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58)
2023(11688)
2022(9993)
2021(9875)
2020(8227)
2019(19033)
2018(18959)
2017(36139)
2016(19127)
2015(22239)
2014(21900)
2013(21354)
2012(19790)
2011(17579)
2010(17265)
2009(15819)
2008(15424)
2007(13567)
2006(11820)
2005(10469)
作者
(52130)
(43453)
(43320)
(41584)
(27676)
(20834)
(19792)
(17190)
(16867)
(15463)
(14872)
(14787)
(13702)
(13673)
(13421)
(13316)
(13171)
(12650)
(12647)
(12587)
(10825)
(10393)
(10348)
(10005)
(9779)
(9693)
(9446)
(9423)
(8690)
(8632)
学科
(79904)
经济(79720)
管理(54240)
(51183)
(42677)
企业(42677)
方法(39243)
数学(33538)
数学方法(33041)
中国(24576)
(22068)
(19837)
业经(17432)
(16901)
贸易(16890)
(16546)
(15310)
理论(14485)
(14372)
农业(13818)
(13523)
地方(12569)
(12113)
财务(12058)
(12050)
银行(12040)
财务管理(12026)
技术(11770)
(11531)
(11367)
机构
大学(269922)
学院(266736)
(115148)
经济(113024)
管理(105149)
理学(90691)
理学院(89734)
研究(88729)
管理学(88127)
管理学院(87622)
中国(70130)
(57086)
(52105)
科学(50955)
(42530)
中心(42279)
财经(41931)
(38864)
(38751)
(38436)
研究所(38386)
经济学(36480)
北京(36167)
业大(35864)
(35361)
师范(35044)
经济学院(32823)
(31823)
财经大学(31433)
(30286)
基金
项目(179656)
科学(143382)
研究(133999)
基金(133449)
(115409)
国家(114464)
科学基金(99423)
社会(88429)
社会科(83033)
社会科学(83007)
基金项目(70015)
(66643)
教育(63221)
自然(62721)
自然科(61389)
自然科学(61374)
自然科学基金(60297)
(57161)
资助(55122)
编号(53756)
成果(43768)
(41913)
重点(40114)
(37868)
(37594)
国家社会(37441)
教育部(36865)
课题(36372)
大学(35209)
人文(35153)
期刊
(123649)
经济(123649)
研究(80767)
中国(55249)
(41347)
管理(40073)
学报(38375)
科学(37445)
(35407)
教育(33057)
大学(31023)
学学(28768)
技术(25924)
(24358)
金融(24358)
农业(24104)
财经(21651)
经济研究(20102)
(18756)
业经(18306)
问题(16356)
(15047)
图书(14370)
世界(13770)
技术经济(13532)
(13521)
统计(13509)
国际(12889)
(12410)
理论(12050)
共检索到401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姜亦炜  
中国式逼婚正成为日常生活中一种重要的话语论述和实践,并屡次转化为公共话题,但归咎于过时的父母、无聊的亲属、八卦的朋友是不妥的,社会系统、社会结构可能才是真正干预和影响着个人行动的内在动力。通过社会干预的视角分析中国式逼婚不失为一种尝试。社会干预的内涵介于参与与强制之间,社会干预问题的存在是由于个人困扰与公众话题的区分,社会干预起始于孩童时代的干涉,成型于规训、惩戒与"剧班共谋"。婚姻中的社会干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关于婚姻的规范性知识体系从古代延续了下来,并与现代科学、医疗知识相结合延伸到日常生活中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跃生  
本文立足于档案资料 ,通过大量个案 ,观察 1 8世纪中后期中国社会中的婚姻论财现象。根据本项研究 ,不同的婚姻形式对财礼的要求标准和强度是不同的。在初婚过程中 ,由于礼节的讲究 ,财礼尚有一定的节制 (但总和婚姻费用并不低 )。而丧偶妇女再婚时 ,财礼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必须的 ,实际变成一种硬性要求。至于丈夫嫁卖妻子则演变为赤裸裸的婚姻交易。个案显示 ,妇女在当时婚姻市场上是短缺的。没有经济条件的男性往往不能适时婚配 ,甚至失去婚姻机会 ,从而使贫困家庭的人口增长受到制约。这表明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 ,人口的消极抑制是存在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马磊  
婚姻壁垒是测量不同社会群体通婚难易程度的重要指标。当前中国社会不同群体间的婚姻壁垒究竟有多高?以往研究虽有涉及,但未重点讨论并进行定量测量。文章利用20122013年"社会发展与社会建设"全国调查数据,测量不同教育水平、社会阶层地位和收入水平群体间的婚姻壁垒状况。对数线性模型和序列逻辑斯谛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教育婚姻壁垒最高的是男大女小的传统婚配年龄组;阶层婚姻壁垒的强度随着阶层地位的提升而增加;收入水平越高的男女双方结婚的概率越高,相比中等收入及以下群体,中高收入和高收入群体内部通婚概率更高。婚姻壁垒高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大鹏  
婚姻,从本质上讲是男女两性的社会结合。在古代社会,缔结婚姻的动机和目的主要是生儿育女、延续后代。我们的先人在漫长的婚姻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关于优生的科学认识,尽管这些认识还是感性的、不完整的,但仍不失为我国古代婚姻文化的宝贵遗产。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玉玫  
