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48)
2023(9886)
2022(8845)
2021(8232)
2020(6965)
2019(16218)
2018(16076)
2017(31983)
2016(17154)
2015(19329)
2014(19180)
2013(19107)
2012(17428)
2011(15614)
2010(15253)
2009(13819)
2008(13311)
2007(11261)
2006(9654)
2005(8104)
作者
(48481)
(40039)
(39799)
(37859)
(25656)
(19203)
(18058)
(15850)
(15277)
(14243)
(13969)
(13334)
(12471)
(12435)
(12420)
(12061)
(12008)
(11930)
(11451)
(11262)
(9956)
(9634)
(9625)
(9006)
(8940)
(8802)
(8783)
(8756)
(7998)
(7884)
学科
(71016)
经济(70935)
管理(50553)
(48309)
(40468)
企业(40468)
方法(38260)
数学(33968)
数学方法(33674)
(17739)
(17417)
中国(16542)
业经(14783)
(14350)
地方(13919)
(12440)
贸易(12436)
(12017)
农业(11878)
(11850)
财务(11793)
财务管理(11771)
理论(11238)
企业财务(11236)
技术(11211)
(10946)
环境(10862)
(10691)
(9529)
(9319)
机构
大学(243991)
学院(241079)
管理(102294)
(95733)
经济(93738)
理学(90300)
理学院(89388)
管理学(87995)
管理学院(87570)
研究(74837)
中国(54026)
(50816)
科学(46628)
(42788)
业大(36299)
(35968)
财经(35815)
(35313)
中心(34085)
研究所(33065)
(32768)
(32473)
北京(31816)
(30943)
师范(30691)
经济学(28696)
农业(27721)
(27531)
财经大学(27036)
(26923)
基金
项目(173754)
科学(137204)
基金(127506)
研究(127499)
(109934)
国家(109055)
科学基金(95021)
社会(80368)
社会科(76263)
社会科学(76244)
基金项目(68663)
(67051)
自然(62583)
自然科(61108)
自然科学(61097)
自然科学基金(60016)
教育(58387)
(56362)
资助(52998)
编号(51871)
成果(41099)
(38839)
重点(37942)
(36090)
(35852)
课题(34655)
教育部(33772)
创新(33548)
科研(33474)
人文(33337)
期刊
(96139)
经济(96139)
研究(68776)
中国(37916)
学报(37179)
管理(35235)
科学(34089)
(30881)
(30502)
大学(28353)
学学(26679)
教育(25006)
农业(22026)
技术(20157)
(18187)
金融(18187)
财经(17051)
业经(15828)
经济研究(15472)
(14271)
图书(13358)
理论(13037)
问题(12715)
实践(12145)
(12145)
科技(11836)
技术经济(11801)
(10814)
现代(10637)
商业(10613)
共检索到329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乐明旺  王忠明  
本文将我国现行刑法规定的妨害证据制度方面的犯罪作为一个罪群(罪族)从整体上进行探讨和研究,指出立法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具体的完善方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子烁   陈永泽   罗洋   张嘉鑫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社会犯罪的趋势发展和犯罪心理发生明显变化。基于妨害疫情防控犯罪类案例基本态势严峻的现状,以犯罪心理学角度切入梳理妨害疫情犯罪案例,并针对妨害疫情防控犯罪的几大犯罪源流因子进行事前抑制,提出公共治理与司法实践中促进防控疫情犯罪防控体系完善的建议,提升妨害疫情防控犯罪防控体系中公安工作主动防控的能力与水平。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关凤利  李勇  刘飞  
现有关于FDI区位选择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各种负面因素对FDI的影响,而本文首先提出一个理论假说:一个区域内的犯罪活动会对FDI的流入产生负面影响,并会影响FDI促进经济增长的效应,犯罪率越高的地方,FDI推动经济增长的效应越低。采用基于中国1988—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的GMM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无法推翻上述理论假说。本文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FDI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社会环境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高志玲  
审计犯罪是指审计工作人员在政府审计过程中所实施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审计犯罪是审计腐败的极端表现形式,要实现审计廉政,必须要预防和打击审计犯罪,而打击审计犯罪最关键的要靠证据。
[期刊] 求索  [作者] 牛杰  
南京国民政府法律规定的妨害投票罪由清末民初的妨害选举罪变迁而来,包括妨害投票自由罪、投票受贿罪等七种罪行。妨害投票案件的刑事追诉启动方式包括受害人的控告、官方人员检举告发及他人告发等三种方式。此类案件由地方法院和县司法处管辖,高等法院不直接审理一审投票罪案。妨害投票罪的法律规定及司法实践中对妨害投票罪的追诉,既是刑事法律体系内部的完善,也是对民国宪政体制的刑法性维护。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全怡  俞俊利  
从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犯罪数据出发,在描述犯罪现状的基础上对其成因及后果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受贿、挪用公款/资金和贪污是高管犯罪最频繁的三大类型;高管犯罪主要受宏观和公司层面因素影响,且公司和个人层面犯罪、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犯罪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高管犯罪查处会引起市场反应,市场也会隐性捕捉到司法机构的处罚力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全怡  俞俊利  
