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83)
- 2023(10443)
- 2022(9303)
- 2021(8821)
- 2020(7407)
- 2019(17236)
- 2018(16991)
- 2017(32356)
- 2016(18138)
- 2015(20522)
- 2014(20391)
- 2013(20296)
- 2012(18644)
- 2011(16772)
- 2010(16502)
- 2009(14857)
- 2008(14432)
- 2007(12329)
- 2006(10557)
- 2005(9080)
- 学科
- 济(67815)
- 经济(67735)
- 管理(49685)
- 业(46811)
- 企(39913)
- 企业(39913)
- 方法(32916)
- 数学(27759)
- 数学方法(27430)
- 学(21120)
- 农(17819)
- 中国(16361)
- 财(16156)
- 业经(15352)
- 地方(13531)
- 理论(12977)
- 和(11976)
- 农业(11832)
- 贸(11657)
- 贸易(11646)
- 易(11289)
- 技术(10781)
- 务(10745)
- 财务(10686)
- 环境(10683)
- 财务管理(10670)
- 制(10641)
- 企业财务(10132)
- 教育(10091)
- 划(9757)
- 机构
- 大学(257690)
- 学院(254034)
- 管理(100616)
- 济(91712)
- 经济(89619)
- 理学(88183)
- 理学院(87134)
- 研究(85550)
- 管理学(85499)
- 管理学院(85061)
- 中国(60213)
- 科学(59403)
- 京(55065)
- 农(49826)
- 业大(44788)
- 所(44569)
- 研究所(41356)
- 财(40473)
- 农业(40021)
- 中心(38283)
- 江(35895)
- 北京(34165)
- 范(33997)
- 师范(33537)
- 财经(33253)
- 院(30624)
- 经(30278)
- 技术(29348)
- 州(29325)
- 师范大学(27214)
- 基金
- 项目(183104)
- 科学(142232)
- 基金(132160)
- 研究(128363)
- 家(117344)
- 国家(116402)
- 科学基金(98649)
- 社会(77194)
- 省(73275)
- 社会科(72907)
- 社会科学(72886)
- 基金项目(71093)
- 自然(67871)
- 自然科(66257)
- 自然科学(66240)
- 自然科学基金(65026)
- 划(62001)
- 教育(58809)
- 资助(53974)
- 编号(51877)
- 成果(42188)
- 重点(41047)
- 部(38922)
- 创(38395)
- 发(38379)
- 计划(35985)
- 课题(35872)
- 科研(35851)
- 创新(35794)
- 大学(33562)
共检索到3553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淑斌 赵旭庭 倪黎纲 徐盼 陶勇 庄勋 周春宝
【目的】探究姜曲海猪不同部位肌肉FoxO1基因mRNA的发育变化规律,结合屠宰试验分析FoxO1基因mRNA表达水平对肌肉组织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初生、1、2、4、6、8月龄姜曲海猪各5只,屠宰后取背最长肌、比目鱼肌、腓肠肌和半腱肌检测肌原纤维直径,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姜曲海猪不同部位肌肉FoxO1基因mRNA表达水平,分析其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及其与肌肉肌原纤维直径的关系。【结果】(1)随月龄增加,背最长肌、比目鱼肌、半腱肌和腓肠肌的肌原纤维直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从出生到1月龄,生长速度最快,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郝称莉 李齐发 乔永 刘振山 邵丹青 李伟华 林建良 吴福荣 沈补根 谢庄
【目的】研究湖羊不同部位肌肉H-FABP和PPARγ基因mRNA的发育变化规律,结合屠宰试验分析H-FABP和PPARγ基因mRNA表达水平对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方法】选取初生、1、2、3、4、5、6月龄湖羊公羔和12月龄的成年公湖羊各5只,屠宰后取背最长肌、腰大肌和股二头肌检测肌内脂肪含量,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湖羊不同部位肌肉H-FABP和PPARγ基因mRNA表达水平,分析其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及其与肌内脂肪含量的关系。【结果】(1)随着月龄的增加,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含量持续上升;同月龄背最长肌和腰大肌IMF含量显著高于股二头肌(P<0.05)。(2...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伟 李翠萍 杨志军 何广杰
采集红鳍东方鲀脂肪组织提取其总RNA,采用RT–PCR方法扩增和克隆红鳍东方鲀Foxo1基因的oRF,并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P ET–32/Foxo1,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进行表达,通过IPTG诱导表达,对重组Foxo1蛋白进行可溶性分析、纯化及鉴定,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 ET32A/Foxo1被成功构建;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融合蛋白主要以可溶蛋白形式存在,能与抗HIs标签的兔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纯化出了融合表达蛋白,获得了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10 000的重组蛋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鲍建军 苏锐 王庆增 吕晓阳 高雯 于嘉瑞 王利宏 陈玲 吴文忠 盛水兴 周洪 孙伟 戴国俊
