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12)
- 2023(10011)
- 2022(8388)
- 2021(8112)
- 2020(6839)
- 2019(15867)
- 2018(15358)
- 2017(29038)
- 2016(15120)
- 2015(17055)
- 2014(16293)
- 2013(15845)
- 2012(14352)
- 2011(12607)
- 2010(11797)
- 2009(10568)
- 2008(9833)
- 2007(7795)
- 2006(6352)
- 2005(5438)
- 学科
- 济(64540)
- 经济(64481)
- 管理(41209)
- 业(38294)
- 方法(33359)
- 企(30836)
- 企业(30836)
- 数学(30728)
- 数学方法(30384)
- 中国(18937)
- 农(15265)
- 财(15116)
- 贸(13959)
- 贸易(13952)
- 易(13743)
- 业经(12332)
- 学(10803)
- 农业(10013)
- 制(9933)
- 环境(9421)
- 务(9374)
- 财务(9343)
- 银(9327)
- 财务管理(9324)
- 银行(9321)
- 融(9096)
- 金融(9095)
- 技术(9029)
- 行(8971)
- 企业财务(8885)
- 机构
- 大学(204560)
- 学院(201134)
- 济(94159)
- 经济(92895)
- 管理(82256)
- 理学(72661)
- 理学院(71948)
- 管理学(70812)
- 管理学院(70428)
- 研究(67889)
- 中国(53282)
- 京(41835)
- 财(39532)
- 科学(38150)
- 财经(33218)
- 中心(32180)
- 经济学(31099)
- 所(30959)
- 经(30918)
- 研究所(28695)
- 经济学院(28248)
- 农(27713)
- 业大(27390)
- 北京(25942)
- 财经大学(25383)
- 江(25047)
- 院(24968)
- 范(24527)
- 师范(24284)
- 经济管理(22335)
- 基金
- 项目(147784)
- 科学(119637)
- 基金(113620)
- 研究(108012)
- 家(99185)
- 国家(98470)
- 科学基金(86088)
- 社会(73326)
- 社会科(69814)
- 社会科学(69801)
- 基金项目(59731)
- 自然(54741)
- 自然科(53616)
- 自然科学(53600)
- 自然科学基金(52672)
- 省(52666)
- 教育(49245)
- 资助(46162)
- 划(46004)
- 编号(41389)
- 部(34746)
- 重点(33070)
- 国家社会(32834)
- 成果(31948)
- 创(31291)
- 发(31157)
- 教育部(30687)
- 人文(29507)
- 创新(29408)
- 中国(29094)
共检索到2784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袁正 李玲
本文运用世界价值观调查(WVS)中国部分的数据,采用OLS、Ordered Logit和Ordered Probit三种估计方法,实证检验婚姻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计量结果表明,婚姻对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女性的婚姻幸福感要高于男性,孩子会降低婚姻的幸福感,收入会影响婚姻幸福感,低收入者相比中等收入者的婚姻幸福感下降,而高收入者与中等收入者的婚姻幸福感无显著差别。本文探讨了婚姻促进幸福感的两种机制,一是婚姻能增进健康对幸福感的促进作用,二是婚姻能增进工作的幸福感。
关键词:
生活满意度 WVS 收入 健康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袁正 李玲
本文运用世界价值观调查(WVS)中国部分的数据,采用OLS、Ordered Logit和Ordered Probit三种估计方法,实证检验婚姻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计量结果表明,婚姻对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女性的婚姻幸福感要高于男性,孩子会降低婚姻的幸福感,收入会影响婚姻幸福感,低收入者相比中等收入者的婚姻幸福感下降,而高收入者与中等收入者的婚姻幸福感无显著差别。本文探讨了婚姻促进幸福感的两种机制,一是婚姻能增进健康对幸福感的促进作用,二是婚姻能增进工作的幸福感。
关键词:
生活满意度 WVS 收入 健康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袁正 夏波
基于世界价值观调查(WVS)中国部分的数据,采用Ols、Ordered Logit和Ordered Probit三种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居民信任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信任对居民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越信任他人,幸福感越高。政府应该制定有效的措施治理诚信危机,重建社会信任,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人们幸福感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信任 幸福感 WVS 微观数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艾洪山 袁艳梅
