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64)
- 2023(8435)
- 2022(6797)
- 2021(6242)
- 2020(5539)
- 2019(12023)
- 2018(11721)
- 2017(22778)
- 2016(11843)
- 2015(13021)
- 2014(12729)
- 2013(12521)
- 2012(11283)
- 2011(9649)
- 2010(10030)
- 2009(9699)
- 2008(10052)
- 2007(9194)
- 2006(8132)
- 2005(7782)
- 学科
- 业(75973)
- 企(70400)
- 企业(70400)
- 管理(54742)
- 济(54290)
- 经济(54201)
- 业经(24986)
- 方法(23992)
- 财(22464)
- 农(20681)
- 务(18793)
- 财务(18786)
- 财务管理(18764)
- 企业财务(17782)
- 数学(16498)
- 数学方法(16421)
- 农业(15411)
- 技术(15214)
- 制(14211)
- 中国(13380)
- 策(13107)
- 划(12064)
- 企业经济(11988)
- 经营(11516)
- 理论(11264)
- 险(11033)
- 和(10972)
- 保险(10942)
- 体(10480)
- 技术管理(10282)
- 机构
- 学院(173973)
- 大学(168178)
- 济(78353)
- 管理(78179)
- 经济(77130)
- 理学(66516)
- 理学院(66013)
- 管理学(65449)
- 管理学院(65125)
- 研究(47699)
- 中国(44944)
- 财(40361)
- 京(34175)
- 财经(31644)
- 经(28759)
- 江(27028)
- 农(26648)
- 科学(24710)
- 商学(23426)
- 财经大学(23374)
- 商学院(23239)
- 中心(23115)
- 经济学(23040)
- 所(22437)
- 业大(21843)
- 北京(21349)
- 经济管理(21180)
- 州(20888)
- 经济学院(20864)
- 农业(20629)
- 基金
- 项目(108240)
- 科学(88801)
- 基金(82601)
- 研究(82299)
- 家(70023)
- 国家(68971)
- 科学基金(62593)
- 社会(56139)
- 社会科(53174)
- 社会科学(53157)
- 基金项目(43748)
- 省(41990)
- 自然(39721)
- 自然科(38916)
- 自然科学(38906)
- 自然科学基金(38337)
- 教育(35938)
- 划(33406)
- 资助(32974)
- 编号(32455)
- 业(29960)
- 创(26278)
- 成果(24781)
- 部(24510)
- 制(23852)
- 国家社会(23527)
- 创新(23497)
- 重点(22890)
- 人文(22436)
- 发(22324)
共检索到2672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均坦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化,企业家的行为成为关注的焦点。企业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取决于整个企业家群体的发展。委托人对待风险的态度是影响企业家发展的重要因素,风险规避的委托人和风险中性的委托人会给企业家带来不同的影响结果。委托人风险规避由风险中性转变,可以影响到激励合同的设计,从而实现"激励相容"。
关键词:
委托人 风险 企业家行为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兰定筠 李世蓉
基于项目全寿命周期风险分析原则,研究代建制中政府委托人、代建人在项目决策阶段、实施阶段(设计、施工阶段)、使用阶段的风险承担问题,提出了政府委托人与代建人的风险分配原则,并依据该风险分配原则得到了政府委托人与代建人的风险分配结果。
关键词:
政府委托人 代建人 风险 风险分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姜纬
当一个人(代理人)为另一个人或机构(委托人)工作,但后者支付给前者的报酬无法完全精确地取决于前者付出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因为信息是稀缺资源),而后者又无法使用非经济手段使前者努力工作时,就会产生委托人—代理人问题。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耀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希宋 夏志勇
本文在阐明失业及失业保险的基本理论基础之上 ,从失业保险市场保险供给者与保险需求者之间博弈关系的角度 ,构建了其委托人———代理人博弈模型 ,科学地分析了失业保险市场的内在经济规律 ,为保险企业准确地厘定保险费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失业 保险 博弈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史青春 王平心
文章特征化了一个在投资能力方面具有私人信息的委托人,和一个在努力水平上具有私人信息的代理人,在联合生产产品时所面临的双边道德风险问题。为研究结构性信息不对称对收益激励的影响,建立了双边道德风险条件下的收益激励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风险中性的委托人和严格风险规避的代理人联合生产产品时,激励努力的次优契约可以达到,只是不能为代理人提供完全的保险;在双边道德风险条件下,隐藏信息不再是有信息的局中人的最优策略,而私人信息的交换与共享可以促成次优转移均衡的实现,这说明和单边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单边道德风险相比较,结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徐世杰
通过对物流活动设置相应变量,以物流参与性和激励兼容视角建立基于物流委托人与承托人的博弈模型,并基于模型最优约束条件而对博弈结果的决定要素做出判断。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晏艳阳 金鹏
