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23)
- 2023(8635)
- 2022(7218)
- 2021(6866)
- 2020(5457)
- 2019(11987)
- 2018(11994)
- 2017(23476)
- 2016(12387)
- 2015(13166)
- 2014(12461)
- 2013(12283)
- 2012(10759)
- 2011(9839)
- 2010(9851)
- 2009(9416)
- 2008(8796)
- 2007(7797)
- 2006(6889)
- 2005(5730)
- 学科
- 济(50818)
- 经济(50766)
- 农(48622)
- 业(41468)
- 农业(32460)
- 管理(29768)
- 企(21080)
- 企业(21080)
- 业经(18275)
- 方法(16548)
- 数学(14385)
- 数学方法(14273)
- 中国(13502)
- 农业经济(12354)
- 财(11834)
- 制(11384)
- 地方(11248)
- 发(10385)
- 村(9411)
- 农村(9393)
- 贸(9121)
- 贸易(9117)
- 发展(8996)
- 展(8988)
- 易(8888)
- 策(8798)
- 体(8702)
- 收入(7824)
- 学(7768)
- 土地(7573)
- 机构
- 学院(165057)
- 大学(156430)
- 济(69453)
- 经济(68147)
- 管理(65637)
- 理学(57701)
- 理学院(57170)
- 管理学(56263)
- 管理学院(55981)
- 研究(51408)
- 农(47091)
- 中国(41048)
- 农业(35442)
- 业大(30312)
- 京(30283)
- 科学(30075)
- 财(30038)
- 中心(25466)
- 所(24517)
- 江(24306)
- 财经(23525)
- 研究所(22044)
- 农业大学(21921)
- 经(21508)
- 范(21317)
- 师范(21185)
- 经济管理(20562)
- 经济学(19921)
- 州(19542)
- 经济学院(18046)
- 基金
- 项目(112758)
- 科学(89965)
- 研究(88361)
- 基金(81778)
- 家(69848)
- 国家(69084)
- 科学基金(60093)
- 社会(58452)
- 社会科(54829)
- 社会科学(54819)
- 省(45961)
- 基金项目(43911)
- 教育(38681)
- 编号(38651)
- 划(36543)
- 自然(35730)
- 自然科(34917)
- 自然科学(34911)
- 自然科学基金(34283)
- 资助(30725)
- 成果(30066)
- 农(29078)
- 发(25917)
- 部(25055)
- 课题(24611)
- 重点(24401)
- 国家社会(24166)
- 创(24154)
- 制(23755)
- 性(22745)
共检索到240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冯海波
在乡村社会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下,由于农民作为委托人不能对政府行为进行有效地约束,形成了“供给主导”型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决策体制。这种体制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和需求的错位。而要想实现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则必须改变现行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决策体制,即由“供给主导型”向“需求主导型”转变。
关键词:
委托—代理 农村公共物品 供给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贺文慧 高山
由于我国农村社会多层级的委托代理关系,作为委托人的农民很难通过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来约束政府的行为,形成了"供给主导"型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决策体制。这种体制客观上造成了政府服务供给和农民需求错位,质量不高。本文从委托代理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并藉此提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安排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农村公共服务 供给 委托代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静漪 袁桂林
在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供给方面,政府间的委托代理产生了两大问题,即下级政府义务教育财政供给信息不完全导致的反向选择、下级政府义务教育投入行为不能被监控导致的道德风险。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是政府间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收益的不一致,二是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供给契约缔结过程中的代理人缺位。要解决这两大问题,必须构建相应机制,具体包括建立义务教育财政信息披露机制、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供给状况考核机制、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供给决策参与机制等。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 教育财政供给 委托代理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超 吴春梅
从委托代理视角看,民间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服务有直接委托代理模式和间接委托代理模式两种。其中的代理人问题具有复杂性,不仅存在一般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代理人问题,还存在由代理人和委托人自身的特殊性所导致的代理人问题。应创设一种由"问责激励"、声誉激励和长期契约激励等组成的多元激励策略,并使问责激励和声誉激励机制嵌入在长期契约之中,以激励代理人更好地向委托人目标努力,实现农民作为初始委托人的利益最优化。
关键词:
民间组织 农村公共服务 委托代理 激励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钟裕民 刘伟
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出发,村级公共品供给存在着三方行为主体:全体村民、村委会、生产企业,三者在村级公共品供给的过程中实质上形成了委托、代理加采购的委托代理关系。若要防止在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村委会对村民利益的损害,就必须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管理民主"的要求,通过构建激励和监控相结合的机制,促使村委会致力于村级公共品的最优供给。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颖聪 张文秀
我国农村土地的流转,实现了土地承包权与土地经营权全部或部分分离的制度安排,构成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委托代理关系机制。本文通过对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根源、特点和相关问题的分析,对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中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土地流转市场 委托代理 契约关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祝海波 程兴火
