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93)
2023(5711)
2022(4560)
2021(4262)
2020(3446)
2019(7621)
2018(6846)
2017(13187)
2016(6499)
2015(6762)
2014(6479)
2013(6424)
2012(5576)
2011(4800)
2010(4479)
2009(4138)
2008(3944)
2007(3400)
2006(2704)
2005(2342)
作者
(16258)
(13825)
(13619)
(13111)
(8723)
(6550)
(6057)
(5322)
(5129)
(4785)
(4705)
(4492)
(4285)
(4195)
(4139)
(4113)
(4045)
(3947)
(3890)
(3867)
(3276)
(3205)
(3166)
(3149)
(3147)
(3028)
(2931)
(2745)
(2718)
(2686)
学科
(25473)
经济(25427)
(22846)
管理(19172)
(14698)
企业(14698)
(12355)
(12061)
收入(11619)
方法(11154)
农业(10024)
数学(9775)
数学方法(9715)
中国(8505)
业经(6685)
分配(6287)
(5304)
(5259)
(5257)
贸易(5256)
银行(5256)
(5140)
(5105)
金融(5105)
(5009)
(4813)
财务(4809)
财务管理(4797)
国民(4680)
企业财务(4552)
机构
学院(88863)
大学(88287)
(42766)
经济(42148)
管理(35767)
理学(31775)
理学院(31466)
管理学(31101)
管理学院(30921)
研究(27567)
中国(21362)
(20769)
财经(16939)
(16367)
(15741)
经济学(15478)
经济学院(14354)
科学(14108)
中心(13664)
财经大学(13041)
(12326)
(12066)
(11935)
(11154)
师范(11090)
业大(11073)
研究所(10878)
商学(10602)
商学院(10477)
(10171)
基金
项目(65506)
科学(53990)
基金(50851)
研究(50301)
(43646)
国家(43226)
科学基金(38446)
社会(36562)
社会科(34797)
社会科学(34793)
基金项目(26731)
(23962)
教育(22436)
自然(22231)
自然科(21816)
自然科学(21810)
自然科学基金(21442)
(20007)
编号(19028)
资助(18997)
国家社会(16813)
(15258)
成果(14957)
(14752)
重点(14486)
(14324)
(14130)
教育部(14003)
人文(14002)
创新(13330)
期刊
(42429)
经济(42429)
研究(26761)
(15570)
中国(14799)
管理(12340)
(11992)
学报(11786)
科学(11583)
大学(10031)
(9853)
金融(9853)
学学(9653)
财经(8607)
农业(7967)
经济研究(7880)
业经(7630)
(7585)
教育(7350)
问题(5835)
技术(5734)
(4814)
商业(4325)
(4081)
技术经济(4023)
现代(3917)
世界(3781)
(3727)
统计(3687)
(3659)
共检索到1233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潇  
代际收人流动的缺乏是引致贫困恶性循环马太效应的重要原因。本文基于CGSs2006数据测度了贫困的代际收入流动性,并分析不同渠道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及其贡献程度。研究发现,贫困的代际收入流动性较低,其代际收入弹性为非贫困群体的1.6倍,父代贫困引致子代贫困的概率达60%;人力资本有助于促进代际收入流动且具有较高的贡献度,而财富资本和文化资本的贡献较低;以土地表征的生产资本反而未能促进代际收人流动。与非贫困相比,贫困群体缺乏社会资本,更进一步降低了其代际收入流动性。因此,一方面,应注重贫困群体的人力资本投入,另一方面,可帮助其通过社会网络来获取机会和发展能力。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婷婷  司登奎  
文章从收入流动性、贫困代际传递与反贫困关系的理论研究入手,利用2000-2012年数据,选取新疆30个贫困县为研究主体,运用面板模型和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三者之间的长期和短期动态关系。研究发现:(1)从长期看,收入流动性、贫困代际传递对反贫困有显著作用,且收入流动性对反贫困的促进作用依赖于该县的贫困水平;(2)短期而言,新疆30个贫困县的收入流动性、贫困代际传递对反贫困的效果存在异质性。因此,建议制定以提高收入流动性和减少贫困代际传递为目标的对策和机制,并注重实行差异化措施来达到反贫困效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范绍丰  
优化收入分配、促进代际收入流动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采用代际收入弹性和代际收入百分位排序关联系数测量代际收入流动,实证检验社会保险对代际收入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医保显著抑制代际收入流动,新农合对代际收入流动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在低收入父代家庭和城镇地区更加显著。采用工具变量法控制内生性后的研究结论依然稳健。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社会保险通过人力资本、财富资本和借贷资本三种渠道影响代际收入流动。基于实证结论,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增强社会保险的反贫困和收入再分配功能,进而夯实代际收入流动的物质基础,助力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谷晓然  刘维娜  
本文从收入流动性的视角,基于1989—2011年的CHNS数据,采用马尔可夫转换矩阵和新构造的长期贫困均衡指数,探讨了中国居民获取收入的机会平等性,并重点考察了贫困阶层的收入变动情况。研究发现:居民相对收入流动性呈"U"型,而非"倒U"型特征;绝对收入流动性呈"倒U"型;收入流动性对城乡福利改善程度逐渐减弱。收入流动加剧收入分配格局僵化,城市与农村的脱贫率随时间发展呈不断下降趋势,但返贫率却不断上升。长期来讲,收入流动有助于长期贫困均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艳  沈利东  
代际收入流动性是研究收入不平等代际传递的重要视角之一。文章讨论了公共服务质量对代际收入流动的影响机制,同时考虑劳动力迁移因素的作用,以劳动力迁移概率为局部工具变量进行Heckman两阶段回归,来考察代际收入的传递效应。估计结果显示:我国目前代际收入流动还处于较低水平;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的提高能够有效改善代际收入流动,教育、医疗保险在传递路径中的贡献较大;劳动力迁移行为强化了教育等基本服务质量对代际收入流动的促进作用。政府应继续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合理分配落后地区教育资源,放松限制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加快完善相关社会保障制度。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小鸽  