文章基于国企委托人公平偏好的性质,将公平偏好模型拓展至隐性激励和显性激励并行的环境,研究了国企高管的最优激励组合。结果表明,为了降低高管收入分配不公平给政府带来的效用损失,同时避免因显性薪酬减少引起的效率损失,政府主管部门倾向于用隐性激励来替代显性激励,且用于替代的隐性合约随着这种公平偏好强度的增加而大幅增加。这表明使用隐性合约有利于在兼顾激励效率的基础上缓解政府的社会公平约束。但隐性合约的作用受限于政府主管部门对高管贡献的主观评估能力,评估能力越低,政府薪酬规制政策的效果越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红领
本文以 90年代末期中国的乡镇企业转制为线索 ,分析了不同“行政级别”乡镇企业所有者的“政府化”和“非政府化”特征对企业治理结构的影响。实证研究显示 :以现代公司制度为特征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所必需的基本前提 ,即明晰的产权制度 ,不可能在委托人 (所有者 )“政府化”的情况下形成。中国乡镇企业的成长正经历着一个产权不断清晰化的过程 ,随着产权清晰化的完成 ,企业治理结构的现代化将被提到议事日程。本文对“社区级”乡镇企业治理结构演变的描述显示 ,中国公有企业治理结构现代化的逻辑顺序为 :委托人 (所有者 )身份的“非政府化”是企业产权清晰化的前提 ,而企业治理结构现代化则是产权清晰化的结果。尽管...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祝春晖
1经纪与信息经纪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在我国已绝迹几十年的经纪活动,而今又慢慢地活跃起来。经纪活动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必然结果。所谓经纪,指的是市场上为供求双方或产销双方牵线搭桥、促成交易、提供服务的行为和活动。从事这种活动的团体或个人就称为经纪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赵远波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从分析传统公有经济制度下国有资产的最终委托人入手 ,结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试图揭示我国国有企业资产的最终委托人的变化。文章提出了“公有经济人民”和“国有经济人民”的概念 ,指出“公有经济人民”和普通指代意义上的“人民”是不同的。在传统公有经济制度下 ,“公有经济人民”和“人民”指代的范围是对等的 ,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 ,“公有经济人民”的范围在逐渐缩小 ,国有资产的最终委托人在不断发生分化 ,拨改贷以后到现在 ,形成了一个存量的国有经济人民 ,而增量的国有经济人民逐渐减少直至为零。由此 ,文章得出结论 :目前的...
关键词:
公有经济人民 国有经济人民 国有资产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冯均科
内部审计人员必须明白,审计委托人的"要求"与"需求"是不同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要求"的解释是:"提出具体愿望或条件,希望得到满足或实现";而对"需求"的解释是:"由需要而产生的要求"。可以看出,"要求"是明确的,外在的,具体的;而"需求"是模糊的,内在的,抽象的。那么,联系到内部审计,审计委托人的"要求"是容易把握的,而"需求"是不容易把握的。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一些由组织发布的规章制度了解审计委托人的"要求",但是,可能不明白在不同时期审计委托人
关键词:
内部审计 审计委托人 需求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祖光
基数确定,是委托—代理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委托—代理问题凡涉及量化指标,如利润额、销售额等,必定存在一个基数确定问题。因为委托人既然要把一个量化的任务委托给代理人,必然要确定基数;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基数,就被认为是完成了委托的任务,就可以得到奖励。但如何正确地确定基数?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正确地确定基数之所以困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冯均科
内部审计人员必须明白,审计委托人的"要求"与"需求"是不同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要求"的解释是:"提出具体愿望或条件,希望得到满足或实现";而对"需求"的解释是:"由需要而产生的要求"。可以看出,"要求"是明确的,外在的,具体的;而"需求"是模糊的,内在的,抽象的。那么,联系到内部审计,审计委托人的"要求"是容易把握的,而"需求"是不容易把握的。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一些由组织发布的规章制度了解审计委托人的"要求",但是,可能不明白在不同时期审计委托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斌 闫丽荣
现代公司中,经营者(代理人)从事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经营者行为必然影响企业的价值、效率与长远发展。本文从委托人(所有者,董事会)对代理人监督的角度出发,采用博弈论方法对代理人的行为展开分析,从一个侧面证实了“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近似一次性的博弈,是经营者短期行为的主要原因”这个理论假设。从而得出,解决经营者短期行为问题,可以通过建立一系列的制度或机制,使所有者与经营者保持长期的委托代理关系。
关键词:
短期行为 博弈 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