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58)
2023(4101)
2022(3512)
2021(3288)
2020(2674)
2019(6043)
2018(5785)
2017(10529)
2016(6143)
2015(7056)
2014(6959)
2013(6839)
2012(6803)
2011(6322)
2010(6508)
2009(6061)
2008(6020)
2007(5236)
2006(4741)
2005(4663)
作者
(19344)
(15823)
(15808)
(15305)
(10355)
(7788)
(7371)
(6337)
(6305)
(5954)
(5448)
(5427)
(5334)
(5300)
(5221)
(5124)
(4898)
(4824)
(4822)
(4676)
(4082)
(4028)
(4006)
(3807)
(3707)
(3696)
(3665)
(3559)
(3409)
(3281)
学科
(20809)
经济(20774)
管理(14285)
(11956)
(10279)
企业(10279)
(8230)
方法(7681)
中国(6175)
理论(6129)
数学(5996)
数学方法(5830)
(5376)
教育(5101)
(4680)
(4331)
金融(4330)
(4310)
教学(4298)
业经(4111)
(3830)
银行(3805)
(3689)
(3589)
贸易(3587)
(3483)
(3451)
(3225)
(3219)
农业(3206)
机构
大学(93111)
学院(88571)
研究(37683)
(32429)
经济(31629)
管理(26884)
中国(26477)
科学(24041)
理学(22720)
理学院(22333)
(21773)
管理学(21713)
管理学院(21549)
(20924)
研究所(19027)
(18062)
(15784)
(15719)
中心(15552)
师范(15470)
农业(14597)
北京(14476)
业大(14012)
(14011)
(13403)
师范大学(12960)
教育(12877)
财经(12026)
技术(11244)
(11115)
基金
项目(54972)
科学(41769)
基金(38663)
研究(38588)
(35658)
国家(35357)
科学基金(28216)
社会(22054)
社会科(20646)
社会科学(20635)
(20198)
教育(20008)
自然(19579)
基金项目(19514)
(19224)
自然科(19115)
自然科学(19106)
自然科学基金(18779)
资助(16886)
编号(15594)
成果(14539)
重点(13364)
(12805)
课题(12116)
(11457)
(11000)
计划(11000)
科研(10878)
教育部(10738)
大学(10734)
期刊
(38804)
经济(38804)
研究(32641)
中国(22006)
教育(20227)
学报(19063)
(15956)
科学(15524)
大学(14140)
学学(12746)
管理(12638)
(12043)
农业(11032)
(8184)
金融(8184)
技术(7471)
经济研究(6702)
(6488)
财经(6210)
图书(5808)
(5477)
世界(5159)
国际(5126)
业大(5029)
(4956)
(4574)
问题(4508)
职业(4473)
科技(4412)
书馆(4351)
共检索到145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永明  
威廉·派纳是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课程理论专家,不仅是因为他提出的课程理论主张具有创新性和划时代性,也因为他实际地组织和促进了国际性的课程理论研究,促进了课程理论研究的国际性对话与合作。派纳的课程理论是基于对美国课程现实与历史的反思,基于自己深厚的学识、广阔的视野和批判的思维建构起来的。区别于他所批判的工厂模式或公司模式的课程理论,派纳试图重构一种新的课程理论模式,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广场模式"。派纳强调复杂对话,强调课程的界域性,强调课程发展的历史性,强调课程主体性之发展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的,我们正需要以此为镜,反观我国的课程理论与课程改革。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尚金兰  冯加渔  
罗彻斯特会议的召开,北美课程领域开始了由"课程开发范式"到"课程理解范式"的范式转型。会议至今已有40余年,课程领域概念重建已发展到新的阶段。当年会议的主要组织者威廉·派纳教授对课程概念重建的历史、现状与未来问题接受了访谈。通过本次访谈,以期能对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一点启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雨亭  
存在体验课程是一种研究者、教师和学生以能够引起自我转变的方式来研究学校知识、生活史和主观意义之间的关系的自传研究方法,它包括回溯-前进-分析-综合四个研究步骤。研究者和教师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来理解自我,扩大自己内在自我的能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屠莉娅  
随着课程实践的丰富和理论的多元发展,课程研究在我国正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如何确立我国课程研究的知识基础,追踪其历史发展和现状,成为课程研究树立其学科地位、寻求学科合法性的迫切任务。此外,中国的课程研究该以何种姿态和方式参与复杂的国际对话,如何在国际课程研究共同体中明确自身定位,共同致力于课程领域的智力突破和学术发展,更是课程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本土和国际诉求。当北美的课程研究正经历着合法化危机,试图通过学科化和国际化寻求领域突破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对自身境况作出判断并采取行动呢?正如派纳所说,"提出这些问题是课程研究从领域内部和外部进行学科性对话的开始",也是引发我们思考和探寻未来之路的开...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汪霞  
