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99)
- 2023(14178)
- 2022(12465)
- 2021(11594)
- 2020(9770)
- 2019(22373)
- 2018(22272)
- 2017(42891)
- 2016(23659)
- 2015(26283)
- 2014(26284)
- 2013(25970)
- 2012(23796)
- 2011(21355)
- 2010(21265)
- 2009(19525)
- 2008(19184)
- 2007(16822)
- 2006(14568)
- 2005(12945)
- 学科
- 济(88367)
- 经济(88238)
- 管理(71258)
- 业(66223)
- 企(56203)
- 企业(56203)
- 方法(41556)
- 数学(35817)
- 数学方法(35399)
- 财(25771)
- 农(23841)
- 中国(22527)
- 学(21235)
- 制(20981)
- 业经(20624)
- 地方(16598)
- 务(16434)
- 财务(16363)
- 财务管理(16329)
- 理论(15672)
- 农业(15643)
- 企业财务(15560)
- 贸(15242)
- 贸易(15235)
- 技术(15175)
- 易(14803)
- 银(14611)
- 体(14585)
- 环境(14548)
- 银行(14548)
- 机构
- 大学(337230)
- 学院(334045)
- 管理(131173)
- 济(128510)
- 经济(125611)
- 理学(114445)
- 理学院(113080)
- 研究(112035)
- 管理学(111026)
- 管理学院(110415)
- 中国(81195)
- 科学(71982)
- 京(71636)
- 财(61485)
- 农(59077)
- 所(57040)
- 业大(54003)
- 研究所(52202)
- 中心(50079)
- 财经(49068)
- 江(48715)
- 农业(46730)
- 北京(44632)
- 经(44632)
- 范(43660)
- 师范(43170)
- 院(40283)
- 州(38987)
- 经济学(38408)
- 财经大学(36722)
- 基金
- 项目(233577)
- 科学(183544)
- 基金(170254)
- 研究(167393)
- 家(149800)
- 国家(148583)
- 科学基金(127110)
- 社会(104879)
- 社会科(99352)
- 社会科学(99326)
- 省(91622)
- 基金项目(90941)
- 自然(84540)
- 自然科(82543)
- 自然科学(82522)
- 自然科学基金(81056)
- 划(77508)
- 教育(77237)
- 资助(69622)
- 编号(67232)
- 成果(54984)
- 重点(52377)
- 部(51449)
- 创(48825)
- 发(48589)
- 课题(46585)
- 创新(45585)
- 科研(45018)
- 制(44278)
- 教育部(43868)
- 期刊
- 济(138504)
- 经济(138504)
- 研究(96862)
- 中国(64544)
- 学报(59090)
- 农(53641)
- 科学(52377)
- 管理(47737)
- 财(47391)
- 大学(44216)
- 学学(41770)
- 教育(37620)
- 农业(36882)
- 技术(27527)
- 融(27202)
- 金融(27202)
- 财经(24175)
- 业经(22306)
- 经济研究(21628)
- 经(20523)
- 业(18518)
- 问题(17959)
- 科技(17075)
- 版(16775)
- 图书(16604)
- 理论(16215)
- 业大(15762)
- 技术经济(15340)
- 实践(14864)
- 践(14864)
共检索到4799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芳 蔡豪亮 刘文豪 陈志刚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姜黄素与大豆7S、11S蛋白质结合后,溶于天然低共熔溶剂(NADES)以改善姜黄素水溶性低、稳定性差的缺陷,并揭示姜黄素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将姜黄素与实验室自提大豆7S、11S蛋白结合,确定姜黄素与蛋白质结合的最优条件;将结合物溶于制备的6种NADES中,考察结合后姜黄素的光、热稳定性;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合后姜黄素对蛋白质的结构影响并采用荧光光谱法分析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与大豆7S、11S蛋白结合后的姜黄素在NADES中的光、热稳定性均有所提高。