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
- 2023(82)
- 2022(66)
- 2021(75)
- 2020(69)
- 2019(188)
- 2018(190)
- 2017(423)
- 2016(140)
- 2015(155)
- 2014(134)
- 2013(175)
- 2012(128)
- 2011(120)
- 2010(116)
- 2009(111)
- 2008(103)
- 2007(89)
- 2006(76)
- 2005(72)
- 学科
- 济(489)
- 经济(488)
- 管理(404)
- 业(329)
- 企(316)
- 企业(316)
- 方法(177)
- 学(176)
- 数学(153)
- 数学方法(149)
- 制(127)
- 中国(124)
- 问题(114)
- 财(106)
- 人事(101)
- 人事管理(101)
- 体(96)
- 业经(92)
- 技术(91)
- 和(90)
- 农(88)
- 融(87)
- 金融(87)
- 关系(85)
- 划(82)
- 教育(82)
- 理论(79)
- 策(79)
- 体制(77)
- 技术管理(73)
- 机构
- 大学(2025)
- 学院(1867)
- 研究(896)
- 济(761)
- 经济(751)
- 管理(713)
- 中国(689)
- 理学(601)
- 理学院(590)
- 管理学(561)
- 管理学院(557)
- 科学(490)
- 所(482)
- 京(432)
- 研究所(431)
- 财(338)
- 中心(327)
- 农(323)
- 院(322)
- 范(304)
- 北京(302)
- 师范(301)
- 江(294)
- 业大(287)
- 财经(262)
- 师范大学(254)
- 农业(248)
- 研究院(245)
- 经(245)
- 科学院(238)
共检索到3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何帆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的两位学者詹姆斯·林赛(James M.Lindsay)和雷·塔基亚(Ray Takeyh)在2010年3-4月号的《外交》杂志上分析了如果伊朗拥有核武器之后,美国应如何应对。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夏立平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杨林坡
2009年3月21日,经历十数年的艰辛谈判《中亚无核武器区条约》相继获得缔约国批准交存后正式生效。在当前严峻的核扩散形势下,中亚无核武器区的创建引起了国际社会对无核武器区问题的重新关注。中亚无核武器区是第一个在北半球人类居住区域建立的无核武器区,其创建不仅实现了中亚地区的无核化,促进了区域安全,而且对无核武器区的发展及国际不扩散进程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学功
1949年苏联核试验的成功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地位,引发美国朝野的恐慌。尽管预防性战争曾遭到美国国内不少人的反对,但美国军方依然认为存在着美国对苏联实施核打击的“机会之窗”,试图依靠享有优势的核力量对苏联发动预防性战争,并制定了相应的作战计划。另一方面,也存在着诸多制约美国贸然行动的因素,特别是苏联报复能力的增强以及强大的常规兵力。美国决策者担心,核打击虽然可以给苏联造成严重破坏,但不可能将其击败,反而会失去西欧,美国自身也将遭受苏联的核报复。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田景梅
从20世纪50年代无核武器区的概念的出现到今天,世界上已建立了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南太平洋、东南亚、非洲、中亚以及蒙古无核武器区。这些无核武器区的建立有其深刻的历史缘由和长远考虑。建立无核武器区有助于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加强地区和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及实现无核武器世界的目标。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何帆
美国如果去打伊朗,将会陷入一个比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量多深的泥潭,不会赢得最后的胜利。自1953年摩萨台政府被推翻,美国和伊朗结下仇恨。当仇恨"升华"为意识形态之后,仇恨更加深重。当前真正的问题是伊朗想要发展核武器,这将改变美国和伊朗之间的谈判筹码。按照美国原有的外交政策,伊朗核武器问题将无解。要解决伊朗核问题,需靠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是美国对其伊朗政策做出重大调整。
关键词:
伊朗核问题 美国对伊朗政策 中东无核区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王国兵
