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78)
2023(7033)
2022(5845)
2021(5314)
2020(4038)
2019(9466)
2018(9000)
2017(17657)
2016(9359)
2015(10558)
2014(10827)
2013(10824)
2012(10497)
2011(9774)
2010(9919)
2009(9291)
2008(9369)
2007(8671)
2006(8212)
2005(8031)
作者
(28605)
(23639)
(23613)
(22222)
(15190)
(11310)
(10701)
(9296)
(8989)
(8700)
(8209)
(8081)
(7752)
(7727)
(7644)
(7375)
(6989)
(6914)
(6862)
(6463)
(6128)
(5909)
(5689)
(5493)
(5439)
(5411)
(5377)
(5301)
(4944)
(4586)
学科
(48407)
经济(48370)
(23553)
管理(22228)
(20165)
银行(20020)
(18842)
中国(17537)
(17090)
企业(17090)
地方(17029)
(15699)
(14604)
金融(14604)
方法(13899)
(13349)
数学(11976)
数学方法(11924)
业经(11462)
(10327)
制度(10325)
业务(10241)
地方经济(9601)
农业(9119)
(9078)
银行制(8809)
(8411)
贸易(8393)
(8001)
(7649)
机构
学院(137380)
大学(135582)
(62352)
经济(60985)
研究(53175)
管理(49484)
中国(49336)
理学(39766)
理学院(39281)
管理学(38814)
管理学院(38541)
(30769)
(30730)
科学(29006)
(27424)
中心(25023)
(24460)
(24115)
研究所(24103)
(23565)
银行(23437)
财经(23052)
(21813)
(20820)
北京(20559)
(19794)
经济学(19596)
(18806)
(18739)
师范(18554)
基金
项目(78949)
科学(62205)
研究(60613)
基金(55866)
(47597)
国家(47144)
科学基金(40353)
社会(38664)
社会科(36758)
社会科学(36749)
(31328)
基金项目(28611)
教育(26938)
(25950)
编号(24644)
自然(24095)
(23574)
自然科(23534)
自然科学(23531)
资助(23518)
自然科学基金(23095)
成果(20527)
发展(19523)
(19182)
课题(18207)
重点(17953)
(17349)
(16534)
国家社会(15757)
(15578)
期刊
(80667)
经济(80667)
研究(52407)
中国(36191)
(35171)
金融(35171)
(23783)
(22582)
管理(21103)
科学(18051)
学报(17473)
教育(16605)
农业(14659)
业经(14051)
大学(13696)
经济研究(12814)
学学(12806)
财经(12536)
技术(12118)
(10720)
问题(10202)
国际(8682)
(8355)
理论(8223)
世界(7653)
(7616)
商业(7574)
实践(7310)
(7310)
农村(7168)
共检索到2476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洪崎  
金融发展的背后往往是实体经济的壮大,新中国经过65年的发展,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银行业也正在令人瞩目地崛起。但总体来说,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也曾经历"技术性破产"的危机,同时,国有经济主导下的国有银行仍是目前中国银行业的核心,而且中国银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程度还不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国经济的国际化、市场化水平将不断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华华  
经济与科技相互渗透和融合,是当代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要特征。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加强产学研结合是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保持产业核心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环节。我国政府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在推动产学研结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作出了一系列的决策部署。特别是在新世纪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学谦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是新时期对农业发展银行提出的新要求。本文从坚持求真务实、正确选择承贷主体、严格风险控制、转换经营机制、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充分论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田晓韧  
江泽民同志的十六大报告是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勇前进的行动纲领。江 泽民同志在报告中提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实现形式,大力推进企业的 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这 个报告是我们搞好国有企业 的纲领性文件,极大地坚定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牛锡明  
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金融业的重新洗牌,为中资商业银行的崛起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交通银行将坚持"两化一行"发展战略,致力于把交行打造成高品质的商业银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银行保持了良好的成长性。由于信贷业务仍然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和利润来源,决定着商业银行的生死存亡,交行将着力加强信贷管理,从完善信贷投放、加强行业管理和客户管理、完善信贷管理制度、培养信贷管理文化等方面,全力打造稳健经营的商业银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余保福  
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艰巨性、复杂性、迫切性,改造面临的经济、社会体制转轨期现实环境约束以及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地位的重要性,要求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就是要注重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机制、注重转换经营管理机制、妥善解决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商业银行的历史遗留问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虹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切实解决学生不愿读、教师不会教、学校不愿转、企业不愿管等问题,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精准发力,着力破解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努力解决职业教育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一、针对学生不愿读的问题,搭建多样化多路径成才"立交桥"受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旧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一些人的思想观念中,上高中、考大学才是"正途",才能真正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而读职业院校是没有前途的。管理部门、社会、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袁纯清  
在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跨上千亿元台阶、顺利实现2022年阶段性目标任务之后,未来农业保险的发展方向和导向成为当前需要认真思考和回答的一个重大命题。本文从建设农业强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客观需要和农业保险发展全局出发就此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认为未来应坚持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发展方向,推动建成农业保险强国,实现由数量扩张到稳量提质、由粗放到精准、由传统到现代、由单一向复合、由保物化成本向保收入的转变,在此过程中要坚持需求、精准、绩效、科技、绿色和创新的导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国刚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以下简称"5·17讲话")。这是中共90多年历史中,党的领导人第一次专门就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所作的系统讲话。"5·17讲话"立意高远、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发展来说,既明确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指明了前行方向,提出了目标、任务和需要着力研究的问题,又切中时弊地点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良现象,并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角度讲清了克服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5·17讲话"可以从多个角度理解和解读,从推进中国经济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长学  刘晓萍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包括5亿多农村居民在内的全体人民的期盼和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我国有14亿多人口,不管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尧学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教育部实施“三教统筹”方针的指导下,经过全国高职战线教育工作者的艰苦努力,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截止2002年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国刚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以下简称"5·17讲话")。这是中共90多年历史中,党的领导人第一次专门就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所作的系统讲话。"5·17讲话"立意高远、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发展来说,既明确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指明了前行方向,提出了目标、任务和需要着力研究的问题,又切中时弊地点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良现象,并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角度讲清了克服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5·17讲话"可以从多个角度理解和解读,从推进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创新发展看,有三个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