姜黄素与大豆7S、11S蛋白的结合强度均较弱,且姜黄素与大豆7S、11S蛋白间为静态猝灭,生成了摩尔比约为1∶2的不发光的复合物,同时,姜黄素与蛋白质的结合引起蛋白质部分二级结构的展开与折叠。[结论]姜黄素与大豆7S、11S蛋白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善姜黄素水溶性低、稳定性差的缺陷,且制备的蛋白质材料可能被用作新型药物载体。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宇 汪芳 翁泽斌 宋海昭 沈新春
【目的】探究从大豆分离蛋白双酶分步酶解产物中分离促成骨细胞增殖肽的工艺,为大豆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促成骨细胞增殖活性作为测定指标,选用木瓜蛋白酶酶解大豆分离蛋白(SPI),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木瓜蛋白酶酶解产物对成骨细胞的促增殖活性。采用pH-Stat法检测水解时间为1、2、3、4、5和6 h的木瓜蛋白酶酶解产物的水解度,并检测相应水解时间的酶解产物对成骨细胞的促增殖活性。然后分别采用截留分子量为30 kD和10 kD两种超滤膜对活性较高的酶解产物进行超滤,并测定各超滤组分对成骨细胞的促增殖活性。再将具有较高促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的超滤组分分别在0.5、1、1.5、2和2.5 h进行碱性蛋白酶酶解,并检测相应水解时间的酶解产物对成骨细胞的促增殖活性。然后选用交联葡聚糖(Sephadex G-15)对具有较高促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的酶解产物进行分离,并检测各分离组分对成骨细胞的促增殖活性。最后,对各分离组分进行氨基酸分析,并采用质谱(ESI-TOF MS/MS)对最高促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的分离组分进行结构鉴定,并筛选出具有较强促成骨细胞增殖的大豆活性肽。【结果】在浓度为200μg·mL~(-1)时,木瓜蛋白酶酶解物对成骨细胞的促增殖活性随着酶解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强,当酶解时间为5 h时达到最高促增殖活性((118.24±2.73)%)。木瓜蛋白酶酶解产物经超滤分离、碱性蛋白酶酶解和凝胶过滤色谱分离后,对各分离组分进行氨基酸分析并筛选得到对成骨细胞具有最强增殖活性的组分F3,该组分的成骨细胞增殖率为(125.80±2.94)%,且F3中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等疏水性氨基酸以及芳香族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分。进一步通过质谱鉴定出F3主要由10个肽段组成。其中,DAMDGWFRL、GQTPLFPR、ADFYNPK、KDWYDIK的疏水性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以及必需氨基酸占比较高。对上述4个肽段进行活性测定,发现GQTPLFPR的促成骨细胞增殖活性最强,在浓度为100μmol·L~(-1)时,其成骨细胞增殖率为(129.11±3.12)%。【结论】采用双酶分步酶解结合超滤和凝胶过滤色谱等蛋白分离纯化技术,从大豆分离蛋白中分离纯化出了具有较强促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的多肽,为促成骨细胞增殖活性肽的制备和应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吴志刚 雷洪 杜官本 王辉 席雪冬 曹明 沈高丽 熊文
为了提高刨花板用大豆Glycine max蛋白基胶黏剂的内结合强度和耐水性,在碱、尿素共同作用的大豆蛋白与酚醛树脂共聚(SPF)反应的基础之上,研究了在共聚之前经过交联的SPF与未经过交联的SPF对刨花板力学性能和吸水厚度膨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共聚之前经过交联的SPF胶黏剂刨花板24 h吸水厚度膨胀率满足国家标准GB/T 4897.3-2003中潮湿环境下的结构用板要求(≤10.0%)。其中,酚醛预聚液作为交联剂,刨花板内结合强度值满足标准中干燥状态下使用的家具及室内装修用板要求(≥0.40 mPa)。2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交联剂主要与豆胶的伯胺反应,通过加成反应接到...
