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12)
- 2023(8056)
- 2022(6960)
- 2021(6379)
- 2020(5027)
- 2019(11546)
- 2018(11281)
- 2017(22255)
- 2016(11718)
- 2015(13189)
- 2014(13270)
- 2013(13412)
- 2012(12709)
- 2011(11796)
- 2010(12292)
- 2009(12019)
- 2008(11252)
- 2007(10163)
- 2006(9493)
- 2005(9071)
- 学科
- 济(55214)
- 经济(55158)
- 业(44422)
- 管理(39892)
- 企(36324)
- 企业(36324)
- 方法(18886)
- 银(17598)
- 银行(17587)
- 地方(17467)
- 财(17275)
- 中国(17218)
- 农(16962)
- 行(16546)
- 数学(16317)
- 制(16301)
- 数学方法(16244)
- 融(13918)
- 金融(13918)
- 业经(13841)
- 务(13324)
- 财务(13306)
- 财务管理(13279)
- 企业财务(12803)
- 农业(12196)
- 贸(10524)
- 贸易(10509)
- 易(10150)
- 地方经济(9760)
- 发(9286)
- 机构
- 学院(172285)
- 大学(168805)
- 济(74630)
- 经济(73176)
- 管理(68369)
- 研究(59038)
- 理学(57148)
- 理学院(56586)
- 管理学(55976)
- 管理学院(55654)
- 中国(53581)
- 财(37998)
- 京(36285)
- 科学(32746)
- 所(29940)
- 农(29823)
- 财经(28854)
- 中心(27829)
- 江(27477)
- 研究所(26263)
- 经(26072)
- 北京(23578)
- 州(22981)
- 银(22747)
- 农业(22695)
- 业大(22278)
- 银行(21824)
- 经济学(21572)
- 范(21505)
- 财经大学(21340)
- 基金
- 项目(102279)
- 科学(81371)
- 研究(76723)
- 基金(74449)
- 家(63385)
- 国家(62761)
- 科学基金(55172)
- 社会(49714)
- 社会科(47254)
- 社会科学(47242)
- 省(40149)
- 基金项目(39126)
- 自然(34808)
- 教育(34146)
- 自然科(33980)
- 自然科学(33976)
- 自然科学基金(33402)
- 划(33085)
- 编号(31998)
- 资助(31073)
- 发(27046)
- 成果(26027)
- 部(22792)
- 重点(22584)
- 发展(22178)
- 展(21793)
- 课题(21423)
- 创(21149)
- 国家社会(20092)
- 性(19982)
共检索到2875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雄元 高开娟
本文探讨大客户在公司债发行定价中的作用以及承销商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大客户销售占比与公司债发行价差显著正相关,这一结论即使在控制内生性后依然成立,说明大客户对公司债发行定价具有风险效应。这种效应主要体现在承销商市场排名较低、承销费率较高、非承销团承销、承销商分类评级较低以及承销商不同时承销IPO组,说明承销商声誉能抑制大客户对公司债发行定价的风险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第一大客户非政府背景、与企业不在同一省份以及关系不稳定,债券无担保、信用评级较低以及筹资用于偿还债务,货币政策紧缩与经济增长较慢时,大
关键词:
大客户 公司债发行定价 承销商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吕怀立 杨聪慧
本文利用承销商和审计师个人层面的独特数据,检验了二者的固定搭配行为对债券发行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承销商经办人员与签字审计师的固定搭配次数越多,债券信用利差越高,即符合合谋假说。进一步研究发现,承销商经办人员的人力资本对二者的合谋行为具有缓解作用,表现为当承销商经办人员的人力资本较高时,能够降低合谋行为对企业融资成本的不利影响,尤其当与其搭配的签字审计师具有高学历、为合伙人,以及具备行业专长时,这种现象更为明显。本文的结论不仅拓展了证券从业人员的人力资本和审计师个人特征的理论成果,而且对完善证券市场声誉机制以及保护投资者利益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合谋 信用利差 人力资本 个人特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博文 吴文锋 杨继彬
完善绿色金融体系能够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而金融中介机构是绿色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债券承销商这一金融中介机构的视角出发,利用2016-2021年中国发行的绿色债券样本,研究了绿色债券发行对于承销商的溢出效应。结果发现,绿色债券发行显著提高了承销商在发行人所在省份和行业的未来债券承销业绩。机制分析表明,绿色债券发行通过传递承销商业务能力和绿色形象的信号产生溢出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绿色债券发行还能够让承销商获得更加积极的股票市场反应,并有助于提高监管部门对承销商的评级。本文揭示了绿色债券发行对于承销商具有积极的溢出效应和经济影响,从提高承销商激励的角度对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文燕 武康平
新股发行抑价一直是国内外研究关注的热点。承销商托市不仅是新股发行抑价的重要原因 ,还是使资本市场健康运作 ,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一个关键。建立中国股市的收益率偏度模型 ,证实了上海股市上承销商托市的存在 ,发现了托市的行为模式、主要托市对象 ,分析了托市对股市的影响 ,为更全面、准确的了解新股抑价原因和中国股市的情况建立了基础。
关键词:
新股发行抑价 承销商托市 偏度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桑榕 姚海鑫
首次公开发行市场上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而承销商可以起到缓解这种现象的作用。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有声望的承销商可以缓解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定价过低和长期弱势的程度。本文在阐述和解释了市场上各种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基础上,对首次公开发行过程中承销商及其声誉的作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介绍了国外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后针对我国新股发行的情况,就新股发行制度及承销商声誉等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成方 宋夏云 蒋巍
