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64)
2023(2816)
2022(2371)
2021(2240)
2020(1952)
2019(4412)
2018(4095)
2017(8244)
2016(4230)
2015(4610)
2014(4360)
2013(4241)
2012(3994)
2011(3331)
2010(3584)
2009(3437)
2008(3689)
2007(3434)
2006(3178)
2005(2973)
作者
(11317)
(9583)
(9467)
(8962)
(6317)
(4563)
(4415)
(3516)
(3450)
(3275)
(3202)
(3126)
(3101)
(3044)
(2996)
(2801)
(2728)
(2712)
(2695)
(2588)
(2356)
(2281)
(2211)
(2208)
(2193)
(2103)
(2019)
(1995)
(1881)
(1836)
学科
(20219)
经济(20197)
(17161)
管理(15531)
(14724)
企业(14724)
方法(9210)
数学(8332)
数学方法(8298)
(8270)
(6473)
财务(6472)
财务管理(6466)
企业财务(6350)
中国(5221)
(4743)
(4290)
金融(4290)
关系(4068)
人事(3600)
人事管理(3600)
农业(3483)
(3419)
业经(3385)
(3249)
银行(3247)
(3072)
技术(2723)
(2678)
(2619)
机构
大学(64087)
学院(61380)
(30453)
经济(30016)
管理(25570)
理学(22043)
理学院(21861)
管理学(21591)
管理学院(21482)
研究(20303)
中国(15741)
(15552)
(12867)
财经(12553)
(11520)
经济学(10018)
(9649)
财经大学(9579)
科学(9548)
经济学院(9090)
中心(8872)
研究所(8576)
北京(8358)
商学(8314)
商学院(8269)
(8207)
(7110)
(6847)
师范(6800)
(6764)
基金
项目(39175)
科学(32016)
基金(31040)
研究(29170)
(27375)
国家(26684)
科学基金(23120)
社会(20803)
社会科(19729)
社会科学(19719)
基金项目(16197)
自然(14198)
自然科(13867)
自然科学(13863)
自然科学基金(13658)
教育(13251)
(13218)
资助(12973)
(11440)
编号(10660)
(9673)
国家社会(9267)
成果(9069)
教育部(8892)
人文(8653)
重点(8410)
(8273)
大学(8039)
(7971)
社科(7893)
期刊
(33409)
经济(33409)
研究(20153)
(13132)
中国(10912)
管理(10355)
科学(8095)
学报(8043)
(7407)
金融(7407)
财经(7025)
大学(6883)
学学(6541)
(6034)
(5925)
经济研究(5567)
国际(5180)
(4625)
问题(4535)
世界(4424)
技术(4297)
教育(4041)
农业(3992)
业经(3736)
技术经济(3453)
财会(3422)
现代(2940)
经济管理(2829)
统计(2755)
会计(2719)
共检索到94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新荣  曹小勇  张姗姗  
代际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但实证显示,相较于男性而言女性更愿意将家庭资源配置在子女教育上。通过构建人力资本代际传递模型,从劳动生产率折旧率的角度解释女性对子代人力资本投资的偏好,并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工具变量两阶段实证发现劳动生产率折旧率更高的女性当其家庭决策地位提升时,该家庭的代际人力资本投资比重将显著增加,且存在城乡差异。但是,不论城乡,男孩因未来劳动生产率更高而获得更多的人力资本投资,这表明针对妇女开展扶贫项目,提高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将更加有助于增加子代人力资本投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启明  
本文在参照国内外数十篇论文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妇女家庭地位的概念内涵及其特点,对妇女家庭地位、权力及角色作出了理论界定;从理论上提出了妇女家庭地位度量的两个视角,并分别对妇女家庭地位与社会地位的关系、妇女家庭地位的衡量标准、妇女地位与生育率的关系作出了理论假设。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妇女家庭地位研究的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雅彬  
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沙吉才等主编的《当代中国妇女家庭地位研究》是值得一读的学术佳作。通过读此书不仅能真实客观地了解中国妇女家庭地位的现状,而且还可以学习作者们在书中所运用的科学分析方法。这是一部奉献给每个关心中国妇女的研究者、教育者、政府各有关部门及广大读者的宝贵的科学专著。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启明  