关键词:
木材科学与技术 刨花板 豆胶 交联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强 张世锋 李建章
为解决纤维板生产中使用脲醛树脂胶黏剂引起的甲醛环境污染问题,该文对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在纤维板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实验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热压温度、热压时间、施胶量、纤维含水率4个因素对纤维板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静曲强度、内结合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①纤维板的甲醛释放接近0;②采用合理的工艺参数,纤维板性能指标可达到国家标准要求;③最佳工艺参数为:热压温度180℃,热压时间25 s/mm,施胶量14%,含水率16%;④最佳工艺下纤维板静曲强度为29.02 MPa,内结合强度为0.74 MPa。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桑子涛 张世锋 李建章
该文利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热压温度、热压时间、热压压力和施胶量对使用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制造的杨木胶合板胶合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①在130~160℃热压温度范围内,随着热压温度的增加,胶合板胶合强度显著增大。②在30~60 s/mm热压时间范围内,胶合板胶合强度随热压时间的增加呈上升趋势。③在0.6~1.0 MPa热压压力范围内,胶合板胶合强度随热压压力的增加几乎呈直线上升;热压压力超过1.0 MPa后,胶合板胶合强度的增加趋势有所减缓。④双面涂胶量为310 g/m2时,胶合强度达到最大值。由此得出较佳工艺参数为:热压温度160℃,热压压力1.2 MPa,热压时间60 s/mm,双面施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熊晓辉 沈昌 沈爱光
利用豆粕为主要原料,接种筛选所获灵芝菌株进行发酵,获得成熟发酵液,其湿菌体含量为32%,蛋白含量为4.0%,脂肪含量0.41%,灵芝多糖含量0.38%。经调配试验表明,该发酵液具有良好的加工性,可调配成色泽宜人,口感良好,营养保健功能较高的蛋白饮品。
关键词:
灵芝 深层发酵 大豆蛋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我国当前大豆资源短缺,如何提高饲料中大豆利用效率成为动物营养研究者关注的问题。我校李德发教授主持完成的"大豆蛋白与抗营养因子检测技术体系研究",为大豆种质选育、饲料抗原性分析、大豆加工工艺改进及饲料配方设计提供了成熟技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琦 庞赛 左继红 崔政伟
【目的】针对常规酶解反应所需时间较长,研究了微波辐射对蛋白酶水解蛋白质的影响,为蛋白的工业化快速酶解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木瓜蛋白酶水解大豆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用自行设计的微波辐射-蛋白酶催化反应器,在不加微波和480W微波功率条件下(微波功率密度为4W/g),采用木瓜蛋白酶水解大豆蛋白,用甲醛滴定法测试水解液中氨基酸含量,比较2种条件下的水解效果,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2种条件下水解液中氨基酸的组成。【结果】不加微波条件下氨基氮含量达到0.535 5g/L需要水解5h,而在480 W微波辐射下水解1h,氨基氮含量就达到了0.568 7g/L,反应速率提高了5倍以上。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
关键词:
木瓜蛋白酶 酶解 微波辐射 大豆蛋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灵 张正茂 张艳东 宋社果
以陕168,3-2,普冰143,31-1-12和981共5个不同品种(系)的小麦粉为原料,以大豆蛋白为添加剂制作冷冻水饺,研究大豆分离蛋白对冷冻水饺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蛋白对冷冻水饺质量有显著影响,对不同品种(系)小麦粉水饺的影响不同;添加适量大豆蛋白,可使陕168,普冰143,31-1-12,981小麦粉水饺的冻裂率和烹煮损失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使3-2小麦粉水饺的冻裂率和烹煮损失率升高;添加大豆蛋白能明显改善3-2,31-1-12,981小麦粉水饺冷冻后和煮后外观、口感、耐煮性及饺子汤特征;添加大豆蛋白虽对陕168水饺口感和普冰143水饺汤特征无明显影响,但可明显改善其他感官指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铭宣 刘梦杰 王晋 虞德兵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姜黄素对由热应激引起的蛋鸡肝脏抗氧化性能损伤的影响。[方法]以南京盘滁机械化养鸡场提供的180只280日龄海兰蛋鸡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Control)饲喂基础饲粮,环境温度为24±2℃;热应激组(HS)是基于对照组的基础上每天维持热应激6h以上,环境温度为34±2℃;姜黄素组(HS+CUR)是在热应激组的基础上,饲喂基础饲粮中添加150mg·kg~(-1)姜黄素的试验饲粮;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为了探究姜黄素对热应激蛋鸡肝脏的保护作用,采集蛋鸡肝脏组织样利用TMT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蛋鸡肝脏蛋白质差异表达。[结果]首先检测了蛋鸡肝脏的抗氧化功能,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热应激组与对照组相比肝脏sod1和gpx1的表达极显著降低(P<0.01),cat表达显著降低(P<0.05);在添加姜黄素后可以极显著增加肝脏sod1和gpx1表达(P<0.01),显著增加cat表达(P<0.05)。