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85)
- 2023(2686)
- 2022(2219)
- 2021(2046)
- 2020(1534)
- 2019(3474)
- 2018(3345)
- 2017(6093)
- 2016(3358)
- 2015(3810)
- 2014(3780)
- 2013(3731)
- 2012(3546)
- 2011(3387)
- 2010(3630)
- 2009(3465)
- 2008(3617)
- 2007(3707)
- 2006(3416)
- 2005(3295)
- 学科
- 济(15967)
- 经济(15954)
- 业(13604)
- 企(12737)
- 企业(12737)
- 管理(12444)
- 业经(5767)
- 农(5600)
- 中国(4920)
- 理论(4230)
- 策(4153)
- 农业(4058)
- 地方(4045)
- 方法(3998)
- 制(3789)
- 学(3641)
- 财(3371)
- 划(3327)
- 教育(3252)
- 贸(3236)
- 贸易(3232)
- 和(3172)
- 发(3169)
- 易(3149)
- 经营(3106)
- 技术(2972)
- 银(2843)
- 银行(2842)
- 行(2731)
- 计划(2720)
- 机构
- 大学(57515)
- 学院(57205)
- 济(21435)
- 经济(20888)
- 管理(20403)
- 研究(18860)
- 理学(16694)
- 理学院(16468)
- 管理学(16229)
- 管理学院(16078)
- 中国(14117)
- 京(12196)
- 财(11077)
- 科学(10494)
- 范(9826)
- 师范(9793)
- 江(9733)
- 所(9427)
- 财经(8603)
- 研究所(8273)
- 州(8198)
- 北京(7897)
- 师范大学(7703)
- 中心(7689)
- 经(7550)
- 院(6543)
- 系(6521)
- 教育(6329)
- 农(6136)
- 财经大学(6063)
共检索到957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傅荣贤 房亮
清人姚振宗《七略别录佚文》虽以“佚文”为名,但并不从辑佚学的角度“以搜辑佚文为事”;而是从目录学的角度“推寻端绪”,努力复原《别录》的体制,其《七略别录佚文》也成为最接近《别录》本来面目的文本。具体而言,他将《七略》《别录》作为“二书”分别写录,揭示了两者一为校雠学、一为目录学的学科分殊;分析《别录》成书始末,显示《别录》存在两个版本,一是“随竟奏上,皆载在本书”的单篇叙录,二是“时又别集众录”而成的第二个版本。以此为据,可知第一个版本只有基于校雠分工的简单分类,第二个版本则完整地承绪了《七略》的分类体系。此外,姚振宗收录《战国策》等八篇相对完整的叙录,也反映他的灼见。然而,姚振宗也存在以荀悦《汉纪》“为《辑略》之文”、因没有认识到《汉志》班固注兼取《别录》《七略》而将班注全部移录为《七略》佚文等方面的不足。
关键词:
姚振宗 《七略别录佚文》 目录学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傅荣贤 杨苏闽
章太炎《七略别录佚文徵》以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所辑《七略别录》为对象,以完善马氏辑本为目标,剔除《汉志》“所录书目及其子注”以及“诸书叙录”集中呈现的佚文,表达了对辑佚条目“多”与“真”之间辩证关系的独特思考。章氏辑本承绪马氏,《别录》《七略》混辑不别,值得商榷。但章太炎依《汉志》分类框架确定佚文的类别位置,并根据“班氏省出新入”对佚文类别位置做出相应调整,较为准确地复原了“刘氏旧文”的原书篇第。尤其是,章氏佚文首列“《艺文志》所录书目”作为“起本”文献,使佚文各有攸归,并揭示了《别录》《七略》佚文与《汉志》著录在书名、篇卷等方面的异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
章太炎 《七略别录佚文徵》 辑佚 目录学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傅荣贤 胡笳
[目的/意义]考察章太炎《七略别录佚文徵》对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中《七略别录》佚文的增删,确定章太炎增补与删削的具体佚文条目,揭示其《七略别录佚文徵》的学术贡献。[方法/过程]重新界定佚文条目的确认原则,逐条梳理章太炎对马氏佚文的增补与删省,改变“马国翰辑本佚文90条,章太炎辑本佚文108条”的笼统认识;并在与王仁俊《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姚振宗《快阁师石山房丛书》的比较中,分析各家辑本的得失,突出章太炎辑本的学术成就。[结果/结论]章太炎以一己之力、历时半载,增补马国翰《七略别录》佚文41条,删除18条。章氏之增删有助于复原《别录》《七略》的原始面貌,对于重新认识号称“佳本”的姚振宗辑本亦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章太炎 《七略别录佚文徵》 辑佚 目录学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钱斌
