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00)
- 2023(13802)
- 2022(12213)
- 2021(11347)
- 2020(9637)
- 2019(22468)
- 2018(21997)
- 2017(43567)
- 2016(23263)
- 2015(26272)
- 2014(26121)
- 2013(25606)
- 2012(23242)
- 2011(20387)
- 2010(19873)
- 2009(18127)
- 2008(17657)
- 2007(15097)
- 2006(12776)
- 2005(10626)
- 学科
- 济(93123)
- 经济(93022)
- 管理(72059)
- 业(69790)
- 企(60932)
- 企业(60932)
- 方法(50961)
- 数学(44470)
- 数学方法(43937)
- 财(27678)
- 农(22856)
- 中国(21920)
- 业经(20833)
- 务(20020)
- 财务(19952)
- 财务管理(19913)
- 企业财务(18835)
- 学(18051)
- 地方(17340)
- 理论(16060)
- 贸(16031)
- 贸易(16025)
- 易(15520)
- 农业(15473)
- 制(15183)
- 和(15064)
- 技术(14669)
- 环境(13837)
- 划(12784)
- 融(11979)
- 机构
- 大学(324764)
- 学院(322944)
- 管理(135663)
- 济(127719)
- 经济(125107)
- 理学(119565)
- 理学院(118382)
- 管理学(116344)
- 管理学院(115756)
- 研究(96732)
- 中国(71546)
- 京(66796)
- 科学(59365)
- 财(58793)
- 财经(48833)
- 业大(47251)
- 农(45624)
- 所(45617)
- 中心(45188)
- 经(44710)
- 江(44098)
- 研究所(41765)
- 北京(41242)
- 范(41028)
- 师范(40638)
- 经济学(38714)
- 财经大学(36944)
- 州(36196)
- 商学(36128)
- 商学院(35787)
- 基金
- 项目(230674)
- 科学(182847)
- 基金(169551)
- 研究(168613)
- 家(146167)
- 国家(144960)
- 科学基金(127111)
- 社会(107155)
- 社会科(101733)
- 社会科学(101709)
- 基金项目(90640)
- 省(89348)
- 自然(83864)
- 自然科(81961)
- 自然科学(81944)
- 自然科学基金(80477)
- 教育(78375)
- 划(74980)
- 资助(70397)
- 编号(68779)
- 成果(54015)
- 部(51579)
- 重点(50763)
- 创(48129)
- 发(47402)
- 课题(45703)
- 教育部(45044)
- 创新(44769)
- 科研(44623)
- 人文(44364)
- 期刊
- 济(127335)
- 经济(127335)
- 研究(88860)
- 中国(51141)
- 学报(48589)
- 管理(48221)
- 财(46918)
- 科学(44628)
- 农(39383)
- 大学(38002)
- 学学(35897)
- 教育(33070)
- 技术(28437)
- 农业(27748)
- 融(24090)
- 金融(24090)
- 财经(23614)
- 业经(21388)
- 经济研究(20468)
- 经(19969)
- 问题(16736)
- 图书(16525)
- 理论(15803)
- 技术经济(15424)
- 财会(14954)
- 科技(14852)
- 版(14787)
- 实践(14563)
- 践(14563)
- 商业(14441)
共检索到442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凌士显 白锐锋
本文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姓氏作为文化的替代变量,在社会认同理论的基础上,从与董事长姓氏相同这一近乎天然的亲切感及其以宗族传承、姓氏光大为价值观基础的人士作为董事履职行为及效果分析入手,探讨姓氏文化对上市公司代理成本的影响路径,使用沪深上市公司2009-2015年的数据,实证检验姓氏文化对公司代理成本的影响,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一是上市公司董事会中与董事长同姓的董事会成员比例越高,公司的营销费用率和应收账款率越低。二是姓氏文化的治理效能在不同性质的上市公司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对于非家族企业,姓氏文化对家族企业代理成本的抑制作用更强;相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姓氏文化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的治理效能更强。三是在"小姓氏"人士担任董事长的上市公司中,姓氏文化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更加显著。四是姓氏文化的治理价值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不仅并未受到弱化,反而得以强化。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可以得到以下启示: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增强社会群体的凝聚力、向心力、归属感都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拉近距离、增强信任、降低沟通成本,所以,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积极的公司治理作用。第二,在公司治理实践中,对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都要给予高度重视。要积极探索公司治理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交互影响,通过公司制度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交互效应,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凌士显 白锐锋
以文化为代表的非正式制度对公司金融的影响是目前公司治理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中国姓氏文化,剖析了姓氏文化对上市公司双重代理成本的影响机理。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姓氏作为文化的代理变量,借助于沪深证券交易所2009-2015年上市公司数据及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研究了姓氏文化对公司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姓氏文化能够有效降低上市公司双重代理成本,但这一治理效应因产权性质,是否家族企业及董事会领导权结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姓氏文化的治理职能随着姓氏人口规模的减少和市场化程度的推进而得以强化。本文剖析了中国特有的姓氏文化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完善了文化治理的视角和公司治理的研究内容,证实了传统文化对公司治理具有积极的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华 刘霜叶
本文认为,上市公司代理成本的产生是由于股权的分散,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以及管理者和股东的目标冲突所造成的。控制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必须优化资本结构,提高债权融资的比例;优化股权结构,提高法人股的持股比例;强化独立董事的作用。
关键词:
上市公司 代理成本 实证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放
本文以2009年至2012年度的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资本结构与股权代理成本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股权代理成本有着显著的影响:国有股比例和股权代理成本的关系属于明显的正比例关系,而法人股比例和股权代理成本之间却有着不太明显的反比例关系;股权的集中程度和股权代理成本之间也是有明显的反比例关系:负债融资比率与股权代理成本之间同样有着较为明显的反比例关系。由于股权的分置与改革,造成了已经实现了股权全流通的公司的股权代理消耗成本显然低于未实现股权全流通的公司。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晓方
本文选取2005年至201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企业上市前后代理成本改变量与所有权结构的关系。结果发现:企业上市后代理成本显著上升;行业竞争性、上市年份、企业控制权类型对代理成本有显著影响;所有权结构对上市后代理成本的改变影响显著,国有股、法人股、机构持股和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上市后代理成本的变化负相关。说明上市后企业的委托代理成本上升,分散的所有权结构不利于股东对经理人的约束,所有权结构对代理成本的负面影响超过了上市带来的外部市场约束及信息披露机制的正面影响。