TMT (TandemMassTags)蛋白组学分析共检测到5039个蛋白,其中4235个具有定量信息,结果显示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脂质和葡萄糖代谢,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炎症反应等生物进程;主要参与的途径有PPAR信号通路,过氧化物酶体,脂质代谢,细胞色素P450,生物合成以及脂肪细胞因子信号通路等。进一步的,我们选取15个显著表达的差异蛋白进行在基因水平上的验证,结果表明基因水平和蛋白组学分析结果一致。[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补充姜黄素可以缓解蛋鸡由热应激引起的肝脏氧化应激以及与脂质代谢相关生物学过程。
关键词:
热应激 肝脏 氧化应激 脂质代谢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智峰 王蕾 刘羽佳 丁红研 王志 李思婷 王承智 李玉 王希春 吴金节
[目的]研究β-伴大豆球蛋白通过核因子-κB(N F-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c-Jun N端激酶(JNK)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对猪肠上皮细胞(IPEC-J2)造成损伤的差异,为探索β-伴大豆球蛋白引发仔猪肠道黏膜损伤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β-伴大豆球蛋白体外诱导IPEC-J2损伤,试验设对照组T0(猪肠上皮细胞不做处理),试验组T1 (加入5 mg/mLβ-伴大豆球蛋白)、T2(加入5 mg/mLβ-伴大豆球蛋白+1μmol/L NF-κB抑制剂二硫氨基甲酸肽吡咯烷(PDTC))、T3(加入5 mg/mLβ-伴大豆球蛋白+1μmol/L iNOS抑制剂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T4(加入5 mg/mLβ-伴大豆球蛋白+1μmol/L JNK抑制剂SP600125)和T5(加入5 mg/mLβ-伴大豆球蛋白+1μmol/L p38抑制剂SB202190),处理24 h后观察细胞结构,测定各组细胞活性及细胞因子NO、TNF-α、IL-10、IFN-γ含量,细胞损伤相关基因NF-κB p65、iNOS、JNK、p38及其编码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IPEC-J2中加入5 mg/mLβ-伴大豆球蛋白24 h后,细胞数量减少,线粒体改变,染色质边集,细胞活性显著下降(P<0.05),NO、TNF-α、IFN-γ含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而IL-10含量极显著减少(P<0.01),NF-κB、iNOS、JNK、p38蛋白表达量极显著上升(P<0.01);加入抑制剂后,细胞活性显著提高(P<0.05),细胞结构趋于完整和规则,IL-10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而NO、TNF-α、IFN-γ含量极显著减少(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立君 李里特 张晓峰 辰巳英三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 ,对豆浆中的 2种主要大豆蛋白质β伴大豆球蛋白 (7S球蛋白 )和大豆豆球蛋白 (11S球蛋白 )的变性温度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豆浆中 7S球蛋白的变性温度为 (70± 2 )℃ ,11S球蛋白的变性温度为 (90± 2 )℃ ;豆浆中固形物的质量分数 (5 .76~ 10 .37 )与 7S球蛋白和 11S球蛋白的变性温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加热到 70℃时 ,7S球蛋白变性 ;当加热到 95℃时 ,7S球蛋白和 11S球蛋白都发生了完全变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曹明 吴志刚 杜官本 雷洪 郭秀华 张本刚
以高浓度甲醛制备摩尔比1.1∶1的脲醛树脂(UF),以降解后的大豆蛋白(DS)为改性剂,并在UF"碱-酸-碱"制备工艺的三个阶段分别加入不同比例的DS进行改性,以增强脲醛树脂的胶合强度。研究结果表明:1相对于普通低摩尔脲醛树脂,高浓度甲醛制备的脲醛树脂固体含量和黏度显著提高,游离甲醛变化不大,但胶合强度提高64%。2高浓度甲醛和DS制备UF:在第一个阶段,加入5%或10%的DS制备的UF胶合强度进一步提高近7%,游离甲醛变化不大;在第二个阶段,加入DS制备的UF胶合强度很低且树脂稳定性差;在第三个阶段,加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乃松 艾庆辉 王道尊
近年来,用来源广泛的大豆制品(豆粕、全脂豆粉、大豆蛋白)替代水产动物饲料中鱼粉作为蛋白源的研究已成为有关学者关注的热点。Shimeno等[1995]分别用生豆粕、熟豆粕、熟化全脂豆粉、膨化豆粕、大豆浓缩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大豆酶解蛋白替代红鱼粉对进...
关键词:
欧洲鳗,配合饲料,大豆蛋白,鱼粉,替代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袁敏 邢继红 王莉 葛伟娜 郭棣 张岚
【目的】研究拟南芥开花抑制因子TFL1与2个GRFs家族成员GRF4和GRF7之间的互作关系,为进一步解析TFL1抑制植物开花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拟南芥cDNA作为模板,利用基因特异性引物,克隆TFL1、GRF4和GRF7,分别连接入门载体pCR8,经菌落PCR扩增和测序鉴定分别获得这3个基因的入门载体TFL1-pCR8、GRF4-pCR8和GRF7-pCR8。利用LR重组的方法将上述3个入门载体分别与目标载体pGADT7和pGBKT7重组获得酵母双杂交试验载体TFL1-BD、GRF4-AD和G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