从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犯罪数据出发,在描述犯罪现状的基础上对其成因及后果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受贿、挪用公款/资金和贪污是高管犯罪最频繁的三大类型;高管犯罪主要受宏观和公司层面因素影响,且公司和个人层面犯罪、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犯罪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高管犯罪查处会引起市场反应,市场也会隐性捕捉到司法机构的处罚力度。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鲁元平  王韬  
本文利用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对中国收入不平等与居民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发现,中国的收入不平等对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且它对农村居民和低收入者的负面影响要显著大于城市居民和高收入者。此外,收入不平等除了自身对居民的幸福感有显著负面影响外,还通过社会犯罪间接地对居民的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田林  
审计犯罪不是刑法学概念,而是犯罪学概念,是以实施主体为视角选取的一种犯罪类型,即审计工作人员在政府审计过程中所实施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审计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审计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或者泄露所知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史永东  王龑  
本文利用中国省级的司法数据和纪检数据,提取了各省职务犯罪活动的代理变量。基于166家城商行和农商行2006-2015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通过系统GMM方法检验了职务犯罪对银行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1)职务犯罪对银行风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职务犯罪会加剧银行风险;(2)资本充足率水平较低的银行,风险管理工作往往不到位,因而受到职务犯罪的影响更大;(3)盈利能力较强的银行,更容易成为设租的目标,因而受到职务犯罪的影响更大;(4)在"攫取之手"较强的地区,职务犯罪对银行风险的影响更严重;(5)在法治水平落后的地区,职务犯罪对银行风险的影响更严重。根据结论,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全怡  陈冬华  
文章以沪深两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首次考察了独立董事法律背景在抑制高管犯罪、防范企业风险中发挥的作用及其路径。研究表明:(1)法律背景独立董事能够起到抑制上市公司高管职务犯罪的作用,独立董事的法律背景越多元化、实务经验越丰富,高管职务犯罪的概率越低。(2)较低的高管职务犯罪率一方面是因为法律背景独立董事在任职前选择了低风险公司,表现为信号传递作用;另一方面,具有律师从业背景的独立董事在任职过程中也发挥了积极的治理作用。(3)法律背景独立董事对高管职务犯罪的抑制作用还取决于犯罪类型以及犯罪行为本身的隐蔽性和严重性。文章的研究不仅从微观层面提供了法律影响公司治理的证据,而且对于企业充分利用独立董事法律专长以及监管部门识别企业风险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广财  田传浩  顾海英  
土地确权和村庄稳定是乡村振兴和社会经济发展中两个重大议题,土地产权安全是维护村庄稳定、推动村庄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使用2017年中国家庭调查数据,考察了土地产权保护对村庄稳定的影响,使用村庄民主作为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后发现,农地确权可以显著降低村庄犯罪的发生概率。计量检验表明:农地确权村比未确权村发生犯罪事件的概率下降27.1%,农地确权改革使得发生犯罪事件的村庄犯罪人数减少46.3%,整体的村庄犯罪率下降9.9%。机制分析发现:土地产权保护会通过减少农户间土地流转摩擦、降低征地冲突、改善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缓解村庄贫困等渠道,减少村庄犯罪。基于此,本文认为:应完善土地产权保护类型和提高土地产权保护质量,降低农民维权成本,为农村社会安定和谐发展提供根本的制度保障。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史永东  王龑  
本文利用中国省级的司法数据和纪检数据,提取了各省职务犯罪活动的代理变量。基于166家城商行和农商行2006-2015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通过系统GMM方法检验了职务犯罪对银行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1)职务犯罪对银行风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职务犯罪会加剧银行风险;(2)资本充足率水平较低的银行,风险管理工作往往不到位,因而受到职务犯罪的影响更大;(3)盈利能力较强的银行,更容易成为设租的目标,因而受到职务犯罪的影响更大;(4)在"攫取之手"较强的地区,职务犯罪对银行风险的影响更严重;(5)在法治水平落后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蕊  管考磊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频繁发生的高管侵占型职务犯罪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运用中国上市公司高管侵占型职务犯罪数据,实证检验了高管侵占型职务犯罪所引发的市场反应。研究结果发现,高管侵占型职务犯罪会引发显著负向的市场反应。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只有机构投资者持股较高公司的高管侵占型职务犯罪才会引发显著负向的市场反应。本文的研究对于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充分认识高管侵占型职务犯罪的经济后果提供了经验证据,也对于重新认识机构投资者之于资本市场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全怡  陈冬华  
文章以沪深两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首次考察了独立董事法律背景在抑制高管犯罪、防范企业风险中发挥的作用及其路径。研究表明:(1)法律背景独立董事能够起到抑制上市公司高管职务犯罪的作用,独立董事的法律背景越多元化、实务经验越丰富,高管职务犯罪的概率越低。(2)较低的高管职务犯罪率一方面是因为法律背景独立董事在任职前选择了低风险公司,表现为信号传递作用;另一方面,具有律师从业背景的独立董事在任职过程中也发挥了积极的治理作用。(3)法律背景独立董事对高管职务犯罪的抑制作用还取决于犯罪类型以及犯罪行为本身的隐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