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11)
2023(7405)
2022(6240)
2021(5813)
2020(4529)
2019(10099)
2018(9859)
2017(18791)
2016(9728)
2015(10537)
2014(9956)
2013(9726)
2012(8570)
2011(7938)
2010(7989)
2009(7835)
2008(7162)
2007(6362)
2006(5589)
2005(4429)
作者
(25062)
(21196)
(21083)
(20019)
(13084)
(10081)
(9586)
(8329)
(8035)
(7376)
(6999)
(6983)
(6596)
(6384)
(6343)
(6224)
(6188)
(6084)
(6052)
(5851)
(5124)
(5064)
(4977)
(4909)
(4885)
(4736)
(4637)
(4625)
(4273)
(4220)
学科
(38884)
经济(38824)
(32251)
管理(27435)
(26761)
(22117)
企业(22117)
农业(18077)
方法(14491)
业经(13489)
数学(11805)
数学方法(11704)
中国(10707)
(9725)
(8896)
地方(8123)
(7216)
(7133)
农业经济(7132)
贸易(7126)
(6916)
(6911)
(6885)
(6883)
收入(6506)
理论(6184)
(6177)
银行(6163)
发展(6103)
(6095)
机构
学院(134532)
大学(129565)
管理(53168)
(52960)
经济(51858)
理学(46658)
理学院(46194)
管理学(45411)
管理学院(45173)
研究(40128)
中国(31353)
(26171)
(24693)
(24537)
科学(23370)
业大(20110)
财经(19709)
中心(19645)
(19439)
农业(19082)
(18398)
(18365)
师范(18218)
(17923)
研究所(16603)
(16001)
经济学(15870)
北京(14496)
财经大学(14486)
经济学院(14326)
基金
项目(92100)
科学(74153)
研究(71519)
基金(67401)
(57240)
国家(56653)
科学基金(49855)
社会(47724)
社会科(44793)
社会科学(44786)
(37303)
基金项目(36036)
教育(32795)
编号(30470)
自然(30244)
(30117)
自然科(29596)
自然科学(29591)
自然科学基金(29048)
资助(25522)
成果(24386)
(20518)
(20199)
重点(20144)
课题(20124)
(19948)
国家社会(19449)
(18994)
(18481)
人文(18443)
期刊
(65386)
经济(65386)
研究(36000)
(31104)
中国(26719)
农业(20143)
科学(19192)
学报(18863)
(18147)
管理(18069)
业经(16428)
大学(15257)
教育(14574)
学学(14555)
(13259)
金融(13259)
技术(9744)
经济研究(9220)
财经(9112)
农业经济(9033)
问题(8553)
农村(8392)
(8392)
(7952)
(7924)
(7168)
商业(7108)
社会(6524)
现代(6215)
经济问题(6072)
共检索到1927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祝海波  程兴火  
我国农村村民自治是一项基本的农村社会制度,无论是从改革开放成果,还是从目前现状,这项新的制度符合我国农村发展的趋势。但由于村民、村委会和乡政府三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不太明确,内生委托人行为能力差、外生委托人角色错位、以及代理人经济基础薄弱、素质不高,使得目前我国村民自治委托代理关系存在诸多的问题。因此,本文从委托代理的视角提出明确内生委托人、外生委托人和代理人的责权利,提高代理人的素质、培养内生委托人的民主意识和政治素质、营造民主氛围等措施和对策,并且得出一些的基本结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冯海波  
在乡村社会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下,由于农民作为委托人不能对政府行为进行有效地约束,形成了“供给主导”型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决策体制。这种体制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和需求的错位。而要想实现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则必须改变现行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决策体制,即由“供给主导型”向“需求主导型”转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钟裕民  刘伟  
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出发,村级公共品供给存在着三方行为主体:全体村民、村委会、生产企业,三者在村级公共品供给的过程中实质上形成了委托、代理加采购的委托代理关系。若要防止在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村委会对村民利益的损害,就必须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管理民主"的要求,通过构建激励和监控相结合的机制,促使村委会致力于村级公共品的最优供给。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万健  刘传俊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理论一般将高校校方与管理人员目标一致性作为基本的假设前提,研究的重点是高校内部机构协调和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提升问题。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高校校方与管理人员目标冲突性与信息不对称性),用委托代理关系框架来分析高校校方与管理人员之间的博弈关系,探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升高校管理效率的途径和方法。本文也从一个侧面,论证了建设高校管理人才市场的重要性。一、委托代理关系中的高校管理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着一个委托人和一个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郑宝凤  
