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03)
- 2023(12215)
- 2022(10153)
- 2021(9352)
- 2020(8004)
- 2019(17904)
- 2018(17958)
- 2017(34318)
- 2016(18609)
- 2015(20662)
- 2014(19923)
- 2013(19267)
- 2012(17070)
- 2011(15123)
- 2010(15632)
- 2009(15030)
- 2008(14851)
- 2007(13217)
- 2006(11609)
- 2005(10586)
- 学科
- 业(84691)
- 济(78813)
- 经济(78720)
- 企(78367)
- 企业(78367)
- 管理(70460)
- 方法(36395)
- 业经(28859)
- 数学(27922)
- 数学方法(27335)
- 农(26263)
- 财(25946)
- 务(20138)
- 财务(20098)
- 财务管理(20077)
- 农业(19072)
- 企业财务(18967)
- 技术(18611)
- 中国(17468)
- 理论(17333)
- 制(15526)
- 策(15203)
- 和(15147)
- 划(14984)
- 贸(13305)
- 贸易(13296)
- 经营(12951)
- 易(12909)
- 学(12774)
- 企业经济(12717)
- 机构
- 学院(265626)
- 大学(257373)
- 管理(108733)
- 济(106160)
- 经济(104146)
- 理学(93825)
- 理学院(92943)
- 管理学(91101)
- 管理学院(90647)
- 研究(79375)
- 中国(62494)
- 京(53262)
- 财(50072)
- 科学(48846)
- 农(43837)
- 江(40786)
- 财经(39728)
- 所(39568)
- 业大(38326)
- 中心(36482)
- 经(35946)
- 研究所(35742)
- 农业(34579)
- 北京(32501)
- 州(32384)
- 范(31681)
- 师范(31370)
- 经济学(31070)
- 商学(29925)
- 商学院(29626)
- 基金
- 项目(174915)
- 科学(140142)
- 研究(129168)
- 基金(127751)
- 家(110401)
- 国家(109413)
- 科学基金(96530)
- 社会(82278)
- 社会科(78138)
- 社会科学(78116)
- 省(71054)
- 基金项目(67197)
- 自然(63166)
- 自然科(61849)
- 自然科学(61835)
- 自然科学基金(60768)
- 教育(60078)
- 划(57812)
- 编号(53447)
- 资助(51892)
- 成果(41983)
- 创(40230)
- 重点(39153)
- 业(38132)
- 部(37714)
- 发(37344)
- 创新(36735)
- 课题(35776)
- 国家社会(33753)
- 项目编号(33610)
- 期刊
- 济(120598)
- 经济(120598)
- 研究(72441)
- 中国(48925)
- 管理(45437)
- 财(42470)
- 农(41902)
- 科学(36747)
- 学报(36312)
- 农业(29156)
- 大学(28232)
- 教育(27407)
- 技术(26984)
- 学学(26858)
- 业经(23452)
- 融(21502)
- 金融(21502)
- 财经(19598)
- 经济研究(19009)
- 业(17806)
- 经(16983)
- 技术经济(15729)
- 问题(15012)
- 统计(13643)
- 财会(13615)
- 商业(13536)
- 现代(13487)
- 策(13255)
- 科技(12403)
- 版(12373)
共检索到388021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湧范 李从东 王晶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企业可分为决策层、经营层、执行层、竞争者、债权人、客户等六个层次。企业各层次对知识转移的动机不同,在衡量企业各层次知识转移效率时应根据其各自的地位、属性及环境的差异对影响知识转移的各个参数赋予不同的权重。本文同时给出了企业知识转移的通用参数模型。
关键词:
委托代理 知识转移 参数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同健 胡亚会
知识资本是企业核心能力的源泉,知识管理是实现知识资本功能性作用的主要手段,而知识转移是知识管理的主体内容。激励机制的设计是知识转移所面临的关键性问题,因此,知识转化模型与委托——代理模型具有天然的拟合性。基于理性经济人假设的拟合模型的均衡解不是知识转移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知识转入方可以充分利用知识转出方的非理性的互惠性偏好来获取更大的知识转移价值,从而实现组织或团队内部知识转移方式的改进和知识转移效率的提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立成
电力产业的监管涉及多个监管者。研究发现,监管者不合作情况下的整体监管效果要差于合作的情况,并且监管者决策顺序的差异也会对电力监管的效果产生影响。鉴于监管者不会自动达到合作状态,建议设立一个高级别的组织,对电力监管中的多个监管者进行协调,提高电力监管的整体效果。
关键词:
电力监管 多委托人代理 动态博弈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邹伟进 裴宏伟 王进
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企业循环经济行为的因素,归纳为政府管制、社会需求、市场需求和自身需求。其次,构建了委托代理模型,政府、社会和市场通过一定的激动和监督手段来规范企业的环境行为,企业通过努力来获得经济效益和规避环境风险,通过设计双方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政府和企业如何订立优化合约和政府如何选择有效可行的监督力度。结果表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推行绿色管理模式的努力水平,取决于这种努力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努力成本之间的比值。最后,给出了如何发展绿色经济的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管亚梅 邢旋
近年财务丑闻频发,外界对会计行为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究其原因,多是由于委托代理双方的利益冲突所致。文章从公司契约理论中委托代理框架下的行为主体出发,考虑到相关行为主体所获得信息的不对称性,利用博弈论的相关知识,构建了投资人、管理当局和会计人员的三方博弈模型进行分析,旨在探究企业会计诚信问题的相关影响因素,并结合实证分析结果,再次印证影响因素的可信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三方主体行为优化措施,并辅之以博弈分析的结果加以验证,具有一定的实效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朱学红 钟美瑞 黄健柏