本文利用微观数据考察了计划生育对代际收入流动的影响,以此作为理解收入不平等现状的一个代际视角。文章从家庭规模与代际收入流动的关系入手,利用社区层面的政策规定生育数量作为家庭规模的工具变量,并利用分位数回归考察不同收入水平上家庭规模效应的异质性。研究发现:计划生育政策通过缩小家庭规模增加了社会的代际收入流动性,生育政策的差异化安排可以部分解释城乡之间、民族之间的代际收入流动差异。本文同时还发现,计划生育对代际收入流动的影响依家庭收入水平的不同而不同,计生政策确实有助于低收入家庭跳出"低收入代际流动陷阱",但也加剧了"富二代"现象的发生。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白帆  林燕  胡棋智  
通过多变量Prob it模型考察了我国农村贫困在两期之间的状态依赖性,同时分析了决定我国农村居民当期免于贫困的因素,研究发现:(1)人力资本投资中的教育投资和健康投资的反贫困效果最好;(2)从贫困的状态依赖性来看,我国农村低收入者没有陷入明显的持续贫困,收入流动性较强;(3)农村女性收入状况逐年改善,婚姻状况有利于缓解贫困,国家公务员或者企业经理,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性质的员工陷入贫困的概率更低,东部地区居民容易免于贫困;(4)改革开放的制度变迁给农村居民带来收入变动的机遇,同时也增加了他们收入的不稳定性;(5)回归结果对低收入门槛的定义比较敏感,有必要在收入分布的"绝对贫困"区域上方再划...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于敏  
本文从收入流动视角研究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个体动态收入特征,运用收入流动矩阵法测量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情况;研究结果显示:贫困地区农村居民长期贫困程度小于年度贫困,收入流动减缓了长期贫困程度,但贫困户即使脱离贫困,但脆弱性较强,返贫概率较大,其未来几年的平均收入仍较低;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流动的风险更大,收入缺乏稳定性,贫困地区贫困农户收入向上流动的概率较高,有利于贫困人口相对收入位置上升,有利于贫困户脱贫。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立冬  
本文利用2000-2009年间CHNS调研数据,重点分析了中国农村贫困居民的收入流动性,并进一步关注了贫困居民脱贫后收入地位的改善程度。研究发现,在相对较高的世行1.25美元/人日和2美元/人日贫困标准下,中国农村贫困居民的收入流动性程度并不乐观,而且绝大多数贫困居民在脱贫后并没有实现收入地位的明显改善。因此,对未来扶贫政策的制定而言,在提高官方贫困线标准的同时,应努力提高贫困居民向中高收入阶层的流动空间,并逐步建立扶贫长效机制,通过借助开设金融扶贫保险、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以及拓展政府短期救助等方式,提升脱贫农户的经济基础以巩固扶贫成果。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宝珍  
“马太效应”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对读者的阅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从实际出发,就“马太效应”与导读工作进行初步的分析。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牟欣欣  
基于CFPS2012微观调查数据,采用OLS、IV和代际收入流动矩阵分析法,从差异化家庭规模的视角,对家庭规模与代际收入流动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居民家庭规模对代际收入的流动性有显著的影响;不同家庭规模下,代际收入流动性存在鲜明的差异,亦即随家庭规模的扩大代际收入流动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较小的家庭规模会引起代际收入传递的"富者愈富"现象,较大的家庭规模会引起代际收入传递的"穷者愈穷"现象,而适度的家庭规模更有利于改善代际收入流动性。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牟欣欣  
基于CFPS2012微观调查数据,采用OLS、IV和代际收入流动矩阵分析法,从差异化家庭规模的视角,对家庭规模与代际收入流动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居民家庭规模对代际收入的流动性有显著的影响;不同家庭规模下,代际收入流动性存在鲜明的差异,亦即随家庭规模的扩大代际收入流动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较小的家庭规模会引起代际收入传递的"富者愈富"现象,较大的家庭规模会引起代际收入传递的"穷者愈穷"现象,而适度的家庭规模更有利于改善代际收入流动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辉  
贫困边缘户贫困的预防与应对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缓解相对贫困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相对贫困治理目标群体之一,贫困边缘户社会网络资源匮乏,生活幸福感有待提升;经济社会低,政治参与度低;就业能力有限,非农就业困难;医疗、教育负担沉重,收支保持平衡困难。为解决贫困边缘户的发展困境,一些地区制定了贫困边缘户的帮扶政策。然而,在救助过程中仍面临着治理主体内生动力不足、贫困救助政策不健全、帮扶政策缺失等困境。为缓解贫困边缘户相对贫困,需完善事前预防与事中救助相结合的贫困预防、救助机制,以及健全贫困边缘户脱贫致富的保障机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艳云  王曦璟  
对处于转型发展时期的中国来说,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代际流动性与代际公平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选取了CHNS数据库中的4个年份,将分解的思想运用到代际收入流动分析中,考察了近年来我国代际收入流动的特点及变迁,发现20年来我国代际收入流动性并没有得到改善,父代因素在解释子代收入差距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子代自身的努力效应正在减弱。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艳云  王曦璟  
对处于转型发展时期的中国来说,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代际流动性与代际公平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选取了CHNS数据库中的4个年份,将分解的思想运用到代际收入流动分析中,考察了近年来我国代际收入流动的特点及变迁,发现20年来我国代际收入流动性并没有得到改善,父代因素在解释子代收入差距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子代自身的努力效应正在减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