我国农村村民自治是一项基本的农村社会制度,无论是从改革开放成果,还是从目前现状,这项新的制度符合我国农村发展的趋势。但由于村民、村委会和乡政府三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不太明确,内生委托人行为能力差、外生委托人角色错位、以及代理人经济基础薄弱、素质不高,使得目前我国村民自治委托代理关系存在诸多的问题。因此,本文从委托代理的视角提出明确内生委托人、外生委托人和代理人的责权利,提高代理人的素质、培养内生委托人的民主意识和政治素质、营造民主氛围等措施和对策,并且得出一些的基本结论。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淑慧 刘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财政收入规模的迅速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等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在公共资源的使用及某些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上,应针对其供给者主要是政府等公共组织所建立的、与明确的个体或组织有直接效用增减联系的激励及惩罚机制,进而改善公共福利。
关键词:
公共物品 供给 委托代理机制 激励理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视友
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体现了最广大村民的根本利益和现实需要,是当前我国许多地方普遍推行的一种农村财务管理模式。它强调村级账务和集体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和监督权"四权不变",并实行代理自愿、三级监督和五项规范。本文探讨了在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下农村审计的主体、客体、内容和程序所发生的新变化。
关键词:
村级会计 委托代理制 农村审计 新变化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峰
本文试图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论点 ,观察、分析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问题。提出 :我国农村基层组织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次级委托人的角色错位和代理关系的不均等、初始委托人的行为能力弱、村委会作为委托人和双重代理处于两难困境、乡政府的不合理干预较多。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 ,村民、村委会和乡政府的责、权、利关系不清 ,并缺乏相应的激励、惩罚和约束机制。要变革农村基层组织委托———代理关系 ,必须合理界定村民、村委会和乡政府的责、权、利关系 ,提高初始委托人的行为能力 ,拓展村委会的生存空间 ,提高代理人素质 ,规范乡政府行为
关键词:
农村基层 组织建设 委托——代理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野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关系到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从经济学的角度,用委托——代理理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进而认为,为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应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设计进行完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大林 张敏军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在研究有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农村信用社公司治理关系,分析了农村信用社公司治理结构的各种委托代理关系及其特点,最后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以期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农村信用社 委托代理关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华伟 刘友兆
在阐述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经济学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诊断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委托代理关系的基本问题,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使代理人的主观努力符合委托人的利益。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土地整治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具有双层多级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代理人问题。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成立农村土地整治项目业主委员会,有效优化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委托代理关系,加强契约激励约束、监理人激励约束和市场激励约束,有效激励代理人努力水平,促进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绩效水平不断提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肖卫 朱有志
本文对农村基本生产资料的完全产权进行分割的基础上,界定了农村经济的基本特征及其经济组织的委托—代理关系的结构特征,并构建委托—代理理论模型,以中国农村改革实践对理论模型主要结论进行实证。我们认为,中国农村经济从合作化时期、人民公社时期一直到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时期的变革是经济组织中委托—代理关系完善的过程,基于代理关系的激励机制是决定农业生产绩效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农村经济组织 委托—代理关系 激励机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董栓成 耿明斋
当代理人为委托人同时执行好几个任务时,新的问题产生了这些任务之间的技术上的相互作用如何影响激励,委托人应该提供给代理人什么样的可行激励契约,本文给予了详细的分析,并据此论证新一届中央政府承诺在年内全部减免农业税,极大地鼓舞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不是靠政府的干预农民必须在农村务农,而是设计一种激励机制,在满足个人理性的前提下达到集体理性,这正是理性政府的决策理性所在,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
委托—代理 中央政府 农村决策 行为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