在家谱中新发现蔡元培六篇佚文。在梳理其写作背景、写作年代以及相关人物时,挖掘出蔡元培等人一些鲜为人知的史迹。这六篇佚文还蕴含了蔡元培的谱牒学理论,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和文献价值。
关键词:
家谱 佚文 史料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孙显斌
《七略》、《别录》是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所主持校书活动的重要成果,历来学者对二目多有研究,但是对于二目的编撰者和成书先后问题仍莫衷一是,本文从二目编撰过程和分类继承的角度考辨《别录》成书当在《七略》之后。
关键词:
七略 别录 编撰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孙中旺
明末僧人释法藏所著的《三峰藏禅师山居诗》卷首,收录有钱谦益《山居诗引》一文,该文为钱仲联整理的《钱牧斋全集》所未收。通过对该文的考察,可知其未刊入钱谦益亲自编订的文集之因,从中可反映出钱谦益对释法藏及钟惺前后截然不同的评价,对研究钱谦益的佛学及文学思想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钱谦益 《山居诗引》 法藏 钟惺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国强
《别录》是由刘歆于校书工作全部完成后结集或主持编辑的。刘歆按照既定的几大部类,加上他对思想学术的理解和古文经学家的立场,为《别录》和《七略》两书设置了同一的类例。《汉书·艺文志》首先著录了卷数,而《别录》、《七略》仅仅著录了篇数。刘向书录是在文献还是以简策作为载体时撰写的,不可能见到缮写于缣帛后的卷数。刘向书录和刘歆提要佚文例称篇数而不称卷数。早期文献用篇而不是用卷来陈述《别录》、《七略》著录文献的总数。《汉书·艺文志》篇、卷并存,其中的篇就是《别录》、《七略》原始著录的遗存,而卷数是班固把宫廷所藏文献实物的卷数添加上去的。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朴民
毫无疑问,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古墓出土的兵书竹简之学术价值是不容低估的。仅仅就竹简本《孙子兵法》的发现而言,它对于破解历史上两孙子之谜、判断《孙子兵法》成书的大致时代、厘定《孙子兵法》"十三篇"的篇章次序、对勘《孙子兵法》传世本的文字内容、释读《孙子兵法》的某些疑难章句、阐明《孙子兵法》的相关军事原则、深化有关孙子所处时代社会变革性质的认识、梳理《孙子兵法》与"古司马兵法"之间的渊源关系,都具有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孟国栋
《嘉定钱大昕全集》(以下简称《全集》)1997年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这是钱大昕逝世二百年来最为完善和精审的版本,但因钱氏著述宏富,遗文搜集异常困难,故《全集》外,仍有散篇佚作。笔者最近于浙江图书馆所藏《士礼居黄氏丛书》(清嘉庆道光间吴县黄氏刊本)中发现其一篇佚文,特为拈出,以补《全集》之阙。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景文
文章梳理了刘氏父子的治经理念,重点分析了《别录》、《七略》编纂中发散出的古文经学思想,及蕴含的浓厚的古文经治学方略与朴素的人文主义精神,肯定了刘氏父子在古文经学兴起与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独特作用。
关键词:
别录 七略 经学理念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曹之
是杜参还是富参——《七略》、《别录》研究一得曹之ABSTRACTInthestudiesofQiLueandBieLu,researcherssinceTangDynastyhavemistakenlyregardedDuCanasoneofthec...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杨洪升
清代著名学者卢文弨的文章多散佚,今天传世的本子是乾隆六十年刻的《抱经堂文集》,《四部丛刊》、直隶书局影印本、中华书局点校本皆源于此本。但两百多年来并未有人为该集搜辑佚文,笔者今搜辑的卢氏序跋文五篇,爰为补辑,亦望借以引起专家学者对该文集的关注。
关键词:
卢文弨 《抱经堂文集》 佚文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赵嘉
作为其第二部补史艺文志,姚振宗的《三国艺文志》具有与众不同之处,其成就与不足作为姚氏目录学思想实践的一部分亦应当予以重视和研究。通过对姚氏补史艺文志的成就与不足的分析,揭示出姚氏目录学思想的特点,亦可体现出清代补史艺文志的特点。
关键词:
《三国艺文志》 姚振宗 目录学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龚雨璐
文章先将王船山佚文《〈漆园放言〉序》进行点校注释,再考述王船山与《〈漆园放言〉序》作者蒙正发的交游情况,分析王船山写作该篇的原因,最后考证了蒙正发的著述流传情况,分析《〈漆园放言〉序》为何会成为王船山集外佚文。
关键词:
王船山 佚文 蒙正发 《漆园放言》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