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57)
- 2023(10070)
- 2022(8359)
- 2021(7793)
- 2020(6123)
- 2019(14132)
- 2018(13745)
- 2017(25905)
- 2016(13646)
- 2015(15657)
- 2014(15378)
- 2013(15294)
- 2012(14767)
- 2011(13861)
- 2010(13951)
- 2009(12620)
- 2008(12598)
- 2007(11205)
- 2006(10236)
- 2005(9757)
- 学科
- 济(68226)
- 经济(68168)
- 业(36204)
- 管理(35329)
- 企(27231)
- 企业(27231)
- 中国(25229)
- 方法(22467)
- 数学(19729)
- 数学方法(19613)
- 地方(19251)
- 农(18838)
- 贸(15574)
- 贸易(15556)
- 业经(15225)
- 易(15156)
- 制(12933)
- 农业(12790)
- 银(12641)
- 银行(12633)
- 财(12617)
- 行(12405)
- 发(12257)
- 融(12155)
- 金融(12155)
- 地方经济(10995)
- 环境(10685)
- 学(10093)
- 技术(9564)
- 策(9505)
- 机构
- 学院(198447)
- 大学(198253)
- 济(94935)
- 经济(93263)
- 研究(79327)
- 管理(72092)
- 中国(63479)
- 理学(60468)
- 理学院(59668)
- 管理学(58977)
- 管理学院(58565)
- 京(44167)
- 科学(43247)
- 财(41642)
- 所(40007)
- 研究所(35955)
- 中心(34771)
- 财经(32412)
- 经济学(30423)
- 经(29686)
- 江(29605)
- 农(29586)
- 北京(29397)
- 院(28273)
- 范(28269)
- 师范(28054)
- 经济学院(27317)
- 州(24106)
- 财经大学(24094)
- 科学院(23904)
- 基金
- 项目(124240)
- 科学(99479)
- 研究(95502)
- 基金(91448)
- 家(78987)
- 国家(78327)
- 科学基金(66645)
- 社会(63859)
- 社会科(60758)
- 社会科学(60749)
- 基金项目(46412)
- 省(45414)
- 教育(43078)
- 划(39296)
- 自然(38908)
- 资助(38070)
- 自然科(38019)
- 自然科学(38008)
- 编号(37549)
- 自然科学基金(37382)
- 发(33210)
- 成果(31693)
- 部(29285)
- 重点(28591)
- 发展(27865)
- 国家社会(27605)
- 课题(27426)
- 展(27392)
- 中国(26680)
- 创(25812)
共检索到326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庄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摆在首要位置,大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在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中深化“全民健康”理念,在落实“人民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中贯彻“健康融入万策”方针,在推进健康中国行动中强化“全方位全生命期健康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健康保障体系,人民健康的健康服务体系逐渐确立,全民参与的健康支撑体系逐步健全,人类健康的中国实践取得重大成就。其重要经验在于,坚持人民健康优先、全民健康参与、全周期健康治理和全人类健康合作的健康中国行动原则,始终坚持“人民生命健康至上”的价值理念,深刻践行“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战略方针,全面实施“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的行动体系,推动构建共建共享的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十四五”时期乃至到2035年,要大力推动实现全民健康的健康保障与健康服务更加公平可及,促进全民参与的健康环境与健康产业更加友好持续,推动共同富裕的健康中国行动更加深入全面,走向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健康国家,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中国经验全球共享。
关键词:
健康中国行动 全民健康 成就 经验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维嘉
以人民为中心的卫生健康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指导思想,人民性是其最鲜明的理论品格。文章通过分析论证指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卫生健康观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题中之义,坚持正确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是以人为本价值理念的集中体现,促进健康公平是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必然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必须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同时,文章还对贯穿其中的人民性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探讨。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鞍钢 王洪川
健康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既是人民福祉之本,又是社会生产力之基。习近平健康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强化人在全面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地位,形成“以人民为中心、以健康为根本”的思想内核,明确了新时代健康促进的工作方针、发展路径、战略步骤、政治保证等重大问题。基于习近平健康思想,本文提出健康生产力理论,进一步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标准,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高度统一。新时代要优先发展健康生产力,促进健康生产力从不公平到公平、从不充分到充分,这就要全面建设遵循人的生命周期的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福生
邓小平同志在教育一系列根本问题上有过大量重要论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他的著名战略思想之一。他在这个根本问题上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远见卓识,雄才大略。小平同志关于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论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内涵是很丰富的。它包含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建国 王净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贯彻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筑牢民生之基,多策联动全方位提升就业保障能力,既运用底线思维兜底民生,抓住就业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也进一步聚焦“数字+就业”培育接续有力的就业新动能,积极引导并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加速释放就业的倍增效应,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就业保障体系,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样化的就业需求。未来,我国应努力营造高质量就业环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数字赋能,全面优化创业政策支持体系,高效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以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早日实现。
关键词:
就业优先战略 就业创业 高质量就业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杜志雄 胡凌啸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高质量发展确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提出即是要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成绩斐然。本文通过构建认识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框架,分析了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能”和“为什么能”两个重要问题。中国紧紧围绕保障农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业可持续性“三大目标”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了粮食及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且结构优化、农业绿色发展和生态价值提升。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业支持政策体系“四大体系”以及生产主体培育、服务主体培育、科技装备支撑、数字技术赋能、产业组织优化、农业功能拓展、农业支持保护“七大手段”是保障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实现的“核心解释变量”。未来深入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要以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为前提,继续牢牢把握“三大目标”,充分发挥“四大体系”和“七大手段”的作用。
关键词:
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任社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摆在了重要的位置,作出了重大部署。党的十八大提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均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出了明确要求;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中发[2015]10号),明确了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后卿 印翠群 樊津妍
自我国将大数据纳入国家战略以来,健康医疗领域成为发展重点,对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战略发展的研究,有利于完善战略并为战略落地实施提供指导。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已发布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战略文件及其实施现状得出结论:我国健康医疗大数据战略体系由两个核心战略及多个相关战略构成,聚焦点为大数据基础建设、大数据应用、大数据服务、大数据保障体系、大数据研究、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等六个方面。我国健康医疗大数据事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战略仍需继续完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卢进勇 王粉粉 陈虹曦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外投资取得历史性成就。对外投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实现新突破,对外投资管理和服务体系实现根本性变革,对外投资合作平台尤其是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迈向高水平、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外投资的全面发展有力推动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中国对外投资事业蓬勃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国家战略引领、企业自主决策、政府引导服务和国际协调合作是中国对外投资事业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因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顾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猛,经历了巩固改革成果阶段、探索转型阶段、协同发展阶段及高质量发展阶段,成就斐然:文化产业规模持续增长,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市场主体愈发活跃;对外文化贸易异军突起,有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实施乡村文化振兴,释放居民文化消费潜力、满足居民美好生活需求。在此过程中,我国文化产业始终坚持双效统一原则,在政策引领、试点先行的创新发展理念引导下,坚持融合化、集约化、协同化的发展路径,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释放市场活力为抓手,以平台建设强化服务保障,初步建成中国特色现代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和市场体系。面对未来,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本文提出从建立健全数字文化产业生态体系,推进园区向产城融合发展、探索建立文化产业虚拟集群,完善文化金融服务体系,充分释放居民文化消费潜力,以技术赋能文化产品品质提升、营造健康有序的内容创作环境,加强文化产业人才供给体系建设、实现人才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完善文化市场监管机制、优化文化企业竞争环境,加快区域文化市场一体化建设、形成全国统一文化大市场等方面不断促进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和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发展历程 成就经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秦雪征
健康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在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对过去一年中央政府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等方面的成就进行了回顾,并对2022年继续推进健康中国行动、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工作进行了展望。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应坚持预防为主,表明预防保健在全民健康水平提升中的重要地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稳 张杨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下称《健康纲要》),坚持以人民健康为核心的发展理念,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的健康领域中长期战略规划。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过程中,商业健康保险不仅可以帮助完善中国的医疗保险体系、促进健康产业的繁荣,还可以发挥健康管理的职能,有助于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和保健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稳 张杨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下称《健康纲要》),坚持以人民健康为核心的发展理念,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的健康领域中长期战略规划。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过程中,商业健康保险不仅可以帮助完善中国的医疗保险体系、促进健康产业的繁荣,还可以发挥健康管理的职能,有助于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和保健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汤炎非 罗仲伟
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以对健康产业概念及其基本特征进行理论讨论为基础,尝试结合中国健康领域的发展实际和未来需求,探讨以产业发展指数反映中国健康产业面貌的若干理论问题,为推进探索健康产业内在规律的学术研究做出贡献。本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中国健康产业发展情况,为客观评价中国健康产业发展现状、研判发展趋势提供科学、适用的依据,对政府制定健康产业政策和企业在健康产业的投资、经营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胡芳 彭琛 陈小红
"健康中国"的战略核心在于保证全体国民平等显著地获得全领域、各周期的健康综合保障,从而实现全民保健目标。在"健康中国"战略指引下,商业健康保险公司可以通过与各种类型保险科技的融合发展,明确市场定位、调整发展重心、发掘发展潜力。但当前健康保险公司应用保险科技区域化差异大、健康保险数据获取存在障碍、专业人才储备不足、数字消费者发掘不足以及保险科技公司产业链影响力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商业健康保险科技化进程。因此,基于"健康中国"的战略背景,本文从政府角度和保险公司角度提出一系列对策来推进商业健康保险在健康中国背景下的科技赋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