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16)
2023(4610)
2022(3726)
2021(3513)
2020(2858)
2019(6373)
2018(6370)
2017(10376)
2016(6350)
2015(7502)
2014(7872)
2013(7065)
2012(6558)
2011(5873)
2010(6241)
2009(5497)
2008(5315)
2007(4953)
2006(4411)
2005(4068)
作者
(19442)
(16375)
(16223)
(15476)
(10214)
(7690)
(7353)
(6425)
(6322)
(5935)
(5561)
(5540)
(5492)
(5327)
(5275)
(4936)
(4934)
(4849)
(4831)
(4528)
(4336)
(4162)
(4084)
(3845)
(3789)
(3702)
(3639)
(3513)
(3460)
(3395)
学科
管理(15723)
(14971)
经济(14938)
(11664)
(9289)
企业(9289)
理论(7945)
中国(7665)
教学(7386)
教育(7181)
(6270)
(5911)
(5881)
(5346)
学法(4941)
教学法(4941)
(4526)
学理(4368)
学理论(4368)
方法(4092)
(3920)
银行(3894)
业经(3891)
(3787)
研究(3765)
地方(3668)
(3576)
金融(3569)
农业(3537)
(3337)
机构
学院(84448)
大学(83089)
研究(32510)
管理(25547)
(24378)
经济(23397)
中国(22981)
科学(21989)
理学(20750)
理学院(20420)
管理学(19752)
管理学院(19594)
(19462)
(18670)
(17427)
研究所(15845)
(15642)
技术(15463)
业大(14767)
农业(14714)
中心(14633)
(13966)
师范(13706)
(13024)
(12493)
北京(12482)
(12260)
(12033)
教育(11604)
职业(11579)
基金
项目(55059)
研究(42351)
科学(40868)
基金(34332)
(31275)
国家(30940)
科学基金(24757)
(24510)
教育(22550)
社会(21901)
(20430)
社会科(20420)
社会科学(20416)
编号(19070)
基金项目(17456)
成果(16964)
自然(15907)
课题(15658)
自然科(15540)
自然科学(15528)
自然科学基金(15204)
资助(14410)
重点(13253)
(13072)
(11862)
(11728)
(11596)
项目编号(11268)
(11056)
创新(10850)
期刊
(31610)
经济(31610)
中国(28581)
研究(26024)
教育(24728)
学报(18283)
(17419)
科学(14129)
大学(13566)
学学(12365)
管理(11956)
农业(11858)
技术(11374)
(11026)
职业(8383)
(6552)
(6498)
金融(6498)
图书(6090)
(5609)
论坛(5609)
业大(5520)
技术教育(5482)
职业技术(5482)
职业技术教育(5482)
业经(5423)
(5369)
科技(5254)
财经(4848)
农业大学(4661)
共检索到1431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序国  
有了培养地图,就等于有了一个人才培养指南。什么时间上什么课程?进行什么训练?进行多长时间的训练?都做了明确的规定。一切都结构化、标准化、体系化了。人才培养包括多种方式。并且一项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需要多种培养方式的给合。这些培养活动,既包括传统的自我提升(自学)、课堂学习(课上学),又包括其他诸多的培养方式,如长期任务与短期体验(干中学),接受辅导(跟人学),担任讲师与教练培养他人(分享与总结)等等。也就是说,针对一项具体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凌云志  
社会适应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调整的过程。市场竞争和社会经济对现代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要把社会适应性能力培养作为必修课纳入各专业教学计划。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志义  
人才培养体系,可以说是一个被经常使用,但没有准确界定或定义的概念。其含义往往取决于被引用的目的:或者被看成是一组要素,或者被看成是一种结构,或者被看成是二者的结合;或者被看成是静态的,或者被看成是动态的,或者被看成是二者的结合。我们借助于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金创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这样的人”,它是教育思想观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模、培养途径等多方面的有机结合整体,涉及师资建设、课程设计、教学方式方法和质量监管等各个过程环节。以突破旧的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邹吉权  刘晓梅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高职教育提出新要求,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新需求,学生成长成才对优质教育提出新诉求,所有这些,都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然而,人才培养体系至今没有明确的概念和准确的界定,尚未搭建出清晰的框架,人才培养体系的要素、结构以及运行机制尚不明确,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特点、功能尚不清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必须基于系统科学构建高职人才培养体系,明晰人才培养体系的结构要素和运行机制,强化人才培养过程的开放性和整体性,大力提升校企合作水平,创新职业能力清单化、课程模块化、教材活页化、团队结构化的人才培养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滕宏春  
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对于实现创新型国家战略和经济建设转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综合实训为核心的"课程群"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推进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完备的具有职业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快速步入"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深化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创新了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良性运行机制,提升了培养职业综合能力、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质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潘海生  张蒙  
科学技术的快速更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职业岗位的变化要求关注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的培养,推动着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理念逐步由单一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向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和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转变。高职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是高职教育的整体性的变革,涉及到人才培养理念、课程体系、培养模式、评价标准、信息化校园、校园文化等各个方面,这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路径选择指明了方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陆国栋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先进并切合实际的教学理念能有效地指导我们的工作。国外高等教育界有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但中国的大学与国外有很大不同,不能完全照抄照搬国外的理念与做法,否则培养的学生不适应、老师不习惯、教学资源也不够,因此必须不断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路径,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构建"六个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即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何琳玲  
促进科技创新的新型金融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加快转型发展、占领创新型经济高地的支撑和保障。本文以此为背景,在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上,对我国现有人才的状况进行描述后,构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型,考虑知识与人员之间的映射关系,用网络模型对这两种要素构成的网络进行集成,用一个层次网络模型来表示面向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人才培养结构,并提出了应该如何培养科技人才的政策及建议,旨在强调要建立健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就必须注重人才的开发,大力发展人才资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中江  黄成亮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变革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时期:从注重增长速度向关注增长效益转变;从外需拉动型经济向内需驱动型经济转变;从重视技术引进向依靠自主创新转变;从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从注重产量提升向注重产业结构提升转变。"五个转变"对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体系提出的新要求。在全社会人才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在继续加强学术性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徐琼  
中港疏浚有限公司(简称中港疏浚)系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针对疏浚行业的特点及人才培养、考核体系存在的不足,中港疏浚以人才培养晋升及考核体系为导向,结合疏浚企业的实际管理模式,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和考核体系。根据公司"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探索并建立一支"总量适度、结构优化、素质优良、高端引领"的疏浚人才队伍,从而实现人才强企和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的目标,促进疏浚企业整体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希  
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教育改革的先导。清华大学通过全校教育思想的大讨论,在一系列教育思想观念上取得了共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清华大学把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定位为:加速建立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骨干人才。为达此目标,清华大学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宋保维  崔景元  
学科是研究型大学凝聚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和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载体。在10余年的教改实践中,航海学院着力抓学科建设,促进师资、精品课程、教材、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等要素同步提高;促进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相结合,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凌宇  余文华  舒铁  
近年来,关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与研究已经有了一些成果,但总体而言尚缺乏基础的分析与系统的理论研究。本文在开展专项调查的基础上,尝试对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课程体系进行系统分析,从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出发,进一步阐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课程体系建设的特征、思路及技术。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江兰天  
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急需完善。本文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应以校内实验环节为基础,以校外实习环节为补充,以校内外科研环节为高度,以手工和电算化两种形式为手段,形成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学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