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43)
- 2023(9946)
- 2022(8960)
- 2021(8491)
- 2020(7184)
- 2019(16820)
- 2018(16917)
- 2017(32512)
- 2016(18062)
- 2015(20434)
- 2014(20397)
- 2013(20056)
- 2012(18530)
- 2011(16652)
- 2010(16582)
- 2009(14974)
- 2008(14643)
- 2007(12543)
- 2006(10957)
- 2005(9280)
- 学科
- 济(68053)
- 经济(67971)
- 管理(49401)
- 业(46569)
- 企(39370)
- 企业(39370)
- 方法(34732)
- 数学(29849)
- 数学方法(29353)
- 学(18885)
- 农(17337)
- 中国(16013)
- 财(15983)
- 业经(14716)
- 地方(13385)
- 理论(12698)
- 和(11971)
- 农业(11698)
- 贸(11429)
- 贸易(11424)
- 易(11051)
- 环境(10954)
- 技术(10917)
- 制(10640)
- 务(10599)
- 财务(10536)
- 财务管理(10514)
- 企业财务(9958)
- 教育(9844)
- 划(9662)
- 机构
- 大学(259994)
- 学院(256336)
- 管理(102239)
- 济(92424)
- 经济(90220)
- 理学(89639)
- 理学院(88594)
- 研究(86727)
- 管理学(86660)
- 管理学院(86233)
- 中国(60882)
- 科学(59446)
- 京(56074)
- 农(46545)
- 所(45175)
- 业大(43568)
- 研究所(42028)
- 财(40853)
- 中心(38085)
- 农业(37013)
- 江(36235)
- 北京(35264)
- 范(35013)
- 师范(34614)
- 财经(33873)
- 院(31542)
- 经(30768)
- 州(29780)
- 技术(28309)
- 师范大学(28208)
- 基金
- 项目(184716)
- 科学(143266)
- 基金(132852)
- 研究(129780)
- 家(118194)
- 国家(117262)
- 科学基金(99086)
- 社会(78122)
- 社会科(73859)
- 社会科学(73835)
- 省(72530)
- 基金项目(71310)
- 自然(68094)
- 自然科(66502)
- 自然科学(66483)
- 自然科学基金(65242)
- 划(62236)
- 教育(59481)
- 资助(55666)
- 编号(52561)
- 成果(42743)
- 重点(41501)
- 部(39801)
- 发(38490)
- 创(37968)
- 课题(36450)
- 科研(36060)
- 计划(35837)
- 创新(35432)
- 大学(33738)
共检索到3558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瑞敏 李湘洲 张胜
为比较研究姜黄油的四种提取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超临界CO2萃取法、超声波辅助法和索氏回流法提取姜黄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所得姜黄油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不同方法获得的姜黄油外观和成分均存在差异,超临界法和超声法提取获得的姜黄油质量较好。超临界法与水蒸气蒸馏法中获得的姜黄油中姜黄酮含量较多(分别为35.46%、29.31%),而超声法与索式提取法获得的姜黄油中芳姜黄酮含量较多(分别为28.94%、32.15%)。综合比较后认为,超临界CO2萃取法和超声辅助提取法是姜黄油提取较为适宜的方法,此外可依据目的成分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
关键词:
姜黄油 GC-MS 提取方法 化学成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艳鹤 王成章 叶建中 周昊
为了找出适宜的漆蜡萃取条件,进行了热回流萃取漆蜡的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并采用GC-MS色谱分析了陕西野漆树和江西引种日本野漆树中漆蜡脂肪酸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漆蜡萃取的优化工艺条件为石油醚萃取、回流温度80℃、固液比1∶20、萃取时间60min、提取2次;两个产地的漆蜡主要由棕桐酸、油酸和硬脂酸等脂肪酸甘油酯组成,三者之和大于70%,同时都含有十三烷二酸、甘二烷二酸和二十烷二酸;陕西漆蜡中,二元酸含量为8.256%,引种的日本漆蜡二元酸含量为14.097%。
关键词:
漆籽 漆蜡 提取工艺 二元酸 化学组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卢声仙 何铁光 王爱勤 黄岛平 韦柱杨 张向军
采用水浴回流、索氏、超声3种不同方式及甲醇、乙醇、氯仿、丙酮等不同溶剂对铁皮石斛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并对提取物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比较。结果表明,以甲醇为溶剂、水浴回流4h的提取效果最佳,铁皮石斛的色谱信息较为丰富,色谱峰数较多,峰值较高。此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作为铁皮石斛HPLC指纹图谱建立的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化学成分 提取 HPLC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芳 Yaru Song Howard Holness Kevin O’Shea
【目的】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山苍子油提取效率与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通过GC-MS分析,研究山苍子油成分构成与抗氧化活性的内在关联,分析山苍子油抗氧化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方法】采用液液萃取(分别加以超声波与磁化辅助处理)、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以及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山苍子油,DPPH法比较不同提取方式对山苍子油抗氧化活力的影响,GC-MS分析山苍子油的主要成分,并以1,4-二溴苯为内标,采用面积归化法解析主要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山苍子油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液液萃取法的提取效率与山苍子油抗氧化活性最高,超声波辅助处理油得率最高,为26.3%,磁化辅助处理抗氧化活性最优,达到31.22 mg·m L-...