本文基于我国WVS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因子法和逐步回归方法,深入分析了以积极的社会活动参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可信赖的组织环境等为表征的社会网络联系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居民自评的社会地位和社会阶层的提高是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渠道;第二,社会网络联系对居民幸福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突出表现在不仅政府信任因子对幸福感具有显著且稳健的正向影响.而且居民对社会上大多数人的一般信任也是提升幸福感的重要因子,现阶段其影响效应已经超过了经济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程度。
关键词:
社会网络联系 世界价值观调查 主观幸福感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蕾 肖有智
本文通过匹配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7)中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微观调查数据和碳排放数据,运用顺序Probit模型(Ordered Probit)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研究,并应用生活满意度法评估碳排放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即估算居民对降低碳排放水平的主观支付意愿。研究发现:碳排放水平和居民主观幸福感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居民对于降低碳排放水平的平均支付意愿为1374.922元;最后,通过初步探索微观渠道,可以发现,碳减排可被视为一种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点的公共物品,政府通过减少碳排放,将促进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并保持良好的心情,进而能够提升居民的主观幸福感。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鹏
基于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分析了互联网使用与我国城镇居民幸福感的关系。研究显示:控制相关变量后,互联网对城镇居民幸福感有显著促进作用,有序Probit和Logit模型及工具变量估计结果均支持了该结论。进一步分析发现互联网对幸福感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男性相比女性使用互联网对其幸福感具有更大的积极效应;互联网对幸福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中青年中,在老年人中并不显著。
关键词:
互联网 幸福感 城镇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靖 毛学峰 熊艳艳
本文基于微观调查数据,采用有序Logit模型,研究权益保障对农民工在打工所在地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权益相关变量确实会影响到农民工的幸福感,不同权益变量对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不同,而且相同权益变量对不同群体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也不同。分析表明,为农民工讨薪应该成为提高农民工幸福感的最重要的切入点,而其他权益因政策目标的侧重点不同在优先序上有所不同。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宏 明瀚翔 赵阳
本文根据生命周期假说和永久性收入假说,利用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问卷(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CHNS)的微观数据,采用ordered probit计量模型,从实证的角度重点考察永久性收入和房产财富如何影响居民的主观幸福感。研究发现,与当期收入相比,永久性收入和房产财富是居民主观幸福感更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永久性收入和房产财富的相对值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要大于这二者的绝对值。总体来说,永久性收入财富的幸福效应强于房产财富,但是这一结果存在城乡、性别及地区差异。这些经验发现可以为政府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生活幸福感提供了可靠的...
