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7)
- 2023(1630)
- 2022(1428)
- 2021(1361)
- 2020(1216)
- 2019(2879)
- 2018(2777)
- 2017(6101)
- 2016(3357)
- 2015(4090)
- 2014(4184)
- 2013(4192)
- 2012(3736)
- 2011(2918)
- 2010(2880)
- 2009(2900)
- 2008(3341)
- 2007(3093)
- 2006(2610)
- 2005(2357)
- 学科
- 企(21162)
- 企业(21162)
- 业(19810)
- 管理(18303)
- 济(12431)
- 经济(12408)
- 财(11451)
- 务(10961)
- 财务(10961)
- 财务管理(10947)
- 企业财务(10268)
- 方法(8740)
- 数学(6589)
- 数学方法(6559)
- 公司(5112)
- 业经(3934)
- 制(3926)
- 文化(3671)
- 体(3291)
- 体制(3129)
- 理论(3116)
- 和(2884)
- 企业经济(2665)
- 市场(2455)
- 产业(2407)
- 中国(2310)
- 经营(2241)
- 经济理论(2214)
- 策(2106)
- 组织(2067)
- 机构
- 学院(48030)
- 大学(47871)
- 管理(20853)
- 理学(18118)
- 理学院(17979)
- 管理学(17819)
- 济(17813)
- 管理学院(17720)
- 经济(17427)
- 财(11860)
- 研究(10757)
- 中国(9949)
- 京(9418)
- 财经(9306)
- 经(8460)
- 商学(7130)
- 商学院(7101)
- 财经大学(7101)
- 江(7021)
- 会计(6253)
- 北京(5914)
- 公司(5706)
- 州(5636)
- 中心(5184)
- 范(5180)
- 师范(5115)
- 科学(5109)
- 所(4955)
- 经济管理(4952)
- 经济学(4875)
共检索到711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凌士显 白锐锋
以文化为代表的非正式制度对公司金融的影响是目前公司治理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中国姓氏文化,剖析了姓氏文化对上市公司双重代理成本的影响机理。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姓氏作为文化的代理变量,借助于沪深证券交易所2009-2015年上市公司数据及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研究了姓氏文化对公司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姓氏文化能够有效降低上市公司双重代理成本,但这一治理效应因产权性质,是否家族企业及董事会领导权结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姓氏文化的治理职能随着姓氏人口规模的减少和市场化程度的推进而得以强化。本文剖析了中国特有的姓氏文化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完善了文化治理的视角和公司治理的研究内容,证实了传统文化对公司治理具有积极的作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凌士显 白锐锋
本文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姓氏作为文化的替代变量,在社会认同理论的基础上,从与董事长姓氏相同这一近乎天然的亲切感及其以宗族传承、姓氏光大为价值观基础的人士作为董事履职行为及效果分析入手,探讨姓氏文化对上市公司代理成本的影响路径,使用沪深上市公司2009-2015年的数据,实证检验姓氏文化对公司代理成本的影响,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一是上市公司董事会中与董事长同姓的董事会成员比例越高,公司的营销费用率和应收账款率越低。二是姓氏文化的治理效能在不同性质的上市公司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对于非家族企业,姓氏文化对家族企业代理成本的抑制作用更强;相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姓氏文化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的治理效能更强。三是在"小姓氏"人士担任董事长的上市公司中,姓氏文化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更加显著。四是姓氏文化的治理价值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不仅并未受到弱化,反而得以强化。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可以得到以下启示: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增强社会群体的凝聚力、向心力、归属感都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拉近距离、增强信任、降低沟通成本,所以,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积极的公司治理作用。第二,在公司治理实践中,对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都要给予高度重视。要积极探索公司治理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交互影响,通过公司制度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交互效应,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晓方
本文选取2005年至201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企业上市前后代理成本改变量与所有权结构的关系。结果发现:企业上市后代理成本显著上升;行业竞争性、上市年份、企业控制权类型对代理成本有显著影响;所有权结构对上市后代理成本的改变影响显著,国有股、法人股、机构持股和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上市后代理成本的变化负相关。说明上市后企业的委托代理成本上升,分散的所有权结构不利于股东对经理人的约束,所有权结构对代理成本的负面影响超过了上市带来的外部市场约束及信息披露机制的正面影响。
关键词:
代理成本 所有权结构 股权集中度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职嘉男 陈前恒
姓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运用一个独特的调查数据,探讨了姓氏对中国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村庄中的个人大姓身份并不能显著地增加农村居民的幸福感;用反映冲突强度的族群极化指数测量的村庄宗族异质性对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在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为了不减少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当下开展的大规模的村庄撤并行动应当谨慎进行。
关键词:
姓氏 宗族异质性 幸福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华 刘霜叶
本文认为,上市公司代理成本的产生是由于股权的分散,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以及管理者和股东的目标冲突所造成的。控制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必须优化资本结构,提高债权融资的比例;优化股权结构,提高法人股的持股比例;强化独立董事的作用。