关键词:
代理成本 所有权结构 股权集中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亮龙
代理成本是现代公司制企业面临的一个普遍的问题,降低代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每一个企业的诉求。文章在代理成本的影响因素分析中,不仅包括了已被广泛认同的内部治理因素,还将管理者背景特征纳入其中。研究发现,代理成本与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呈负相关关系,与管理层平均年龄、管理层受平均学历及董事长学历呈现出正相关关系,这凸显了我国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紧迫性,而其他因素的非显著相关关系也说明了我国对诸如独立董事等制度的作用认识不足。
关键词:
管理者背景 内部治理 代理成本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明辉 胡波
笔者借助公司内部治理框架,运用2001—200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考察了代理成本对于审计定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当存在其他变量时,独立董事制度、高管层持股和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设置情况对审计定价存在显著影响,这一结果表明独立董事制度、高管层持股对于公司内部治理具有积极意义;加快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两职分离有助于降低代理成本,改善公司内部治理。
关键词:
公司治理 代理成本 审计定价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亚南 申毅
笔者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高管激励、公司负债与代理成本的相关性。实证结果发现:在我国,高管激励能有效降低代理成本;而股权激励并不能有效降低代理成本;同时公司负债能够对激励机制起到补充的作用,促使代理成本降低。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不同产权性质和债务期限下,二者对代理成本的影响存在差异:提高负债能有效降低非国有企业在职消费类的代理成本和国有企业的无效率经营类的代理成本;而短期负债能够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代理效率。
关键词:
高管激励 公司负债 代理成本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振华 马永开
文章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研究派现与上市公司三种不同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实证发现,派现能降低股东与管理者的代理成本;派现与国有股、法人股比例成二次非线性关系;正常现金股利发放只是大股东获取公共收益的一种手段,不能缓解大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降低大股东的私有收益。
关键词:
多元回归 二次非线性 私有收益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明华 谭玥宁
本文利用201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董事会治理对代理成本的作用与效果,以及产权性质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董事会治理水平与代理成本显著负相关,高水平的董事会治理能有效抑制管理层的利益侵占行为,其中,合理的董事激励与约束机制能够对代理成本起到直接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非国有控股公司董事会治理对代理成本的抑制作用更为有效。而在国有控股公司中,代理成本与董事会治理关系并不明确,完善董事会结构的投入反而增加了代理成本。本文解释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对代理成本抑制作用的原因,并对发挥董事会治理作用、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上市公司的运行效率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董事会治理 产权性质 代理成本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陶晓慧
股利代理成本理论认为稳定的现金股利政策能够降低代理成本,本文利用1997-2003连续7年派现的22家公司做样本,分析其代理成本特征。研究发现,除了股权结构特征外,这些公司的经营业绩、高管持股比例、主营业务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稳定的现金股利政策同较低的代理成本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的结论。
关键词:
代理成本 现金股利 股权结构 股利政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志芳 油晓峰
一、文献综述债务代理成本,是由公司债权人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产生的,是债权人为设计、监督和约束股东所必须付出的成本。Leland和Pyle(1977)认为,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即有关债务人的信誉、担保条件、项目风险与收益等事项,债务人比债权人更加了解,具有信息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炳艺
针对公司代理成本问题,本文主要以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银行负债比例和长期银行负债比例来衡量企业和银行的往来关系密切程度,实证研究银行往来关系与公司代理成本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与银行保持密切的往来关系有助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降低公司代理成本。
关键词:
银行往来关系 代理成本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江伟
本文具体考察了负债的代理成本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契约的影响,以及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下,不同的负债代理成本对管理层薪酬契约的影响是否有所不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与公司业绩之间的敏感度随着负债比率的提高而下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民营上市公司中以及在金融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管理层薪酬与公司业绩之间的敏感度随着负债比率的提高而下降的程度有所减弱。这一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国内外的相关经验研究,而且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契约的制定机制。
关键词:
负债的代理成本 管理层薪酬 敏感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族群文化差异与经济发展——基于基因和姓氏的实证研究
湖南上市公司债务治理、代理成本与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股权代理成本影响的实证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债务代理成本影响的实证研究
内部激励、代理成本与外部监督——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内部控制、资本结构与代理成本——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股权结构与股权代理成本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2011年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
薪酬管制能够降低对高管的监督成本吗——基于沪深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政治关联度、代理成本与债权人治理效应之关系——基于民营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代理成本理论视角下的资本结构——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