关键词:
永久性收入 房地产财富 主观幸福感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启志 李家山 周利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分析家庭负债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家庭未偿负债总额及异质性债务均会对居民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家庭债务通过闲暇、心理抑郁以及财务困境渠道抑制居民幸福感的提升。负债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异质性特征,而认知能力和金融素养的提高有助于缓解负债对居民幸福感的负面影响。研究结论能为理解我国居民幸福感提供证据,同时也为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福利水平提供参考。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周广肃 孙浦阳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首次从居民角度检验了互联网使用对幸福感的影响及机制,并且验证了互联网使用效果的个体差异性。在收入一定的前提下,互联网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主要是总体效果和间接效果:直接对居民的幸福感产生整体性影响,间接降低居民对于物质收入的主观看重程度。结果表明互联网的使用可以促进居民幸福的概率提升2.1个百分点,但降低了收入对于幸福感的正向作用。我们同时利用条件混合过程估计方法和工具变量克服了内生性问题,所得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的研究验证了居民个体差异性对于互联网作用的影响,发现互
关键词:
互联网 幸福感 物质收入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梦洁
本文从环境经济学的视角探讨了环境污染对于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绝对剥夺效应"和"相对剥夺效应",寻找增进居民幸福感的突破口,并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论表明:(1)环境污染通过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和社会活动对居民幸福感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绝对剥夺效应的存在。(2)环境污染对于不同收入水平群体幸福感的影响程度是不相同的,社会经济不利地位的群体因应环境污染承担了更大的福利损失,存在幸福感的相对剥夺。(3)环境规制能抑制环境污染对居民幸福感的绝对剥夺效应和相对剥夺效应,作为提高中国居民幸福感、促进居民福利公平性的突破口,这也是环境治理的民生意义所在。因此,政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周广肃 孙浦阳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首次从居民角度检验了互联网使用对幸福感的影响及机制,并且验证了互联网使用效果的个体差异性。在收入一定的前提下,互联网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主要是总体效果和间接效果:直接对居民的幸福感产生整体性影响,间接降低居民对于物质收入的主观看重程度。结果表明互联网的使用可以促进居民幸福的概率提升2.1个百分点,但降低了收入对于幸福感的正向作用。我们同时利用条件混合过程估计方法和工具变量克服了内生性问题,所得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的研究验证了居民个体差异性对于互联网作用的影响,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幸福感的显著效果主要存在于中等收入阶层、中等教育阶层、较少社会网络群体以及大中城市居民中。
关键词:
互联网 幸福感 物质收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储德银 何鹏飞 梁若冰
本文采用断点回归估计方法与2010-2012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库,全面审视了主观空气污染与居民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环保模范城市引起主观空气污染的改善显著提高了居民幸福感;在非模范城市内部,较低等级空气质量引起主观污染的恶化明显损害了居民幸福感;而等级为优和良的客观空气质量对居民幸福感并未产生不利影响;(2)分群样本研究进一步表明,主观空气污染的改善和恶化对居民幸福感存在非对称影响,即主观污染的改善对男性、高收入、城镇和东部地区居民幸福的提升作用较大,但主观空气污染的恶化对女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储德银 何鹏飞 梁若冰
本文采用断点回归估计方法与2010-2012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库,全面审视了主观空气污染与居民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环保模范城市引起主观空气污染的改善显著提高了居民幸福感;在非模范城市内部,较低等级空气质量引起主观污染的恶化明显损害了居民幸福感;而等级为优和良的客观空气质量对居民幸福感并未产生不利影响;(2)分群样本研究进一步表明,主观空气污染的改善和恶化对居民幸福感存在非对称影响,即主观污染的改善对男性、高收入、城镇和东部地区居民幸福的提升作用较大,但主观空气污染的恶化对女性、低收入、城镇和中西部地区居民的损害更为明显。因此,政府为提升居民福利不仅需要切实提高当地的空气质量,还需要改善居民对空气质量水平的主观感受。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学品 马永俊 刘响俊
追求幸福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家庭资产的配置对居民幸福感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的基础上,分析家庭金融资产和家庭非金融资产对家庭成员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家庭金融资产和家庭非金融资产均可以显著提升家庭成员幸福感,且家庭非金融资产更有助于提升家庭成员的幸福感;非户主的家庭成员会因家庭资产的增加更容易获得幸福感;家庭金融资产和家庭非金融资产具有明显的增收效应,可以通过增加家庭收入提升家庭成员的幸福感。基于此,推动家庭优化资产配置、加大创业就业扶持力度、优化社会保障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房价收入比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来自CGSS2017的微观数据
男人眼里的幸福婚姻
中国家庭金融投资行为与居民主观幸福感——基于CGSS的微观经验证据
婚姻挤压对中国农村不同群体安全感的影响——基于全国百村调查数据的分析
农村金融发展能有效提高农民幸福感吗?——基于CHFS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
农村能源贫困是否影响农户主观幸福感?——基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微观调查数据
贸易急剧扩张如何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基于中国社会调查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环境不平等降低了居民幸福感吗?——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公共转移支付提升了居民幸福感吗——基于微观参与行为与受益程度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