巴斯基民兵是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的武装力量。霍梅尼设立该组织的初衷是为了动员民众积极捍卫政权,扩大统治基础。此后在哈梅内伊授意下,巴斯基民兵逐渐加入保守派阵营,并在内贾德政府时期实现了快速发展。鲁哈尼上台后,伊朗国内政治派系斗争加剧,该组织随之进入了蛰伏期。巴斯基民兵具有基层性、等级性、"革命性"和功能多元化等组织特征,对伊朗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认同等方面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近年来,巴斯基民兵还介入伊朗在叙利亚、伊拉克等国的军事行动和经济建设。当前,在特朗普政府加大对伊朗制裁的背景下,巴斯基民兵将继续发挥其作为政府"安全阀"的作用。
关键词:
巴斯基民兵 伊朗政治 伊斯兰革命卫队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王猛
伊朗议会政治的显著特点是形式重于内容,议会选举是伊朗政坛派系斗争的风向标,围绕议会选举展开的派系斗争清晰地反映了伊朗政治的发展历程。基于领袖和总统在伊朗权力架构中的作用和地位差异,1989年以来议会选举中关于总统阵营与领袖阵营的票箱对决实际上是一个假问题,本质上是统治集团内部不同派别的路线斗争。2012年以来,各派势力就后哈梅内伊时代的权力布局展开了激烈争夺,表面上看是保守派内部上层利益与底层利益的碰撞,是不同派系间的政治博弈,更深层次的问题则是伊斯兰政权下一步发展"依靠谁、服务谁"的路径选择角力。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强 田文林 孙德刚 黄日涵
近来,因伊朗核问题所导致的危机不断升级,美国和以色列不断放言要对伊朗核设施进行军事打击,战争阴云再次笼罩中东地区。美国与伊朗的矛盾表面上看是聚焦于伊朗"以民用开发核能为由,行发展核武之实",但是事实上仍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即表面上看是个技术性问题,但实则为政治问题,既是美伊长期矛盾作用的结果,也是美国与伊朗、伊朗与以色列和伊朗与沙特"三组矛盾"的作用结果。就目前看,虽然伊朗局势进入了一个危险期,但显然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尚未做好对伊朗发动军事进攻的准备,即便战争不可避免也尚有距离。本文为鄙刊编辑部邀请的四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剖析文章的综合。
关键词:
伊朗 核问题 危机 原因 前景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达利亚·达撒·凯伊 黄懿杰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和国防部长巴拉克(EhudBarak)认为伊朗获得核武器后的中东地区极度危险。然而,这种论证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假设上,即被军事打击后的伊朗将会真正无核。虽然有主战派和主和派之分,西方评论员的共识是军事行动最多可以延迟伊朗的核进程,而不能根除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徐进
最近伊朗核问题的升温是前一段时间各方围绕该问题博弈的必然结果。在俄罗斯和中国没有明确表示支持制裁伊朗并仍然主张对话磋商的情况下,双方需要展示出一定的灵活性以达成妥协。从战略上看,伊朗核问题已经形成一个"无解"的"死结"。从战术上看,伊朗核问题今后仍有暂时缓和的可能。由于核武器的巨大诱惑力以及朝鲜成功的先例,伊朗决不甘心弃核,而且今后将继续向核门槛逼近。当伊朗到达核门槛时,有关各方将面临真正的考验。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锋 郑晓婷 孟娜
历经40年的变革和坎坷发展,伊朗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能力发生了显著变化,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已成为伊朗高等教育的重要战略追求。《伊朗国家教育发展愿景目标(2005—2025年)》和《国家综合科学技术发展路线图》的制定对伊朗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但面对日益严重的经济制裁和激烈的社会就业压力,伊朗高等教育还面临着创新能力、育人机制和经费投入不足等诸多挑战。
关键词:
伊朗 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 教育变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罗爱玲
近一时期,伊朗核问题被美国炒得沸沸扬扬。究其原因,这是美国力图民主改造中东,为其全球战略利益服务的根本目的所致。但从目前美国的对伊朗政策来看,美国对伊采取军事打击手段的可能性很小,主要以“和平演变”方式为主。
关键词:
伊朗 核问题 美国 对策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于卫青
伊斯兰国组织对什叶派的敌视和攻击既有悠久的历史根源,也有出于现实考虑的策略运用。"伊斯兰国"组织对伊朗的国家安全和宗教安全构成了双重威胁。在应对"伊斯兰国"组织方面,伊朗通过支持叙利亚和伊拉克两国政府和民间团体,同时在两条战线上对其进行打击。叙、伊两国内外环境的不同,使得伊朗在两国境内打击"伊斯兰国"组织的目标、政策和措施等方面存在差异。伊朗应对"伊斯兰国"组织的政策效果深受美国、俄罗斯、沙特、土耳其等域内外大国的影响。总体来看,伊朗初步实现了消除"伊斯兰国"组织对伊朗威胁的战略目标。然而,以"伊斯兰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