关键词:
上市公司 代理成本 实证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高雷 李芬香 张杰
本文利用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了公司治理与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股权集中度国家股比例、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治理环境、公司透明度、企业规模与代理成本显著负相关;股权制衡度、领取报酬的董事比例、领取报酬的监事比例、董事会会议次数、股东大会会议次数与代理成本显著正相关;高管持股、独立董事比例、监事会会议次数、两职分离与代理成本无显著关系;财务杠杆率与代理成本的关系是混合的;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与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与总样本基本一致。
关键词:
代理成本 公司治理 内部治理 外部治理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晏艳阳 陈共荣
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东与经理、股东与债权人之间利益冲突的特点 ,提出了代理成本的资本结构解决方案 :扩大债务融资比重 ,控制配股融资比重 ,建立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体系 ,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资本结构 代理成本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杨德明 辛清泉
本文从法与金融学理论出发,分析了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与企业代理成本的关系。由于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提高了投资者知情权,减少了上市公司与投资者间的信息不对称,故而应与代理成本存在负相关关系。利用上市公司网上投资者关系信息披露的检验结果显示,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指数IIRI与大股东占款显著负相关,但与资产周转率、管理费用率无显著关系。这表明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大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的隧道行为,但未起到提高经理人员经营效率、提高公司运作效率的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琳
从产权关系的角度来研究资本结构理论问题,可以说,代理成本学说为财务理论界解开"资本结构之谜"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选取1998年以前在沪深证交所上市的400家公司,获得1998~2007年的数据,运用多因素回归模型检验了自由现金流量和公司的成长性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降低代理成本的建议。
关键词:
资本结构 代理成本 自由现金流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金雪军 张学勇
本文在回顾西方杠杠治理理论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银行监管与中国上市公司管理者行为的相互关系。杠杠治理之所以在我国失效是因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低效的监管体制导致企业预算软约束,自1999年后实行的针对降低银行不良贷款比例的银行业改革已大大加强了企业的预算约束并引发了企业代理成本的显著降低,但杠杠治理的作用仍然没有显现,银行业的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
杠杠治理 代理成本 预算约束 监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陶晓慧
股利代理成本理论认为稳定的现金股利政策能够降低代理成本,本文利用1997-2003连续7年派现的22家公司做样本,分析其代理成本特征。研究发现,除了股权结构特征外,这些公司的经营业绩、高管持股比例、主营业务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稳定的现金股利政策同较低的代理成本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的结论。
关键词:
代理成本 现金股利 股权结构 股利政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旺峰 宋迎春
家族企业作为一个特殊的企业群体,其代理成本的产生与治理均有别于一般的企业。通过对我国沪深两市506家家族上市公司代理成本及其治理机制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与其代理成本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通过在过在董事会中引入职业经理人能够有效地抑制家族企业的代理成本,而家族管理者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薪酬差距则会加剧企业的代理冲突,增加其代理成本。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培林 靳云汇 贾昌杰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1999-2002年4年期间实施的185起涉及金额超过1亿元的大型并购事件为样本对上市公司管理者的行为进行研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自由现金流量愈充足,管理者倾向于通过并购等活动把自由现金浪费在低效的投资项目上;企业的负债水平对管理者的行为没有显著的约束作用。这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存在着代理成本问题。
关键词:
自由现金流量 并购 异常收益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长江 杨昱琪 兰凯
公司ESG绩效的提升需外部监管和内部驱动的合力。独立董事作为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重要安排,能够通过协调代理问题影响ESG绩效。文章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董事会独立性、代理成本与ESG绩效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初步研究表明,上市公司董事会独立性对ESG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一类代理成本在董事会独立性对ESG绩效的提升机制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第二类代理成本的中介效应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相较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上市公司董事会独立性对ESG绩效的正向影响更大;第一类代理成本在东部地区上市公司董事会独立性对ESG绩效的提升机制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第二类代理成本则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均未发挥中介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