标准委托-代理激励模型及分析框架沿袭新古典经济学中关于理性经济人、偏好不变、预期效用等基本假定,存在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和悖论。本文从行为经济学对主流经济学的新古典经济学基本假设的挑战出发,对标准委托一代理激励模型及分析框架中代理人完全理性和风险规避等基本假设所带来的缺陷进行了系统分析,探究了如何利用期望理论的价值函数替代期望效用函数、有限理性替代完全理性来构建新的委托一代理激励模型及分析框架。新模型和框架考虑了代理人的心理特征和非理性行为,将增强激励模型及分析框架对现实制度的解释力和适用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文兴 林新朗
如何应对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环境压力一直是社会的焦点问题。本文假设排污企业有两个基本的任务维度:经济效益与污染治理。通过构建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研究排污企业的最优激励合同,探讨了对排污企业经济利益任务与污染治理任务的激励优化问题。本文发现在排污企业发展的起步时期,应该相对强化对其经济任务的激励强度;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则应强化对其污染治理的激励强度;同时,两任务的激励成本函数相互依存性的不同,其激励合同也是有区别的。
关键词:
污染治理 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 激励机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璐
在分析中国企业年金运营特点和代理人激励理论的基础上,认为中国企业年金受托人的显性激励是中国企业年金运营风险控制的关键问题之一。并从企业年金委托代理关系分析出发,构建了企业年金受托人激励模型。
关键词:
中国企业年金 受托人 激励 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丁伟斌 杨义群 荣先恒
本文基于对委托代理基本模型和博弈确定性模型的分析 ,探讨了企业委托人和代理人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对彼此的影响 ,并结合期权激励理论 ,建立了不完全信息下的委托代理博弈随机模型。随后本文还简要分析了随机模型在企业管理特别是国有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
委托代理 博弈 随机模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殷孟波 许坤 邱宇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经济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其核心在于信息的非对称性。由于信息非对称,会诱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导致中小企业在金融市场上被信贷配给。本文综述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从信息问题出发,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在信息经济学的框架下分析和研究逆选择机制的发生及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根本所在,通过对完全信息和非对称信息下的合同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信息的重要性,最终从信息完善的视角,提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淑贤 李德志
委托—代理理论是契约理论的重要发展。本文将委托—代理理论模型归纳为两个模型,模型Ⅰ采用纯激励机制,模型Ⅱ采用激励和监督混合机制。在纷杂的商业银行企业契约中,最为关键的是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将委托—代理模型应用于商业银行,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商业银行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冯璐
我国目前的经济金融发展现状决定了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不同于一般股份制商业银行,前者仍然要由政府控制,仍然需要继续履行一些金融支持的职能。文章将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的活动分为经营性活动和政策性活动,在双项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的框架下分析得出:其参与的政策性活动加深了信息不对称程度;现有的货币收益与控制权收益混合的激励结构诱使银行高管偏离银行利润中心,迎合政府偏好谋取职位升迁,在控制权缺乏有效监管和制约的情况下,谋取灰色收入,扭曲了资源配置,是其经营效率低下的根源。对此,文章建议单独核算国有银行政策性业务与经营性业务,
关键词:
政策性活动 双项任务委托代理 激励模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晨
只有企业重视鼓励激励的作用,才能更有效地激励员工。企业和员工均衡时的效用变化与企业对激励方式的偏好及员工的努力成本有关,而固定收入对员工的努力程度没有影响,这是因为员工努力与否不影响固定收入的所得。所以,企业应实行固定收入与浮动收入——即奖金等的合理搭配。企业要减少监督成本,则应提高监督的效率,制定有效的惩罚机制,做到奖惩的有机结合。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金春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了更好地履行其主体职能,正逐渐将后勤职能分离出去,依托社会办后勤。后勤保障社会化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它是一个专业化问题和社会分工问题,因此必然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并且不同行为主体间在策略选择过程中需要进行博弈。本文依据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基本原理构建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中委托方与代理方行为间的博弈模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庆田
企业年金基金的信托型多层委托代理的组织形式,决定了对其投资管理人设计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将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管理人在基金运营管理中收益性、风险性和流动性三个方面的协调工作归结为保值和增值两个主要任务,构建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并对模型求解,探讨了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在基金财产的保值和增值两个维度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相互替代下的激励优化问题。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