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50)
2023(7170)
2022(5906)
2021(5461)
2020(4330)
2019(9494)
2018(9527)
2017(18583)
2016(9716)
2015(10332)
2014(9892)
2013(9541)
2012(8534)
2011(8047)
2010(8319)
2009(7869)
2008(7228)
2007(6741)
2006(6035)
2005(4962)
作者
(24800)
(20639)
(20630)
(19532)
(12947)
(9863)
(9243)
(7802)
(7697)
(7406)
(6921)
(6860)
(6411)
(6396)
(6287)
(6269)
(6220)
(6051)
(5960)
(5758)
(5073)
(5043)
(4862)
(4759)
(4676)
(4591)
(4500)
(4484)
(4137)
(4075)
学科
(37494)
经济(37459)
(28540)
管理(25328)
(25252)
(19374)
企业(19374)
农业(16823)
业经(12550)
中国(11740)
地方(9958)
方法(9817)
(9374)
(9225)
数学(7995)
数学方法(7870)
(7561)
农业经济(7516)
(7331)
(6957)
(6888)
贸易(6883)
(6674)
发展(6440)
(6434)
工作(6174)
收入(5994)
(5867)
银行(5863)
(5748)
机构
学院(129741)
大学(122679)
(51367)
管理(50157)
经济(50049)
理学(42968)
理学院(42538)
研究(42150)
管理学(41853)
管理学院(41584)
中国(31671)
(25207)
(24257)
科学(23812)
(22968)
(20839)
中心(20088)
(19676)
业大(18360)
农业(18218)
(18140)
师范(17999)
研究所(17555)
财经(17467)
(16780)
(15673)
(15089)
北京(14491)
经济学(14481)
技术(14349)
基金
项目(84769)
研究(67843)
科学(67136)
基金(59841)
(50549)
国家(50019)
社会(43889)
科学基金(43309)
社会科(41208)
社会科学(41203)
(35216)
基金项目(31140)
编号(30808)
教育(30667)
(28196)
成果(25325)
自然(24863)
自然科(24295)
自然科学(24292)
自然科学基金(23825)
资助(22922)
课题(20728)
(20005)
重点(18693)
(18207)
(17995)
(17954)
国家社会(17811)
(17702)
项目编号(17659)
期刊
(67824)
经济(67824)
研究(35895)
(30828)
中国(28639)
农业(20042)
管理(17337)
科学(17317)
(16734)
业经(16494)
学报(16464)
教育(16132)
大学(13386)
(12958)
金融(12958)
学学(12747)
技术(10861)
经济研究(9443)
农业经济(9290)
农村(8741)
(8741)
问题(8538)
图书(8464)
财经(7895)
(7548)
(7389)
(6910)
论坛(6910)
商业(6885)
(6851)
共检索到1982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郭云南  王春飞  
本文基于中国1986-2008年30个省份347个村庄调查数据,考察村庄选举制度和姓氏血缘网络的互补关系对村庄公共品供给的影响和机制。研究发现,在前两大姓氏都有祠堂或家谱的村庄中,选举引入增加了公共品投资水平,而在其他姓氏网络类型的村庄中,选举的作用并不明显。机制检验发现,在选举引入后,具有祠堂或家谱的前两大姓氏更愿意在公共事务上进行合作与沟通,发动村民为公共品投资项目缴费。换言之,这种具有组织性的前两大姓氏网络发挥的协调功能对正式选举制度的治理效果起到了补充作用。本文为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的公共品供给协作模式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姗姗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明确的部署和提出了总体要求,这是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要实现乡村振兴蓝图,关键在人才,人才是撑起乡村振兴战略"台柱子"。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首先是人才振兴,乡村振兴战略给予乡村人才振兴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为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必须进一步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造就一支数量宏大、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乡村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这是摆在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一项紧迫任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曹志立  孙德超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位一体的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我国农村经济转型进程中,乡村治理是国家行政和村庄社会为实现乡村运行有序、公共产品有效供给而进行的互动与合作过程,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Nvivo11自动文本分析工具对1982-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进行内容分析的基础上,从权利基础、理念取向、实践目标、实现路径四个方面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治理的演进历程:我国乡村治理过程中主体权利不断强化;社会协商参与增强;城乡发展日渐融合,乡村公共服务日益完善;实现了制度供给与基层自治的有机结合。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乡村治理需要继续强化政府和村庄在微观层面的互动机制,进一步规范乡镇政府权责体系、严格对于村庄精英群体行为的约束、完善村级党组织引导下的乡规民约建设。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刘守英  熊雪锋  
一、问题的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举措。乡村现代化不仅是中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战场,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梦"的成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是未来"三农"领域理论创新、决策制定、政策实施、政府工作的基本方位。十九大报告描绘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未来农村图景,2018年中央1号文件作出了2020、2035、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建生  