关键词:
山苍子 GC-MS 提取 抗氧化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谭云 黎继烈 吴红 申爱荣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提取的缬草精油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差异,为缬草精油的质量控制及深度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缬草根为原材料,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CO_2萃取法和亚临界丁烷萃取法提取缬草精油,再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提取的3种缬草精油分别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并结合清除DPPH、OH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评价3种缬草精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3种方法提取的缬草精油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差异明显,提取的3种缬草精油共鉴定出87种化合物,主要为烯类、醇类、酯类和醛类化合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缬草精油(SD)鉴定出52种化合物,其中烯类化合物31种,相对含量为46.34%;醇类化合物10种,相对含量为12.23%;酯类化合物4种,相对含量为30.55%。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的缬草精油(SFE)鉴定出79种化合物,其中烯类化合物29种,相对含量为30.81%;醇类化合物17种,相对含量为13.38%;酯类化合物13种,相对含量为35.59%;醛类化合物11种,相对含量为7.88%。亚临界丁烷萃取法提取的缬草精油(SBE)鉴定出57种化合物,其中烯类化合物27种,相对含量为27.90%;醇类化合物9种,相对含量为16.20%;酯类化合物9种,相对含量为38.06%。3种缬草精油均含有乙酸龙脑酯、龙脑、氧化喇叭烯(Ⅰ)、百秋李醇、蓝桉醇、缬草醛、塞舌尔烯等42个共同成分,且均以乙酸龙脑酯为主要成分。3种缬草精油均具有清除DPPH、OH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显示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质量浓度为0.50 mg/m L时,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缬草精油(SD)对DPPH、O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56.62%,55.33%和56.21%;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的缬草精油(SFE)对DPPH、O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2.81%, 75.64%和82.56%;亚临界丁烷萃取法提取的缬草精油(SBE)对DPPH、O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70.13%, 68.15%和78.64%。3种缬草精油抗氧化活性综合指数依次表现为SFE>SBE>SD。【结论】不同方法提取的缬草精油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的缬草精油化合物种类最多,抗氧化活性最强,是提取缬草精油的优选方法。
关键词:
缬草 植物精油 精油提取 抗氧化活性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坤龙 陶华明 周雪峰
研究了作为渔业副产品且药食同源的海蛾(Pegasus laternarius Cuvier)的抗氧化功效和活性物质。以自由基清除活性为导向,筛选了海蛾的最佳提取方法,对并最佳提取物的不同极性萃取部位进行抗氧化筛选,随后用色谱、波谱技术对活性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和鉴定。研究确定75%乙醇为最佳提取溶剂,提取总膏萃取后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为抗氧化活性部位;在活性部位分离纯化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胆甾醇、(2s,3s,4r,8e)-8,9-二脱氢植物鞘氨醇(2’r)-2’-羟基脂肪酰胺、胆甾醇硫酸酯、对羟基苯甲醛和牛磺酸。研究结果表明,海蛾提取物抗氧化作用明确,活性部位为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位...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苏文会 顾小平 马灵飞 吴晓丽 岳晋军 郑仁红
对浙江南部产的大木竹Bambusawenchouensis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并与造纸性能良好的青皮竹Bambusatextilis和当地分布较广的水竹Bambusatextilisvar.fasca,绿竹Dendrocalamopsisoldhami等3个参试竹种及木本和草本制浆原料作了比较。结果表明,3年生大木竹竹材综纤维素质量分数为721.9g.kg-1,木素226.4g.kg-1,氢氧化钠抽出物251.3g.kg-1,苯-醇抽出物46.3g.kg-1。从造纸原料要求的标准讲,该竹综纤维素质量分数较高,木素与溶液抽出物较低或中等,属较好的造纸竹种。从年龄上看,1年生大木竹的综纤维素和多戊...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昌福 李静 吴志新
不同方法提取两种鱼类病原菌脂多糖的化学成分分析陈昌福李静吴志新(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武汉430070)ANANALYSISONCHEMICALCOMPOSITIONOFEdwardsielafujianensisANDCytophagacolum...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赖椿根 马聿桓 张斌 徐伟虎
