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51)
- 2023(9638)
- 2022(8494)
- 2021(7847)
- 2020(6753)
- 2019(15302)
- 2018(15153)
- 2017(29434)
- 2016(16145)
- 2015(17963)
- 2014(17619)
- 2013(17273)
- 2012(15823)
- 2011(13950)
- 2010(14087)
- 2009(13417)
- 2008(13393)
- 2007(12164)
- 2006(10120)
- 2005(8948)
- 学科
- 济(60533)
- 经济(60465)
- 管理(50727)
- 业(46154)
- 企(39041)
- 企业(39041)
- 方法(29417)
- 数学(25778)
- 财(25569)
- 数学方法(25557)
- 农(17288)
- 务(16661)
- 财务(16636)
- 财务管理(16586)
- 中国(15971)
- 企业财务(15782)
- 业经(13098)
- 贸(12402)
- 贸易(12398)
- 制(12241)
- 地方(12217)
- 易(12053)
- 学(11822)
- 农业(11203)
- 银(9838)
- 银行(9817)
- 和(9614)
- 理论(9486)
- 融(9222)
- 金融(9220)
- 机构
- 学院(220967)
- 大学(218453)
- 济(89450)
- 经济(87606)
- 管理(84780)
- 理学(73185)
- 理学院(72420)
- 管理学(71246)
- 管理学院(70812)
- 研究(68893)
- 中国(53498)
- 财(46770)
- 京(44226)
- 科学(41587)
- 财经(36035)
- 农(35333)
- 所(34537)
- 中心(33139)
- 江(33114)
- 经(32591)
- 业大(31390)
- 研究所(30938)
- 经济学(28171)
- 农业(27996)
- 范(27795)
- 师范(27536)
- 北京(27263)
- 财经大学(26675)
- 州(26429)
- 经济学院(25729)
- 基金
- 项目(144431)
- 科学(113138)
- 研究(108220)
- 基金(103822)
- 家(89074)
- 国家(88334)
- 科学基金(75849)
- 社会(68247)
- 社会科(64664)
- 社会科学(64645)
- 省(57448)
- 基金项目(55138)
- 教育(50492)
- 自然(47831)
- 划(47781)
- 自然科(46703)
- 自然科学(46688)
- 自然科学基金(45835)
- 编号(45621)
- 资助(42170)
- 成果(37460)
- 重点(32586)
- 部(32384)
- 发(31079)
- 课题(30634)
- 创(30579)
- 创新(28510)
- 性(28383)
- 项目编号(28280)
- 教育部(28136)
共检索到320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姜文彬 尚长风
委托代理理论不仅适用于经济领域,而且适用于政治领域。从委托代理角度看,在中央政府为委托人和地方政府为代理人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地方政府债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代理人付出的行动成本大于其从委托人得到的经济报酬,而根本原因则是委托人激励和监督制度的不完善。防范和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包括:建立代理人的筛选机制;建立委托人的权力分配机制;建立完善的考核和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地方人民和地方政府的委托代理关系,提高人民群众监督和投票意识,促使其积极参与到政治生活中。
关键词:
委托代理 地方债务 地方财政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唐云锋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一方面是由于上下级政府财权与事权划分不利于下级地方政府;另一方面是由于各级地方政府本身有扩张财政支出的冲动。但是背后的关键原因在于:在地方政府与上级政府及本地公众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中,作为最终委托人的地方公众没有得到选择代理人和代理合约的权利,正是这种对标准委托代理关系的偏离导致了作为代理人的地方政府按其自身利益最大化行事的条件下不能实现公众利益最大化,进而导致地方债务的扩张。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魏向杰
一些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存在投资结构扭曲、短期化取向、缺乏融资约束以及政绩导向等失范现象。本文从委托-代理的视角,从信息差异、契约关系和利益结构三个方面分析地方政府投资失范的原因。据此提出解决委托-代理难题的关键在于实施有效的激励与约束。
关键词:
地方政府投资行为 失范 委托-代理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江孝感 王伟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事权关系是财政分权理论的基础。本文通过委托—代理模型来分析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关系的问题 ,并将模型进行了改进 ,加入了地方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概率约束参数 ,得出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应着力降低参与经济活动的努力成本系数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信息决策模型构想 ,使中央和地方间的事权关系更趋合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会玲 刘锦虹
就地方政府债券而言,在地方政府和居民之间涉及两类委托代理问题:债权债务的代理问题和公共政策的代理问题。地方政府依凭中央政府的"父爱心理",具有向上转移债务的动机,导致地方政府债券规模人为扩大;地方政府"经济人"特性促使其有意识地运用公共债务追求自身利益而罔顾公共财政风险。这些都隐藏着潜在风险无限增加的可能性。可以从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居民退出机制、地方政府内在约束机制、事前制约机制、事后监督机制以及深化政务公开制度来防范信用风险。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券 违约风险 委托代理问题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军强 左停
当前我国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集中表现在因过度举债而产生的巨大风险上,这引起了政府、媒体和学界的普遍关注。对地方政府过度举债的原因,学界给出了各种解释,如分税制改革所导致的中央与地方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各级地方政府唯GDP政绩观等。这些原因均可说明地方政府债务的高风险性,但我们认为地方政府过度举债的本质原因是地方政府举债的成本较低,具体表现在举债的经济成本和债务到期的违约成本均较低。文章最后讨论了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规制及其未来的高成本趋势。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举债成本 债务风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邓靖
