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95)
- 2023(9220)
- 2022(8315)
- 2021(8113)
- 2020(6716)
- 2019(15789)
- 2018(15825)
- 2017(30575)
- 2016(16741)
- 2015(18906)
- 2014(18861)
- 2013(18582)
- 2012(16933)
- 2011(15260)
- 2010(15075)
- 2009(13513)
- 2008(12912)
- 2007(10983)
- 2006(9596)
- 2005(8137)
- 学科
- 济(63687)
- 经济(63616)
- 管理(46708)
- 业(43542)
- 企(37024)
- 企业(37024)
- 方法(30796)
- 数学(26607)
- 数学方法(26292)
- 农(16015)
- 中国(15830)
- 财(15629)
- 学(15524)
- 业经(13835)
- 地方(13021)
- 理论(11374)
- 和(11143)
- 农业(10777)
- 贸(10762)
- 贸易(10756)
- 制(10690)
- 易(10419)
- 务(10177)
- 财务(10113)
- 财务管理(10095)
- 教育(10088)
- 环境(9953)
- 技术(9943)
- 企业财务(9567)
- 划(8748)
- 机构
- 大学(233615)
- 学院(229736)
- 管理(94142)
- 济(86422)
- 经济(84381)
- 理学(82395)
- 理学院(81469)
- 管理学(80065)
- 管理学院(79653)
- 研究(75570)
- 中国(53843)
- 京(49690)
- 科学(48692)
- 财(38154)
- 所(37678)
- 业大(34978)
- 农(34875)
- 研究所(34647)
- 中心(33780)
- 范(31974)
- 师范(31718)
- 北京(31600)
- 江(31427)
- 财经(31287)
- 经(28479)
- 院(27633)
- 农业(27415)
- 州(26374)
- 师范大学(25861)
- 经济学(24801)
- 基金
- 项目(163541)
- 科学(127518)
- 研究(120387)
- 基金(117720)
- 家(102266)
- 国家(101405)
- 科学基金(86684)
- 社会(73713)
- 社会科(69590)
- 社会科学(69569)
- 基金项目(63475)
- 省(62996)
- 自然(57287)
- 自然科(55912)
- 自然科学(55901)
- 教育(55206)
- 自然科学基金(54868)
- 划(53740)
- 编号(50222)
- 资助(48206)
- 成果(41218)
- 重点(35991)
- 部(35846)
- 发(34062)
- 课题(33736)
- 创(33643)
- 项目编号(31591)
- 科研(31314)
- 创新(31268)
- 大学(30827)
共检索到3254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肖文超 王雨馨
一战后,法国确立了对叙利亚的委任统治。委任统治期间,在法国当局分而治之的民族政策影响下,叙利亚境内库尔德民族主义运动发展迅速。叙利亚库尔德人不但组建了政治实体霍伊布联盟,积极推进库尔德文化复兴运动以凝聚民族共同体意识,而且与基督教名人联合共同发起了以贾兹拉为中心的自治运动。叙利亚库尔德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与战后中东地缘政治格局变动、法国的民族分治政策、土耳其库尔德民族主义、亚美尼亚民族主义等因素都密切相关。整个委任统治时期,尽管叙利亚库尔德民族主义运动并没有实现民族自治的最终诉求,但是这场运动本身培育了叙利亚库尔德人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对战后中东地缘政治局势产生了复杂影响,成为现代叙利亚库尔德问题的重要历史根源。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汪波 穆春唤
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后,叙利亚库尔德人利用内战和反恐战争的机遇,控制了叙利亚北部和东北部地区的大片土地,建立了罗贾瓦自治实体。罗贾瓦自治的理论源于奥贾兰的“民主邦联主义”。它强调以直接民主、性别平等和永续发展为原则,主张政治上实行直接选举,经济上实施自救计划和建立“民主—生态”社会。根据这一理论,罗贾瓦自治区建立后实行了民主选举,成立了旨在代表各群体利益的权力机构和社会组织,并在积极维持经济秩序的同时探索出合作社发展道路。然而,罗贾瓦自治始终面临着挑战:从外部看,它不仅受到土耳其的军事威胁,而且由于巴沙尔政府的坚决反对,罗贾瓦无法获得合法的自治地位,只能维持事实上的自治;从内部看,由于利益分配不均与政治分歧严重,库尔德人民保卫军与库尔德全国委员会难以达成和解,阻碍了罗贾瓦自治的发展进程并令其前途难卜。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王琼
