有提出过原创管理思想、理论和体系。对于大多数管理思想他们都奉行拿来主义,但并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在落地实践和确保实效方面进行改良,最后能做的更好。其中,经营哲学思想源自中国,但在利他经营、关照供应商和帮助员工成长等方面,做得比国内企业好得多;目标管理源自美国,日本人把它改造为重视过程的方针管理机制,弱化目标和责任分解,强化策略和措施研究,效果远优于美国;QC和PM管理是源自美国的分析工具,日本人将之升级为TQC和TPM全员改善活动等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