现代税收征纳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委托—代理关系。税务机关由于受到业务素质、征税成本、稽查手段等限制,在纳税信息获得上处于劣势地位。为了对纳税人税款缴纳情况进行监督,税务机关需要实行税务稽查。由于双方信息的非对称性,导致税收征纳双方的税收博弈。本文对税收征纳双方的博弈模型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产生非对称信息的原因,最后对如何降低信息非对称性,提高税收征管效率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旨在最大程度地增加税收收入。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峰  
本文试图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论点 ,观察、分析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问题。提出 :我国农村基层组织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次级委托人的角色错位和代理关系的不均等、初始委托人的行为能力弱、村委会作为委托人和双重代理处于两难困境、乡政府的不合理干预较多。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 ,村民、村委会和乡政府的责、权、利关系不清 ,并缺乏相应的激励、惩罚和约束机制。要变革农村基层组织委托———代理关系 ,必须合理界定村民、村委会和乡政府的责、权、利关系 ,提高初始委托人的行为能力 ,拓展村委会的生存空间 ,提高代理人素质 ,规范乡政府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祝丽云  李彤  赵慧峰  郭杨  
委托代理理论是研究如何有效设计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使代理成本最小的理论。本文试图将其引入村级会计监督体系中,通过分析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及其对村级会计监督的影响,提出进一步加强村级会计监督的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肖卫  朱有志  
本文对农村基本生产资料的完全产权进行分割的基础上,界定了农村经济的基本特征及其经济组织的委托—代理关系的结构特征,并构建委托—代理理论模型,以中国农村改革实践对理论模型主要结论进行实证。我们认为,中国农村经济从合作化时期、人民公社时期一直到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时期的变革是经济组织中委托—代理关系完善的过程,基于代理关系的激励机制是决定农业生产绩效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超  吴春梅  
从委托代理视角看,民间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服务有直接委托代理模式和间接委托代理模式两种。其中的代理人问题具有复杂性,不仅存在一般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代理人问题,还存在由代理人和委托人自身的特殊性所导致的代理人问题。应创设一种由"问责激励"、声誉激励和长期契约激励等组成的多元激励策略,并使问责激励和声誉激励机制嵌入在长期契约之中,以激励代理人更好地向委托人目标努力,实现农民作为初始委托人的利益最优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崔宝玉  
从"大农—小农"资本合作概念模型出发,笔者分析了大农与小农之间的资本合作特征,阐明了大农与小农在合作社治理过程中的角色定位,探讨了合作社可能出现的"资本锁定"现象,指出了在合作社中极易产生大农小农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通过合作社民主治理制度规范化、设置外部理事制度以及保障小农退出权等正式规则和成员信任、成员承诺与社会资本等非正式规则的"双规则"治理,能够减少大农的机会主义行为,削弱大农小农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从而使合作社不至于过度偏离其本质规定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中昭  陈喜强  曾宪友  
本文在分析作为非营利部门的社区组织与社区政府的特殊关系的基础上,从投入费用与产出的关系、特殊的自我激励形式等角度,提出了既有自我激励愿望又具有监督机制特征的社区政府与社区组织的委托代理模型,揭示了两者之间的本质委托代理关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增进  侯祥鹏   陈英武  
职能型结构是企业的基本组织结构,随着企业的规模不断发展,企业组织结构逐渐演变。企业各个层级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应随着企业组织结构的演变而不断的调整,使企业组织能更有效率地运转,从而有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树中  
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监督和激励问题一直是经济理论和实践探讨的问题。有限合伙公司这一组织形式在促进创业资本的发展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它也在解决创业公司与有限合伙公司以及有限合伙公司本身的监督和激励问题方面做了较为合理的安排。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婧  杨小青  华阳  
委托代理理论是经济学中经典的理论之一,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伯利和米恩斯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但是委托代理理论不限于企业,在其他类型的组织中也普遍存在,本文对企业、非营利组织及公共部门这三种类型的组织中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了阐述,对三者进行比较研究。并提出了国家权力对企业及非营利组织的渗透使得三类组织委托代理关系的界限趋于模糊,展望了三类组织的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谢坤锋  赵驰  赵建军  
从委托代理链的视角出发,我们可以把委托人和内部治理组织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当中。内部治理组织的首要功能是支持内部治理机制的运行,而内部治理机制的主要作用是引导代理人的行为,使其与企业的治理目标相一致,这是内部治理的基本逻辑。重新构建委托代理链的起点以改变初始委托人的有效结构,或者重新构建委托代理链的中心以改变不合理的内部治理组织结构,都是激活治理机制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