派纳是课程研究领域具有国际影响的课程学家。本文着重探讨了派纳在对传统课程理论和学校教育实践持批判立场基础上所建构的课程的新理念。派纳认为传统的课程理论潜在地坚持了自然科学的"假设一演泽"逻辑,其背后隐藏的是否定人的自由意志和人类行动自主性的"工具理性"。为认识课程的本质,派纳提出从词源上去理解"课程",把它理解成"存在经验课程"。由此出发,派纳积极倡导课程研究中的自我履历方法。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派纳主张悬置实践。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洪涛  
通过对威廉姆森关于交易费用的界定、合同人的假设、交易维度及契约类型和治理结构等内容介绍和评价,并且概括了威廉姆森关于交易费用理论应用范围和领域,旨在客观地评价威廉姆森关于交易费用理论的学术贡献及其理论渊源及实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于玮  
2009年威廉姆森因其在企业边界方面的分析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文章梳理了他在经济组织方面的理论,先阐述其分析的基础,包括对个人行为的假定、分析的基本单位及契约作用的渠道,再进行离散经济结构替代方案的分析。通过刻画不同经济组织的特质,找出与不同交易类型匹配的组织形式,从而决定经济组织的边界。文章认为,威廉姆森的理论有其独创性与实践意义,但是分析过程中没有始终贯彻有限理性的假定,也不能解决横向一体化及多元化经营的现象,其分析思路也是单向的,不能完全确定经济组织的边界。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韩朝华  
根据交易关系持续时期的长短,可将各种交易过程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一次次分离的单独交易活动,也称“点交易过程”。它的内涵是当事人根据等价交换的原则,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交易完后,买卖双方各奔东西,以后是否再交易是不确定的。另一类是连续的长期性交易过程。交易当事人自主地确立长期协作的契约关系,在一定时期内反复多次进行交易。显然,前一种交易类型较之后一种类型更古老,后者只是前者的发展形态。古典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费方域  
交易、合同关系的治理和企业──威廉姆森交易成本经济学述评之二费方域威廉姆森认为,任何交易都是通过合同关系进行和完成的。这些合同,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还可以是默契的。但它们都包含规范交易如何进行的洽理条款。这些条款的内容,或详或略,或明或暗,...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俊鹏  
威廉·唐纳森先生谈他的中国之行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兼首席行政执行官威廉·唐纳森先生,于9用12日向首都新闻界畅谈了他此次率团来华访问目的.介绍了纽约证券交易所及其与我国交流情况。他说,他受中国证监会主席刘鸿儒教授邀请访问中国,感到非常激动和荣幸,...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雨亭  
派纳对美国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有诸多的批评:它是在对其公民进行错误的教育,正在进行的改革是"商业思维"式的改革,仍然把学校当成医治社会疾病的良药。他认为教育改革其实是社会政治危机的转移,教师被当作了替罪羊。他建议在受右翼反动分子和迷恋商业的政客们折磨的教育梦魇中,教师们应该培养自我反思的和跨学科的能力。研究者应该意识到课程是"复杂的会话";研究者与教师之间是顾问和合作者的关系。课程研究者应该反对学术职业主义,做一个私人公共知识分子。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舒国宋  
全纳教育的发展要求有一种新的课程观,即全纳教育课程现。全纳教育课程观正是在全纳教育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全纳教育的课程观不同于传统教育的课程观,它对学习的定义、课程文化、课程的灵活性和课程的开发等赋予了一种全新的理念。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关力  
威廉·大内是日裔美国管理学家,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他于七、八十年代提出了一种他称之为Z理论的组织发展理论。 Z理论认为,组织发展的关键是,创造出一种组织环境或组织气氛,使碍生产率高的团体得以产生和发展。以前的一些管理理论大都是从企业管理当局同职工是对立的这一基本前提出发的。其实,它们可以是一致的。企业管理当局同职工的积极性能够溶为一体。大内认为,典型的美国企业组织存在着许多阻碍生产率提高和职工要求得到满足的因素。他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费方域  
契约人假定和交易成本的决定因素──威廉姆森交易成本经济学述评之一费方域O·E·威廉姆森的主要成名作有(市场、层级、分析和反托拉斯的含义)(1975年)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1985年)。他对交易成本经济学的企业理论所作的综合,使该理论同委托一代理理...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费方域  
交易成本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之比较──威廉姆森交易成本经济学述评之四费方域交易成本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是研究经济组织的两种不同的理论或方法,还是同一种方法或理论的两种不同的称谓?如果县前一种情况的话,它们之间是相互补充,还是相互替代关系?它们有哪些异同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