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6)
- 2023(1961)
- 2022(1622)
- 2021(1503)
- 2020(1329)
- 2019(2977)
- 2018(3064)
- 2017(5487)
- 2016(2959)
- 2015(3454)
- 2014(3405)
- 2013(3513)
- 2012(3372)
- 2011(3351)
- 2010(3279)
- 2009(3101)
- 2008(3091)
- 2007(2839)
- 2006(2853)
- 2005(2800)
- 学科
- 图书(10072)
- 济(10044)
- 经济(10034)
- 书馆(9580)
- 图书馆(9580)
- 学(8857)
- 管理(7085)
- 工作(5539)
- 方法(4678)
- 业(4584)
- 企(4274)
- 企业(4274)
- 读者(3723)
- 数学(3612)
- 数学方法(3424)
- 中国(3258)
- 和(3038)
- 理论(2845)
- 经济学(2753)
- 化(2530)
- 络(2527)
- 网络(2526)
- 图书馆学(2288)
- 自动(2277)
- 自动化(2272)
- 网络化(2237)
- 教育(2225)
- 组织(1886)
- 财(1829)
- 电子(1612)
- 机构
- 大学(49813)
- 学院(42354)
- 图书(20086)
- 书馆(19562)
- 图书馆(19560)
- 管理(16119)
- 研究(14394)
- 济(13238)
- 经济(12740)
- 理学(12675)
- 理学院(12458)
- 管理学(12030)
- 管理学院(11899)
- 京(11184)
- 中国(10971)
- 科学(10361)
- 大学图书馆(8689)
- 范(8492)
- 师范(8429)
- 江(7853)
- 所(7629)
- 北京(7252)
- 州(7167)
- 信息(7124)
- 研究所(6969)
- 中心(6896)
- 师范大学(6676)
- 农(6422)
- 业大(6255)
- 财(6157)
共检索到793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广瑞
人类学方法在图书馆研究领域越来越流行。人类学对图书馆研究的贡献始于方法而不止于方法,如果把人类学的整体观、比较的视野、主位与客位等理论融入到图书馆研究中去,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突破等方面将会有新的学术生长点,进而使"图书馆人类学"成为一种可能。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子舟
田野调查是人类学标志性的科学方法,与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科学实验、案例分析等方法相比有着自身的特点。田野调查法的原则、技术可以移植到图书馆学研究之中,适用于研究图书馆事业的边缘地带,从多方面说明研究对象,展示原生事物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寓意。现有图书馆学的田野调查实践,也证实了人类学方法与图书馆学交叉是有效的。图书馆学借鉴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有助于丰富自身方法论内容,也有助于提升图书馆学跨学科研究的能力。
关键词:
田野调查 人类学 图书馆学 跨学科研究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克里斯托弗·乌尔夫 李明明
继以现象学、整体化和哲学为导向的教育人类学之后,在过去几十年里,以教育—历史为导向的人类学也日益兴起。它从对迄今为止的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批判出发,突出强调其研究的双重历史性,同时也不忘对人类学的批判。属于历史教育人类学的重点研究范围的有:身体与感知、代际与性别、时间与空间。对其发展来说,历史与心态、文化性与跨文化性、跨学科性与跨国性这三个任务和研究领域极为重要。
关键词:
教育历史人类学 教育人类学 历史人类学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田松
STS (科学技术元勘)是一个跨学科领域,分解看是一个学科群,包括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概言之,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的社会/文化研究。中国的STS是从自然辩证法转型而来的,很多学者供职于哲学系。STS领域承继了西方哲学的某些气质,追求普遍性、绝对性、确定性,追求终极原因甚至唯一真理。现在的人类学则以文化相对主义为前提,可以消解STS中的这些观念。在STS的学术史上,有些学者也曾受到人类学的影响,并采用了人类学的方法,如SSK和科学实践哲学。然而,在STS尤其是科学哲学的学术范式中,普遍以文本为重中之重,忽视社会现实,更不关心个体的生命体验。人类学则以田野为基本方法,以田野为学术之基础。STS需要面对社会现实,可以从人类学中汲取观念和方法上的营养。博物学是STS领域的新范式,博物学与人类学在方法、理念和对象上,都存在交集。学科交汇是大势所趋,人类学与STS可以共生,相互建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2005年4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获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并于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部十年磨一剑的法律,被普遍认为是自建国以来我国第一部干部人事管理的综合性法律,在中国公务员管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该法的诸多制度创新之中,分类管理无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常永才 孟雅君
新时期中国比较教育学面临的挑战主要在研究方法方面,文化人类学正进入到人文社会学术阵地的前沿。该学科以微观为基础的研究单元、通过田野工作的数据收集技术和整合性的深度分析策略,可供中国比较教育革新借鉴。
关键词:
比较教育学 研究方法 人类学方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铁权 陈丽华