农村公共服务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动力引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要求。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出台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的重大方针政策与重大举措。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从农村教育质量、基层卫生服务水平、城乡就业政策和服务体系、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等农村公共服务方面指明了乡村振兴建设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艳萍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我国城乡关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乡村振兴战略下重塑工农城乡关系,首先必须打破旧的城乡关系——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马克思主义的城乡协调思想为工农城乡关系发展的未来趋向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重塑城乡关系要以协调发展的新理念来解决"三农"问题,深化供给侧结构、土地确权机制以及长效增收机制的改革,最终推动新型城乡关系重构和城乡繁荣目标的实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中应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农村发展不充分和城乡发展不均衡的必由之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要解决产业发展滞后、环境污染严重、乡风文明衰落、乡村治理无序以及城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而乡村社会资本则可以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以及生活富裕的实现提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依赖丰富的社会资本。因此,应从建立社会信任、健全社会规范以及建设社会网络三个维度来培育社会资本,以提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世军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涉及农村生产以及农民生活的重要综合性工程。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开展土地综合整治不仅有利于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还能有效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分析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了实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路径。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春  伍云云  
乡村振兴战略和环境保护是当前经济工作中的重点。伴随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入,生产要素国际流动日趋频繁。乡村振兴是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其重要抓手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因此,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共存的经济背景下,分析要素国际流动的环境效果,并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不同特征,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初始阶段和全面实施阶段分别进行分析后发现:在战略实施初始阶段,劳动流入加剧污染,反之改善环境;在战略全面实施阶段,资本流入改善环境,反之恶化环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金英  
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导向,提出要以大数据、5G技术、数据存储与处理等信息技术为引擎,加强乡村网上图书馆建设,通过整合乡村文化资源、打造网上图书馆服务平台、加强乡村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等途径,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耿玉娟  吕志萱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促进乡村振兴、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主体。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至今已有70余年,由于该组织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其成员身份认定一直是困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一个大问题。纵观当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下简称“集体成员”)身份认定全过程,法律、行政法规未有专门规定,实践中的认定标准更是五花八门。因此理清集体成员身份认定标准,用行政法规范集体成员身份认定事项,对我国集体成员身份认定以及集体经济发展、村民自治、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曹阳春  宁凌  
交通设施建设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的重要部分。从公共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对农村公共交通建设过程中的主要矛盾进行系统分析,指出需要系统地建立多维度农村公共交通建设促进机制。最后提出建设农村公共交通的具体对策:整体协作联动,完善供给建设体系;多维主体参与,稳定供给建设要素;科学政府管制,保障供给建设成效。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甘晓辉   王建辉   伍婷   王文君  
本文总结了乡村地区的用地保障现状,厘清了其目前制约用地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完善规划统筹保障机制、创新盘活存量集体建设用地路径、分类实施差异化项目用地报批方式、集成土地政策促使项目落地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碧星  周晓丽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新时期乡村繁荣提供了坚实保障,乡村振兴始于产业兴旺,乡村产业的选择和培育是推动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国家政策的引导、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为乡村旅游产业的成长提供了发展动力。但具体区域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选择还受到依托产业、稀缺资源、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经历"S"型曲线,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策略,还需了解产业成长起步和不同发展模式之间的关系,做好乡村旅游产业成长与培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寿伟义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台和实施,农村职业教育有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在农村职业教育的供给方面仍面临政策体系不完备、财政投入不足、体制机制不完善以及内部定位不清、供给体系固化、供给能力薄弱等问题。因此,农村职业教育需要与社会需求、人民期盼、自身可持续发展进行融合,坚持“抓好硬件、做好软件、激活要素、做好服务”,完善内生动力机制,构建城乡融合职教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握机遇,提升能力直面挑战,构建新时代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