选择2001年1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的中国A股IPO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承销费用与IPO抑价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政府定价管制程度不同情况下对承销费用与IPO抑价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承销费用与IPO抑价呈正相关关系;而政府定价管制程度的提高会削弱承销费用与IPO抑价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甚至会使其转向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承销费用 政府定价管制 IPO抑价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梅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路 王会娟
以2009—2012年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A股公司为样本,系统性地检验了承销商和发行人之间相对议价能力对承销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承销商声誉越高、发行人盈余质量越差、承销费用越高,这表明随着承销商在承销收费契约中的相对议价能力提高,其获取的承销费也随之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承销商利用其相对议价能力从超募资金中抽取较高比例作为承销费用。
关键词:
承销商声誉 发行人盈余质量 承销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泓 赵震宇
本文实证研究了承销商声誉对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公司的IPO定价、初始回报和长期回报的影响。研究发现不管是在自由定价还是在管制市盈率的条件下,承销商声誉对IPO定价和初始回报都没有影响,但是承销商声誉对IPO公司的长期回报有显著的影响,承销商声誉越高,IPO公司的长期回报也越高。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何剑
以我国股市开始以来到2005年底的所有IPO新股共1332家为研究样本,分四个阶段对承销商作用与IPO抑价的关系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发现承销商的确影响了中国股市的IPO抑价,具体表现为大型券商所承销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IPO新股抑价较低,券商的实力和声誉影响了上市等待期的长短,承销商和证券咨询机构对IPO新股的宣传能够对IPO抑价产生有效的影响,股市初期阶段非主流券商寻租导致的IPO抑价更高。
关键词:
IPO抑价 承销商 股市 发行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程兰东 易志高
本文以2006—2014年上市的1107家A股IPO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承销商声誉对公司媒体报道、进而对IPO首日抑价的影响。研究发现:(1)媒体关注与IPO首日抑价正相关;(2)承销商通过媒体报道这一中间传导环节提高新股首日抑价;(3)IPO承销商声誉有助于公司获得更高的媒体关注,特别是来自地方性媒体的关注,2009年6月IPO发行政策改革后,承销商声誉对媒体关注影响增强。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并理解金融中介对资产定价影响的内在机理。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程兰东 易志高
本文以2006—2014年上市的1107家A股IPO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承销商声誉对公司媒体报道、进而对IPO首日抑价的影响。研究发现:(1)媒体关注与IPO首日抑价正相关;(2)承销商通过媒体报道这一中间传导环节提高新股首日抑价;(3)IPO承销商声誉有助于公司获得更高的媒体关注,特别是来自地方性媒体的关注,2009年6月IPO发行政策改革后,承销商声誉对媒体关注影响增强。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并理解金融中介对资产定价影响的内在机理。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程兰东 易志高
本文以2006—2014年上市的1107家A股IPO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承销商声誉对公司媒体报道、进而对IPO首日抑价的影响。研究发现:(1)媒体关注与IPO首日抑价正相关;(2)承销商通过媒体报道这一中间传导环节提高新股首日抑价;(3)IPO承销商声誉有助于公司获得更高的媒体关注,特别是来自地方性媒体的关注,2009年6月IPO发行政策改革后,承销商声誉对媒体关注影响增强。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并理解金融中介对资产定价影响的内在机理。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叶莉 应秀杰 王峥
本文将声誉成本因素引入了承销商利润模型,以此考察我国承销商的定价决策过程,分析声誉成本和超额配售选择权对IPO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确定了不同认购情况及预期市场表现下的最优股票发行价格;从数理角度证明了承销商声誉、超额配售选择权的存在将促使承销商降低发行价格。研究还表明承销商的声誉越好,声誉成本对承销商的影响越大;投资者情绪也可以通过影响承销商声誉间接作用于承销商定价决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鹏程 周孝华
构建了一个两期承销商收益模型,用相对行业市盈率反映市场条件,研究了不同声誉的承销商在不同市场条件下的IPO定价机制。以2005—2012年中国A股市场的IPO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高声誉承销商为提高声誉对当期承销的IPO进行保守定价,低声誉承销商以最大化当期承销收入为目标对IPO进行激进定价。这种定价机制导致:相对于低声誉承销商,高声誉承销商承销的IPO有更高的首日收益和更好的长期市场表现;在高估值市场条件下,高声誉承销商承销IPO的首日收益与市场条件显著正相关,而IPO的长期市场表现
关键词:
市场条件 承销商声誉 IPO定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