叙利亚库尔德武装以"叙利亚民主力量"的身份,积极反抗"伊斯兰国"组织的暴行,实际上其构成仍然是以库尔德人为主体的单一民族力量,它在国内与叙利亚反对派、叙利亚政府都保持距离,在国际上受到美俄等域外大国的财政援助和军事支持。虽然叙利亚库尔德武装在反恐战争中取得了丰硕战果,然而,国际社会的同情并不能改变叙利亚库尔德武装本身既抑制了"伊斯兰国"组织的扩张,又破坏了中东地区现有力量平衡的双重性质。更严重的是,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甚至会引发地区其他国家库尔德民族的连锁反应,其所奉行的"库尔德民族主义"的极端化趋势渐显,有
关键词:
叙利亚 库尔德武装 民族主义 恐怖主义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唐志超
2013年至2019年是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和伊拉克肆虐的黑暗时期。民主联盟党领导的叙利亚库尔德武装与美军结成反恐联盟,在击败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斗争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美军依赖的最主要地面战斗力量。叙库尔德人积极参与反恐,一方面是由于自身受到了切实恐怖威胁,另一方面是希望借此争取美国支持,谋求国际合法性,以推动自治进程。然而,库尔德人基于反恐之上的自治存在内生缺陷。美国与库尔德人的反恐联盟具有脆弱且实用主义色彩浓厚等特点,双方属于临时交易性质的战术盟友关系。库尔德人以反恐为工具,而美国同样将库尔德人作为反恐工具,无意支持库尔德人自治或独立。这一工具性决定了库尔德人自治的脆弱性,致使库尔德人面临不确定的未来。叙库尔德问题的解决必须在叙利亚全国对话框架内进行,而借助外部力量强加解决的方案注定会失败。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汪波 穆春唤
叙利亚内战爆发前,库尔德人曾是这个国家饱受欺压和排斥的少数民族。为争取民族权利,叙利亚库尔德人从内战前就开始组织政党开展民族运动。叙利亚内战爆发后,叙利亚库尔德人的政治组织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际反恐联盟的支持下,库尔德人武装通过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控制了叙北部库尔德人居住的大片土地,并极力寻求政治自治。在俄罗斯的积极支持下,库尔德政治力量提出了战后在叙利亚建立联邦制的构想。目前,叙利亚库尔德人已经在叙北部建立了库尔德联邦区,并期望内战结束后建立自己的自治区。但叙利亚库尔德人的政治发展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李睿恒
2017年9月伊拉克库尔德地区举行的独立公投表明,具有独立倾向的库尔德民族主义已经成为当前伊拉克库尔德社会内部显著的政治思潮。然而,这并非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它本质上是现代伊拉克国家能力的失效,以及随之带来的畸形的伊拉克现代国家建构进程的产物。因此,只有从现代国家建构的视域出发,才能理解伊拉克库尔德民族主义作为奥斯曼帝国遗产的起源背景,以伊拉克现代国家结构作为发展框架的基本前提,以及集体惩罚措施"安法尔行动"和1991年后库尔德人自治实践所激化的历史转折,进而把握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限度。
关键词:
伊拉克 国家建构 库尔德民族主义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章远
在消灭"伊斯兰国"和冲突后重建时期,库尔德民族主义获得巨大发展。尽管宗教能够为库尔德人实现民族自决提供重要的聚合和动员的动力,但由于"伊斯兰国"组织呈现出暴力和宗教紧密结合的极端化特征,因此后"伊斯兰国"时期,植根当地宗教土壤的民族主义势力不得不反思其宗教安全问题。与此同时,外部干预力量倾向于推动建立地区世俗民主化秩序并扶植符合其期待的政权继承者。在宗教土壤深厚的中东,如果为了更快地走向独立,为迎合西方化的世俗主义期待而策略性地削减本民族的宗教外在表达,从而规避外界对其极端化的担忧,那么宗教民族主义将面临潜在困境:一旦民族自决和政治发展的预期目标没有如约实现,被压抑的民族宗教力量很可能在未来出现报复性的复兴。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赵娜 马帅
叙利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是现代叙利亚演变进程中的重要政治力量。自20世纪40年代成立以来,该党经历了合并、分裂、重组、内斗和换代等一系列演变过程。60年代,党内老一代领导人的影响力下降,以"军事委员会"为首的少壮派通过军事政变的方式获取了地方主义者支持并重建思想体系。少壮派领导人哈菲兹·阿萨德夺取党的最高领导权后,随着其个人权威的上升,复兴党作为执政党的作用和地位相应地下降。在叙利亚内战中,复兴党演变过程中的遗留问题进一步被放大,如意识形态和指导思想未能与时俱进,军人管党、党内精英阶层分化以及社会阶层固化等。政治解决叙利亚危机任重道远,复兴党亟需加强政党建设,重新握紧国家治理大权。
关键词:
阿拉伯复兴社会党 阿萨德家族 叙利亚内战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马晓霖