现代人类学已成为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学科。人类学对文化的定义包括了人类在精神和物质领域的一切活动,文化是"习得"的,这将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教育的意义和学习的内涵。人类学普遍使用的以参与式观察为特色的田野研究手段,为我们如何真正理解儿童打开了全新的思路。人类学对儿童预先形成的概念与语言关系的研究成果,无疑地为科学教育中概念的形成和"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特有的视角。人类学对儿童认知的认识,为儿童科学学习的研究,为科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开拓了崭新的途径。特别是,人们一直只是关注移植自然科学的观点和研究方法于社会科学,现在,人类学的观点和方法,却为科学教育及其研究领域带入了新的启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戴达民
空间人类学作为一个科学领域,它的研究历史还不长,“空间人类学”的综合性在于用定性的宗旨构成空间的方法和它固有的融于多学科的空间性。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吴慰慈
更新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观念,发展与当代图书馆学相适应的研究方法,探讨图书馆学研究方法论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图书馆学被认为是纯人文科学,因而长期以来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基本上沿用社会科学的调查法、历史法和比较法等;近年来又加入了自然科学研究中的统计法和测量法等。80年代,我国出版了10多部图书馆学基础理论著作,其体系结构虽各具特点,但对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阐释却大体相似。一般都认为我国图书馆学界对方法论的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俞培果
图书馆学中的定量方法俞培果Abstract:Thepapergivesabriefaccountofthechangyfromqualitytowardstheintegrationofqualitywithquantityinlibraryrese...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叶鹰
笔者在文献[1]中已经提出了抽象图书馆的定义和抽象图书馆学的基本思想,本文将继续对抽象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作深入研讨。1核心思想及分析模型抽象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将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尤其是数理方法引入图书馆学研究,使图书馆学研究趋于精密化、规范化...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钟守真
比较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比较方法钟守真ABSTRACTTheobjectofstudy,scopeandstudymethodsoflibrarysciencearesetforth.Alsoapproachesaremadetothedemarc...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郑秀花
2018年1月初的一天,肖姐在微信上跟我说,2018年《图书馆建设》创刊40周年了,你来写写你和编辑部的故事。接到这个约稿,很是激动,几次动笔,都被自己波澜起伏的情绪打断而没有成行。这个周末,杭州下了罕见的大雪,银装素裹,也是我来杭州两年来的第一次下雪,我跑到办公室,望着窗外西湖边宝石山上一树一树的雪景,掂量着我与《图书馆建设》的缘分,觉得自己与她能有这样的相遇,很知足、很感激。
关键词:
《图书馆建设》 刊物编辑 编辑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谦 王正阳
童年是一种社会现象。尽管儿童与成人的差别具有恒常性,但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之间的关联却经历了遮蔽、凸显、在趋同中显现的历史性演变。在教育人类学视野下,将儿童视为“他者”,借助田野工作方法,实现对儿童的凝视。通过观察、记录与反思,以“深描”的笔触,追求主位与客位的互动与转换,对儿童的文化意义结构和层级系统提出解读。教育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方法为研究者与实践者凝视儿童真实的生活样貌并给以生动描述和抽象解读提供了认识论与方法论基础。在此过程中,研究者努力实现对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关联性的转译,搭建不同生命阶段共享的本真性,从而探究以主流价值观实现对未来社会公民给以积极引导的可能性与路径。
关键词:
儿童 人类学 田野工作方法 他者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成普
中国的医学人类学在经历了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发展浪潮后,一些困境也突显出来。这些困境至少包括:在既有的理论框架内堆积新的田野材料,导致大量重复的、缺乏新意的研究;与自然科学的浅层合作被其他强势学科所遮蔽,甚至也不能引起广大同行的共鸣或呼应;为人类学,乃至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做出的智识贡献尚不明显。中国的医学人类学应该扩展民族医学的既有框架,在关注民族医学的文化属性(信仰)和自然属性(医药)之外,给予它的社会属性以及其他面向以充分的重视;注重患者日常生活和医院民族志的研究,以弥补学科训练上的短板;摒弃学科偏见,开展与自然科学的深度合作;在大规模传染病仍在肆虐的当下,以传染病研究为契机,寻求理论和方法上的革新和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