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74)
2023(10592)
2022(9358)
2021(8792)
2020(7236)
2019(16878)
2018(16556)
2017(31154)
2016(17513)
2015(19696)
2014(19829)
2013(19433)
2012(17623)
2011(15740)
2010(15701)
2009(13845)
2008(13231)
2007(11383)
2006(9716)
2005(8307)
作者
(49967)
(41135)
(40869)
(39005)
(26199)
(19787)
(18549)
(16440)
(15720)
(14667)
(14269)
(13766)
(12981)
(12975)
(12655)
(12561)
(12434)
(12213)
(11767)
(11633)
(10442)
(10183)
(9854)
(9302)
(9280)
(9208)
(9147)
(9012)
(8307)
(8212)
学科
(62828)
经济(62761)
管理(49301)
(46052)
(38398)
企业(38398)
方法(30878)
数学(26628)
数学方法(26296)
(17570)
中国(17421)
(16021)
(14683)
业经(14488)
理论(13701)
地方(13428)
教育(11914)
农业(11856)
(11640)
技术(10930)
(10889)
贸易(10879)
(10800)
(10623)
财务(10562)
(10551)
财务管理(10545)
环境(10309)
企业财务(10030)
(9478)
机构
大学(239935)
学院(238770)
管理(97224)
(87610)
经济(85325)
理学(84926)
理学院(83987)
管理学(82504)
管理学院(82091)
研究(77406)
中国(54557)
(51623)
科学(49965)
(39165)
(38499)
(38081)
业大(37295)
研究所(35341)
中心(34920)
(34440)
(33350)
师范(33048)
北京(32717)
财经(31827)
农业(29736)
(28994)
(28715)
(28225)
技术(27820)
师范大学(26634)
基金
项目(170604)
科学(133055)
研究(126652)
基金(120997)
(105132)
国家(104226)
科学基金(89541)
社会(76326)
社会科(72171)
社会科学(72151)
(68242)
基金项目(65144)
教育(59970)
自然(59269)
自然科(57853)
自然科学(57839)
(57248)
自然科学基金(56765)
编号(53307)
资助(49778)
成果(43010)
重点(38142)
课题(37173)
(37150)
(35823)
(35651)
创新(33046)
项目编号(32890)
科研(32443)
大学(32107)
期刊
(94167)
经济(94167)
研究(69172)
中国(49078)
学报(38803)
教育(37168)
科学(34904)
管理(34563)
(33847)
大学(29219)
(28249)
学学(27076)
农业(24368)
技术(22652)
(16097)
金融(16097)
业经(15435)
图书(14564)
财经(14477)
经济研究(14098)
(12517)
理论(12324)
科技(12273)
(12145)
问题(11677)
实践(11632)
(11632)
技术经济(11082)
情报(10841)
(10720)
共检索到340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申纪云  
认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事关研究生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针对研究生招生规模大幅度扩张后出现的新情况和影响培养质量的一些新问题,湖南省采取七个方面的有效措施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秉林  
新中国成立以后,清华大学形成了定期开展全校性的教育工作讨论会、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工作的优良传统。近期,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过程中,清华大学第23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正式拉开了帷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顾秉林  
清华大学第23次教育工作讨论会的主题是清华新百年人才培养的使命与战略。清华大学要从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清华办学的历史经验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认识到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并将之体现在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定位上、学校体制机制改革上和大学精神与文化建设上。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亚非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立身之本,也是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遵循。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政治原则,以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为首要条件,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内涵,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为重要动力,以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范建刚  
作者认为,研究生培养的质量问题,主要不是教育需求方面的因素造成的,而是教 育供给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并指出明确科研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全面改善教育供 给,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根本出路。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孙绪华  涂俊才  冉鸿昌  
通过对本单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实践与思考,提出修订方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并结合研究生培养环节和课程设置的优化整合实践,提出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应充分考虑研究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应尽量满足研究生业务发展的需要,应以全面提高研究生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为目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宝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论述了坚持"立德树人"在培养时代新人、推进教育现代化、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中的重要作用。针对职业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力推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林木西  张今声  马树才  
认为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必须努力加强学科建设,认真抓好教学环节,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科研活动,组织好博士学位论文的写作,不断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坚持以一流的学科来培养一流的人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俐  
系统地阐述了培养过程管理的具体内容,指出深化培养过程管理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邵延峰  伊宝玲  
针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一些问题,通过分析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系,提出了通过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措施方法,介绍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方面所做的一些努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杨海英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近12亿人口,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来说,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施启顺  柳小春  
创新是不断进步的灵魂,创新要靠人才。本文结合作者在研究生教育中抓创新精神培养的体会,介绍了在学位论文工作中如何通过抓好选题关、方法关、写作关培养创新精神的一些做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红深在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12月24日)撰文说,近期,国内一些高校清理超期未毕业博士生,引来众人关注。有些超期泛滥现象让人费解,甚至有点可笑。超期博士生背后暴露出了一些学校在学位制度和学籍管理等方面的不完善。在研究生招生和培养中,导师制徒有虚名。有的导师带博士生太多,顾不过来,形成"导师不导"的现象,只是在搞某个项目时才想起带学生,却又异化成一种老板与员工的关系。这样的研究生培养方式显然没有坚持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小鲁  
论点提示:▲高校根本任务认同的关键是领导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一个高校领导走上岗位后,他必须马上开始从学科专家向教育家的角色转换。站在教育家立场就不会将"育人"中心位置放在无足轻重的地位,陷于"见物不见人"的功利主义▲很多人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了,"精英教育"就退出历史舞台成为少数学校的特色了。这正是高等教育当前危险地存在着"平庸化"的重要原因▲"德育为先"实是育人的关键和核心。要在"教化"理念的指导下,真正把"做人"放到比教学生"做事"更重要的位置上去谋划▲高校课程建设应从"生成系统"和"实施系统"两方面把握,并作一次全面而认真的反思,作出塑造"现代人"的合理选择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巴登尼玛  
教育、尊严与文化具有内在的密不可分的逻辑关系。教育是人不断提升自己处理和使用知识的智慧的生命过程。尊严是人不可剥夺的义务、责任与权利。尊严贯穿人生命的全部过程。尊严产生于人对生命的理解,是情感、态度、价值、行为习俗的综合展现。人的权利需要依靠自己的义务与责任来实现。教育既依据文化,又随个体身心的时空需要来审视文化,建构人的尊严。因此,实现人的尊严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