【目的】通过在m RNA表达水平检测TGF-β/smAd信号通路基因在湖羊肌肉组织中时空表达,来探究各基因的表达规律及内在联系。【方法】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湖羊smAds基因在出生后不同生长阶段(2日龄,2月龄和6月龄)不同性别的两种不同骨骼肌(腓肠肌、趾长伸肌)的相对表达进行分析,以及对湖羊smAd家族(smAd2、smAd3、smAd4、smAd7)基因、YAP1基因的表达相关性分析。【结果】湖羊肌肉TGF-β/smAd信号通路中smAds基因时空表达规律研究发现:smAds在不同肌肉组织的表达分析中,smAds在腓肠肌中的表达高于趾长伸肌,可能与这两种骨骼肌分属不同部位有关;smAd...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雨晴 杜兵帅 王胜楠 曹一博 袁德义 张凌云
【目的】油茶胚珠败育现象严重,只有少数胚珠能发育为成熟种子,但其败育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对油茶胚珠败育时期、组织结构变化和败育原因展开探究,旨在明确油茶胚珠的败育过程,为提高油茶产量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方法】本研究以‘华硕’品种果实为试验材料,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油茶果实内胚珠的形态,统计败育率,采用荧光素二乙酸酯(FDA)染色观察败育胚珠失去活性的时间;通过石蜡切片和显微镜观察明确可育胚珠和败育胚珠的组织结构变化,通过碘-碘化钾染色和PAS反应标记可育胚珠与败育胚珠中淀粉粒的分布。利用CFDA荧光示踪和激光共聚焦成像技术揭示同化物在可育胚珠与败育胚珠中的运输路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试验分析与糖和能量代谢、活性氧代谢、细胞凋亡等过程相关的基因在可育胚珠与败育胚珠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体式显微镜的观察结果显示26 WAA(花后周数)后油茶可育胚珠与败育胚珠的大小产生差异;FDA标记结果说明,败育胚珠在果实发育过程中逐步失去活性。(2)37 WAA时,胚珠败育率达到64.08%。(3)显微观察显示:可育胚珠的胚和胚乳均正常发育,内外珠被结合紧密;败育胚珠无胚乳细胞,内珠被与外珠被之间的空隙较大;可育胚珠的胚柄和胚乳中均有淀粉粒存在,败育胚珠仅在萎缩的内珠被上观察到少量淀粉粒。可育胚珠的内珠被上无胼胝质沉积,败育胚珠的内珠被上可见胼胝质沉积。(4)CFDA荧光示踪结果发现,败育胚珠与可育胚珠的同化物运输方式存在差异。(5)与糖和能量代谢、活性氧代谢、细胞凋亡等过程相关基因在败育胚珠和可育胚珠中存在差异性表达。【结论】败育胚珠的结构异常,胚珠内缺乏淀粉的积累,内珠被上有胼胝质沉积,同化物的运输方式与可育胚珠不同,参与胚珠物质和能量代谢、抗氧化作用和细胞凋亡等过程的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与油茶胚珠的败育有关。
关键词:
油茶 胚珠 败育 组织学特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洁 李大鹏 张志敏 汤蓉 李莉 张曦 肖琛 孙怡晴 Onxayvieng Kommaly
为了探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不同部位肌肉品质的差异,本研究选取体质量为(1 026.10±145.55)g的草鱼,检测了背部、腹上部、腹底部和尾部肌肉的营养成分、肌纤维组织结构特性以及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草鱼腹底部肌肉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背部、腹上部和尾部肌肉,而水分含量则显著降低;背部肌肉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腹上部、腹底部和尾部肌肉。腹上部肌肉的肌纤维直径显著高于背部、腹底部和尾部肌肉,但其肌纤维密度则显著降低,而最高的肌纤维密度出现在腹底部肌肉;草鱼背部和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波 王群 奚雨萌 林丽娟 穆甜 王建球 韩兆玉
选择平均年龄4-5岁、体重相近的徐州黄牛16头进行配对,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8头,在相同的条件下饲养.试验组分别在每头肉牛的精料中添加8 g·d-1蛋氨酸羟基类似物异丙醇酯(HMBi),对照组的精料不添加HMBi.试验结束后统一屠宰,并测定相关指标,研究HMBi对肉牛胴体品质、血清生化指标、肌内脂肪含量以及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肉牛胴体品质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肉牛的肌肉色、脂肪色、剪切力和蒸煮损失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大理石花纹等级高于对照组(P>0.05).在血清生化指标方面,试验组肉牛血清的甘油三酯含量在试验后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吉英 郝称莉 李伟华 林建良 吴福荣 沈补根 谢庄 李齐发
选取了初生、1~6月龄湖羊公羔和12月龄的周岁公羊各5只,采用real-time PCR检测湖羊不同部位肌肉黑素皮质激素受体4基因(MC4R)mRNA表达水平,分析MC4R 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其与肌肉肌内脂肪含量的关系。结果发现:湖羊不同肌肉部位MC4R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模式均为先上升后下降。其中3月龄背最长肌、后腿股二头肌和前腿肱二头肌的MC4R mRNA表达水平达到最大,与其余各月龄相比差异显著,而2月龄腰大肌的MC4R mRNA表达水平达到最大,5月龄MC4R mRNA表达水平在湖羊不同部位肌肉间表现有明显差异,但无明显规律,其后各月龄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湖羊背最长肌、腰大肌...