近年来,出于发展地方经济的考虑,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纷纷以各种形式举债,产生了大量与政府有关的债务,债务风险在某些地方已经开始显现,一旦债务风险爆发,将削弱政府的公信力、危及中央财政,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隐患。基于此种情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控制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确定为主要任务,并提出了地方政府要对自身债务负责的要求。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形成与我国现行财政体制高度相关,要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胡才龙 魏建国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区域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隐患,妥善化解存量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为打赢金融风险攻坚战的着力点。运用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分析"中央-地方政府"间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过程与机理,并采用2009—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对由激励契约提出的假设条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中央政府制定赋予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自主权的"事前"激励手段有助于地方政府努力管理债务;(2)中央政府依据地方政府财政信息披露和税收努力程度两种观测信息设计"事前"激励契约是有效的;(3)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努力水平的激励是"临界型激励契约",且中央政府的激励水平与地方政府努力水平存在帕累托最优均衡点;(4)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管理显性和隐性债务努力活动的"事前"激励大小取决于两种活动努力成本间的关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其辉
将委托—代理理论引入政府预算领域,指出政府预算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如预算资金需求方、政府预算部门和立法监督机构等之间存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由此导致了寻租和腐败等委托—代理问题。信息不对称、监督弱化和激励不足是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根源,而建立有效的预算监督和绩效评价机制才是解决政府预算委托—代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燕妮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问题是任何科层制国家都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文章运用信息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对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进行了重新的解释,分析了其产生的代理问题,并提出了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合作与激励机制的构建思路。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峰 贾银华
在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和结构方面,中日两国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对中日两国地方政府债务进行了多角度的比较与分析。在地方债务管理方面,日本实行典型的中央行政控制、中央隐性担保,制度比较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较小,但风险向中央转移。我国过去和当前的地方债务管理,都具有行政控制的特点,但是过去存在中央政府隐性担保,依靠简单的预算平衡管理,多头管理;当前地方债务管理制度,管理部门统一,采取市场化发行债券方式,试图避免风险向中央转移。在实践中,还需要建立明晰的中央地方财政关系,给予地方政府债务收入恰当的定位,明确债券发行的审批规则,完善风险预警机制。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帆
中美两国中央—地方财政关系有着根本的不同,但两国的债务规模和结构相似。两国都出现了较高的债务风险,但其形成原因有很大的不同。一方面,美国地方债的举债和偿付机制、监管和救助规则对我国地方债的透明化和规范化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另一方面,我国应当吸取债务危机中暴露的美国地方债内在机制引起的问题,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中国 美国 比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子荣
运用VAR模型,通过收集2002-2017年数据,研究影子银行和地方政府债务间的关系。结果如下:无论全国还是广东、河南、陕西的影子银行和地方政府债务间均是长期稳定关系;全国、广东、河南的政府债务受影子银行影响,而影子银行变动主要是受自身的影响;陕西地方政府债务的变化主要是受自身影响,影子银行的变化也主要是受自身影响;经济发达地区(广东)的影子银行占比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河南和陕西)的影子银行占比,但没有超过其经济增长占比;经济不发达地区(陕西)的影子银行占比高于经济中等地区(河南)的影子银行占比,且陕西影子银行的占比超过其经济增长占比。因此,应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对影子银行的依赖性以及加强监控经济欠发达地区影子银行的风险。
关键词:
影子银行 地方政府 债务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芳
通过对工程投资控制手段之一的工程造价审计的委托代理链以及其委托代理关系的分析,分别对各级代理人可能存在的代理问题以及委托人可能采取的制衡机制进行了阐述,进而提出了有助于完善政府投资工程造价委托审计管理体制的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立国 王磊
利用双重委托代理模型,从理论上论证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设计会提高地方政府投资效率,并对GDP、财政收入及地方政府投资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得出以GDP和财政收入作为激励约束机制确实会使地方政府产生短期投资行为,降低投资效率。提出了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和加强社会监督力度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