自70年代以来,妇女地位在人口转变中的作用,以及产生这种作用的机制在国际上引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兴趣。在国外学术界无论是从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角度解释妇女地位的理论观点,还是从宏观或微观上进行实例分析,都涌现出大量成果。然而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永萍  
中国农村家庭在转型期形成的代际分工模式对促进妇女就业和提升妇女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代际分工模式将中青年妇女从家务负担中解放出来,缓和了妇女的职业角色与家庭角色之间的紧张关系,为妇女持续参与市场奠定了重要基础。代际分工模式建立在亲代对子代厚重的责任伦理和家庭本位的生活逻辑之上,是转型期农民家庭应对现代性压力的重要方式。本文分析表明,代际分工模式重塑了妇女与家庭的关系状态,妇女地位的提升不再完全是家庭内部权力斗争和权力博弈的结果,而是家庭功能性整合的产物,从而超越了家庭权力斗争的视野。因此,对妇女地位的研究要立足中国本土的社会基础和制度环境,促进妇女权利保障与家庭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妇女地位提升、真正通往美好生活的目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永萍  
中国农村家庭在转型期形成的代际分工模式对促进妇女就业和提升妇女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代际分工模式将中青年妇女从家务负担中解放出来,缓和了妇女的职业角色与家庭角色之间的紧张关系,为妇女持续参与市场奠定了重要基础。代际分工模式建立在亲代对子代厚重的责任伦理和家庭本位的生活逻辑之上,是转型期农民家庭应对现代性压力的重要方式。本文分析表明,代际分工模式重塑了妇女与家庭的关系状态,妇女地位的提升不再完全是家庭内部权力斗争和权力博弈的结果,而是家庭功能性整合的产物,从而超越了家庭权力斗争的视野。因此,对妇女地位的研究要立足中国本土的社会基础和制度环境,促进妇女权利保障与家庭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妇女地位提升、真正通往美好生活的目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诗婧  
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经济发展和个体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因此研究教育人力资本的影响因素及其代际传递机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1989—2015年间的数据,分析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于教育人力资本代际传递的影响。在将父母与其子女信息进行匹配后,本文主要采用Sobel单侧检验和Bootstrap这两种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对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中介效应进行验证。两种检验方法均得出相似结论,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在教育人力资本代际传递中发挥中介作用,约占总效应的33%左右。同时,与其他衡量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指标相比,家庭收入对子女教育人力资本提高的贡献较大。本文进一步发现虽然父母教育人力资本对子女教育人力资本的直接影响较大,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也值得关注。因此,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劳动力人力资本的积累,除了通过教育政策促进教育公平外,促进收入平等也是值得考虑的方面。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鹿立  
国内外的许多研究成果表明,妇女地位的定位及改善的最终因素是经济实力因素。在宏观上,妇女群体参政权、就业权、受教育权、婚姻生育自主权等诸多权力被法律逐步认可及社会地位逐步提高,均是由于妇女在国家经济中作用不断增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大所致。在微观上,国内一些有关妇女家庭地位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在诸多影响妇女家庭地位因素中,如收入、年龄、受教育年限、孩子数量等,无论城乡,均是妇女个人经济收入与其家庭地位相关度最高。经济实力,在现代社会,不仅是指对个人收入、财产及其它物质资本的拥有,还应包括对凝结在劳动者身上以先进的知识技术为标志的高智能高技能的人力资本的拥有。按当代经济学人力资本学说的理论,经济实力应是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总和。在某些条件下,决定一个国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江捍平,陈向一  