叙利亚危机是"阿拉伯之春"引发的一场极其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是集内战和反恐于一体、大国干涉和地区力量介入相交织的冲突,也是在美国中东战略收缩背景下发生的重大事件,因而成为观察美国中东战略和外交调整的重要视角。在"奥巴马主义"的指导下,美国坚持采用"以压促谈"的方式参与叙利亚危机进程,避免因军事卷入而重蹈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覆辙,并注重发挥多边作用,试图通过力量制衡和利益置换来实现稳定叙利亚局势的目的,进而服务于美国的中东核心利益及中东政策。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的新保守主义和孤立主义倾向,可能使"奥巴马主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汪绪涛
伊拉克库尔德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占整个伊拉克石油储量的40%以上,但伊拉克政府和库尔德政府在石油利益上的争议和纠纷,使得众多投资者对在库尔德进行石油投资望而止步。本文综合研究了伊拉克及库尔德地区的相关法律制度,并结合伊拉克库尔德地区石油投资的实践,详细分析了在库尔德地区进行石油投资应该重点关注的石油合同效力、原油出口等重要法律问题,为中国投资者在库尔德地区进行石油投资提供指引。
关键词:
伊拉克 库尔德地区 石油投资 法律问题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王霏 张一帆
二战后,在整体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际体育竞赛逐渐取代战争成为一种极具象征性和凝聚力的活动,国际体育竞赛参与也成为民族国家进行民族认同构建的重要途径。1948年,叙利亚成立国家奥委会并加入国际奥委会,自此该国的体育管理组织日臻完善。从1948年伦敦奥运会开始,叙利亚积极参加夏季奥运会,以及泛阿拉伯运动会、地中海运动会、亚运会等区域运动会。总的来看,叙利亚通过国际体育竞赛参与,在民族认同构建方面彰显了独立国家地位,展示了世俗国家形象,显示出一定的国家治理能力,从体育层面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但这一过程也面临民族认同构建历史具有超民族认同色彩、体育管理问题凸显国家治理弊端、国际体育竞赛参与深受国内外政治影响等不足。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孙德东
同时,业主和咨询公司采取了反索赔措施,双方论战信件达几千封,在伊斯兰堡、拉合尔、马尔代夫就索赔召开专题讨论会达百余次。项目组在争取索赔的过程中始终以合同为依据,通过艰苦努力,一项项的索赔问题终获解决,取得了较好的索赔收益。归纳起来,索赔成功必须首先研...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李睿恒
1946年伊拉克库尔德民主党的成立,奠定了伊拉克库尔德地区政党政治格局形成的基础。在土地改革、城市化、私有化和两伊战争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伊拉克库尔德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末形成了以库尔德民主党与库尔德爱国联盟为主导的两党政治格局,并在1991年和2003年后不断得到强化。但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脱节催生出新兴的政治反对派及其对旧有格局的挑战,使伊拉克库尔德地区在伊拉克战争后向两个阵营并立、三股力量互动、两种理念竞争的政党政治格局方向演进。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吴昊昙
近年来,难民主要收容国已经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难民安置地也逐渐从难民营转向收容国城市社区。然而,由于发展中国家治理能力不足、政治生态脆弱,难民安置不仅是收容国面临的新问题,也给国际难民治理带来了新挑战。基于作者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对黎巴嫩境内难民援助相关方和瑞士日内瓦难民援助人道主义组织总部总计54次的访谈内容以及相关文献分析,本文认为人道主义组织是黎巴嫩难民治理的主力,地方政府是难民治理的前线,中央政府仅发挥着确定基调的作用。这一治理体系在国际社会和难民所在社区之间架起桥梁,为难民的生存提供了基本保障,促进了黎巴嫩社会的稳定,但同时在内部协调、项目规划和难民参与度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黎巴嫩难民治理的现状对发展中国家城市社区收容和安置难民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杨永红
2011年3月联合国安理会依据保护责任①决定对利比亚实施包括军事行动在内的干预措施,被认为是保护责任发展的里程碑,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保护责任的激烈争议。但是对于情形类似的叙利亚,国际社会在如何保护叙利亚人民免遭暴行的问题上分歧明显,无法达成一致,未能继续依利比亚模式适用保护责任,显示了保护责任的发展遭遇严重危机。利比亚与叙利亚的情势表明了保护责任不能成为推动一国政权更迭的工具,显示了国际社会能够接受保护责任挑战主权的底线。保护责任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取决于是否恪守该限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