关键词:
湖羊 MC4R基因 肌内脂肪含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叶子 石林林 刘红 王焕岭
为深入研究lpin1基因在鱼类肌肉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PCR和整胚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团头鲂lpin1基因的时空表达及肌肉损伤后该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团头鲂lpin1基因的ORF序列长2 694 bp,编码897个氨基酸,编码的蛋白质具有高度保守的Lipin-N、Lipin-mid和LNS2(Lipin/Ned1/Smp2)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团头鲂Lpin1与鲤和斑马鱼的亲缘关系最近。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lpin1在团头鲂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各个时期均有表达,且在成鱼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最高;整胚原位杂交进一步显示lpin1在肌肉效应期和心跳期的头部和体节中特异表达;对团头鲂幼鱼肌肉进行不同程度损伤后,与未损伤组相比,lpin1基因分别在轻度损伤后48 h和重度损伤后72 h的表达量最高,pax7基因表达量分别在轻度损伤后144 h和重度损伤后96 h最高。以上结果表明,lpin1基因可能在团头鲂肌肉损伤和修复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杨琳琳 蒋燕 杨桂梅 许柳雄 陈新军 徐善良 鲍宝龙
采用目前国际上最为通用的cDNA文库构建方法,构建了银鲳皮肤和肌肉组织的cDNA文库,通过一定规模的序列测定,并借助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了164个序列,得到了105个不同的基因(或表达序列标签),在105个不同的基因中,68.6%基因没有冗余,1倍、2倍、3倍和4倍冗余的分别占23.8%,3.8%,2.8%和1%。皮肤和肌肉组织表达基因的组成中,除了21个没有同源序列的未知基因外,可初步归为代谢相关的酶(38个)、DNA有关的酶(7个)、结构蛋白(4个)、膜蛋白(13个)、线粒体蛋白(1个)、转录因子(9个)、信号传导相关的蛋白(10个)和未知蛋白(2个)等8大类,其中,转录因子、膜蛋白,和D...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奎 梁宏伟 李忠 王丹 王春枝 邹桂伟
应用引物退火控制技术(ACP)筛选尼罗罗非鱼雌雄鱼肌肉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寻找与雌雄鱼肌肉生长发育相关的候选基因。本实验从同等条件下养殖的尼罗罗非鱼群体中随机选取雌、雄鱼各5尾组成RNA池,采用引物退火控制技术,分析了两组个体肌肉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利用20对随机引物差异显示扩增,共获得8条ESTs,其中5个已知的ESTs分别为转录变体3(LOC100691543)、60S核糖体蛋白(RL3)、小白蛋白β样蛋白、肌型肌酸激酶M2-CK和转录因子Sox4,其余3个为未知的ESTs。实时定量PCR分析各差异表达基因在尼罗罗非鱼雌雄肌肉组织中的表达发现,8个差异表达基因中转录变体3与ACP6-Y在尼罗罗...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祝倩 李宸健 程雅婷 李锐煊 刘雅婷 孔祥峰
[目的]为了研究母猪饲粮添加益生菌和合生元对子代巴马香猪肌肉氨基酸组成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64头妊娠巴马香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饲粮)、抗生素组(50 g·t~(-1)维吉尼亚霉素纯品)、益生菌组(200 mL·d~(-1)益生菌发酵液)和合生元组(500 g·t~(-1)低聚木糖+200 mL·d~(-1)益生菌发酵液),每组16头母猪,单栏饲养。母猪在整个妊娠期和哺乳期饲喂相应试验饲粮;仔猪断奶后,每窝选取2头仔猪,每组32头(8栏,每栏4头),饲喂基础饲粮。分别于65、95和125日龄每组选取8头采集股二头肌和腰大肌样品,测定其水解氨基酸组成和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合生元组股二头肌粗蛋白质、Gly、Ser、Ala、Asp、Glu、Pro和Ile含量,腰大肌Gly、Glu、Ser和His含量显著增加(P<0.05);益生菌组股二头肌肌肉萎缩F-box蛋白32和生肌调节因子(MyoG)、腰大肌生肌因子5(Myf5)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腰大肌肌球蛋白重链Ⅱb(MyHCⅡb)、股二头肌和腰大肌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合生元组股二头肌Myf6、生肌分化因子和MyoG以及腰大肌Myf5和MyoG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股二头肌MSTN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益生菌组和合生元组股二头肌MyHCIIx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抗生素组腰大肌MyHCⅡx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而股二头肌MyHCI和腰大肌MyHCIIa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总之,母猪饲粮添加益生菌和合生元可改变子代巴马香猪肌肉氨基酸组成、调控生肌因子相关基因表达、促进肌纤维类型由酵解型向氧化型转化,有利于肉品质的改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朱荣生 呼红梅 王怀中 张印