本文通过对深圳市南山区户籍人口中已婚育龄妇女家庭的抽样调查,从生活质量、心理状况、家庭现状、再生育意愿等方面对已婚育龄妇女的家庭规模进行了研究。本文提出对于家庭规模的确立,除了经济状况、教育与职业等因素外,还要从社区生育文化、个体心理特征等更大的范围加以考虑,同时,要注意到婚育观念的改变滞后于物质生活发展水平的时差关系。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靳振忠  李子联  严斌剑  
家庭在中小学阶段展开的“教育军备竞赛”是我国教育乃至经济社会的重要话题。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的中小学阶段微观家庭校外教育支出数据,并利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估算的省级代际流动指标,考察了地区代际流动对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地区代际流动会影响中小学阶段家庭校外教育支出,二者存在倒U型关系,且这一结论不因子辈的性别、所处教育阶段、户籍、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校外教育支出类型而改变。(2)教育回报是地区代际流动影响中小学阶段家庭校外教育支出的重要渠道,其会随着地区代际流动的提高,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合理引导家庭校外教育支出、规范“影子教育”发展提供新思路。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姜恒  刘李俪  张永林  
本文构建动态模型描述子女成长的人力资本多维度积累过程,分析家庭的教育投入结构及决策机制,讨论家庭的时间投入与物质资本投入的不同作用方式。模型中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具有互补性与替代性的双重效应。跨期决策的投入结构由异质性的积累函数变量与不同时期的环境变量共同决定。通过三期更新模型的比较静态分析,获得以下结论:子女的初始人力资本水平越低,家庭前期的教育资本投入在总投资的占比会越高;受教育阶段的投资比例结构由人力资本期初存量与不同维度的积累能力共同决定,表现优异的技能会获得更多的投资与培养。最后用线性化的计量模型计算了人力资本的代际弹性并解释家族进步的方式与遗传的延续机制。先天的基因遗传与后天的家庭教育是人力资本实现代际传递的不同途径,解释了代际流动性的方向与成因。研究结论可以解释“因材施教”“家族技艺传承”和“寒门难出贵子”等典型教育现象。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庄岩  
随着生育率的迅速下降和人口期望寿命的不断提高,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已由年轻型转变为成年型,并逐渐向老年型过渡。据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64%,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表明,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已达8.59%,预计2000年全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10%。在老年人口中,由于妇女期望寿命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沈安安  
家庭文化对人一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不可否定的,特别是对妇女的影响。假设将妻子的文化水平高于、低于或等于丈夫文化水平的都分别列为一种模式,那么,在不同地区不同的家庭文化模式中,妇女的地位明显不同。“当代中国妇女地位研究──上海、山东、广东和陕西四地区抽样调查”表明,四城市地区居民的文化水平较以前普遍得到了提高,特别是妇女的文化水平提高较快,男女差距缩小。丈夫的文化水平高于妻子的这类家庭文化模式比重随着社会的进步明显地减少,而夫妻文化水平相当的这类家庭文化模式比重却迅速提高,成为主流,但地区问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对这些问题作了详尽分析。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刘欢  胡天天  
随着精准扶贫的深入,解决长期贫困问题开始进入理论研究和贫困治理决策者的视野。文章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库数据,运用二值选择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家庭贫困的代际传递效应,结果显示农村贫困家庭父辈对子辈经济贫困的传递效应显著,收入依赖性强,代际收入弹性大。代际收入传递效应OLS回归检验结果显示,父辈收入不仅直接影响到子辈收入,也通过父辈的受教育年限影响子辈受教育年限、健康值等间接的影响子辈收入水平;最后,在考虑其他非经济影响因素对贫困、低收入代际传递影响的进一步分析中,引入父辈贫困特征变量对子辈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曾毅  
本文试图研究我国人口的婚姻、生育、死亡等要素的巨大变动如何影响妇女的家庭状态。这里所说的家庭状态是指妇女的婚姻、胎次、存活子女数,父母是否在世,一生中预期有多少时间处于“上有老”(父母大于65岁),“下有小”(子女小于18岁)的状态等等。我们先阐述家庭状态生命表的原理(计算方法在附录中给出),然后分别就我国妇女的婚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