在现实生活中 ,保险已成为居民家庭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妥善解决婚姻关系中的保险问题越来越重要。为此 ,保险公司应大力普及保险知识 ,提高居民自我保护意识。立法机构应尽快完善法律、法规 ,保护夫妻双方合法权益 ,限制夫妻一方用共有财产购买保险时受益人的指定与变更 ,保险单中的一定权利纳入夫妻共有财产范围进行处理。另外 ,保险公司还应加强经营管理 ,积极防范道德和法律风险 ,从而保护被保险人的生命安全和利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清涟  
生活在当代,再也没有任何社会的基本单元比家庭受到的挑战更严重。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各个民族国家的家庭行为和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离婚率的上升正在使家庭陷入分崩离析之中。这一现象引起社会学家广泛的关注,对此作了不少解释。在众多著作中,号称"经济学帝国的最大殖民者"格雷·贝克的《家庭论》脱颖而出。1992年,贝克因其"将微观经济分析的领域扩大到包括非市场行为的人类行为和相互作用的广阔领域"而获得这一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用贝克的理论来解释人类的婚姻家庭确实有许多新的突破。婚姻市场的基本定理婚姻市场所表现的结果,并不是任一特定婚姻从单身到结婚之间的利得最大化,而是所有婚姻的总利得最大化。当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志刚,邓国胜  
性别比失调会形成婚姻挤压的社会问题。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性别比失调的现象。但是在增长型人口条件下通过夫妇年龄差的调整,这一问题并不十分突出。随着生育水平大幅度持续下降,近年来出生性别比问题值得重视。由于人口结构发生历史性转变,本文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对性别比及婚姻挤压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初步分析。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江求川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尤双林  
问题的提出 关于研究课题的深度与广度 中国生育率转变已被人口学者(邬沧萍1985)确认为比公认最快的日本更为迅猛。但对其独特性的理论探究则往往落在其后。 由于捕捉了过去一代人生育率与结婚率的历史巨变,1982年全国1‰生育率调查引出了中外学者大量的研究。多数作者着力于结婚率和生育率水平与趋势的测量和描述。有些作者泛泛地提到了生育率转变,但未将它作为一个系统变化的过程来处理。对生育率和结婚率波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倩倩  
随着打工经济发展与人口流动,农村婚姻市场形成和自由恋爱逐步兴起,由父母主导的传统"婚配"模式向子女自主选择的"婚恋"模式变迁。在开放的婚姻市场中,对婚姻资源的激烈竞争促使农民的婚姻责任发生了代际重塑,表现为子代在婚姻市场中负责恋爱找对象,父代承担婚姻消费支出。从"子代找得到"与"父代娶得起"两个维度分析农村婚姻缔结过程与光棍形成机制,可建构出农村的三种光棍类型。在紧张的婚姻形势下,为了应对婚姻压力,农民的家庭策略发生了重要变化:传统的小农家计模式难以应对婚姻的竞争性消费,倒逼农民主动进入务工市场;父代通过抬高婚姻支付来增加子代在婚姻市场中的竞争力;农民生育观念随着婚姻压力增大而改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曾毅  
生命表可分为“单减”生命表,“多减”生命表与“多增—减”生命表三大类。 “单减”生命表只有一个“存活”状态与一个“死亡”状态。这里的“存活”与“死亡”是广义的存活与死亡。例如喂奶生命表分析中的“存活”状态是指喂奶,“死亡”状态是断奶。“单减”生命表初始的队列人数只能以一种方式递减,不可能递增。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林明鲜  申顺芬  
本研究运用交换理论,以延边朝鲜族女性的涉外婚姻为例,探讨婚姻中的资源与交换之间的关系。1992年中国和韩国建交后,在延边朝鲜族社会里,社会经济资源匮乏的女性在涉外婚姻中将自身的“年轻”作为可利用的资源和韩国男性所拥有的“优越的居住资源”进行了交换。她们将涉外婚姻作为谋求经济稳定和改变社会经济地位的手段加以选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范黎波  周英超  杨震宁  
本研究对6家本土成长型企业分别被跨国公司并购进行多案例研究,从出售方的视角探索双方的"跨国联姻",揭示出一个在华跨国并购的"赘婿式"并购和"教练型"治理模式的理论框架模型。研究发现:在华跨国并购正如出售方"赘婿"而跨国公司"入赘"的过程,出售方获得收益并维持实际经营权以期获得长期回报,并购方则实现市场占有;而在并购后"教练型"治理的模式中,出售方从控制人转变为经理人,而并购方通过目标管理达到监管公司的目的。这既能实现业绩增长,又能使原有管理人员贡献自己的才能,从而实现双赢。另外,本文还探讨了结论的普适性。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丰龙  何深静  
文章利用2012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分析了当前中国不同地区居民婚姻匹配和婚姻迁移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目前中国的婚姻匹配和婚姻迁移主要发生在相同类型、相同地区和相同行政级别的户籍居民之间,说明户籍制度依然影响居民的婚姻选择范围和流动性。择偶梯度的婚姻匹配模式虽然比较常见,但主要表现为农村女性更容易"上嫁"到区位条件更好的地区。另外,婚姻匹配的空间模式主要受时代背景、个人能力和个人身体特征等因素影响。受教育水平和职务对提高男性在婚姻市场中的竞争力有积极作用,而受教育水平、职务、身高、外貌等因素能够增加女性"上嫁"的可能性。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谭琳  
婚姻模式、家庭结构和家庭成员在家庭和婚姻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出现了世界性的变革。在变革过程中,妇女问题是最突出、最复杂的问题。本文比较分析世界各地的妇女婚龄模式及其变化、男女结婚率、离婚率的差异,以及男女在家庭中的角色、责任及地位的差异和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