为研究不同品种猪不同部位肌肉H-FABP基因表达差异,探讨莱芜猪肌内脂肪沉积的分子机理,本试验选择体重100 kg莱芜猪10头、杜洛克5头,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H-FABP基因在莱芜猪和杜洛克猪背最长肌和半膜肌中的表达量。品种间背最长肌和半膜肌H-FABP基因mRMA的表达差异虽未达到显著水平,但莱芜猪背最长肌和半膜肌H-FABP基因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杜洛克猪。莱芜猪和杜洛克猪背最长肌与半膜肌间H-FABP基因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莱芜猪和杜洛克猪H-FABP基因mRNA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含量显著相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宵燕 经荣斌 宋成义 袁书林 杨元青 张金存 陈华才
以姜曲海猪瘦肉型品系零世代为试验素材,选择仔猪24头,分别于初生和15,30,45,60,75日龄早晨空腹采血,离心取血清以测定血液生化指标的含量。结果表明,初生仔猪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总蛋白(TP)和尿素氮(UN)显著高于其他日龄,而淀粉酶(Amy)、白蛋白(A)则随日龄增长显著上升,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的活性峰值出现在30日龄。仔猪出生时三碘甲状原氨酸(T3)含量较高,随后有下降趋势。T3含量与某些血液生化指标显著相关。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冰玉 温海深 王灵钰 李金库 齐鑫 李昀
以花鲈(Lateolabrax macularus) 1~214 dph (day post hatching)的仔稚鱼、幼鱼以及 18 月龄的雌鱼和雄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花鲈早期性腺发生、发育和分化情况;分析了性腺分化过程中性别相关基因(cypllb和cyp19ala)的表达及与性别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30 dph [全长为(1.28±0.10) cm],首次在中肾管前端的腹腔膜周围观察到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说明30 dph前是花鲈胚后PGCs迁移至生殖嵴的关键时期;在55 dph [全长为(2.45±0.19) cm],观察到一对呈对称分布的原始性腺已经形成,说明花鲈幼鱼的原始性腺在30~55 dph (全长为1.28~2.45 cm)之间发生;55~180 dph时(全长为2.45~12.28 cm),原始性腺不断发育变大,并且一直处于未分化状态;180 dph后性腺开始分化;在195 dph [全长(14.54±1.54) cm]观察到精巢开始分化,卵巢于205 dph[全长为(15.86±0.94) cm]开始分化,且性腺的解剖学分化要早于细胞学分化;18月龄的花鲈幼鱼性腺发育到Ⅱ期。性别分化相关基因cyp19ala在花鲈卵巢中的表达量高于同期精巢,说明其在卵巢的分化及维持中发挥更关键的作用,而cypllb在18月龄幼鱼Ⅱ期精巢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同时期的卵巢及Ⅰ期精巢,说明其主要在精巢的分化及维持中扮演重要角色。本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丰富花鲈的繁殖生理学资料,也为其性别调控技术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二花脸猪和大白猪背最长肌中肌肉生长抑制素和生肌调节因子基因的表达及其性别特点
饲料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中华鳖生长性能、肌肉质构指标及肝脏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不同鸭种肌肉发育早期TRα基因的表达及其与部分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
鳡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基因的克隆及其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
不同鸭种胚胎期和岀雏早期肌肉组织中IGF-Ⅰ基因mRNA的差异表达分析
莱芜猪和杜洛克猪肌肉H-FABP基因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和脂肪酸含量关联分析
瘤背石磺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的克隆及组织表达分析
发酵床养殖模式对猪臀肌中MSTN基因表达量影响及其与肉品质间的相关性
鸭腺苷琥珀酸裂解酶基因序列特征及表达与肌肉肌苷酸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绵羊肌肉LPL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其对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