御江箬竹和阔叶箬竹叶水提取物的得率分别为9.69%和11.90%。组成糖中前者以果糖为最多,其次为葡萄糖和甘露糖;后者以阿拉伯糖为最多,其次为果糖和甘露糖。组成氨基酸中两者均以谷氨酸、精氨酸、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和丝氨酸较多。水溶性维生素,御江箬竹以V_c、烟酸、叶酸和V_(B1)较多,V_(B6)、胆碱和泛酸未检出;阔叶箬竹则以烟酸、V_c和V_(B1)较多,V_(B6)、V_(B2)、叶酸、泛酸和胆碱未检出。本研究还测定了箬竹部分微量和常量元素的含量。
关键词:
箬竹叶 萃取物 化学成分 植物抗癌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家金 刘永华 浦绍柳 周玉忠 韩丽 陈玫 伍岗
分析了2011年3-10月加工的佛香茶中主要品质化学成分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茶多酚含量3-7月呈递增趋势,7-10月又呈递减趋势,积累高峰在7月达37.49%;儿茶素含量随着月份的变化呈递增趋势;水浸出物含量3-6月呈递增趋势,6-10月呈递减趋势;氨基酸含量3-6月呈递减趋势,6-10月呈递增趋势,积累高峰在10月达3.79%;咖啡碱含量为2.9%~3.92%,3-7月呈递增趋势,7-10月又呈递减趋势。
关键词:
佛香茶 化学成分 茶多酚 游离氨基酸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园园 王昊 李薇 梅文莉 米承能 魏艳梅 戴好富 姜北
综合运用多种柱色谱技术从越南红土沉香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经过现代波谱学技术鉴定其结构为:7-甲氧基-2-[2-(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1),6-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2),6,7-二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3),6-甲氧基-2-[2-(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4),6-甲氧基-2-[2-(3-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5),5-羟基-6-甲氧基-2-[2-(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6),6,8-二羟基-2-(2-苯乙基)色酮(7),(1β,3α,4aβ,5β,8aα)-4a, 5-dimethyl-3-(prop-1-en-2-yl)octahydronaphthalene-1,8a(1H)-diol(8),rel-(4S,5R,7R,8R,11R)-eremophil-9-en-12,8-olide(9),cyclodebneyol(10),柯拉斯那酸甲酯(11),白木香醇(12)和4-表-15-羟基菖蒲螺烯酮(13).其中,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红土沉香中分离得到.以上化合物的抗炎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3、8和13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IC_(50)值分别为81.23±2.83、39.55±3.75和72.63±2.87μmol·L~(-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付骋宇 白红进 张波 吴文君
初步研究了宽苞棘豆地上部分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宽苞棘豆中含有酚类物质、鞣质、还原性糖、皂甙、生物碱、黄酮及其甙类、氨基酸和氰甙。其粗提物对粘虫3龄幼虫无显著的触杀和胃毒活性,对小麦赤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烟草赤星病菌、苹果炭疽病菌等5种病菌仅有较低的抑菌活性,但对反枝苋种子萌发、主根生长、主茎生长及株高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抑制率最高。
关键词:
宽苞棘豆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炳生 夏玉芳 傅懋毅 张家贤 周伟
对不同年龄、不同部位的竹材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嫩竹的综纤维含量、戍聚糖、1%氢氧化钠提取物等的含量均比较高,而木素、灰分,尤其是硅的含量则比较低;1年生以后各主要成分及1%氢氧化钠提取物虽有一定变化,但差异不大,而灰分和硅的含量却变异较大。2年生以后竹秆上部灰分和硅的含量显著增加,而竹秆中下部灰分和硅的含量显著增加则是在4年生以后。
关键词:
料慈竹 竹材 化学成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茜
本文较详细地研究了不同地理分布、种子发芽率在35%以上的杉木种子营养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杉木种子中可溶性糖、粗蛋白质、脂肪、淀粉的含量分别为40~70gkg-1、150~160gkg-1、230~260gkg-1、60~80gkg-1;大量元素含量以N最高,为24~26gkg-1;微量元素含量依次为Mn>Fe>Zn>Cu>Ni>Pb>Cd。该结果可为杉木种子的品质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杉木,种子,化学成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席鹏洲 秦亚丽 王跃虎 晏永明 张跃进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马莲鞍(Streptocaulon griffithiiHook)全草的化学成分,以探明其药用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RP-18)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等多种方法,对萝藦科(As-clepiadaceae)马莲鞍属(Streptocaulon)马莲鞍全草中提取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从马莲鞍全草中共分离得到7种化合物,经分析和鉴定,可知化合物1~7分别为(24S)-24-ethylcholesta-3β,5α,6β-tri-ol、7α-hydroxysitosterol-3-Oβ--glucos...
关键词:
马莲鞍 甾体 化学成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